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世纪行》2017,(2)
正老公是土家族,他的老家在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我们结婚后的第一个春节就是在他老家过的。那次过年的经历一直让我记忆犹新。走进恩施的老城就能感受其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老城依山而建,街巷纵横遍布。老街上曾经的青石板路已变成水泥路面,但是街道两边的砖木老房子还保持着原  相似文献   

2.
牵手滋味     
也许是前生修来的缘份,我找了位干保安的丈夫,和他牵手9年,也就尝透了9年的酸甜苦辣? 和丈夫相识时,我觉得他是不善言辞的人,尽管家人不赞同我和他结合,但我还是在一个皓月当空的中秋夜晚和他牵手了?日历翻飞,斗转星移,现在儿子都8岁了,他却没日没夜地忙,把我留在宿迁老家?孩子出生后,我每天带孩子干家务活,很累很闷?不是我不能吃苦,而是在疲劳后没有人安慰我,哪怕陪我说一句悄悄话?后来在他单位领导的关心?照顾下,我们娘俩才从乡下来到他工作的地方团聚?由于他工作的特殊性,即使不值班也很少回来,家成了他名副其实的"饭店"?"旅馆"?记得去年…  相似文献   

3.
前段时间听老家人的说,强仔发了,而且回来的时候开的是辆宝马。就是那辆宝马车,让老家的人羡慕不已。刚开始的时候,我几乎摇着脑袋说不相信。没想到第二天,他的电话就打到了我的办公室。唏嘘寒暄之后我才发现,原先那个强仔早已长大成人。现在的他是一个有钱的老板。谈及他的成就,他说:"我在放电影,为农民工放的,我  相似文献   

4.
我们初次相见是在我抵达以色列后的第三天,即在中国驻以色列使馆举行的“八·一”建军节招待会上。林真大使把我介绍给他。彼此交换过名片后,他问我老家在哪里。我告诉他:“在长春。”“我们是老乡啊!”他用带有外国口音的中文说道。我蓦地一怔,沉吟道,“怎么,我在以色列居然还有一位老乡?!” 他,就是以中友好协会会长——特迪·考夫曼先生。特迪·考夫曼先生曾经在哈尔滨  相似文献   

5.
一位外地来甬工作好几年的朋友,向我谈了不久前回家时一件震撼他心灵的小事。那是他母亲给他说的一席话:“父亲每天看完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后,非要再看天气预报不可,而且只有看到你所在的那个城市是一个小红点时,他才放心。否则就要唠叨:天气不好,这孩子也不知道增减衣服,会不会感冒?”朋友要我猜猜他当时的心态。我说,不用猜了,作为男子汉的你,当时是忍住了眼泪,可你现在还想流泪。 是啊,中央电视台的天气预报,让我们能够了解到全国各地的天气情况,可这中间又牵动了多少人间真情啊!爱人出差了,我们会去关注“那一边”…  相似文献   

6.
快乐老家     
<正>我在文中所说的老家,也就是位于河北省蠡县北埝乡泊北村我的公公婆婆家。我和丈夫年少时都在蠡县农村生活,长大后才分配到县城工作搬到县城里定居。故此,节假日里,我们一家三口人经常驱车回乡村老家小住。一方面是为了看望年迈的公公婆婆,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让在城里上小  相似文献   

7.
卢松松 《乡音》2012,(1):50-50
一位朋友的孩子大学毕业半年了,没有去找事,窝在家里,白天睡觉,晚上上网。最近跟他父母要钱,想去美国游学,朋友来问我该不该让他去。我望着他苍苍的白发说:"你如果真的要为孩子好,让他去,但是不要给他钱。"我想到了我妹婿的故事。我妹婿是美国人,从小就想做水手,向往外  相似文献   

8.
没有经历过失学痛苦的人,是很难体会到读书机会的珍贵的。我小学五年级因抗战爆发,家乡沦陷,学校停办而失学,一直在老家农村种地。实际上即使我在上学的时候,也是一直跟着大人下地劳动的,农村的孩子,一般十来岁早就下地劳动了。  相似文献   

9.
《就业与保障》2008,(8):6-6
小保: 我们夫妻走出大山,从内地到东南沿海一城市打工已经五年多,现在工作稳定,生活安定,用人单位把我们和当地的员工一样看待,为此我们很满足。可有一件事让我们放心不下,这就是留在老家由父母照顾快要上学的孩子,我们怕隔代教养,父母把孩子惯坏了,有心把孩子接到身边来,又怕上不了重点校,去不了重点班,交不起巨额的借读费?就此您能为我们解忱吗?  相似文献   

10.
付静 《人民公安》2021,(5):20-21
这是一封警察父亲写给警察儿子的家书。孩子:当你看到这封信的时候,或许是在紧张工作后的休憩中,或许是在赶赴工作岗位的路上。作为你的父亲,我为我们家庭有你传承我和父辈的事业感到骄傲。受我和你爷爷的影响,你成了一名人民警察。你也许曾为此深深地思考过,到底是什么样的力量使我们祖孙三代人义无反顾地走上了公安工作的道路?你也问过我和爷爷,当警察这么辛苦,这么多年是怎么走过来的?我能告诉你的就是:忠诚!  相似文献   

11.
顾邦兰,1993年随丈夫从老家江苏省南通市滨海县来上海打工,一干就是14年。从事保浩工作11年来,顾邦兰从来没有回过老家过年,家里还有两个刚上中学的孩子,可她总是笑着说:“上海需要我,道路保洁不能没有我。”  相似文献   

12.
18岁应征入伍,负责训练警犬,一干就是9年。27岁那年,赵先军复员回到了农村老家,他发现,自己的一身本领在这儿一点都用不上,于是,他做出了离开家乡到深圳创业的决定。而这一决定,让他的人生经历了起起落落,也经历了人性的磨练,炼就了中国的训犬业世界唯一。  相似文献   

13.
我和爱人都在国有企业工作,两个人的工资收入合起来也只有1000元钱,按照目前的生活水准,我们的生活是很拮据的,然而怎样使有限的资金既能维持生活,又不耽误为孩子做好智力方面的投资,一直是我们家日常生活中一项主要的话题。在我们的家庭教育中,选择了让孩子学习电脑知识。 孩子初三毕业后,我们花200元钱让他进了初级电脑培训班,一个暑假他学会了电脑基本操作法,五笔字型打字等初级知  相似文献   

14.
尊敬的编辑老师:我是北京市保安服务总公司一名普通的保安员,有一件事想向您咨询一下,这件事也是我和我周围的朋友们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我和我爱人在北京打工已有好几年了,孩子从小就被托付给老家的父母也就是他们的爷爷奶奶,和他们在一起生活。孩子小的时候,我们还不觉得什么,每个月按时寄回钱去,逢年过节回一趟家看望孩子,有时我因工作特殊过年时还不能回家,但总觉得一切的辛苦都是为了孩子,都是值得的。但现在孩子慢慢大了,上了小学,一些问题就出来了,爷爷奶奶总是在电话中或来信中提到孩子越来越不听话,任性,不好好学习,脾气还特别大…  相似文献   

15.
绝配     
在我年轻那会儿,也就是八年前,流行一句话:“警察娶老师——绝配”。赶时髦,我也娶了个老师。我的老婆是京郊农村小学教师。我挺羡慕她的,每天面对30多个十来岁的孩子,自己的心态总是那样年轻。而不会像我们警察,过早地成熟。在我的同学和她的同学的极力撮合下,在一个夏天的傍晚,我们在木偶剧院门前见面了。介绍人没去,按照接头暗号,我拿两罐健力宝,她拿一本杂志。俩人一递眼神,便会心地笑了。约会两三次后,她表态,不成。我又赖了两次,未果。半年后,她突然来电:“我家想安电话。能把你们警察的电话初装费优惠名额给我吗?”(那时候,电话局为…  相似文献   

16.
陈亦权 《乡音》2016,(4):56
前不久,我跟随德国同事希克姆去他的老家也就是德国多特蒙德市做客。那个周末,我看见他那才十来岁的儿子正独自收拾书房,就走进去问他需不需要帮忙,他笑笑说自己可以完成,正说话间,我留意到了他书桌上的一把直尺,它的外表和我们国内那种20厘米长的直尺并没有什么不同,但区别是它的刻度不是那种"槽型短线",而是一条条嵌在透明塑料里的细钢针,在这把  相似文献   

17.
我的弟弟     
我的弟弟从小就长得十分漂亮,且是最小的孩子,所以最受祖母和母亲宠溺,只有父亲严厉一些。 12岁那年,父亲患了重病,全家人都一起忙乱着,没有人管教他。他的学习一落千丈,且再无回升的迹象。等到父亲去世、大哥主家时,我们方才发现他的劣性已经扎根得相当顽固了。他贪玩,虚荣,整日游手好闲,无所事事。为了督促他学习,即将分娩的嫂嫂每日看着他让他做功课。就是这样也不行。他在她的眼皮底下频繁地上厕所,在厕所里偷偷吸烟,半夜甚至用烟头将被褥烧一个大洞……一起管教他,他和我们大声顶嘴,实在无奈,我和大哥将父亲的遗像抬…  相似文献   

18.
潘家永 《楚天主人》2011,(12):32-32
编辑同志:我的孩子读初一,很顽皮,经常被老师批评。一天上语文课时,孩子在教室内做鬼脸、搞小动作,惹得同学们满堂大笑。老师批评他,他竟然和老师顶嘴,老师一气之下把他赶出了教室。孩子上课捣乱固然不对,可他也有受教育的权利,老师不应该把他赶出教室。请问,老师的做法是否侵犯了我孩子受教育的权利?读者栾秀燕栾秀燕同志: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公民享受  相似文献   

19.
一次去广播电台做“耳聋防治”的节目佳宾。主持人怀着好奇的心情问我们那里半年也见不上妈妈一面的聋孩子和我们在一起的学习生活情况。我们一一回答。主持人突然问:“您说聋孩子和健全孩子相比您更爱哪一类孩子?”虽然当时做了回答,而且我也确实认为聋孩子更让我挂念、喜爱,但爱他们什么?为什么爱他们?确实没理出个头绪。回到家,又想了很长时间,和聋孩子朝夕相处10多年的经历浮现在我的眼前。 一天,我去看望一个刚3岁的聋儿。当我站在马路对面正准备穿过时,无意  相似文献   

20.
为求新欢 丢弃儿子 2004年11月 南京市发生了这样一 ,件事 有一个男孩不堪忍受爸爸和后妈 。吵架 自己穿着单衣跑了出来 后来冻 , 。得实在不行了 跑回去 但是爸爸和后 , ,妈就是不开门 小男孩没办法 只好请 。 , 110 帮忙 警察来到他家时 不管怎么“ ” 。 ,喊 他家就是不开门 其父还大声嚷道 , , : 小孩是我们家的 我们不要他了 我们“ , ,天天吵架都是因为这孩子 你们爱怎么 ,着就怎么着吧 反正我们不让他进家 ,门 我老婆说了 有他没我 有我没他 , , , ,我也没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