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作为继报纸、广播、电视三大传统媒体之后的第四媒体,其特殊作用正日益显现,网络舆论监督也成为社会舆论监督的发源地和放大器。网络舆论监督的兴起给执政党、各级政府以及各级党政干部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而适时的执政创新也成为抓住机遇、迎接挑战的唯一途径。本文以媒介素养为视点,以网络舆论监督和执政创新为契合,剖析了网络舆论监督对党政干部执政能力的新要求,探析了网络环境下党政干部执政能力与网络舆论监督的关系,提出党政干部应具有的媒介素养及具体构建重点。  相似文献   

2.
在移动互联网迅猛发展和智能终端大量普及之下,网络舆论监督的影响力逐步扩大,在沟通民情民意、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同时,网络舆论监督也出现了一些如事实失真、越位侵权、扰乱司法、危害公共安全等问题,其主要原因是网络舆论监督立法缺乏系统性、规范性,网络舆论监督体制不完善等。因此,实践中要进一步完善网络舆论监督的法律法规,尽快制定"网络舆论法",建立统一的监管体系,强化网络传播平台的法律责任,细化网络舆论监督违法责任追究制度,以净化网络舆论空间,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3.
束锦 《唯实》2010,(4):77-81
存在公共权力的地方就有对公共权力的监督,舆论监督就是监督公共权力的一种重要方式。继报刊、电视等传统媒体后,网络成为舆论监督的重要载体,在彰显其自身优势的同时,也放大了舆论监督异化的倾向。正确划分舆论监督的边界,需将其纳入有序政治参与的框架,但又要防止打着“监督舆论”的旗号行扼杀舆论监督之实的倾向。  相似文献   

4.
微博:我国网络舆论监督的新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门户网站微博兴起的时间虽短,但因其独特优势,在舆论监督方面发挥着日益巨大作用,成为网络舆论监督的一支新生力量。但是微博的一些局限性也可能给舆论监督造成负面影响。面对微博给舆论监督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政府应积极应对,兴利除弊,实现网民与政府之间的良性互动,有效地发挥微博的监督作用。  相似文献   

5.
在汶川地震中,网络媒体是民众第一时间获得地震信息的重要渠道。都江堰"范跑跑"、成都"帐篷门"、万科"捐款门"、灾区"红砖门"等问题的暴露和解决,充分显示出网络舆论强有力的公益力量。网络媒体正以其及时性、广泛性、真实性、互动性、有效性和链接性,成为舆论监督的重要阵地。同时,我们也应正视网络媒体舆论监督中存在的信息可能失真、民意可能片面、情绪可能偏激的负效应,并从网络传播的自身建设和完善着手,把网络的信息传播和舆论监督纳入道德规范和法制监管的视野和轨道加以规避。  相似文献   

6.
网络反腐作为一种新兴的舆论监督形式,与传统的舆论监督方式相比,更直接、更彻底、更尖锐。互联网作为新媒体和“了解民情,听取民意,汇聚民智”的重要渠道,在新时期的反腐倡廉中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加强网络反腐的建设和管理,正确引导网络反腐工作,主动运用积极健康的网络信息和优秀的传统廉政文化占领网络阵地,也就显得日益重要和紧迫。网络反腐乘坐信息时代的快车应运而生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利用网络提供反腐线  相似文献   

7.
试论信息化时代的网络舆论监督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方军 《理论与当代》2007,(11):42-44
网络舆论监督的形成是依赖互联网的各种功能而实现的,其相较于传统舆论监督具有监督范围更广、监督效率更高、监督方式更加灵活等特点。我国网络舆论监督的力量开始形成并逐步增强,但其监控力度还不足。鉴于网络的双面性作用,应采取相应有效的措施,积极引导网络舆论,充分发挥其监督作用。  相似文献   

8.
我国媒体在舆论监督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公共权力需要舆论监督,舆论监督的功效是其它不可替代的作用,运用新闻舆论加强对公共权力的制约十分必要。因此,我们要从进一步推行政务信息公开、加强新闻舆论监督保障制度建设,整合网络与传统媒体的舆论监督功能,积极探寻我国舆论监督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9.
曾几何时,事件知情人在微博上报料,重庆市北碚区委书记雷政富包养情妇,并将不雅视频网上曝光,引发公众热议。经重庆市纪委调查核实,腐败官员雷政富迅速落马,成为党的十八大闭幕后,中国反腐打响的第一枪。这,仅仅是网络舆论监督公权力的冰山一角。在互联网时代,网络反腐大戏,一台接着一台,彰显了网络舆论监督的巨大威力。当今网络舆论监督已成为社会  相似文献   

10.
党和政府赋予了新闻媒体舆论监督的权利,广大群众和社会各界也希望新闻媒体大胆地开展舆论监督,但实事求是地说,我国的舆论监督尤其是地市级党报的舆论监督开展得不够得力,无论是舆论监督稿件的比例、力度,还是舆论监督的追踪落实程度都不尽如人意,广大读者对此颇有意见,党和政府对此也不够满意。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舆论监督正以其灵活、高效的形式深入社会的各个层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成为一种捍卫社会公正、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党的十八大指出"加强党内监督、民主监督、法律监督、舆论监督,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充分说明舆论监督的重要性。然而,部分官员在舆论监督这道"紧箍咒"面前,或多或少地患上了恐慌症。舆论监督就是社会各界通过广播、影视、报刊、网络等大众传播  相似文献   

12.
一、政治微博的意义 (一)有利于网民进行监督 利用网络进行舆论监督是网民政治参与的一个基本手段,以前的网络舆论监督方式有BBS论坛“灌水”、“人肉搜索”等等,但随着微博这种方式的崛起,它迅速成为网络舆论监督的又一利器。  相似文献   

13.
加强社会舆论对公共权力的有效监督,有助于政府的科学决策和民主政治的发展。我国公共权力的舆论监督目前存在着组织不健全、法律保障不完善、公民参与意识不强、舆论监督比较薄弱等问题。因此,应减少政府行政干预,提高公共权力运行效率;发挥公众舆论监督的主体作用,推动舆论监督的规范化;加强社会舆论引导,掌握网络舆情走势;强化舆论监督的法律保障,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提高新闻媒体从业人员素质,营造稳定良好的舆论监督环境。  相似文献   

14.
网络舆论监督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陶宇洋 《世纪桥》2011,(19):137-138
本文通过探讨网络舆论监督对推动我国民主建设的重要意义,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寻求解决的方法,这对对加快我国网络舆论监督良性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网络监督是在新时代、新形势下产生的新的舆论监督形式,它具有较强的快捷性、自由性、公开性和曝光性,监督力度也更大。尤其是在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监督官员方面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六大报告把舆论监督从精神文明领域调整到政治文明范畴进行论述,提出要“加强组织监督和民主监督,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这是对舆论监督作用定位的历史性变化,标志着我们党对舆论监督作用的认识已经达到了新的高度。怎么认识舆论监督在政治文明建设中的作用,如何加强舆论监督在政治文明建设中的作用,这是一个崭新的课题,值得思考和探讨。 一、舆论监督对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作用 十六大报告比以往历次党代会更加突出地提出了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问题,无论是哪一种形式的监督,都要借助于舆论监督的力量。这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与时俱进精神在监督问题上的运用,也为舆论监督拓展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同时也深刻表明了加强舆论监督对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  相似文献   

17.
马欣 《党史文苑》2009,(12):25-27
网络监督是在新时代、新形势下产生的新的舆论监督形式,它具有较强的快捷性、自由性、公开性和曝光性,监督力度也更大.尤其是在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监督官员方面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18.
叶敏 《求实》2006,(Z3):42
《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中的舆论监督是指新闻舆论监督,属于社会监督的范畴。也就是人民群众通过大众传播媒介对施政行为和社会现象进行的报道和批评。开展舆论监督是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重要方面,也是依法治国的重要内容。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对推进社会进步有着重要作用。尤其是近年来,我国新闻媒体在党和政府的领导和支持下,对违法违纪行为、腐败现象和各种歪风邪气,进行了公开揭露、批评和剖析。有一些职务犯罪发生后,迟迟得不到严肃处理,又是新闻媒体加强舆论监督,才得到解决。可以说,打击职务犯罪成效显著,舆论监督功不可没。舆论监督不仅让老百姓拍手称快,也成为弘扬社会正气的必要手段。  相似文献   

19.
新闻舆论监督作为一种独特的监督形式,具有公开性、广泛性、及时性的特点,对腐败现象的公开曝光,广泛监督,及时惩治具有积极有效的作用。新闻舆论监督在反腐败过程中也面临着诸多难题,影响了其监督功能的充分发挥。健全新闻舆论监督机制,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要正确认识新闻舆论监督的作用;有关部门和单位要为加强新闻舆论监督创造必要的条件;立法机关和有关部门要加大新闻舆论监督立法建制的力度;新闻工作者要努力提高自身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  相似文献   

20.
新闻导向和新闻舆论监督历来是人们所关注的热点,处理好新闻导向和舆论监督的关系,有助于推动新闻改革。引导、规范公众的社会行为,提高国民素质,也是澄清当前新闻导向和舆论监督误区,发挥舆论监督作用的必要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