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儒家与道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春秋战国时期,由于社会经济制度的变革,以及由此导致的政治的动乱,军事纷争,给社会思想意识和人们的精神观念以巨大的冲击。许多思想家都在思以其道易天下,思索济世方略,他们彼此辩论,形成一个诸子蜂起、百家争鸣、盛况空前的文化景观。本文主要论述了儒道两家的异同,以及其对我国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仁爱”思想与传统医德文化的价值取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传统文化对祖国的传统医学伦理思想的影响极为深刻,以儒道释三家思想为主流的传统文化中的"仁爱"思想,在中医医德价值体系中占据主导地位,是核心价值观,它在二千多年的医学发展过程中影响着医家的行为规范,对今天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依然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人格本体与自然本体同一的宇宙本体论哲学是李白道家文化人格的思想基础。它对原始道家哲学本体论的超越在于 :使主体在和宇宙的同一性关系上占据了主导地位。李白道家文化人格的宇宙境界表明主体渴望摆脱庸常的生活模式 ,升华到一个新的人性水平。儒道生命价值观的矛盾表现在 :儒家以精神不朽来消解死亡带给现世人生的消极意义。而道家认为只要顺应自然的循环变化 ,就无所谓生死 ,更无须被死亡所困扰。驱动儒家以进取精神介入现实人生的是对生命悲凉无奈的体验 ,促使道家以超然姿态淡出功名利禄的却是他对死亡乐观平和的领悟。儒道矛盾的生命价值观在李白对艺术精神境界的追求中获得了对立的统一  相似文献   

4.
回答佛教为什么能被中国化这个问题的关键 ,在于揭示印度佛教和中国传统思想 (主要是儒道两家 )中各有哪些特质 ,使二者可以有机交融。佛教与中国传统思想在四个方面的根本性契合 ,是佛教能够被中国化的前提条件 ;而佛教与中国传统思想相异的五个方面的互补作用 ,是佛教能够被中国化的另一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目前中国对于动物保护立法体系应如何建立,保护到何种程度,一直有诸多不同的观点,莫衷一是。究其原因,当代动物保护的理论成果多为外来成果的引进,对中国社会缺乏一定的适应性。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发掘智慧,为今所用,不失为一条本土化理论构建的重要方法。中国古代各家当中,儒道两家对于动物保护问题涉及相对较多,影响也较大,本文以此两家为对象,梳理古代中国涉及动物保护的思想成果,而对于本土原生以及本土化的其他外来思潮,限于篇幅不作涉及。  相似文献   

6.
人格本体与自然本体同一的宇宙本体论哲学是李白道家化人格的思想基础。它对原始道家哲学本体论的超越在于:使主体在和宇宙的同一性关系上占据了主导地位。李白道家化人格的宇界表明主体渴望摆脱庸常的生活模式,升华到一个新的人性水平。儒道生命价值观的矛盾表面在:儒家以精神不朽来消解死亡带给现世人生的消极意义。而道家认为只要顺应自然的循环变化,就无所谓生死,更无须被死亡所困扰。驱动儒家以进取精神介入现实人生的是对生命悲凉无奈的体验,促使道家以超然姿态淡出功名利禄的却是他对死亡乐观平和和领悟。儒家矛盾的生命价值观在李白对艺术精神境界的追求中获得了对立的统一。  相似文献   

7.
儒道哲学各有千秋,在源远流长的中国哲学史中,一度形成对峙局面,既碰撞出争辩的火花,也融合了彼此的交集.同是时代的产物,儒道思想互有影响,相辅相成,在互补中演进发展,推动着中国未来发展的方向,而两派自身也不断走向成熟,日趋完善.  相似文献   

8.
苏颂(1020-1101年)作为北宋时期我国著名的科学家为后人所知。但他为宦60余年,历经宋代仁、英、神、哲及徽五朝的政权矛盾和内忧外患,为巩固和维护封建皇权,以“德教”儒家礼仪思想施政治国的法律思想和立法观却鲜为人知。下面就其“不违礼教”的立法思想和立法实践进行一下探讨。一、医治刑情,礼仪教化的法律思想宋初统治者在继承儒家正统思想的同时,为加强中央集权,儒道兼用,形成了宋朝中后期以德礼为治国之本的统治思想,也为宋朝后期理学出现奠定了基础。苏颂正是生活在这一时期并由审刑院、刑部升任丞相的.因而也就形成了其…  相似文献   

9.
自从剥削和剥削阶级产生以来,腐败与廉政作为两种相对立的社会现象,便同生共长,相互伴随,成为阶级社会的永恒话题。腐败现象是人类的共同敌人,为人类社会所深恶痛绝,人类社会的历史也是一部与腐败现象作斗争的历史。本文侧重从消费角度研究公职人员产生权钱交易的思想动机,亦即从公职人员的消费变迁来探究消费这样一种社会经济行为与公职人员权钱交易的内在关系,以求有助于检察机关对贪污贿赂案件的侦破。  相似文献   

10.
孙靖 《法制与社会》2013,(33):17-18
众所周知,在中华传统法律文化中,儒法两家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其中,先秦的儒家和法家更是塑造中华法系的主要思想力量,作为一种统治政策,它们既矛盾冲突,又并立融通,共同为中华法系的源远流长作出了突出贡献。本文比较了儒家与法家在刑法观上差别和相同,最后得出的结论是儒法本质上是一家,都是典型的‘1人治”。在我国正努力完善法制。构建法治国家的今天,对先秦儒法两家刑法观进行系统地整理、研究、比较以及反思是有着积极意义的。  相似文献   

11.
<正> 一、“儒家人治法家法治对立论”的由来在我国,对先秦儒法两家法律观的研究和评价,有一种影响颇大、流传极广的观点,即“儒家人治法家法治对立论”。人治和法治并不是中国法律史上固有的概念,而是随着近代的“西学东渐”之风,由我国资产阶级学者从西方引进的。最先将人治和法治用到先秦儒法两家头上去的,要推梁启超。他在一九二二年出版的《先秦政治思想史》一书中,称儒家为“人治主义”、“德治主义”、“礼治主义”,称法家为“物治主义”或“法治主义”,以及“术治主义”和“势治主义”。  相似文献   

12.
《中国律师》2007,(8):44-44
去年年底成功组建两家律师集团的山东律师业又有新动作。6月20日,以德衡律师集团为旗舰的山东律师(德衡)联盟“联合舰队”在济南正式启航。该联盟是一个相对紧密型非营利性的律师联合组织,由德衡律师集团事务所发起,联合省内15个市的15家律师事务所共同组成,  相似文献   

13.
我们认为把先秦儒、法两家的根本分歧,简单地归结为“人治”与“法治”的对立,是不对的,不符合他们本来的观点。有的同志为了论证“法治”与“人治”是相互对立的,特把“人治”解释为“靠掌权者个人意志来决定国家的大政方针,治理国家”,而把“法治”说成是用体现整个统治阶级集体意志的法律来治理国家。  相似文献   

14.
在治国方略的选择上,中国与西方走的是两条截然不同的发展道路。这部分应归因于中西法律文化的差异。这种差异是否就是“自然法”与“实在法”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的有无? 本文对此持否定态度。因为道家的“法自然”观包含着明显的法律二元论思维方式,并对以儒家思想为主导的传统法律文化产生了深刻影响,从而形成了独特的中国式的法律二元论。不过,道家的“法自然”思想与西方的“自然法”思想在根本上是大异其趣的。  相似文献   

15.
伟大领袖毛主席指出,军事原则是“直接地和基本的政治原则联系着的”。军事路线是由政治路线决定并为政治路线服务的。在我国历史上,同儒法两家政治路线斗争一样,儒法两家的军事思想,在治军原则上,在战争观上,在备战问题上,在战略思想和战术原则上,也有着尖锐的对立和斗争。今天,我们对儒法两家军事思想斗争的经验教训,进行认真地总结和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和批判林彪的资产阶级军事路线,肃清其流毒,更自觉地贯彻执行毛主席的军事路线。  相似文献   

16.
儒家和法家是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中最直接对立的两个学派,也是对中国历史,特别是中国法律思想史影响最久远、最深刻的两个学派.儒家主张的礼和法家主张的法,是两派对立的核心内容.后人在论及儒法两家的主张时,有的总是过于注重它们对立的、差异性的一面,而往往忽视它们之间在实质问题上的某些共同性的、相似的东西.所谓“批儒评法”斗争,更将此倾向发展到极端,严重地影响了人们对儒法两家的科学认识.本文拟从法律思想史角度来探讨儒家的礼和法家的法的异同,对进一步肃清“批儒评法”给  相似文献   

17.
根据犯罪的计划,本应该在犯罪的后期才采取行动的行为人,在犯罪共同体中的其他行为人已经采取了行动,着手犯罪的实行,而自己还没有采取行动时,整体犯罪就归于未遂的情况之下,是否可以承认该行为人也达致共同正犯的未遂的问题,在德国刑法释义学史中,存在“整体认定理论”和“单一认定理论”的对立;通过在预备阶段的行为贡献加以参与的行为人可否也成立共同正犯的未遂,共同正犯未遂的着手时点,假想的共同正犯的未遂等问题也是两大论争的基本内容。  相似文献   

18.
郭世东 《江淮法治》2010,(13):58-59
曹操(155-220)是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学界研究曹操的思想,观点不一,有的认为他是法家,有的认为他是儒家,还有的认为他是儒法兼治。从他的著述与活动实践来看,其思想不仅有儒家思想也有法家思想,还吸收了道家等思想,是个融汇诸家思想为一体,突出儒法兼治的思想家。  相似文献   

19.
冯卓慧 《法律科学》2005,23(3):115-128
宋代碑铭《劝慎刑文》(并序)和《慎刑箴》是两篇难得的中国古代法律史文献,现存于陕西碑林博物馆。两文反映了慎刑的法律思想,与宋初的重刑思想相对立,因此,值得刑法学界关注。  相似文献   

20.
甲、乙两家房地产开发公司签订合同,共同开发两幢商品住宅 楼,约定共同出资、共同管理,无论以哪一方的名义开发,最后盈亏 各半。合同签订后,两公司共同筹集了开发资金并成立了联合办 公机构,但实际开发建设的所需手续包括土地使用权、规划设计、 预售商品房登记等都以甲公司的名义办理。1997年7月,M银行 出资300万元预购住房17套,甲公司与M银行签订了《订房协 议》,乙公司的代表也参与了协议的签订。1998年6月,楼房竣工 后。甲公司为M银行开具了17套住房发票和《商品房产确权注册 登记凭证》(当地房管部门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