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正> 政府不能不管炒房行为"杭州房价是被炒高的。"国家统计局景气中心土地专家张海旺分析认为:一是高价位房屋比重过大,杭州长期以来新增高档房屋占据主流,中低档房屋严重缺乏。二是房价炒作和投资性需求过度。据有关机构在杭州的问卷调查显示,仅有11%的居民购房的目的为居住,其余均为置业投资或居住兼投资目的。住房事关国计民生,房地产市场和股票市场一样容易产生价格操纵行为,这正是房地产市场需要政府外部监管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自2000年来,房地产市场发展迅速,房价上涨之势愈演愈烈。为了使房地产市场趋于稳定,解决老百姓"购房难"问题,政府出台"限购"政策。为了进一步给房地产市场降温,2017年初,政府再出重拳——出台"限售"政策,以期通过对房屋流通环节进行限制,打击"炒房"行为,从而抑制房价增长。由于"限售"政策定性模糊,似与其他法律法规有所冲突,其一经出台就引起了社会各界,尤其是法律理论与司法界广泛关注与争论。因此,从行政法基本理论出发,对"限售"政策进行分析,厘清"限售"政策的性质、合法性以及可能存在的法律风险,显然极为迫切。  相似文献   

3.
开阔视野     
今年将实行购房实名制建设部不久前颁布《建设部2006年工作要点》。作为“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的政策措施”之一《,要点》指出要通过“落实”购房实名制等制度来遏制炒房现象。所谓实名制购房制度,主要是预售购房合同、预售登记以及最后的产权证必须是同一个姓名。这一规定的主要目的是,遏制房屋预售阶段的内部认购、囤积房源、哄抬房价等炒房行为,以及防止某些别有用心的人将买房作为洗钱的手段。百姓对此反应强烈,大家一致认为,实名制应当是一种管理制度的进步,但是亟需细化其配套措施,而且在信息披露方面也应该遵循一定程序。目前,各地房…  相似文献   

4.
<正>2010年以来国家加大对房地产市场的宏观调控力度,出台了一系列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政策措施。我认为房贷新政出台应该是比较及时的、有效的。  相似文献   

5.
《小康》2017,(35)
正住房租赁平台试运行,出台一系列住房租赁方案,成都正全力保障"宜业宜居之城、创新创业之都"这一目标的实现。11月15日,《成都市住房租赁市场发展五年规划(2017-2021年)》正式发布。有房地产市场人士和专家认为,此次规划的出台将有效强化房屋的居住属性,既契合成都经济发展,人口流动增强的大背景,也充分体现租购并举的发  相似文献   

6.
地价推高房价已是不争的事实 《国务院关于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通知》,出台的目的是部署遏制高房价。而杀手锏是:抑制不合理住房需求,增加住房有效供给,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加强市场监管。具体采取差别化的信贷和税收政策、贷款首付与贷款利率以及暂停发放购买第三套及以上住房贷款。并且对炒房行为发出"限外令"。  相似文献   

7.
小产权房“违法”争论背后的利益博弈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小产权房,自从掀起它"潜行"多年的盖头,关于其是否合法,该不该合法及它的存在能否平抑房价的争论就一直没有停止过。持反对意见者认为,小产权房是不能买卖的,其不具有进行合法交易的资格且不受法律保护,因此它的违法定性是不容置疑的;但赞成者却认为,小产权房是一场土地和房屋供应的革命。它打破了政府垄断土地一级市场的格局,从而使地价和房价大幅度回落。它也是农民"自我城市化"的一场革命。但无论哪种观点,在大力提倡城乡统筹发展的今天,让农民享有自己居住的土地或集体土地的城市化收益已是城乡土地分离制度改革题中应有之意。  相似文献   

8.
《今日上海》2011,(9):8-10
市府于2004年8月30日出台的《上海市居住房屋租赁管理实施办法》,在推动居住房屋租赁管理、房地产市场管理、人口管理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如今随着房屋租赁市场的发展,经修订,出台了《上海市居住房屋租赁管理办法》。新修订的《办法》将于今年10月1日起施行。  相似文献   

9.
<正>在今年全国各地出台的政策中,限售政策无疑是最受关注的。限售政策管控了二手房销售端,和限购政策一道形成了政策闭环,这对于引导购房行为和管控房价等都有积极的作用。限售政策的原理其实并不复杂。过去部分炒房过程中,因为房屋紧俏或房价上涨较为明显,所以购房者会在草签、网签、过户等环节上转让此类房源。此类行为是典型的炒短线的做法,房子本身成为了被倒腾的对象,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由于土地资源紧缺、保障房体系滞后与房地产市场投机炒作,导致台湾都会区房价居高难下,为多数台湾民众所诟病,并一度位列台湾“十大民怨”之首.台湾立法机构陆续审议通过“不动产经纪业管理条例”、“平均地权条例”、“地政士条例”、“土地征收条例”等四项修正案,并新制定“住宅法”,统称“居住正义五法”,以规范房地产市场交易主体、行为与信息公开,完善土地交易与保有环节税制,确保土地征收公正补偿以及落实中低收入家庭基本住宅权保障,值得大陆地区在相关立法中借鉴.  相似文献   

11.
焦点概览     
房价上涨过快引起关注近年来,城镇房价上涨过快问题引起人们广泛关注,并引起热烈讨论。一些人认为,房价上涨,是由我国当前供不应求的市场基本情况决定的,但上涨过快,却并非完全是市场因素使然。时事报告6房价上涨过快是多种原因复合促成的。过去板子只打在开发商身上,认为开发商为了谋取暴利,才导致房价过快上涨。但事实不尽然。比如,在一些大中城市,一些高收入者或实力雄厚的集团把房地产当成了重要投资渠道,一些外地富人也涌进大城市炒房。同时,一些房地产商哄抬房价的行为也使广大中低收入群体难以实现住房梦。中央出台的《意见》是一个…  相似文献   

12.
<正>房产新政能否见效?继新"国四条"后,2010年4月,《国务院关于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通知》(即新"国十条")出台,进一步细化、完善新"国四条",遏制高房价。  相似文献   

13.
《创造》2010,(1):52-53
<正>房地产对于2009年的房地产市场,人们用"半年惶恐,半年癫狂"来形容。年初的时候,中国的房地产市场还亟待一场小阳春"暖冬";年末的市场,国务院常务会议却需要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势头。四季度央行调查显示,已有近七成城镇居民认为当前房价"高,难以接受"。  相似文献   

14.
<正>国务院发布《关于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通知》,提出十条遏制房价过快上涨的措施,该政策执行以来,短期影响已经产生。"新国十条"的很多内容(除第三套屋子停止贷款)都是过去几年出台的政策中提到  相似文献   

15.
2004~2005年国家调控房地产价格的政策措施,目的是促进市场健康发展和改善普通民众的住房居住条件,但是这个政策的效果,因为缺乏整顿市场的配套措施和房地产商联合个别政府部门的强烈抵制,现在已经打了很大的折扣。房价领头暴涨的上海,房价仍在高位徘徊,同样是高房价的北京,一  相似文献   

16.
姚鸿恩 《创造》2019,(6):84-84
美国的富人,自己会买一套豪宅,但通常不会炒房。美国制定了一系列的规定,使得炒房的投资或投机成本很高,风险很大。在美国,假设一套房子为100万元。买房费用如下:贷款80万元,利率6%;月供5731.45元,12个月,须付68777.40元;地产税以房价1.5%计,一年须付15000元;过户费(包括各种费用)约为房价1%,须付10000元。  相似文献   

17.
魏冷 《现代领导》2007,(12):14-14
近年来,为遏制房地产业过热发展.中央出台了一系列调控政策。然而,在“新政”等一系列“组合拳”的重击下,房地产业发展过热的势头并未得到有效控制。房价攀升之势有增无减。一些城市的房价屡破“记录”。不断创出历史新高。持续攀升的房价导致广大市民不满情绪日益高涨,社会呼吁加强调控、促使房价合理回落的声音此起彼伏。  相似文献   

18.
前一个时期,房地产市场上的急功近利、过度炒作,个别不法开发商哄抬房价、更多投机者涌入炒房一族,房地产开发呈现出极不正常的态势,房子越来越多,百姓却越来越买不起。自从国家加大了宏观调控力度,特别是“房产新政”出台以后,房地产市场终于从异常的火热回归于理性。在这种形  相似文献   

19.
信息超市     
《新疆人大》2010,(11):25-29
阜康市人大督促政府平抑物价为保障民生,平抑物价,近日,阜康市人大常委会成立了监督政府平抑物价工作督导组,定期或不定期对政府及所属部门平抑物价情况进行督导检查。通过督导检查,有效遏制了近期"跟风涨价"的不良风气。据监测结果显示,全市市场没有发现恶意囤积、哄抬物价行为,所监测  相似文献   

20.
杨叶秀 《创造》2008,(7):110-111
在2007年里,给购房者感受最深的就是“一路快领跑”的房价,人们的收入、存款增长速度和房价的涨势相比显得太慢,工薪阶层的购买力已无力承受高涨的房价。房价作为民生热点引起社会民众的普遍关注。对此,政府相继出台了一些措施如健全廉租住房制度、增加普通商品住宅供给、综合运用税收信贷土地等手段来抑制不合理的房屋需求来抑制房价过快上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