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回顾1978到2013年的党史,中国共产党成功的经济政策和辉煌的经济建设成就无疑是最显著的历史特征。中国经济改革取得成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存在于中国经济发展的历史过程之中,更存在于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发展过程之中;更进一步讲,正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时期的改革与发展才带来了中国经济的改革与发展。探寻中国经济成功的最核心原因,必须聚焦中国共产党。  相似文献   

2.
马德茂 《党的文献》2007,1(6):71-74
恽代英的经济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早期对经济理论的探索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共产党成立前,恽代英改造社会的观点,在经济方面与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相通.中共二大后,恽代英对中国社会性质及基本国情作了多方面的阐述.四大前后,恽代英又对中国社会各阶级的经济地位及其对革命的态度进一步进行了分析.恽代英关于国民革命胜利后中国社会三种经济成分的设想,成为中国共产党关于新民主主义时期经济建设理论的重要探索成果.  相似文献   

3.
于运全  孙敬鑫 《求是》2012,(24):55-57
作为"今年全世界最重要的政治会议",党的十八大受到国际社会高度关注。不少国际舆论认为,十八大是中国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历史性时刻,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道路"在过去十年缔造了"中国神话",在未来也必将续写"中国奇迹"。一、"黄金十年"造就"中国气派"中国实现了最令人惊奇的经济变革。英国  相似文献   

4.
《兵团党校学报》2005,(1):38-38
盘点过去一年的价格形势,剖析当下价格变数,不难窥见2005年中国经济和百姓生活的前景。  相似文献   

5.
作为中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前卫,上海在中国革命进程中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1919年6月5日,上海工人大罢工声援"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工人阶级首次登上历史舞台。1921年,中国共产党在这里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还在1920年2月,陈独秀在南方、李大钊在北方分别进行建党的准备工作,商  相似文献   

6.
张骥  崔立敏 《探索》2005,(6):88-92
经济全球化的三个要素即市场经济、跨国公司和网络对中国民众的政治认知、政治态度和政治评价等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中国民众的政治参与、民主、协商、平等、权利、责任、竞争等政治文化成份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而不断增加。在全球化时代,中国政治文化的建设应该充分发挥中国政治文化的自恰性;借鉴吸收西方政治文化的优秀内容,走交融互动的道路;培育新型的社会主义价值观;提高民众政治参与的能力,扩大政治参与的渠道。  相似文献   

7.
祝贺与期待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过去90年,中国共产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历经磨难,历尽艰辛,成就辉煌,彪炳史册。作为长期与中国共产党风雨同舟、肝胆相照、荣辱与共、合作共事的中国民主同盟的一名成员,我为中国共产党过去90年取得的巨大成就感到钦佩、骄傲和自豪,  相似文献   

8.
作为中国现代史上叱咤风云的人物和中国共产党早期领袖的陈独秀,思想极其丰富,而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是其丰富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拟从陈独秀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来源、主要内容和意义三个方面来考察其社会主义经济思想.  相似文献   

9.
潘妍妍 《理论学刊》2020,(5):102-110
实现社会主义经济现代化需要守正创新的理论指导和求真务实的实践探索。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经济现代化建设的理论内核源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底蕴,是对中国传统经济思想的扬弃;其理论创新继承自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以及对马克思主义社会有机体理论的学习与发展,并对西方经济思想进行了批判性借鉴吸收;其实践创新经验形成于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探索。从思想溯源和实践观察的视角凝练和阐释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具有开创性成就的理论创新成果和实践经验启示,对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和广大发展中国家探求经济现代化道路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理论与当代》2003,(6):58-58
据2003年4月17日的《国际金融报》报道,中国国情专家胡鞍钢日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过去23年,中国GDP增长潜力应为9.5%,而实际为7.7%,总产出缺口为1.8%。现时经济增长率已经达到或超过中国长期增长潜力,可能视为中国经济步入新的经济增长周期的扩张期。他指出,目前中国经济呈现良好的增长态势,总产出缺口正在缩小,社会总需  相似文献   

11.
体制改革对中国经济增长贡献的定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樊纲 《理论导报》2008,(2):23-24
我们研究所最近正在完成一项研究,就是对过去30年的中国经济的增长和各种要素、因素进行分析,经济学上用计量的方法来研究究竟哪些因素对过去中国经济的增长作出贡献.做这个研究也是为了进一步分析哪些因素在今后还存在不存在,它的贡献还会不会持续,哪些贡献可能会少一点,哪些贡献多一点.当然未来还有未来的新的因素.当然过去的因素还会继续存在.希望用定量的方法来论证,中国经济是不是还能不能继续增长,当然预测是有风险的事情,但是我们尽量想提供分析的基础,如果这些因素还继续存在的话,那么中国未来的增长还是有保证的.……  相似文献   

12.
《廉政瞭望》2012,(1):28-29
201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双12日召开,这是10年来最晚的一次会期,显示了中国经济正处在复杂境地。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向来被认为是中国过去一年经济状况的总结,也是未来一年宏观经济政策的指针。在如此复杂局势中,“稳中求进”成为了与会者提得最多的4个字。  相似文献   

13.
胡钧 《红旗文稿》2012,(21):8-10
"中国模式"的基本特征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核心地位和多党合作、民主协商的政治体制;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和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依据科学发展观制定的国家经济规划的主导作用和充分发挥市场经济的基础性调节作用。这是中国模式的三个基本构成要素,也是获得成功的三个根本因素。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近几年,一些西方学者和媒体在谈论中国发展模式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时,与过去比较有一个明显的特点,这就是他们把共产党领导  相似文献   

14.
经济     
中国对世界经济贡献率将达50%联合国最近在北京发布2009年世界经济报告指出,今年全球经济增幅将达到极低的1%,比2008年的2.5%以及过去四年的3.5%-4%之间的全球增长率大幅降低。  相似文献   

15.
朝鲜战争爆发时,中国经济十分困难.面对经济实力远远超过中国的美国,中国经济能否支撑抗美援朝战争,会不会被拖垮?本文通过阐述新中国的经济体制,以及财政、金融、商业、外贸政策及其实施特色,试图回答当时这个令人疑虑和担忧的问题是如何得以解决的;并且指出这场战争给中国经济带来的负担与激励,对经济体制迅速走向集中的作用.事实表明,在实力强大的美国的战争挑衅面前,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不屈不挠,不仅在军事、外交上敢打敢赢,而且在经济上确立与实施了正确的方针政策,成功地实现了边打、边稳、边建,有效地支援了战争,维护与增强了民族尊严.  相似文献   

16.
北京国际金融论坛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成思危近日说,在各国共同努力下,全球经济最困难时刻已过去。中国经济已经触底回升、企稳向好,世界经济正在走上曲折起伏的复兴之路,预计2011年世界经济有可能恢复到正增长。他表示,在这次金融危机中,全世界对中国寄予很大的希望,甚至希望中国担当领导。  相似文献   

17.
生产型政府“结构失衡”是近年来对中国经济讨论最多的话题.在过去十几年里,中国实现了超过10%的年均增长率,也遇上了结构失衡的难题.从1978年到20世纪末,中国的主旋律是改革,经济增长动力也主要来自改革.但改革至今没有解决政府职能的转换问题.与此同时,各种利益集团出现,开始左右一些政府政策.政府政策更偏重于对生产者的保护,忽视民众福利的提高,从而加剧了结构失衡.  相似文献   

18.
文章对以"经济全球化与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为主题的四川省党校系统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理论研讨会的主要观点进行了综述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一大趋势,它对中国共产党完成肩负的振兴中华、建设社会主义、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历史使命带来历史机遇和严峻挑战;中国共产党成立80年,尤其是执政50余年的成功实践证明,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担当起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使命;"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是党中央第三代领导集体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建党理论,结合时代要求的理论创新成果;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努力实践"三个代表"是中国共产党立于不败之地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9.
丽珠 《党建文汇》2002,(20):9-9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霍斯特·克勒指出,在过去20年里,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使成千上万的人摆脱了贫斟。中国经济所取得的成功已经成为亚洲地区的一个稳定因素,并对世界经济作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20.
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保证 中国的历史证明,中国共产党从建立的那一天起就确立了其为中国革命事业和经济建设事业的核心地位。为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党的十四大确定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是涉及到经济领域,同时也是涉及到政治、文化各个领域的事关全局的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