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全球话语体系格局中,当前我国比较政治学界整体处于"失语"状态。新时代的战略安排要求中国政治学界既要聚焦国家治理体系和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又要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举措提供智力支持,即需要构建一套中国特色的比较政治学话语体系。上世纪美、苏两国比较政治学话语体系构建过程中的成败得失,对我国开展相关工作提供了现实教益。建构中国特色的比较政治学话语体系既需要政治学者大胆扬弃西方已有的理论成果,提升话语体系中理论品位,同时也离不开社会各群体进行大量具有创造性的社会实践,为建构话语体系打下现实基础。  相似文献   

2.
坚定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理论自信,要澄清马克思主义有无政治学的疑问,明确政治学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学构建的基本原则,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政治发展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独立自主地探索中国现代政治学发展的规律,以阐述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为根本任务,科学地继承、变革和提升中华民族历史文明中的优秀政治遗产;打造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政治理论话语体系,坚持中国立场、民族情怀和国际视野。  相似文献   

3.
构建中国政治学话语体系是中国政治学者的责任和使命。要着力研究中国政治学理论,打牢构建中国政治学话语体系的根基;要运用中国元素、形成中国体例、体现中国风格,确立构建中国政治学话语体系的本体;要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发展成果,体现中国政治学话语体系的特质;要坚持以中国为主体和中心,明确构建中国政治学话语体系的目标路径;要在"坐而论"的基础上"起而行",筑起中国政治学话语体系的宏伟大厦。  相似文献   

4.
当今中国正在经历新的政治实践,需要构建政治学话语来总结新经验、供给新知识、产生新理论、推动新实践。改革开放40多年来,西方政治学在带来新概念、新话语、新方法、新理论和新知识的同时,也给中国政治学的发展提出了仍需反思和解决的本土化问题。从这一意义上说,构建话语体系是推动中国政治学本土化和科学化的需要。中国政治学话语体系的构建,并不意味着拒斥西方政治学话语,而是要立足中国的治国理政、改革开放、民族国家建构和建设、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等政治实践,着力增强中国政治学自身的概念传播力、知识创造力、理论创新力和话语影响力。  相似文献   

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话语体系与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学术研讨会于2012年7月中旬在贵州省召开。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创新工程"中国民主话语构建与传播策略研究项目组"与中国政治学会主办,贵州师范大学、遵义市委党校承办、贵州省科学社会主义(政治学学会)协办。会议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话语体系"学术研讨活动在贵州师范大学举行;第二阶段,"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研讨活动在遵义市委党校举行。两个阶段会议研讨情况如下。  相似文献   

6.
新中国政治学理论研究的历史发展经历了阶级政治、利益政治和公共政治三个阶段。其现状表现出"学科体系基本形成,但独立性有待提高;基础理论日益完善,但深度内涵有待挖掘;研究方法不断创新,但科学性有待提升;研究内容逐渐丰富,但实践性有待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加快,但队伍结构有待优化;国际交流日渐频繁,但‘西主中附’格局未变"的特征。在今后的研究过程中,必须注重用中国话语解说中国故事,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理论体系;加强学科理论建设与人才建设并重,夯实政治学理论研究的基础;坚持规范方法与经验方法的综合,创新政治学理论研究的方法论;推进理论研究与实践特色深层契合,提升政治学的科学性与实践性。  相似文献   

7.
师喆 《理论探讨》2020,(5):30-40
持续创新发展是中国政治学恢复以来的一个基本特征,经过几十年的不懈努力,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日益稳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初见规模,政治学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基本搭建完成,基础理论不断夯实,研究领域日益拓展,学术交流日趋活跃,专业人才茁壮成长。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积极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等是其基本经验。为了进一步创新与发展新时代的中国政治学,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回答时代之问和回应人民之需,积极借鉴吸收一切有益的理论成果,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进程中充分彰显其意义与价值。  相似文献   

8.
政治学是一门致力于实现善政良治的社会科学。改革开放之后,中国政治学在实现学科恢复重建发展的过程中逐步成长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提出了大量亟待解决的新问题,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过程归根结底是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探索的符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它为推动中国政治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建构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表现在基础知识更新、知识逻辑优化和知识建构集成三个方面。未来要推进中国政治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建构,需要以时代为观照,立足中国实际,紧密围绕中国政治学的本体论、知识论和方法论开展研究,以科学理论引领基础知识增长、强化政治实践与知识逻辑的双向赋能关系、聚焦文明形态全面助推知识建构。  相似文献   

9.
中国社会科学在向西方"取经"到本土化创新的发展过程中,既面临着本土化研究成果的供需矛盾,也经历了本土化与国际化的世纪争辩。本文在系统归纳、阐述并回答社会科学研究中"何为本土化""为何本土化""如何本土化"等基本问题的基础上,联系中国政治学学科发展,辨析研究对象或议题本土化、研究方法本土化、研究目的本土化、研究价值本土化之间的联系和差异,认为本土化是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的重要路径,但并非唯一路径。加快构建中国特色社会科学体系,促进学科知识体系的完善和进步,应摒弃西方中心取向,建构中国特色学科、学术和话语体系,并实现中国政治学本土化与国际化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0.
正2021年5月28—30日,中国政治学会2021年学术年会暨"百年大党与世界变局: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学术研讨会在上海市举行。此次会议由中国政治学会主办、华东政法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和"中国特色政治学学术话语体系"上海市社会科学创新研究基地联合承办。来自于全国各地100余名专家学者围绕会议主题展开了热烈讨论。  相似文献   

11.
新时代构建中国国际话语体系,是讲好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故事、提升中国国际话语影响力的根本要求。当前,在国际形势和全球秩序变化、西方话语面临困境以及中国发展成就的国际影响力日益增强的国内外环境影响下,构建中国国际话语体系迎来了难得的历史契机。新时代构建中国国际话语体系,必须以坚守政治方向、站稳国家立场、聚焦理论创新、明确道义定位、立足发展实际、努力融通中外为构建原则,在话语内核、话语共性、话语传播、话语阵地和话语队伍层面进行整体谋划和持续推进。  相似文献   

12.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立足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的重大时刻和"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的关键节点,回望辉煌历史、擘画光明未来,是一篇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纲领性文献,为进一步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要深刻领会"七一"讲话精神的重大意义,在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中始终将讲话精神作为根本指导;深入领会中国共产党的地位作用,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深入领会党百年奋斗的鲜明主题,切实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深入领会以史为鉴、开创未来的"九个必须",在构建"三大体系"中时刻遵循其根本要求;深入领会"一国两制"基本国策,为推进祖国的和平统一贡献学术智慧;深入领会对青年的殷切期望,积极调动和发挥青年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中的力量。切实将学习"七一"重要讲话精神融入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当中,不断推动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主义共同体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马克思主义共同体理论话语体系,需要从理论源头、历史演进、实践反思等维度对其进行前提性考查,构建包括主流话语、专业话语和生活话语等基本内容的共同体理论话语体系框架,要从深耕文本、面向生活、协同研究等方面出发积极探索可行性路径。加快构建马克思主义共同体理论话语体系,将为中国学者提升学术自信以及在激烈的国际话语权竞争中赢得话语主动权提供动能。  相似文献   

14.
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学的话语体系既是推进中国政治学繁荣和发展的需要,也是发挥政治学的功能和价值,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协调发展的迫切要求。通过理论与实践的长期探索和积累,中国已经具备了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学话语体系的条件。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学话语体系,必须充分认识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学话语体系的意义,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总结、概括和提升中国政治发展过程中积累的实践经验;在加强学科建设的过程中,挖掘、整理中国传统政治思想的有益资源,大胆地、批判地学习和借鉴国外政治学话语的有益成分。  相似文献   

15.
学术话语的创新是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构建的重要主题,也是时代发展、实践深化和历史演进的必然要求。当今中国已经踏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但是中国学术话语尚不能充分解读中国实践,也未能彻底抓住国际受众,为此,中国学术话语必须不断创新,以更好借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形成最大合力。中国学术话语创新应以中国问题为中心,在回答好中国之问的前提下回答好时代之问;应打破学科壁垒,实现学术话语体系建构的"视域融合";应转变文风,书写好彻底抓住大众的话语;应破除西方中心主义思维藩篱,提升中国学术话语体系构建的自信;应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增强中国学术的国际话语权。  相似文献   

16.
郭清  杨丽 《理论导刊》2020,(6):106-112
《实践论》是中国特色话语建构的成功范例。文章从《实践论》话语角度出发,以中国特色话语体系建构为宏观考量,从理论阐释和语言艺术中讨论分析《实践论》"接地气""表真情""产共鸣"的话语风格。从问题意识入手,结合中国革命实践和中国传统文化探究其话语风格成因。从新时代话语体系构建着眼,启示我们应在人民群众、中华文化和中国理论的向度中坚定文化自信,着力构建有"魂"、有"源"、有"根"的话语体系。  相似文献   

17.
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学既是工会理论发展的必然,也是工会在新时代创新发展的迫切需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学的构建具有良好的学科基础,但也面临着诸如学科定位模糊、学科知识体系不全等现实问题;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及话语体系是其构建的深化路径.  相似文献   

18.
林毅 《理论探讨》2019,(4):33-38
中国政治学学科的创新发展既需要对西方主流理论进行反思,更需要唤起建构本土理论体系的学术自觉与学术自信。在构建本土理论体系的过程中,创新性地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理论,将经典阐释研究、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研究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应用性研究有机结合,发挥了巩固政治根基与理论根基的作用。在此基础上,通过发现真正关键的中国问题,并在基础理论的研究框架内展开学理化的研究,又将对构筑本土化理论的学理基础提供助力。同时,创新中国政治学理论的研究范式也具有重要意义,只有正确处理政治哲学与政治科学研究、单一学科与多学科研究、国外研究范式与本土研究范式的关系,才可能把中国本土理论的创新推入一个自觉的全新境界。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利益格局的深层变革及思想文化的日益多样化,大学生的政治社会化较多地受到了非马克思主义西方政治话语的影响,其中非政治学专业青年学生的政治知识大多来自大学政治教育之外纷至沓来的西方政治话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要求自觉发挥马克思主义政治学话语影响力,通过共同课程、专题讲座与实践教学等环节,加大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在话语影响上的广度、深度和力度,引导大学生政治社会化进程,有效抵御西方政治话语的不良影响,培养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相适应的青年政治人。  相似文献   

20.
新时代构建中国特色对外政治话语体系,有着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变化所带来的难得历史契机,也同样面临着如国际话语权竞争日趋激烈,国家话语安全问题日渐凸显,国外话语环境和受众思潮复杂多样,以及话语方式等方面的问题和挑战。构建中国特色对外政治话语体系,必须以坚持国家站位,明确道义定位,善于事实说话,努力融通中外,体现兼容并包为原则,必须以构建中国话语内容,深化话语翻译工作,优化话语传播格局,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为实践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