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1974年2月22日,毛泽东在会见赞比亚总统卡翁达时说,"我看美国、苏联是第一世界。日本、欧洲、澳大利亚、加拿大是第二世界。咱们是第三世界。美国、苏联原子弹多,也比较富。第二世界,欧洲、日本、澳大利亚、加拿大,原子弹没有那么多,也没有那么富,但是比第三世界要富。第三世界人口很多。亚洲除了日本,都是第三世界。整个非洲都是第三世界。拉丁美洲也是第三世界。希望第三世界团结起来"。2月25日日,毛泽乐在会见阿尔及利亚革命委员会主席布迈丁时又说,中国属于第三世界。因为政治、经济各方面,中国不能跟富国、大国比,只能跟一些  相似文献   

2.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亚非前殖民地国家纷纷独立。两极对立的世界为第三世界国家选择新的发展战略规定了一个基本框架。在资本主义世界秩序里,第三世界无法改变自己的依赖地位,非资本主义模式在当时只有一个苏联模式。进行社会主义革命成为独立发展民族经济、消除资本主义发展必然出现的不平等和剥削现象的先决条件。那些发展中国家选择社会主  相似文献   

3.
所谓由于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而打断、又由于柏林墙倒塌而接续起来的全球化或新全球化,最近十年中在世界范围导致了怎样的后果,大体上没有越出上述四个方面。如果不是要求面面俱到、一无遗漏,那么可以说,基本的东西都在其中了。回头望一望,被俄国十月革命打断的那场全球化是怎么回事,从这种打断到柏林墙倒塌的那段时间,世界的情形又怎么样呢?十月革命前的苏联和东欧,本来属于第三世界。按照美国学者斯塔夫里亚诺斯《全球分裂─—第三世界的历史进程》(商务印书馆1993年版)一书的分析,第三世界最早出现于东欧,时间在十六─…  相似文献   

4.
1979年末,正当世界各国人民怀着各种复杂的心情,迎接即将到来的八十年代的第一个元旦的时候,12月27日深夜,却从中亚南部的高原之国阿富汗的首都喀布尔,传出了震撼全球的枪炮声。苏联在阿富汗动武了!万余事前运入阿富汗的苏军,一夜之间就占领了喀布尔,随即八万多苏军、成千辆坦克和几百架飞机陆续开入阿富汗,接管了阿富汗政权,占领了重镇要地。苏联的枪炮声向全世界宣告,苏联公然对一个弱小贫穷的第三世界国家实行了军事占领。苏联占领阿富汗,说明为了实现全球战略需要,它迈出了冒  相似文献   

5.
后殖民研究中的女权主义思潮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后殖民女性主义研究在西方学术界开始崛起并产生影响.在后殖民研究中,女性主义者的社会位置,尤其是她们客居异国的主体性造就了其独特的理论视域.即:她们试图寻求一种跨文化的空间和话语来张扬第三世界妇女的理论、实践和主体性.因此,女性主义后殖民研究不仅致力于对主流后殖民理论和欧美女性主义理论的质疑,同时倾力于建构其自身的阐释视角和理论话语.这篇论文主要对后殖民女性主义研究的出现、理论动向及其影响作一番梳理.  相似文献   

6.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国际上有一位颇有名气的战略预言家,他准确地预言了德军进攻苏联、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和苏联出兵中国东北的重大历史事件,曾受到美国总统罗斯福、英国首相丘吉尔的高度评价。这位受人尊敬的战略预言家就是陈孝威,是一位离职的中国将军。1941年2月,陈孝威在他主办的香港《天文台》周刊上发表了一篇题为《论大不列颠之战》的文章,指出:在欧洲,希特勒德国不会再与苏联和平共处,德国征服中欧及西欧多数国家后,必然要对苏联开战。苏联情报部门将陈孝威的文章送给斯大林,斯大林不以为然,甚至对外交部长莫洛托夫说:“这是别有…  相似文献   

7.
“全民国家”问题,在苏联的政治理论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是苏联理论界长期以来连篇累牍地发表文章和著作详加论述的重要理论问题之一。二十多年来,这仑理论经历了一个形成和发展的过程。目前,它已被纳入一个新的、更大的理论体系——“发达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之中。对于“全民国家”理论的一些具体问题,苏联理论界始终存在着许多不同的看法,至今还在进行讨论和争辩。了解和研究这个理论的由来、演变和当前的争论情况,有助于我们掌握苏联的理论动向。  相似文献   

8.
刘志明 《桂海论丛》2003,19(3):75-77
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第三世界发展问题是西方全球化不可避免的后果,这一问题的最终解决之道在于第三世界进行社会革命,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道路,并利用西方资本主义制度的全部文明成果,第三世界获得发展的根本性前提则是拥有民族独立和国家主权.  相似文献   

9.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并存。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为数众多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取得了民族独立,被称为第三世界国家。1974年2月,毛泽东提出了划分三个世界的新思想,即苏、美为第  相似文献   

10.
一九八七年六月十六日到二十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了第三世界广告大会。有五十二个国家和地区的八百六十九名外国代表和五百八十二名中国代表与会,大家围绕着‘广告在促进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这一主题,热烈地展开了讨论。在与会的代表当中,还有相当数量来自於发达国家。第三世界广告大会是由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广告协会和英国《南方》杂志联合发起召开的。它虽是一次民间性质的国际会议,但得到了中国政府的大力支持,赵紫阳总理为大会题词道:‘第三世界广告会议是一次重要的国际会议,我代表中国政府热烈欢迎各国广告界朋友参加这次盛会,衷心希望这次会议对加强南南合作和促进南北对话作出贡献。’一家外国通讯社报道说:‘举行这次会议的地点和中国当局给予了这次会议的大力支持,表明中国对第三世界的问题的重视,并且抱有这样一种愿望,表明中国的经济改革和对外开放正在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1.
1991年之后,中亚新独立国家在许多历史问题上都进行了新的阐释,这些新史学动向不同程度地反映了各国的意识形态动向。而关于"蒙古征服"题材,唯独塔吉克斯坦史学界与其他中亚国家不同,坚持了苏联时期的旧观点。塔国在"蒙古征服"问题上所持的歌颂反抗蒙古侵略的倾向性和趋势有其独特的历史根源、文化根源乃至地缘政治根源,值得深入考察和探讨。  相似文献   

12.
受历史条件、地缘政治、经济状况、科技水平诸多因素的影响,第三世界已经在共同利益的基础上,成为国际格局中一支不可小觑的政治力量。许多重大的政治冲突、世界事变都与第三世界息息相关。因此要协调、解决全球问题,离不开第三世界的参与和支持;要建立新的国际秩序,构筑科学的合理的国际格局,必须实事求是地估价第三世界的地位和作用,从国际格局嬗变的高度来审视第三世界的发展趋势。适应这一客观需要,湖南师大政治系熊家学教授与穆哲一道,以多年的教学和科研为基础,潜心研  相似文献   

13.
我们在讨论全球化的时候提出第三世界十字路口问题。这里的意思不仅是说,全球化为第三世界的发展标示出十字路口,尤其是说,全球化的当前阶段,对第三世界来说,是具有特别重要意义的十字路口。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报刊、电视、广播、出版物和因特网用不同语言重复最多的一个词,就叫“全球化”。没有什么问题比它更加引起普遍关注和歧义纷呈,也没有什么问题比它更深深维系着第三世界的命运了。关于全球化同冷战的关系以及它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特点,有一种比较流行的看法。这就是:第一,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打断了全球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4.
随着世界科学技术的振兴和工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各国政府在重视办好普通教育的同时,近年来普遍强调要加强职业中等教育,以适应新科学技术和经济的发展。因此,在职业教育的实践中,出现了以下一些特点和动向。1.第三世界国家强调要培养真正有能力的劳动者。发展中国家由于长期受到殖民地时代传统的影响,历来是只重视正规大学的人才教育,但近年来不少国家渴望振兴本国经济和发展自己的先进技术,急需大量技术工人和技术人材,因此将教育的重点转向培养真正有能力  相似文献   

15.
一、促使苏联剧变的因素是一个交互作用的复杂系统在看待苏联剧变的原因和教训上,特别是在对其中根本的、有决定性、关键性因素的看法上,确实有深刻的分歧.本来促使苏联剧变的各种因素是一个交互作用的复杂系统,在强调某种因素的作用时,自然不能脱离整个系统孤立地谈.一些文章和著作突出强调的是:个别领导人的背叛、马克思主义被背弃、西方的"和平演变"政策等.这些当然是导致苏联剧变和解体的原因,而且是重要原因.但它们在剧变中起了什么作用呢?  相似文献   

16.
席岩  臧家伟 《青年论坛》2003,(6):108-109
文章首先论证了SARS这一突发事件对中国利用外资的影响只是短期性的 ,不会改变国际投资活动的长期趋势。然后 ,文章预测中国利用外资将呈现的发展动向。  相似文献   

17.
回顾我国青年学和对国外青年研究的发展过程,笔者感到有以下几个问题:第一,在如何对待国外青年研究理论和青年工作经验的问题,在指导思想上摇摆不定,有时采取闭关自守,有时又照搬照抄。介绍国外青年研究理论和青年工作经验过于集中于一些国家,象苏联、美国、日本等国家,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对于同处于第三世界国家的青年工作研究,这样就不符合比较研究上客观的科学的和公正的原则。  相似文献   

18.
邓小平指出:‘中国的对外政策,在八十年代,实际上到九十年代,甚至到二十一世纪,主要是两句话。一句话是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另一句话是中国永远属于第三世界,这是我们对外政策的一个基础。’社会主义中国属于第三世界,中国同大多数第三世界国家有看共同的历史命运,现在又面临着相同的任务和问题。过去,中国同第三世界其他国家为了争取民族解放,在反对共同敌人的斗争中,相互同情和支持;今天,为了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摆脱旧的国际经济秩序的束缚。发展民族经济。  相似文献   

19.
文章分析了跨国犯罪在我国的各种动向及对我国国家安全构成的主要威胁,并提出防范和控制跨国犯罪的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20.
2001年是俄罗斯第一届总统选举、“8·19”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成立、别洛韦日协定、苏联解体等一系列重大事件的十周年。俄罗斯报刊发表了众多文章总结苏联解体教训。值得注意的是多年从事民族问题研究的B.A.米哈伊诺夫2001年4月对俄《独立报》记者所谈“为什么苏联会解体,它是怎样发生的?”的观点。他作为当时苏联部长级的高层领导人目睹了苏联解体过程。文中披露了一些鲜见的材料,提出了对苏联解体原因的独到见解。现将主要内容编译如下。一、关于苏联解体是否必然发生米哈伊诺夫坚决否认苏联解体是不可避免的说法。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