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学理论》2015,(31)
校园"短信文化"是学校的个体间通过手机短信进行社会交往及在校园生活、学习、娱乐等活动中交流讯息形成的一种亚文化。它主要以校园为空间背景,其作用也集中于学校个体和群体间。文章从社会心理、社会文化及技术功能三个维度来探讨大学校园"短信文化"流行的原因,论述大学校园"短信文化"在大学生群体中产生的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2.
夏雪 《青年研究》2005,(5):9-19
本文从日常生活背景和"场域"理论入手,根据调查收集上来的短信记录为基础,探讨手机短信在中学生建构和扩大"私域"中的作用.并且通过三份中学生短信记录的内容、用语等方面的文本分析,认为手机短信以自身独有的功能为中学生"私域"建构或扩大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3.
电子商务行业手机短信促销广告是以语言文字为主的广告形式,用来传递商务信息,实现商品购买行为的语篇。短信广告的语言特色在国外已有成体系的理论研究,但是由于众多新出现的广告语体例如"淘宝体"、"陈欧体"、"凡客体"等特色广告语言,国内在短信广告语言的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入。从消费行为学领域的成熟理论模型AIDAS(1898)原理基本理论出发,结合日常生活中收集到的100条手机短信促销广告语篇,通过短信广告语言特色的分析,得出AIDAS原理中的五种功能:Attention(引起注意);Interesting(产生兴趣);Desire(引发欲望);Action(促使购买行为);Satisfaction(达到满意)。  相似文献   

4.
<正>本刊讯轻点触屏,党员冬训短信首条呈现。去年,为激活党员冬训,金湖县委宣传部针对基层党员从业多样化、流动性和分散性带来的冬训难统一等问题,与县移动公司合作,创新开设"掌上课堂",搭建了与党员一对一、实时双向交流互动短信平台。"掌上  相似文献   

5.
"爸,我外出,手机和钱包被偷,用同事手机给你发信,现急用钱,速从农行寄300元,卡号是……"2006年上半年,我国手机用户平均每人每周收到垃圾短信8.29条。其中,以银行卡为诈骗内容的短信占26.37%。  相似文献   

6.
王彩丽 《学理论》2014,(7):189-190
短信是继网络之后出现的又一新媒体,已进入了高校的日常生活,成为了广大师生获取信息、人际交往、情感交流的重要载体。在论述短信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可能性的基础上,指出了短信思想政治教育的着眼点、基本方法、对教育者的要求以及校内环境的营造,还对短信思想政治教育评价和意义做了论述。  相似文献   

7.
逢年过节的时候,天各一方的朋友们总要发一些短信互致问候。甚至同处一地、在一座楼里办公的朋友,短信问候也比当面说或者打电话显得浪漫、现代。朋友之间的短信致意,花样繁多词汇丰富,语句也一个比—个优美、动人。不过我发现这些短信祝福中使用频率很高、很能引起共鸣的,却是  相似文献   

8.
我们生活在一个"即时品"(instants)世界,从"速溶咖啡"到"即时短信".当令社会不容迟疑,指望一切都来得快一点,再快一点.在这个意义上,外交显然是无法跟上时代的步伐,难以满足公众的期望.  相似文献   

9.
李文珊 《学理论》2010,(23):167-168
廉政短信是廉政文化建设实践创新的时代必然需求,是廉政文化建设的有效形式和载体。在今后廉政短信发展中,应该明确廉政短信的多元化对象,廉政短信形式要多种多样,内容要丰富多彩;廉政短信创作要体现思想性与艺术性的完美结合;廉政短信活动要针对性强,务求实效;要取得手机运营商的支持与合作。  相似文献   

10.
拇指文化——思想教育新载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电视、网络等一样,短信沟通在成为人际交流方式的同时,也成了一种特定的生活方式,亦即成为了一种文化现象——短信文化,也称拇指文化(手机短信主要是靠手指操作而得名)。它成为以手机发送短信为传播形式,以格言体为基础的短小精悍、时效性、文学性并具的新样式。它之所以盛行,除了短信便捷、低廉、时效等特性和能达到沟通、商务用途外,深层次的原因是短信这种交流形式具备了文化的基本功能,诸如休闲娱乐、交流感情等,是在传统文化基础上嫁接产生的一道文化新景。在大学校园里,如何正确发挥拇指文化的作用,提高拇指文化品位,是高校思想政治…  相似文献   

11.
随着百姓日常生活中交流沟通的加强,电信不合理收费的问题也日益成为公众关注的热点和用户投诉的焦点,特别是移动短信陷阱、电话卡余额作废等问题。媒体的报道已经足够多了,为什么还是没有改进?一些地方"两会"讨论过这一问题,在3月的全国"两会"是不是有所反映?一  相似文献   

12.
《党政论坛》2011,(24):14-14
逢年过节的时候,天各一方的朋友们总要发一些短信互致问候。甚至同处一地、在一座楼里办公的朋友,短信问候也比当面说或者打电话显得浪漫、现代。  相似文献   

13.
严秀 《瞭望》1993,(50)
近因事在南方某特大城市小住数日,随即看到1993年10月30日出版的彼市《每周广播电视报》。不期在该报的第三版上看到了一个离奇的竞猜题目,共六则,今录其中的三则如下: “一,周润发来过几次上海滩?  相似文献   

14.
反馈     
《瞭望》2004,(31)
建议开辟短信交流平台江西/赖世春 随着信息化程度的日益提高,短信已成为人们日常交流最常用的方式之一。贵刊是一份影响广泛的刊物,理当拥有自己的短信交流平台。它能为编读之间提供快速便捷的交流,实现互动,使刊物更好地做到“三贴近”。  相似文献   

15.
高宇闻 《学理论》2014,(8):285-286
在论述短信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必要性和可能性的基础上,指出了思想政治教育短信挖掘的艺术和策略,提出措施建议如下:有教育意识;要向学生求教;要用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要用集体的智慧;要坚持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和矛盾的观点;把握问题的实质和内涵。  相似文献   

16.
李力可 《瞭望》2022,(12):62-63
近日,在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少陵路农贸市场门口,驾车前来买菜的周先生意外地发现,市场门口新设了多个"十五分钟临停车位". "我经常下班后驾车来买菜,停车是个老大难问题.临停车位很方便很接地气."他说. 同样感到意外的还有家住青羊区的王先生.他驾车到大石西路时违反禁令标志,很快就收到了市交管局违章短信提示,同时告知"再次违...  相似文献   

17.
新媒体在新任务、新场域、新形象和新载体四个方面改变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旧面貌,但也带来了诸如增加了工作复杂性、不可控性、挑战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权优势等一系列问题。加强和改进新媒体时代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需将净化网络环境、打造思想政治教育"短信群"、重塑社会与家庭的思想政治教育角色、建设高水平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队伍作为主攻方向,将大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提升作为重要着力点和落脚点。  相似文献   

18.
信息时代,网络日益冲刺着我们的生活,智能手机应用日益普遍,利用手机网络发送信息成为人们之间一种重要的信息传播方式。但短信息在发挥巨大社会效益的同时,也带来很多的负面影响,应对违法犯罪的对策如下:加强立法工作,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建设;侦查机关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短信犯罪的管理;依靠广大人民群众,调动社会积极因素;通过新闻媒体,加大对短信犯罪的形式和危害的宣传,加强法律宣传力度;建立切实有效的短信监控机制。  相似文献   

19.
小非 《侨园》2014,(4):66-67
在郑州一家私企工作的林先生说,垃圾短信非常恶心,有时在路上骑着电动车,突然听到手机短信响,怕耽误正事,忙停车查看,结果却是楼盘广告,很心烦!更可气的是,林先生前天收到这样一条短信:“我是房东,换了号码你记一下,以后找我就打这个.另外,这次租金请汇到我爱人卡上……”林先生说,他没有租房子,所以收到这样的短信不会受骗,但其他人会不会上当呢?  相似文献   

20.
手机短信在危机信息传播中扩散迅速,效果显著."广元蛆虫柑橘"手机短信历其实现强效传播,既产生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也带来了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运用博弈理论探析手机短信在危机信息传播中实现强效传播的原因,对于构建科学完善的手机危机短信传播机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