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少白 ,名象庚 ,字少白 ,1883年出生于山西兴县的一个地主家庭。他由背叛封建传统而追求进步 ,追求光明 ,最终背叛了自己的阶级 ,从开明绅士到共产党员 ;他不避风险 ,倾其家业地支援抗日、支持革命 ,实现了崇高的救国救民理想。在抗战时期 ,年过半百的刘少白曾三次见到毛泽东 ,从无产阶级领袖的雄才大略和人格魅力中汲取了巨大的革命动力和精神营养 ,也成为他晚年生活中常常引起回忆的事情。初访延安193 7年七七事变后不久 ,刘少白由王若飞和安子文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太原陷落后 ,刘少白奉党的指示 ,返回兴县 ,担任第二战区战地总动员委…  相似文献   

2.
张婧雅 《党史文汇》2022,(12):47-50
<正>刘少白(1883—1968),山西兴县人,毕业于山西大学堂,参加过辛亥革命。1929年至1931年出任天津商品检验局局长期间,多次资助中共地下组织营救革命人士。全民族抗战爆发后,经王若飞、安子文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并按党的安排以开明士绅身份开展革命工作,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做出重要贡献,得到毛泽东的高度评价。  相似文献   

3.
<正>王若飞是我党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他经历和参加过辛亥革命、讨袁运动、五四运动;留学日本、法国和苏联,在大革命、土地革命、抗日战争时期,以及重庆谈判斗争中,担任过我党我军的重要领导职务;他在敌人监狱里经受了各种严峻考验,进行过多年艰苦卓绝的斗争。无论身处顺境逆境,还是面对生死考验,王若飞对共产主义的信仰坚若磐石,是一位忠诚担当的革命家,堪称党员领导干部的楷模。  相似文献   

4.
《毛泽东选集》第四卷中有一篇《关于民族资产阶级和开明绅士问题》的文章,这原是毛泽东1948年为中央起草的一份文件。其中讲到:“晋绥边区的刘少白、陕甘宁边区的李鼎铭等人,在抗日战争和抗日战争以后的困难时期内,曾经给过我们相当大的帮助。”通过领袖的著作,人们认识到刘少  相似文献   

5.
在抗日战争过程中,伴随着毛泽东思想的逐步成熟与传播,全党对毛泽东思想的日益认同和接受,广大党员及人民群众逐渐形成了对毛泽东发自内心的爱戴与敬仰。以歌颂毛泽东、宣传介绍毛泽东思想,确立毛泽东思想做全党指导思想为主要内容的毛泽东热,在延安整风后期渐次兴起于各个革命根据地,至党的七大前后形成了高潮。一批系统介绍宣传毛泽东生平经历、政治主张及革命业绩的书籍文章大量印行于革命根据地。1942年,中央直属机关学习小组组长王若飞邀请作家萧三专门报告了毛泽东的生平事迹。是年秋,任提时叮嘱萧三“写一本毛泽东传,以庆祝…  相似文献   

6.
李维汉是党内著名的理论家和教育家,在中央苏区时就担任过中央党校校长,转战陕北后,他在陕甘宁革命根据地又先后担任过多种干部教育方面的领导职务。为党的干部学校教育和在职干部教育作了大量的工作,为培养和训练大批抗日干部、争取抗日战争及中国革命的最后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李维汉的干部教育思想具有鲜明特色,是毛泽东思想中干部教育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今天开展党的干部教育仍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座谈会,纪念王若飞同志百年诞辰,缅怀他为中国人民的革命事业所作出的杰出贡献,学习他忠于共产主义事业,坚持真理,不怕牺牲,实事求是,光明磊落,艰苦朴素,联系群众的伟大品格,很有意义。王若飞同志青年时代接受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的党员之一。从辛亥革命、五四运动,到我党领导的历次革命战争,这期间中国革命历史上的许多重大事件,他都经历过,始终站在革命运动的最前列。他长期在党内担任重要领导职务。参加和领导过工人运动。农民运动,做过党的宣传、组织、统战和少数民族工作。无论是在武装暴…  相似文献   

8.
毛泽东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始终高度重视党的自身建设。抗日战争时期,他就提出了党的建设是一项伟大的工程的战略思考。围绕党的建设的伟大工程,毛泽东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建党学说,从党的思想政治、组织和作风等方面对搞好党的建设,提出了一套新思路。  相似文献   

9.
孟红 《党史纵览》2013,(6):11-14
1948年3月1日,毛泽东在为中共中央起草的党内指示《关于民族资产阶级和开明绅士问题》中说:"我们不要抛弃那些过去和我们合作过、现在也还同我们合作,赞成反美蒋和土地改革的开明绅士。例如晋绥边区的刘少白、陕甘宁边区的李鼎铭等人,在抗日战争和抗日战争以后的困难时期内,曾经给我们以相当的帮助,而在我们实行土地改革的时候,他们  相似文献   

10.
谷雨  安静 《广东党史》2008,(3):66-66,F0003
重庆市 1、红岩村 抗日战争时期,中共中央南方局和八路军驻重庆办事处设于此。周恩来、董必武、叶剑英、博古、吴玉章、王若飞、邓颖超等中国共产党著名领导人曾在此生活、工作。1945年,毛泽东同志亲临重庆与国民党谈判。在红岩村度过了41个日日夜夜。红岩村以它对中国革命的特殊贡献享誉海内外。  相似文献   

11.
(一) 抗日战争时期,国共两党实行第二次合作,两党都力争对抗日战争的领导权,围绕着领导权,双方展开了激烈的斗争。中国共产党从来不隐瞒争取抗战领导权的意图。这在毛泽东同志的著作中有过详尽的论证。毛泽东的主要论点是:“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必须分为两步,其第一步是民主主义的革命,其第二步是社会主义的革命,这是性质不同的两个革命过程”①,“而两个阶段必须  相似文献   

12.
刘少奇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和主要领导人之一。毛泽东对刘少奇有过多次重要评价。透过这些评价,我们不仅可以看出毛泽东作为一位伟大的政治家、革命家的胆识和胸怀,了解刘少奇在党内领袖地位确立的自然历史过程,更可以看出两位革命领袖在中国革命和建设过程中长期合作而形成的崇高友谊和高尚情操n"他是很好的与很老的群众领袖"--毛泽东对刘少奇光辉历史的高度评价刘少奇自参加革命起至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以前,其大部分时间和主要工作是从事职工运动和白区领导工作。在…  相似文献   

13.
A 文学大师茅盾,早年投身革命活动,1921年在上海先后参加共产主义小组和中国共产党,是党的最早的一批党员之一,曾积极参加党的筹备工作和早期工作.在此期间他和毛泽东相识,做过毛泽东的助手,结下了深挚的友谊.  相似文献   

14.
毛泽东一生与孙中山的革命的三民主义结下不解之缘,并成就为继孙中山之后的大革命家。他曾全力参加国共合作的国民革命,拥护孙中山革命的三民主义;在土地革命战争末期和抗日战争初期,他提倡恢复孙中山革命的三民主义,再次实行国共合作;在抗日战争中后期他提出新民主主义,开始发展并超越孙中山革命的三民主义。毛泽东充分肯定孙中山的革命功绩,高度赞扬孙中山是民主革命的先行者。  相似文献   

15.
在"牢记初心使命,推进自我革命"的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重温毛泽东同志关于中国共产党勇于自我革命的精神和传统,号召全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于自我革命。毛泽东把自我革命视为推动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的不竭动力,从党建理论与党的纯洁性建设等方面展现了他对党的自我革命精神的探索。这是对马克思主义革命精神的创新性发展。回顾与总结毛泽东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探索历程,归纳、借鉴中国共产党人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历史经验,对于新时代推动伟大斗争和自我革命的良性互动与创新发展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6.
茅文婷 《党的文献》2017,(6):F0002-F0002
1945年4月至6月,抗日战争胜利的前夜,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延安召开。会议期间,毛泽东为一位代表题写了“提高党性”四个字。党的七大担负着总结以往革命经验、迎接抗日战争胜利和引导中国走向光明前途的重要使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一次极其重要的大会。为什么毛泽东向七大代表强调“提高党性”呢?  相似文献   

17.
无论是革命战争年代,还是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对宣传工作始终是高度重视的,尤其是在革命形势异常艰难的长征时期。长征时期,毛泽东不顾个人得失,积极抓住有利时机,从理论说服、实践教育、统一战线、批评教育等多个层面开展宣传工作,促进了党的正确路线的实施,鼓舞了人心,扭转了战局,使长征成为中国革命的重要转折点,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8.
谢文雄 《党建》2021,(2):69-69
王若飞,1896年10月生,贵州安顺人,杰出的共产主义战士,久经考验的卓越政治家。王若飞少年时期便积极投身革命,曾先后赴日本、法国、苏联留学,是中国共产党旅欧总支部的发起者和负责人之一。1925年4月,王若飞回到国内,担任中共豫陕区委书记。在李大钊的领导下,王若飞指导郑州、开封等地开办党训班,积极发展党、团组织,动员群众站出来投身革命;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各地农村,建立农民协会和农民自卫军,开展反对封建地主和军阀的斗争。  相似文献   

19.
1935年,遵议会议建立起来一个由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组成的领导集体。1945年党的七大增加了任弼时,这就是有名的中共五大书记。这个领导集体成功地领导了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1950年任弼时病逝后,毛泽东提名陈云接任书记处书记。1956年党的八大,邓小平被选进中央常委,1958年林彪被增补为党中央副主席。这七人都是1926年前的老党员,他们都参加过二万五千里长征和遵义会议,都经历过大革命、十年内战、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风雨考验和锤  相似文献   

20.
历史永远是让人清醒的教科书.毛泽东善于运用历史智慧启迪思想,创新理论,指导实践.对于亲自参与创造的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毛泽东更是倍加珍视.他结合革命和建设的实际,对党的历史上的重要事件、重要会议、重要人物等作出了精辟论述,对研充党史的意义和方法作出了深刻阐释,认为研究党史是认识国情的重要途径,是理论创新的基础和前提,党的历史是教育党员的生动教材.毛泽东阐释并在研究党史中运用的实事求是、古今中外法、综合分析法、阶级分析法、历史主义等理论和方法,对党史学科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