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毛泽东是军事大家,这一点早已家喻户晓;“毛主席用兵真如神”,是人们由衷的赞叹。而这位郭化若,竟然被誉之为毛泽东的“军事高参”,可见他在军事上确有其过人之处。  相似文献   

2.
画家刘春华有一幅著名的油画:《毛主席去安源》。画中的青年毛泽东腋下夹着一把雨伞,这是很真实的。 青年毛泽东还在读书求学时期就曾两次步行考察洞庭湖周边的山村。那时,他随身带的就是一个包袱、一把雨伞。 这也是湖南人的习惯。湖南雨水多,即使是艳阳高照的大晴天,老天说不定一下子就会变脸,给你来个瓢泼大雨。所以湖南有句老话:“晴带雨伞,饱带干粮。”人出门,总有一个防天阴的打算——带上雨伞。湖南人对北方人的评语是:北方人好大胆,出门不带伞。当然北方人不带伞也有北方人的道理,北方气候干旱,下雨的机会  相似文献   

3.
1961年,毛主席接见溥仪那天,我(张宝昌,颐年堂当年的厨师)正好在颐年堂值班。当时,从溥仪进门的神态看,仿佛带有几分喜悦和几分企望。我上茶时,溥仪异常激动地向毛主席诉说:“我是一个对国家、对人民犯过死罪的人。今天有幸得到毛主席的接见,是我溥仪一生中最大的荣幸。”毛主席摆摆手说:“先不谈这个。  相似文献   

4.
冯芝桂 《党史文汇》2000,(12):24-25
在我那间小小的会客室里挂着一帧毛泽东同志1964年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接见延安来的同志们的黑白照片.照片上毛主席立于中央,高大魁梧的身躯,慈祥的面容,仍具当年指挥千军万马的气度与风采.同志们簇拥在周围,张张笑脸显露出内心的幸福和喜悦.这是一次难忘的会见!  相似文献   

5.
陈鲁民 《学习导报》2012,(22):30-30
前些时,我去湖南韶山旅游,听毛泽东同志纪念馆的讲解员讲了这样一件事。1950年代初,毛泽东故居前挂的牌匾写着"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毛主席的家"。毛泽东知道后,连声说:不妥,不妥!"伟大"两个字不是封的,我不敢当,哪里会一写伟大就伟大呢?我建议换一块门匾。毛泽东的意见带回去后,湘潭县委经过几次讨论,上报湖南省委批准,1955年3月,原有门匾被换下,挂上了"毛泽东同志故居"门匾。  相似文献   

6.
在重庆红岩村革命纪念馆,陈列着一幅 1945年毛泽东同三位美国士兵的合影照。关于这张照片的情况,当时重庆的各家报纸皆无登载。直到 1976年照片上的三位美国士兵来华访问,这才弄清照片的由来。 美国士兵对周恩来说: 我们想见毛泽东主席   照片上的三位美国士兵,是当年美国驻华第 14航空队总部的工作人员:霍尔德·海曼、爱德华·贝尔和埃德尔曼·杰克。他们于 1944年来华,先后到过上海、昆明,后调往重庆。在中国历时一年多,目睹国民党政府腐败无能,一心打内战,他们深为不满,逐渐感悟到只有中国共产党才是中国的希望。他们向往…  相似文献   

7.
在众人心目中,毛主席被骂,那还了得!然而事实上,毛主席确实被骂过,而且传到毛主席那里,天也没有塌,地也没有陷;毛主席妥善加以处理,还起到了兼听则明、闻过则喜和言者无罪的示范作用。延安时期,第一个大骂毛泽东的人,是张国焘的忠实部下许世友。他不但骂,还扬言要带枪去见毛泽东,毙了他!引起群愤,群起而攻之,缴了许世友的枪,把他关押起来。此事报告给毛主席后,毛主席命令放了许世友,还了他的枪,发给他子弹,让他携枪来见自己。  相似文献   

8.
1949年,我作为毛主席的贴身卫士,有幸参加了开国大典。跟随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参加仪式,晚上又在天安门观看烟火,我始终在毛主席身边。领袖的风采,壮丽的场面,深深地印在脑海,常常浮现在眼前,令人激动,催人奋进。  相似文献   

9.
郭红敏 《党史纵横》2014,(4):46-47,50
正1958年8月7日上午,毛泽东视察了全国烟叶种植大县——襄城县。在考察中,他为襄城县当时大面积的烟叶种植规模所触动,感叹地说:"你们这里成了烟叶王国了!"从此以后,"烟叶王国"成为襄城县的代名词。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襄城县成为烟叶种植和烟叶收购的全国学习的"两面红旗","全国第一产烟大县"的荣誉一直保持多年。  相似文献   

10.
1949年3月25日这一天,是我们中央警卫团跟随毛主席、党中央进北平的日子,是我们从最后一个农村根据地——河北平山西柏坡进入大城市的日子,也是我们从长期战争环境转入相对和平稳定环境的日子。  相似文献   

11.
《党课》2010,(7):35-36
1940年秋的一个上午,延安马列学院专门派四人到杨家岭去接毛主席来作报告。当他们走到延水河桥头时,没想到竞碰到了迎面走来的毛泽东。毛泽东打量了来接他的四个人,严肃认真地说:“从杨家岭到马列学院,才十里八里路。二万五千里长征都走过来了,这几步算不了什么。我又不是不知道,不要接接送送。我们要养成一种新的作风:  相似文献   

12.
毛泽东接人待物都有他的原则与分寸,而这原则和分寸,是从我们党和国家的事业发展、人民群众的利益等角度来着眼的,并非从他个人的好恶或一时心血来潮而对待和处理的像对待党内外人士、对待国际问题等等都有他坚持原则的典型做事方法一样,毛泽东对待请求他题词的事情亦不例外作为一个革命家和政治家,毛泽东有自己的高度原则和理智他的题词虽然非常丰富,但绝不是随意之作,也不是有求必应,他有自己的规矩,有自己的原则,坚持了原则性与指导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13.
李文宇 《党史天地》2008,(11):49-50
1926年底毛泽东辗转来到武汉.到1927年8月中旬去湖南领导秋收起义,武汉政坛风云际会.革命形势发生突变,关键时期,毛泽东以中国革命为己任,“指点江山”,辨明方向.成为中国革命道路的重要开拓者之一。  相似文献   

14.
《新湘评论》2010,(11):51-51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走遍大江南北,关心人民生活,血吸虫病让他夜不能寐,洪灾让他连写三个批示,下定决心根治淮河。到了晚年,毛泽东身患白内障、肺心病、冠心病等多种疾病,尽管身体孱弱,但他依旧心系人民。  相似文献   

15.
《学习导报》2010,(11):51-51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走遍大江南北,关心人民生活,血吸虫病让他夜不能寐,洪灾让他连写三个批示,下定决心根治淮河。到了晚年,毛泽东身患白内障、肺心病、冠心病等多种疾病,尽管身体孱弱,但他依旧心系人民。  相似文献   

16.
《党课》2006,(1):88-89
毛泽东在延安时,每年春节都要在枣园的小礼堂请村里人吃饭。礼堂门口放着一张方桌,毛泽东站在桌旁和每个人握手。每家的家长都穿着新衣服来给毛泽东拜年。吃饭时礼堂里摆十几桌,每桌都有一位领导人作陪。毛泽东给大家敬酒,说你们都是我的老邻居,不要讲客气,过几天我还要到像们家里做客。自从毛泽东说了这句话以后,每天清晨妇女们都把地扫得干干净净,把桌椅板凳收拾好,就怕毛主席忽然来了,窑洞里不干净。怠慢了他。  相似文献   

17.
李文宇 《党史天地》2008,(11):49-50,56
1926年底毛泽东辗转来到武汉.到1927年8月中旬去湖南领导秋收起义,武汉政坛风云际会.革命形势发生突变,关键时期,毛泽东以中国革命为己任,“指点江山”,辨明方向.成为中国革命道路的重要开拓者之一。  相似文献   

18.
毛泽东胸怀博大而又慈善质朴,对人民群众充满了感情。进入中南海后,他仍然保持着服务人民艰苦朴素的作风,坚持阅读和回复人民来信,并在休息的时间去农家走访,了解情况。  相似文献   

19.
今年是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支进藏部队总指挥李狄三牺牲60周年。西藏和平解放后,毛主席听到进藏先遣连英勇悲壮的事迹后,连说了三个“盖世英雄”,来盛赞李狄三和他的战友们,开国领袖毛主席这一仅有的首肯,更为烈士李狄三增添了绚丽的光彩。  相似文献   

20.
1949年4月29日,毛泽东在北平香山双清别墅写了一首《和柳亚子先生》的七律,以答复柳亚子《感事呈毛主席》的一首七律。诗人柳亚子跟毛泽东常有诗词唱和,而同人知道柳亚子大多也正是得助于渎毛泽东的诗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