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关于中共三大会址的情况一、会址位置中共三大会址是在恤孤院路(广州市——编者注)的西侧,坐西向东,门临街边。准确位置约在现"逵园"门前不远的地方[按:指1923年东山《四区二分署恤孤院后街图》中的恤孤院路31号(现为恤孤院路3号门)]。二、会址环境会址是在空旷地上独立的一座二层楼,左右没有屋舍毗邻。地势比街边稍高,雨天时能见雨水北流。会址四周的环境,我的印象与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代表大会即将召开的重要时刻 ,又迎来了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建馆50周年的馆庆纪念日。在这双喜临门的日子里 ,回顾50年来“一大”会址修缮复原和纪念馆建馆后对外开放的历史 ,追溯50年来党和国家及市领导对“一大”会址建馆和开放工作的关心重视  相似文献   

3.
地处福建省上杭县东北80公里的古田村中,有座磨盘形闽西风格的建筑物,青砖飞檐,雕梁画栋。它原为廖氏宗祠,后改为小学。它就是中国现代史上著名的古田会议(中国共产党红军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会址。1964年,在古田会议会址对面新建了古朴而精美的古田会议纪念馆。古田会议纪念馆下辖五处革命旧址:古田会议会址、  相似文献   

4.
最近,我赴俄罗斯进行学术访问,考察了位于莫斯科近郊的中共“六大”会址。会址位于莫斯科南部的莫斯科州纳罗福明斯克区,译成汉语为“五一村”。1927年7月,中国大革命失败,革命形势转入低潮。中共“六大”于1928年6月在五一村召开。  相似文献   

5.
《学习月刊》2012,(14):164
八七会议会址纪念馆位于湖北省武汉市鄱阳街139号,依托旧址而建。其会址是1920年英国人建造的一排西式公寓(亦称"怡和新房")中的一个单元。1927年8月7日,挽救革命于危难之中的中共中央紧急会议便是在二楼靠后巷的一间房子里举行的。1978年8月7日,会址恢复原貌并建立纪念馆,正式对外开放。1982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国保单位;2001年中宣部命名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同年团中央命名为全国青少年教育基地;2004年列为全国100家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纪念馆建立30多年来,规模逐步扩大,条  相似文献   

6.
赵春 《红岩春秋》2022,(11):14-19
<正>2022年10月27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带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瞻仰中共七大会址中央大礼堂等地。杨家岭中央大礼堂见证了中共七大的召开,它熠熠生辉,闪耀着延安精神的光芒。会址选取一波三折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延安举行。  相似文献   

7.
正陆培法在10月8日的《人民日报海外版》上发文介绍说,寻找遵义会议会址是段曲折的过程。1935年1月召开的遵义会议是在严酷的战争环境和极为保密的情况下召开的,遵义本地没有知情人。而有关遵义会议的记录也失落了。原遵义会议会址纪念馆馆长、党史专家费侃如,披露了当初寻找、确认遵义会议会址的种种鲜为人知的历  相似文献   

8.
一大开幕会址再考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的开幕会址,党史界普遍共识的结论是:上海法租界望志路106号李汉俊住宅。长期以来我们把它与浙江嘉兴南湖的游船并列一起作为中共一大会议召开的地址加以纪念。这一结论同时也为国内外大量的政治理论刊物、书籍和党史教学课本广泛采纳使用。笔者在阅读有关文章和党史资料后认为:把中共一大开幕的会址确定在望志路106号李汉俊住宅是不正确的。而且把中共一大整个会议召开使用过的会址归结为上述两处也是不全面的。由于种种的原因,一大会议从开幕到结束分别在三处地方召开,因而也就存在三个会址。上述两处会址是会议中途变更后使用的会址,它不是大会开幕最初使用的会址。事实是现太仓路127号的原博文女校才是一大会议开幕的会址。现根据有关资料提出一些见解,并以此就教于党史工作者。  相似文献   

9.
<正>2018年以来,遵义市播州区坚持传承红色基因,弘扬乡土文化,紧紧围绕"一基地一重点一主题",重点打造枫香镇苟坝会议会址、枫香镇花茂村、平正乡大发渠、尚嵇镇陈公祠、马蹄镇遵金特支五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广泛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传承红色基因,打造苟坝会议会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在苟坝会议会址及陈列馆原有展陈基础上,新增党性体验和全省模范  相似文献   

10.
南湖革命纪念馆建立于1959年,是嘉兴南湖中共"一大"会址的纪念、宣传、管理机构,一直以宣传党的创建史和光辉历程为己任,1997年,被中宣部列入全国首批百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1年,中共"一大"南湖会址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相似文献   

11.
<正>遵义会议不仅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而且在这个历史的转折点上所集中彰显出的中国共产党的伟大精神——遵义会议精神,成为我们党引领民族复兴的重要精神力量。1984年1月,廖汉生参观遵义会议会址,留下"遵义会议精神永放光芒"的题词。1991年2月,李鹏在参观遵义会议会址后题词:"发  相似文献   

12.
丁艾 《党史文汇》2000,(3):23-23
1935年1月15日至17日,我党中央政治局在贵州遵义召开了一次历史性的会议-遵义会议,从而结束了王明“左”倾教条主义的错误路线,实际上确立了毛泽东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从此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促使我军胜利地完成二万五千里长征的壮举。遵义会议成为我党历史上的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新中国建立后,全党和全国人民都迫切希望能将这次会议的会址明确下来,以作永恒的纪念。1951年在纪念中国共产党诞生3O周年的日子里,寻找遵义会议会址被提上了工作日程。在党中央的关怀下,遵义县委成立了“遵义会址纪念建设筹备委员会”…  相似文献   

13.
正2006年,苟坝会议会址被列为贵州省文物保护单位;2010年3月,苟坝会议会址列入第四批"贵州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12年10月,苟坝村被列为贵州省"5个100工程"旅游景区之一,苟坝红色文化旅游创新区应运而生。2015年,苟坝红创区被中国红色旅游专业委员会评为"2015中国最美红村";2015年,苟坝村被列入"中国传统村落";2016年5月,被中国  相似文献   

14.
《党史文汇》2021,(1):F0002-F0002
遵义会议纪念馆位于贵州省遵义市红花岗区,占地面积4万多平方米,由遵义会议会址、红军总政治部旧址、遵义会议陈列馆、红军警备司令部旧址等11个纪念场馆组成。遵义会议会址是纪念馆的核心部分,会址建筑为坐北朝南的二层楼房,会议室在二楼,面积27平方米。室内陈设基本保持了当年开会时的原貌,墙上有挂钟和两个壁柜。  相似文献   

15.
通道会议会址考证中央红军长征到达湘西以后,中央主要领导人曾于1934年12月11日在通道召开过一次小型会议,讨论红军的前进方向问题,史称"通道会议",或"通道转兵"。关于这次会议的会址,现有不同说法。大部分著作说是在通道县城召开的,近来又有人在文章、...  相似文献   

16.
初夏的黔北高原,到处洒满明媚的阳光。我们驱车沿着新建的贵遵高等级公路,来到革命历史名城遵义。遵义是一座典型的山城,四周群山环抱,万绿叠映;市内高楼林立,车水马龙;经过繁华的遵义新城,来到位于遵义市老城子尹路 87号的遵义会议会址。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会址大门上方正中毛泽东 1964年的题词:“遵义会议会址”。雷光仁馆长说,要了解遵义会议,必须对红军为什么进入贵州及湘江战役有所了解。   1933年,蒋介石对中国工农红军发动第五次军事“围剿”。这时,毛泽东的正确领导被排斥,红军在中共中央负责人博古和共产国际派…  相似文献   

17.
正南湖革命纪念馆建立于1959年,是嘉兴南湖中共"一大"会址的纪念、宣传、管理机构,一直以宣传党的创建史和光辉历程为己任,1997年,被中宣部列入全国首批百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1年,中共"一大"南湖会址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建馆之初,馆址设在湖心岛。1991年建党70周年前夕,由南湖儿女捐资320多万元建造的南湖革命纪念馆建成并对外开放,纪念馆占地面积3500平方米,建筑面  相似文献   

18.
马誉炜 《湘潮》2021,(4):25-26
新年伊始,北方寒风呼啸、冰天雪地,沪上緑意盎然、细雨蒙蒙。此次上海之行,我想要实现一个夙愿,就是要去瞻仰闻名遐迩的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会址位于上海市黄浦区的兴业路76号,1921年这里还属于法租界,名为贝勒路树德里3号。这条路原名望志路,是1914年以当时上海法租界公董局总工程师望志的名字命名的。1943年根据交还租界及撤废治外法权协议,废除望志路和贝勒路的路名,改用广西东南部的兴业县县名命名为兴业路。  相似文献   

19.
1991年,在中国共产党建党70周年前夕,摄影工作者张康乐站在中共“一大”会址(现兴业路76号)的门外马路边,精心摄下了封面所示的这个特写的镜头:会址漆黑的大门悄然打开,会场内金黄色的会议桌隐约可见。此情此景仿佛在自豪地向世人宣告: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就在这里诞生!自从1952年7月1日.上海《解放日报》报道了有关“一大”会址修复的消息后,人们奔走相告,纷纷慕名前来参观瞻仰,迄今为止,已接待了国内外观众近800万人次,人们在此详尽地了解了党的创建建史,受到了极为生动的革命传统教育。中国共产党的创建,是一件极不容…  相似文献   

20.
《上海党史与党建》2009,(6):F0002-F0002
2009年元旦,位于上海市中心的中共二大会址纪念馆(今老成都北路7弄20—44号,其中30号为中共二大会址)完成修缮,并正式免费对外开放。新馆面积达到2282平方米,馆藏300余件珍贵文物史料与公众见面。作为上海市静安区为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的献礼工程和迎世博工程,此次修缮工作全区上下高度重视,群策群力,在“一流的精品意识,一流的布局质量,一流的视觉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