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民事诉讼简速程序制度定位是缓解我国机制的功能麻痹,主要解决我国社会中较小型纠纷和当事人需要快速解决的案件,并衔接"诉讼"与"非诉讼"的解纷方式。因其制度功能的多元,必须在多元的价值中寻求平衡。  相似文献   

2.
精神损害赔偿在我国的司法实践中被广泛的采用,但在立法方面却显得零乱而无章法,没有形成统一、系统的法律制度,使得法律在被执行时出现了与立法目的不同的实际误差.本文简单介绍精神损害赔偿的起源、形成,着重讨论了我国现阶段精神损害赔偿所应该采取的立法价值取向,以及精神损害赔偿数额的有关争论和意见.从这些论述和争论中进一步说明精神损害赔偿法律制度当如何更好的为我国目前的社会和人民服务.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案卷排他性制度基本理论入手,论证其价值内核在于保证决定者必须听证,促使行政相对人的申辩权和质证权得以真正发挥作用,是听证程序的核心;并结合行政处罚本身具有的惩戒性,以及对行政相对人实体权利的直接影响,提出在行政处罚听证程序中设立案卷排他性规则的必要性。我国行政处罚听证程序中案卷排他性制度的缺失,造成在行政处罚活动中出现了案外调查取证,单方面接触当事人等种种现象,使听证程序流于形式。针对上述问题,提出在行政处罚听证程序中确立案卷排他性制度,设置否定性法律后果,承认并限制官方认知等建议。  相似文献   

4.
从比较法的视角进行考察,高效、经济和便捷的电子督促程序在减轻司法负担与节约司法资源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与之相比,我国督促程序在实践中却受到了冷遇。为了发挥督促程序的“司法减负”与“替代纠纷解决”的功能,就有必要从集中管辖权、网上申请、取消法院对督促申请的实质审 查、衔接督促程序与争讼程序、改革诉讼费用与费用分担机制,以及引入当事人的真实完整义务、诚信义务等方面着手,对我国的督促程序进行电子现代化改革;改革后的督促程序将作为“多元纠纷解决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5.
破产为清理债权债务的一种司法程序,存在无法克服的诸多缺陷。这就给各国立法者提出了一项要求:创立既可以使债务人免于破产又使债权人少受损失,并能稳定社会经济和社会生活秩序的制度。破产制度发展到近代,和解制度应运而生。和解制度是为了克服和避免破产  相似文献   

6.
环境刑法的价值定位在环境刑法的体系构建中起着重要的导向性作用.理想的环境刑法立法价值取向应坚持人与环境的和谐共赢、代内公平与代际公平并存以及环境保护法律手段多元化.环境刑法立法价值取向的实现路径包括:改变环境犯罪在刑法中的地位,扩大环境刑法的适用范围,明确环境犯罪的基本客体是环境权益,从法定犯向自然犯转化,将过失危险犯规定为犯罪,引入因果关系推定原则,完善刑罚设置.  相似文献   

7.
论我国户籍管理制度的改革取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狭义与广义的户籍制度的定义出发,简单回顾建国后我国户籍制度的演变并客观对其进行评价,提出了户籍改革的必要性。本文根据定义提出两种户籍制度改革方略,分别从公民权益、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等三个层面的价值取向出发,分析两种方略的优势、劣势、最后以中国目前要求社会稳定的价值取向出发,具体探讨了户籍制度改革方略的选择。  相似文献   

8.
论我国刑罚适用的价值取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刑罚适用的价值取向虽然在根本上与刑罚立法的价值取向一致,但在内容上存在巨大差异,具有独立存在的意义,对刑罚立法价值取向的实现及整个刑事司法的合理性和正当性产生极其重要的影响。本文重点讨论了我国刑罚适用的价值目标和刑罚适用主体对价值的选择。关于刑罚适用的价值目标,本文认为不应当将研究停留在“正义、秩序、效率”等涵盖面极大的概念上,而应放在刑罚适用的具体内容和表现形式上,才具有实践意义。在正义、秩序与安全、效益(率)、人道这四个基本价值取向中,公正是基础价值目标,其基本内核是罪刑等价、均衡。秩序与安全、效益和人道目标的实现是建立在追求罪刑均衡的正义基础之上的。罪刑相适应原则是刑罚适用价值取向实现的核心。本文认为,刑罚适用的价值目标能否真正成为我国刑罚适用的价值取向,关键还在于刑罚适用的主体(即法院和法官)审判个案决定刑罚时作何种选择。文章分析了影响、制约法官进行刑罚选择的四种因素,认为法官对刑罚的价值选择并非无所作为,而是大有作为,并提出改革法院现行管理体制,走法官职业化、精英化道路是法官确立现代化刑罚适用价值取向的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9.
基于对立法价值重要性的认识,提出在循环经济的立法进程中,立法的价值问题应当成为立法者考虑的首要问题;进一步探讨了我国循环经济立法的基本价值追求,认为应以人与自然同存的整体利益,实现可持续发展和确保生态安全为价值目标。  相似文献   

10.
论我国经济法价值的根本取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济法价值是法律价值的子系统,它可以包括公平、效率、秩序等内容。但是,在我国目前的经济条件下,经济法应以公平作为其价值的根本取向。不仅如此,还应通过各种制度设计保证公平价值的实现。  相似文献   

11.
论我国侦查监督改革的价值取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我国,由检察机关行使对刑事侦查的监督权。但由于对侦查监督基本概念、性质、价值以及改革的价值取向等方面存在模糊认识,致使侦查监督难以充分发挥其应有的功能与价值。因此,有必要对侦查监督从理论与实践角度进行深入研究,澄清基本理念,确立以保障公民人权为基调的侦查监督改革价值取向,确保侦查监督改革在正确的轨道内运行。  相似文献   

12.
每一个国家的宪法都有一定的价值取向。在公民权利与国家权力的关系上,法治发达国家的宪法在文本层面侧重于保护公民权利。我国1954年宪法在特殊的政治、历史与文化背景下,确立了权力本位的价值模式。经过半个多世纪的演化,我国宪法的价值取向出现了新的变化,建设和谐社会的理念,确立保障公民权利的价值模式正成为我国宪法的明显趋势。  相似文献   

13.
经济法作为政府进行宏观调控、市场规划的重要法律,不仅协调着市场秩序,而且关系到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因此,它在我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中都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经济法,他是国家干预的产物。对于它的价值取向,学界有多重不同看法,本文认为,它的基本价值取向是两点:效益和公平。同时,随着时代的发展,在不同阶段,它又有着不同的侧重点。  相似文献   

14.
意大利的行政程序立法与行政处罚制度朱维究一、意大利的行政程序立法意大利面临着国家法律制度现代化的问题。行政程序法被认为是“第一次完整地规定公共管理机构与公民之间的关系。是重要的一步。”意大利行政程序立法经历了法理与判例探索、政治与行政改革讨论、制定成...  相似文献   

15.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行政法律责任,主要是惩戒性的。因而,行政机关追究其行政法律责任的活动,也习惯地称为行政处罚。其实,追究相对人的行政法律责任,不仅仅是处罚。一、行政处罚的立法关于行政处罚的立法,有三种不同形式: 1.把行政处罚分别规定在各个单行法规中把行政处罚分别规定在各单行法规中的立法形式,为当今许多国家所采用,即使制  相似文献   

16.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保证卫生行政机关正确行使行政处罚职权,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维护公共利益和社会秩序,根据《行政处罚法》和有关卫生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本程序。第二条本程序所指行政处罚,是指县级以上卫生行政机关依据卫生法律、法规、规章,对应受制裁的违法行为,作出的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责令停产停业、吊销许可证以及卫生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行政处罚。第三条县级以上卫生行政机关对违反卫生法律、法规、规章的单位或个人进行行政处罚,适用本程序。卫生法律、法规授予卫生行政处罚职权的卫生机构行使卫生行政处罚权的,依照本程序执行。  相似文献   

17.
略论民事抗诉程序价值取向的重构及其程序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维护抗诉程序正当性的立场出发 ,本文对民事抗诉程序“有错必纠”的现有价值取向进行了反思 ,重新界定了民事抗诉程序应然的内、外价值 ;并以此为基础 ,就进一步完善民事抗诉程序的大致设计作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8.
法的价值问题一直是法学理论研究领域所关注和研究的基本问题之一,随着经济科技的快速发展,环境压力突出,因此针对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环境保护立法的价值向度至关重要,环境保护法应当具备道德上的正义价值,既要维护人类的现实利益,又要尊重和维护自然界其他生物的生存与发展的权利.本文通过对法的价值的分析,揭示我国环境立法的价值取向,进而对我国环境保护法的正义价值及其实现路径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9.
邵晓枫 《政法学刊》2004,21(5):96-99
高等教育价值取向是公安高等教育研究中的重要理论问题,长期以来,存在着高等教育社会本位论和高等教育个人本位论之争.在我国,公安高等教育长期表现为社会本位论,忽略了人的发展需求.针对这种情况,我国新时期公安高等教育的价值取向应当是坚持国家和民族利益至上、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坚持以人为本.为保障其实施应遵守统一性原则、偏移性原则和超前性原则.  相似文献   

20.
李全一 《中国公证》2008,(11):19-24
一、公证价值的基本定位 “价值”是一个抽象性极高的概念,含义十分复杂。即使我们小心翼翼地使用它.也可能有多种多样的用法。根据学者的归纳,从理论上说,人们至少在三大层面上使用“价值”这一概念:一是日常生活用语,其特定含义是指“有用”或功利、效用;二是经济学用语。特指劳动产品和商品的内在社会本质特征;三是哲学的最高抽象意义上所理解的“价值一般”,即包括功利、道德、审美等在内的所有具体价值的共同概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