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刀笔明志醉寓于形——记通江县政协委员蹇勇彭俊礼吴华智通江县政协委员、篆刻书法艺术家蹇勇,10余年来刀笔明志,醉寓于形。创作书法、金石作品8000余件,先后在《人民日报》、《美术大观》等400余家中外刊物上发表2300多件;作品40多次参加国际国内书法...  相似文献   

2.
世界屋脊放光彩4月的中原大地春光明用,鲜花怒放。南阳市内乡县民营企业家陈书法沐着春凤,带着中非拉萨市委、拉萨市人民政府给河南南田市委、市政府,内乡县委、县政府的感谢信及拉萨市委、市政府回进内乡县委、县政府“功在当代、道把千秋”的铜匣,带着拉萨40万各...  相似文献   

3.
刘兴隆的甲骨文书法艺术胡振宇今年61岁的刘兴隆是中国老年书画研究舍创作研究员、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理事、中国书法艺术研究院顾问和教授,个人成就载入《中国当代书画家大辞典》。40多年来,他精心研究甲骨文和古文字学,临写甲骨文拓片和各体书法。著有《新编甲骨...  相似文献   

4.
今春3月应台湾东湖小学校长简先生邀请,内蒙古民族文化艺术代表团一行四人,怀着草原人民的深情厚意访问了台湾。在台期间,举办了台湾、内蒙古、韩国三地书法绘画展,内蒙古通辽市的明仁小学和台湾台北东湖小学版画交流及三地迎春书法挥毫活动。内蒙古民族艺术代表团40幅书法绘画,深深地打动了台湾的同行们,他们赞叹道:想不到蒙古人不仅会骑马射箭,还会书法绘画。浓浓草原情,使台湾书法、绘画同行们决定8月份组团访问内蒙古通辽市。内蒙古民族文化艺术代表团访问台湾@张文秀@王永新  相似文献   

5.
贺惠邦先生是我久已敬慕的著名书法大家。他总结自己多年的经验认为,书法是“法”,又是“道”,既要有高超的技艺,又要有正确的理念。多年来,他在毛体书法研究和创作方面,做出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他所倡立的毛体书法新流派,成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书法界最有影响的大事;  相似文献   

6.
何新华 《世纪行》2011,(3):37-38
他的书法作品连续人展全国第5、6、7、8届中青展,第一届行草书法大展,首届扇面书法大展,第三届扇面书法展(特邀),第三届楹联书法大展。第五届全国书法篆刻展(全国奖得主)第七届全国书法篆刻展。  相似文献   

7.
唐果,字田木,号钓鱼山人,中文高级讲师。现为中国书协会员、广西书协会员、北海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海门印社副社长兼秘书长。自幼随父学习书法,师从巴蜀名家毛峰先生。书法篆刻作品多次参加全国及省市书法展览,入编《当代篆刻家大辞典》,曾获“广西八桂群星奖”书法铜奖;编著有《中国经典书法章法解读·隶书卷》;2011年刻字作品《身在天水之间》入选全国第十届书法篆刻国展。  相似文献   

8.
李潺书法独具神韵张辛汗翻开《李潺书法选》,一支美妙的乐曲便在心中响了起来,它使人感悟到书法乃是有形的音乐,音乐是有声的书法。李潺的楷书秀美遒丽,绰约多姿,尤其是他那早在80年代之初就饮誉中国书坛的小楷,不激不厉,恬淡从容,宛如一位窈窕淑女在江南三月的...  相似文献   

9.
二十世纪90年代初,李巨炎开始了收藏中国书法的艰辛历程,这源于他发自内心的对中国书法的热爱。而他对中国书法收藏的独到判断、敏锐见解,是使他在历经20年磨炼后成为一位成功的中国书法收藏家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0.
中国书法在漫长的形成、发展和完善过程中,熔入了中华文明的丰富营养,并以其特有表现力,成为中华民族文化中最具特色的代表。书法教育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修养,普及书法教育将有助于国民素质的提高。第一,书法教育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进而促进国民素质的提高。对...  相似文献   

11.
吴良安从一名来沪创业者,到成为一名书法教育工作者,直至如今成长为书法专业人士,快意驰骋于申城书法天地。这其中既有其天资所助,更得益于他对书法事业的孜孜耕耘,对书法韵致之美的不懈追求。  相似文献   

12.
上海作家管继平写作上是一把好手,著有散文随笔集《一窗明月半床书》、《上海老辰光》、《民国文人书法性情》等。在上海文人中,管继平可算一位“曝光率”较高的作家。尤其是他所撰的“文人书法”系列文章.先后被《中国书法》、《书法报》、《书与画》、《书法导报》等多家报刊转载,甚至在中国书法网上,管继平与启功等一起被评为“文人书法”网大评论权威。其实,于管继平而言。这倒是其无心插柳柳成荫的结果,在书法与篆刻艺术上管继平同样出手不凡。  相似文献   

13.
为了加强海峡两岸书法交流,应台把中华书学会的邀请,中国书法家协会代主席沈四_中国书协副秘书长张虎于1997年底赴台湾及香港进行了学术访问交流,并获推圆满成功。在访台期间,他们举办了”沈鹏。张虎书法观摩展”;在台北、台中、澎湖进行了广泛的书法交优;出席观看了台湾地区策协次.“金鹅奖”比赛现场;访问了中华书学会;参观了李普同先生和刘炳南先生的书法教室。并与台湾书法界代表性书法名家一起进行了择是切磋。沈鹏先生作了‘”当代书法艺术的观念及发展趋势”的学术讲演,介绍了大陆书法家在探索中进行多元化书法创作的有关…  相似文献   

14.
我与经典     
书法经典是当代书法创作的主要参照。如何理解经典、承续经典、发展经典、超越经典是书法家们不可回避的不二之途。经典有其时代性,二王(王羲之、王献之)书法当然是经典,但它在魏晋时代就不是经典,甚至连“正统”都不是。“王字”之所以成为书法的“经典”,是因为它为魏晋以降的行草书发展(从技巧到风格)提供了“范式”。徐渭书法,是对明以前书风的反叛,作为“风格”的一种典型代表,它同样成为明以后的书法经典。  相似文献   

15.
在开拓中求发展 在进步中求解放许平1954年3月,四川省第一次妇女代表大会在成都召开。从那时到今天,四川省妇联已走过40年征程。1954年—1994年,5000万巴蜀女儿在党的领导下,辛勤耕耘于天府大地。40年征途漫漫,40年凯歌阵阵,40年风风雨雨...  相似文献   

16.
书法空间通常是二维的,但书法的视点是多元的。本文分别从不同的视点对书法空间进行了引线透视,剖析了中国书法多层空间、错综交织、勾连回互、宏约深美的雏形概貌,对各具特色、相生相连的书法空间进行了多角度、深层次的探讨。  相似文献   

17.
言恭达 《群众》2013,(8):80-82
30多年的当代“书法热”无疑带来群众文化的繁荣,精神需求的重组。也带来了价值观念的多元,休闲情趣的寻求,以及“民粹文化”的膨胀……表现出某些书法文化民族立场的转移,传统艺术价值体系的颠覆和审美评判标准的缺失。因此,当代书法界最急需的是思想的滋润与审美的纯化,让书法回归心灵!同时,还需要书法文化社会身份的重塑与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需要书法艺术现代人文精神的重铸。从而推动书法艺术当代经典的文化创造,以艺术的审美自觉唤起全民族对文化的觉醒,完成书法艺术家书法文化的时代担当!  相似文献   

18.
他热衷于书法艺术,作品曾入选全国第二届楹联书法展、第七届中青年书法篆刻展,还连续三届荣获福建省工商系统书法比赛一等奖;他更热衷于推动永定县的书法事业发展,追求用书法艺术来展示客家的文化,为此将自己的公司关司,腾出场地无偿供爱好者交流和展出。他,就是龙岩市政协委员、永定县政协委员、永定县书法协会主席、永定客家书画院院长戴贵煌。  相似文献   

19.
在蔡元培眼中,书法是一门艺术,他的书法是其学术修养、人格品行、美学思想的折射,具有特殊的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20.
席小平 《前进论坛》2008,(12):52-53
书为心画,好的书法艺术作品。带给人的不只是“形美”的艺术享受,而且通过作品的“神韵”,往往能够透析出作者的独特个性和精神境界。因此,古人常有因书法识友、结缘的故事。我与书法艺术家迟静杰女士,也正因书法而识,因书法成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