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1924年1月21日,莫斯科时间18时50分,弗拉基米尔·伊里奇·乌里扬诺夫(列宁)结束了长达两年的病痛折磨,在戈尔基村去世,终年53岁。很多人都听说过列宁在临终前还听夫人克鲁普斯卡娅读杰克·伦敦的短篇小说《热爱生命》以自勉,为其与病  相似文献   

2.
共产党在落后国家夺得政权后,始终面临着如何加强和改进执政党自身建设的难题。在国际共运史上,列宁首先面临这一难题并从多方面进行分析和解决。自俄共(布)十一大政治报告开始,列宁将建设的重点聚焦于文化,认为落后国家共产党在执政后面临巨大的文化制约,而能否通过有效建设克服文化上的制约与困扰,将从根本上决定其执政效能以及最终成败。  相似文献   

3.
许宝友 《理论建设》2012,(5):11-12,42
斯大林对列宁的“一国胜利论”作了论证,对列宁关于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的思想作了解读和阐发,但通过对列宁有关思想的考察分析,可以看出,斯大林关于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规律的观点与列宁的论述是有差别和出入的。  相似文献   

4.
《当代党员》2012,(3):10-11
从2008年起,重庆利用外资增速每年都在50%以上,连续四年位居全国第一。  相似文献   

5.
朱峻峰 《党课》2011,(18):90-93
作为列宁的政治遗嘱,广义来说,是他病重病危期间,由他口授记录下来属于政治方面的文字,包括以下两部分:一是分6天口授的《给代表大会的信》(以下简称《信》);二是他多次口授,记录下来后整理而成的多篇文章,  相似文献   

6.
俞良早 《理论学刊》2004,4(2):18-22
在列宁的思想中,知识分子创造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无产阶级创造这种理论是统一的,在革命斗争过程中党同无产阶级的关系是一种密切的宣传与被宣传、鼓动与被鼓动的关系,而不是取代者与被取代者的关系。“西方列宁学”所谓列宁以“知识分子”取代无产阶级或者以“党”取代无产阶级的说法是对列宁新型无产阶级政党学说的歪曲。列宁十分注重处理好党中央与党的地方组织之间的关系,十分重视发挥党的地方组织的作用和党员的作用;作为党的领袖的列宁,一向尊重党的代表大会和中央全会的意见,执行党的决议。“西方列宁学”提出列宁以党中央取代党的地方组织和党员,以自己取代党中央,是完全站不住脚的。  相似文献   

7.
1924年 1月 21日晚上 6时 50分,列宁因脑溢血引起呼吸器官的麻痹而逝世。由于列宁逝世而留下的权力真空随之带来了激烈的党内斗争,在这场斗争中,斯大林力挫群雄而成为苏俄布尔什维克党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和共产国际新的最高领袖。   斯大林本人和他的竞争对手们都是著名的布尔什维克革命家、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卓越活动家,斯大林脱颖而出,奠定他在苏俄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的最高领袖地位,经历了三部曲。 第一部曲:击败托洛茨基   如果说,在列宁逝世以前,在与斯大林的较量中,托洛茨基还有获胜可能的话,那么,在列宁逝世以…  相似文献   

8.
朱江明 《廉政瞭望》2014,(15):44-45
当前,两名军委副主席和总参谋长,形成了部队日常指挥管理的“三驾马车”。军委副主席通常由具备专业知识和指挥经验的高级军宫出任——而纯粹政工口出身的副主席,迄今为止仅有徐才厚一人。  相似文献   

9.
列宁的《给代表大会的信》,可谓他的政治遗嘱。其内容有两点:扩大中央委员会,完善党的最高机关的组成,以改善我们糟透了的机关;把斯大林从总书记职务上调开。列宁  相似文献   

10.
“回到列宁”与“回到马克思”:两种对立的解释学立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金福 《唯实》2009,(11):27-31
《回到马克思》与《回到列宁》,是张一兵教授的前后两部著作,但它们的解释学立场却是对立的。“回到马克思”坚持的是客观主义的解释学立场,“回到列宁”表达的是主观主义的解释学立场。从“回到马克思”到“回到列宁”,是从客观主义解释学立场向主观主义解释学立场的后退。这种后退对正确理解以及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可能产生消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当代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然而,当前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现状令人担忧,教师感觉难教,学生感觉难学,枯燥乏味,提不起学习的兴趣,  相似文献   

12.
"列宁符号"是指中共运用列宁名字、肖像、忌日等象征来对一些具有重要革命意义的时间、空间、生活物品等进行建构装点的政治符号产品。民主革命时期中共借助"列宁符号"的时间建构与传播,树立中国革命形象、总结中国革命经验、指导中国革命实践、进行中国革命动员;借助"列宁符号"的空间建构与传播,推进中共革命社会化、进行中共革命教育、传播中共革命理念;借助"列宁符号"的生活建构与传播,传播中共革命象征、促进中共革命认同、传播中共革命信仰。通过革命领袖进行革命符号装点的做法,使得中共革命成果马克思主义化,借助"列宁符号"时间化、空间化、生活化的物质载体来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为今后中共政治符号建设提供了诸多启迪。  相似文献   

13.
列宁“一国建成”思想与斯大林“一国建成”论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俄国国内战争结束以后,列宁发展了“一战”期间提出的“一国胜利”论,形成了一国建成社会主义社会的基础的思想;列宁逝世以后,斯大林曲解了列宁的思想,提出了一国建成完全的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的理论。列宁的“一国建成”思想与斯大林的“一国建成”论之间,在产生基础、基本内容、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等方面,都存在着重大差别,应该将二者严格区分开来。  相似文献   

14.
当代社会主义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制度,目的是想不经受资本主义所经历的一切苦难而取得其全部文明成果,可是我们并没有因此而跨越资本主义的“卡夫丁峡谷”,只是选择了一条不同于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选择”而非“跨越”,是建立当代社会主义的真正路径。因此,当代社会主义的“真正使命”乃是集中精力去实现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的现代化。在当代社会主义国家里,资本主义所经历的整个“自然的发展阶段”都必须由社会主义来完成。  相似文献   

15.
在讨论经济形势的时候,有一个比喻很流行,那就是“三驾马车”。这个比喻把本来庞杂无比的国民经济,简化为“投资、消费、出口(其实是净出口)”三驾车,很形象、很生动、很好懂。派生出来的一个效果.就是把国民经济管理或“宏观调控”也看得像赶马车一般。这里一鞭子,那里一鞭子,经济就跑起来了。  相似文献   

16.
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在总结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经验、教训,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时,提出了“文化革命”的思想。列宁认为,当时的苏俄经济、文化非常落后,是一个“文肓的国家”。这一点,正是阻碍苏俄社会政治、经济进一步快速发展的最大障碍。因此,要从根本上改变苏俄文化落后的状况,苏俄需要一场文化上的革命。而“只要实现了这个文化革命,我们的国家就成为完全的社会主义国家了”。基于这种认识,列宁结合苏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实际,对文化给予了高度的重视,把文化的建设同苏俄经济、政治紧密地联系起来,形成了一系列关于文化建设的观点,是为“文化革命”观。  相似文献   

17.
俄国民粹派无视俄国资本主义发展和村社正在瓦解的事实,主张俄国走"非资本主义道路",即绕过资本主义发展阶段,在农村公社的基础上直接进入到社会主义社会。列宁通过分析俄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事实,指出俄国村社经济与资本主义经济之间有直接的联系并论证了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性和历史进步性,从而彻底批判了民粹派的"非资本主义道路"理论。列宁在否定和批判民粹派的"非资本主义道路"理论的同时主张肯定民粹派理论纲领中的合理内容。  相似文献   

18.
列宁的阶级观、国家观和社会主义观是马克思恩格斯观点的继承和发展。列宁首次提出了阶级定义,提出了无产阶级专政时代仍然存在阶级斗争,提出了新经济政策。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是列宁的阶级观、国家观、社会主义观的成功运用和实践证明。十月革命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照亮了中国革命的道路。列宁的阶级观、国家观和社会主义观在当代仍然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应用价值。我国在社会主义时期的阶级斗争问题上曾经走过弯路,犯过"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我们要吸取教训,掌握科学的阶级分析方法,正确处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阶级和阶级斗争问题;要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实现列宁提出的"社会主义就是消灭阶级"的伟大目标,实现国家消亡、人人自由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远大理想。  相似文献   

19.
孟素 《党史文汇》2011,(10):49-51
侯祥麟有很多耀眼的身份——两院院士、世界著名石油化工科学家、我国石化工业技术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世界石油大会中国国家委员会名誉主席……无论哪一个头衔,都沉甸甸,光灿灿。但真正影响和决定了他人生方向道路、唯一让他经常挂在嘴上的是:我是一个共产党员。侯祥麟曾说:他一生有几个心愿,基本都实现了。第一是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第二是日寇投降,抗战胜利;第三是新中国成立;第四是我国实现石油产品基本自给,军用、民用油品在品种、质量、数量上完全能够自给;第五是粉碎“四人帮”,迎来了科学的春天。剩下未实现的那个心愿便是台湾的回归和祖国的统一。  相似文献   

20.
投资、消费和出口是拉动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但长期以来,我省却只有“两驾马车”在发挥作用,出口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几乎为零。这种经济发展中的短腿效应,严重制约了我省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