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正"贴近农村群众真情相约,创新工作思路增收惠民"。调兵山市兀术街街道兀术街村,这个总人口1310人的城中村,创造了村集体总资产2100万元,村集体总收入120万元,人均年收入16700元的优异成绩。近年来,兀术街村充分利用"身处市中心,守着大市场"的区位优势,努力探索村级集体经济良性发展的有效途径,成功走出了一条以盘活集体资产、开发优势资源、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实现第二、三产业并驾齐驱的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之路,有效激发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活  相似文献   

2.
《党的建设》2008,(11):35-35
三角城村辖6个村民小组,275户1109人,耕地面积5736亩。多年来,村党支部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目标,抓党建,求发展,促和谐,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2007年,村上人均纯收入达5365元,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20万元,先后荣获全国、全省"民主法治建设示范村"、  相似文献   

3.
<正>看不到一望无垠的农田、曲曲弯弯的乡间小道、纵横交错的沟沟渠渠,在这个"村",你领略到的是别样的风景:整齐的楼房、宽阔的街道,还有熙熙攘攘的市场。这就是宁夏有名的"亿元村"——青铜峡市小坝镇小坝村。二十年的发展,成就了小坝村今天的辉煌。透过小坝村闪光的"光荣榜",你会看到它的每一步坚实步履——先进党组织、发展乡镇企业先进单位、五个好村党支部、新农村建设先进集体、红旗村党支部、文明村……自1991年至今,小坝村获得的荣誉近100个,上至自治区、吴忠市、青铜峡  相似文献   

4.
"贴近农村群众真情相约,创新工作思路增收惠民"。调兵山市兀术街街道兀术街村,这个总人口1310人的城中村,创造了村集体总资产2100万元,村集体总收入120万元,人均年收入16700元的优异成绩。近年来,兀术街村充分利用"身处市中心,守着大市场"的区位优势,努力探索村级集体经济良性发展的有效途径,成功走出了一条以盘活集体资产、开发优势资源、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实现第二、三产业并驾齐驱的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之路,有效激发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活力,实现了昔日负债800万元后进村到如今存款几千万元富裕村的华丽转身。  相似文献   

5.
汪光华 《学习月刊》2010,(20):104-104
近年来,鄂州市东沟镇始终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基础和关键.积极探索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全镇村级集体经济得到较快发展。截止2009年底,全镇12个行政村的村级集体经济总收入达到81.5万元,村平均6.8万元.年平均收入水平突破10万元的村有5个.5~10万元的村有3个.1—5万元的村4个。  相似文献   

6.
<正>小盐场村曾是出了名的"问题多、负债多、贫困户多"的"三多村"。如今,全村人均收入2.8万元,村可支配财力320万元,社会总产值4.6亿元,昔日的"三多村"已成为省先进基层党组织和文明村。建强党总支,用集体力量引领强村富民奔小康。一是精挑细选"双强型"党员进班子。抓住换届契机,通过组织搭台为优秀党员提供展示机会,把3名政治素质强、发展能力强的党员选进班子,村党总支领办创办海上养殖协会和海产品销售协  相似文献   

7.
《实践》2017,(4)
<正>近年来,乃玛岱村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核心引领作用,以"党支部+合作社"模式为抓手,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实现了人均纯收入2万元,村集体年收入10万元,村集体资产400多万元,成为吉日嘎朗图镇第一个拥有集体经济收入的村。选能人强支部带头谋发展村集体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两委"班子的坚强领导,更离不开一个好的带头人。在乃玛岱村,就有这样一个一心为民谋发展的"当家人",他就是村党支部书记梅旺。  相似文献   

8.
《支部生活》2015,(2):24-25
"随着村里形成‘一村三股’的持续创收格局,往后村里的集体收入有望每年达60余万元。"我省农村的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特别是村级组织无钱办事、无能力办事的现象突出。据统计,2014年村集体收入在1万元以下的薄弱村、"空壳村"仍占基层党组织的55%。如何壮大村集体经济实力,增强村级组织的服务能力和发展能力,既是一个重大的战略任务,又是一个亟待研究破解的崭新课题。  相似文献   

9.
正思南县塘头镇青杠坝村坚持以党建为引领,大力探索"三聚三建"发展模式,向改革要动能、向产业要红利,初步建成"组织强、产业兴、百姓富、生态美"的小康田园村。2002年,思南县塘头镇青杠坝村农民人均纯收入1200元,村集体经济收入为零;2017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1.4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1000万元。如今的青杠坝,环境幽  相似文献   

10.
3550米,这是俄达门巴村的海拔高度,也是俄达门巴村175户830名村民过去发展的"痛点".康定市俄达门巴村地处素有"康巴第一关"之称的折多山垭口,这里的村民祖祖辈辈都靠放牧为生,收入来源单一.高寒气候、资源匮乏、人才紧缺,一直是制约该村发展的瓶颈. 近年来,俄达门巴村党支部创新"村企联姻",通过引进龙头企业,采取"企业+资源""新建+保护""股份+资产"的发展方式,带领全村探索出了一条"资源变资产、牧区变景区、牧民变'股民'、村民变市民"的脱贫奔康新路子.2021年俄达门巴村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达193万元,村民人均年收入突破22000元.  相似文献   

11.
正大方县坚持目标不变、靶心不散、频道不换,探索出"一社两业"巩固摘帽后脱贫攻坚新做法、新思路,持续巩固脱贫攻坚良好态势。"一社"即大力推进党支部领办村集体合作社,带动群众发展产业增收致富;"两业"即纵深推进产业革命和加强劳务就业扶贫,实现群众稳定脱贫。聚焦合作社带强,提升发展原动力。统筹推进七权同确,量化股份20万户7.08亿元入股村党支部领办村集体合作社;支持党支部领办村集体合作社申报农业产业发展项目、扶贫资金项目95个4909万元,培养打造了凤山乡银川村、兴隆乡菱角村等一批示范点。  相似文献   

12.
正黄南州把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作为增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提升基层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创造力的有效途径和实现共同富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保证。在推进村集体经济"破零"工作中,因地制宜,多元发展,以"五个一批"加速推进村集体经济"破零"工程。截至目前,全州261个村已有254个村全面"破零",占全州总数的97%。其中,20万元  相似文献   

13.
千元村的崛起关键在于选准发展路子"七五"期间,宜春地区农民收入连续多年以"两位数"速度递增,到1990年,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达742元,出现了57个村人均纯收入破千元大关.五十七个村,除少数拥有较为丰富的煤炭、竹木资源外,大多数村无明显的资源优势.且地理分布于不同区域,既有丘陵山区,又有平原城郊,具有广泛代表性.他们启动经济的方式、途径各有千秋,走出了有自己特色的区域发展路子.1、走开发农业的路子,主攻荒地、荒山、荒坡、荒滩、荒水开发利用,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增加农民经营土地收益.上高县蛇尾村在抓好以内涵挖潜为主发展常规农业的  相似文献   

14.
凉水村,林城贵阳北部的一个小山村,面积7.5平方公里,人口410户、1610人.1 99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只有860元,村集体账本上也只有0.24元.而到2004年,村工农业总产值达1.8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960元,村集体经济积累86万元,成为"亿元村"、"小康村"、"党建先进村".短短十余年能取得如此进步,是凉水村党员干部和群众因地制宜、苦干实干、团结拼搏、共同奋斗的结果,作为村党支部书记,我深知成绩来之不易.  相似文献   

15.
《奋斗》2018,(8)
正大庆市红岗区杏树岗村党支部团结带领全体村民,针对缺少立村企业、集体经济薄弱、群众增收渠道不多的"痼疾",开出了招商引资、兴办村企、改善民生的"三张药方",不断提高摆脱贫困、自我发展能力。经过不懈努力。目前村集体经济年收入2000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达25800元,脱贫攻坚取得显著成效。大力招商引资,架起脱贫致富直通桥。村党支部班子成员立足靠近主  相似文献   

16.
刘明 《先锋队》2013,(34):34-37
一个人均耕地仅1.7亩的农业村,一个农民年收入2000余元的贫困村,一个垃圾包围的"上访村",一个永济市排名末尾的落后村,一个运城市帮建升级的重点村,在新一届村党支部的领导下,经过四年多的发展,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成为产业突出、巷道整齐、环境优美、村风文明、人居和谐的永济市新农村建设明星村、"一村一品"示范村、山西省新农村建设重点推进村。村党支部坚持服务群众、服务产业、服务发展,使全村农民  相似文献   

17.
陕西是我国最早推广"一村一品"的省份之一.2002年,陕西省委书记李建国随国家领导人曾庆红出访日本时,签署了引入"一村一品"理念到陕西实践的协议.两年后,国际"一村一品"研讨会在西安召开,有力地推动了陕西"一村一品"的发展.到目前为止,陕西已有1000多个村走上了"一村一品"的专业化之路,涌现出了一大批名优产品和知名品牌,这些村的农民收入有70%来自主导产业,人均纯收入超过了4000元,最高的达到8000元,基本实现了强村富民的目标.……  相似文献   

18.
近日,看到"三村联盟"抱团发展带来新变化,四川省广元市朝天区金笔村党支部书记何思勇欣喜地说:"金笔村生态资源丰富,但对外宣传不足,通过与其他两村打包推介、整体招商,2021年成功吸引项目5个,年产值达600余万元。"近些年来,朝天区探索"三村联盟"抱团发展新模式,择选沙河镇白虎村、罗圈岩村和羊木镇金笔村3个地理位置毗邻、资源禀赋相近、发展参差不齐的村,打破行政壁垒,推动组织共建、资源共享、产业共谋、成果共享,实现"经济薄弱村"的蜕变。  相似文献   

19.
《共产党人》2010,(1):7-10
2009年12月8日,自治区召开"全区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现场观摩会"。实地观摩了中卫市镇罗镇胜金村、镇西村、文昌镇雍楼村、迎水桥镇夹道村、滨河镇涝池村、南关村等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好做法和好经验,中卫市、平罗县、利通区等单位在会上交流发言,自治区党委副书记于革胜作了重要讲话。  相似文献   

20.
正初夏时节,走进安顺市平坝区乐平镇塘约村,山清水秀、草木葱茏,山乡处处洋溢着蓬勃生机。2015年,该村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013年不到4000元提高到8000元,村集体经济从两年前的不足4万元增加至2015年的80万元,过去的穷山寨变成了和谐富裕的"小康村"、"四在农家·美丽乡村"示范村。而在两年前,塘约村还是一个二类贫困村,集体经济"空壳村"。变化,源自安顺市以"三权"促"三变"改革为抓手,深化农村产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