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国际法》     
第一章 导论 一、目的要求 通过学习,学员应掌握国际法的概念、特征、渊源、国际法的历史发展、国际法与国内法的关系等国际法的有关基础性问题,为以下各章学习打下基础。 二、内在联系。国际法的概念是联系本章内容的主要线索。从国际法的概念出发掌握国际法的特征、  相似文献   

2.
《国际法》     
第一章 导论 一、目的要求。通过学习,学员应掌握国际法的概念、特征、渊源、国际法的历史发展、国际法与国内法的关系等国际法的有关基础性问题,为以下各章学习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3.
《国际法》     
第一章 导论 一、目的要求:通过导论一章学习,学员应掌握国际法的概念、特征、渊源、国际法的历史发展、国际法与国内法的关系等国际法的有关基础性问题,为以下各章学习打下基础。 二、内在联系:国际法的概念是联系本章内容的主要线索。从国际法的概念出发掌握国际法的特征、渊源、国际法的历史发展、国际法与国内法的关系等内容。 三、主要概念:1、国际法。国际法是在国际交往中形成的,并为各国公认的调整国家之间关系的具有拘束力的原则、规则、制度的总体。(见教材第2页) 2、国际习惯。国际习惯,是指各国在国际生活的反复  相似文献   

4.
国际法与国际法的关系在理论界有着很大的争议,它不仅是学习国际法必然要面对的问题之一,也是国际法学科中的根本性问题。两者间关系直接影响到国际法的性质、地位,渊源与效力根据等基本问题。同时,这些问题的解决也对于国家是否能正确处理国际法与国内法之间的矛盾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5.
网络作为传统国际法教学的延伸和补充,为学生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学习内容和多元化的学习方式。利用这一平台,能够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使国际法课程从静态走向动态,从传统走向现代。  相似文献   

6.
网络作为传统国际法教学的延伸和补充,为学生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学习内容和多元化的学习方式.利用这一平台,能够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使国际法课程从静态走向动态,从传统走向现代.  相似文献   

7.
1996年,我国著名国际法学家、北京大学法律系教授王铁崖先生在一次学习江泽民主席关于国际法的讲话座谈会上说,近20年来国际法在中国的发展可以用两个春天来形容:第一个春天是指在1978年改革开放初,邓小平同志号召要大力加强国际法的研究,在邓小平同志讲话...  相似文献   

8.
近代,西方列强在“文明”话语的辩解下,为自己创设了国际法特权。这充分反映于有关1900年庚子事变的国际法叙事中。西方将围攻外国使馆视为“野蛮行径”,是中国学习国际法失败的明证。因此,作为“国际法教师”的西方列强有权对中国加以干涉和惩罚。这是“文明”话语为八国联军侵华提供的辩解之一。八国联军的烧杀劫掠暴行严重违反国际法,引发西方人对自我“文明”身份的怀疑与焦虑。“文明”话语赋予了列强在对待中国时无须遵守国际法的特权,并诱导人们忽视西方暴行,转而将注意力放在教导中国走向“文明”的使命上。这是“文明”话语的辩解作用之二。“文明”话语依然对当代国际法产生着隐秘的残存影响,值得国际社会的深刻反思。  相似文献   

9.
国际法与国内法的关系问题是国际法基础理论问题之一,这一的问题的认识对于我们正确理解国际法与国内法关系、正确处理国际法与国内法实践有着重要意义。因此,文章首先阐析国际法与国内法关系的相关理论;其次,阐述各国处理国际法与国内法关系的的国际实践;最后,对于国际法与国内法关系进行总结,得出正确处理国际法与国内法关系的一般原则。  相似文献   

10.
案例教学是目前我国国际法学教学中普遍提倡的教学方法。案例教学中的教在于运用具体案例对国际法的基本概念和原理进行分析和说明,为学生理解国际法理论提供感性认识背景,便于学生对有关内容的掌握;案例教学中的学在于通过案例学习理解和掌握国际法有关原理的内容,形成理性认识。案例教学不同于判例教学,它只是一种辅助方法。为使案例教学收到更好的效果,教学中应在案例的选择和准备、课堂案例讲授、课堂及课后学生分析、最后总结,以及书面作业等方面做好工作。  相似文献   

11.
国际法通过明确非政府组织的概念、认可其法律地位并支持其主张为非政府组织参与国际法创制与实施提供条件;非政府组织通过积极游说、主动引导和直接参与三种途径推动国际法编撰,监督国际法实施,参与国际诉讼程序,建立自治性规范体系,推动国际法朝着人权、人道和人本方向发展。非政府组织更为广泛深入地参与国际法创制与实施,有利于消弭国际法的合法性赤字、问责性赤字和民主赤字,同时非政府组织应当得到国际法的有效规制和引导,确保其独立性、民主性和公正性,从而推动全球治理朝着"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发展。  相似文献   

12.
国际法与国内法关系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际法与国内法关系是国际法中的一个基本问题。对于这个问题,有一元论和二元论两种不同的理论观点,而且各国立法实践中对国际法与国内法关系的看法也有很大区别。尊重国际法,忠实履行国际义务,是中国对待国际法的基本立场,它充分反映了国际法与国内法互相联系、互相渗透、互相补充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
从传统国际法到现代国际法,国际法的主体大致经历了从国家发展到国际组织、争取解放的民族、个人这样一个过程。在分析这个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它对当代国际法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我们也可以从中受到一些启发,这对于我们加深国际法的认识,提供了一条好的路径。  相似文献   

14.
国际立法的科学性问题一直受到较少的关注。在国际社会呈现结构性变迁的时期,这一问题对于构建国际新秩序意义重大。在国际立法科学性问题上,国际法学说提供了认识方法。不同的学说不仅反映了认识国际法的不同进路,而且包含了改造和发展国际法的若干方法。无论是自然法学派从历史资料、宗教教义中"归纳"国际法,还是实在法学派从国家意志和同意中"演绎"国际法,或是后来的批判法学派、法经济学派从质疑出发"解构"、"优化"国际法,都是对国际法规范认定科学化、立法科学化的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15.
论欧洲和非洲人权保护制度对国际法主体理论的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传统的国际法理论 ,国家是国际法的唯一主体。现代国际法理论则认为 ,享有国际法主体资格的只能是国家和政府间国际组织以及正在争取独立的民族 ,长期以来 ,个人和非政府组织一直被排除在国际法主体范围之外。但实践中 ,区域性人权保护制度特别是欧洲和非洲人权保护制度已逐渐发展到赋予个人和非政府组织以国际法主体地位 ,这就对国际法主体理论提出了挑战。欧洲和非洲人权保护制度对个人和非政府组织有关国际法地位的规定 ,应当被视为国际法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国际法从近代向现代的发展是伴随着主权观念的变迁进行的.近代绝对主权观念的形成受到博丹、霍布斯等西方思想家的影响,认为主权国家拥有至上的权力,是不服从于任何其他权威的绝对权威.这样国际法一诞生就出现了一种内在的逻辑悖论国际法体系规范的对象因为被赋予的绝对主权之故,脱离国际法的约束;被国际法赋予的绝对主权因为从逻辑上而言可以脱离国际法的约束,从而自身被赋予的至上权力失去国际法保障.这种内在的悖论阻碍了近代国际法的发展.现代国际法的发展建立在绝对主权观念的弱化从而解除自身蕴含的悖论基础之上.国际法在过去100年的发展历程就是逐渐消除自身蕴含的逻辑悖论、不断完善自身体系和权威的过程.  相似文献   

17.
国际法学课程思政教学内容在所涉及的相关章节中,必须旗帜鲜明地坚持国际法的法律性及反对以国内法取代国际法;正确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法治理论在国际法理论与实践中的作用,坚持国际法基本原则及反对一切破坏国际法基本原则的行径;新政府的承认与继承、豁免权、国家责任及霸权国家"长臂管辖"理论与实践的理解运用;国际人权法理论上,须...  相似文献   

18.
论国际法的法律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际法的法律性问题主要涉及国际法是否法律,是否弱法的问题。任何对国际法法律性的置疑都是站不住脚的,国际法具有法律的基本要件,是法律的一个部门。国际法同样具有强制力,只不过与国内法的强制力在表现形式上不同罢了。国际法是法律,且不存在法律性的强弱问题。  相似文献   

19.
近代国际法体系在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中,汲取了丰富的历史资源。其中,罗马法为近代国际法的成长奠定了理论、制度和法律精神上的深厚基础。首先,近代国际法的概念和范畴与罗马“万民法”息息相关;其次,罗马法中民事权利主体平等、契约自由、保护私产、侵权责任等重要的私法原则和制度经由格劳秀斯等近代国际法学家的移植、解释与演绎逐渐演变为近代国际法中的重要规则;更为重要的是,源自罗马法的平等、公平正义等重要法律理念和法律精神在罗马法和国际法的互动影响中,引领着近代国际法在数百年间向着文明与和平的主题不断进化和发展。探讨罗马法对近代国际法成长历程中的多元影响,对于理解国内国际法律秩序,丰富国际法话语体系的内涵,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国际法治方向有重要的启发和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万霞 《外交评论》2000,1(3):75-79
国际法的功能体现在社会作用和规范作用两个方面,国际法的社会作用在于通过体现各国的协调意志来为各国统治阶级在国际交往中的需要服务,国际法的规范作用体现在指引、评价、教育、预测和强制5个方面。由于国际法的主体、客体、内容等方面具有许多不确定性因素,特别是采取与国内法不同的强制实施方式,国际法的功能受到一定限制。但正是种种因素的对立统一共同推进了国际法的进步与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