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无论何种法律体系,婚姻关系的解除都需要经过一定的程序,并且要在离婚的过程中解决一些如子女的抚养和财产的分配等实际问题。我国的婚姻法对于离婚程序方面的规定与英格兰和成尔士法律规定的离婚程序存在一些相似之处,也存在明显的差异。两国的婚姻方面的法律都规定了诉讼离婚的合法性及相关的程序,但是诉讼在离婚程序中的地位不同。另外,两国的婚姻法都规定了“调解”的程序,但是“调解”的地位和作用显然不同。  相似文献   

2.
婚姻自由既是宪法赋予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又是修改后婚姻法的一项重要原则。其内容包括结婚自由和离婚自由。但婚姻自由的行使必须符合法律的规定,结婚、离婚应当依照法律规定的条件和程序办理。本文就修改后的婚姻法有关离婚的程序及条件作一些粗浅的论述。  相似文献   

3.
2003年的《婚姻登记条例》取消了关于申请婚姻登记的当事人弄虚作假,骗取婚姻登记的,婚姻登记机关应当撤销婚姻登记的规定。与此同时,现行婚姻法只对结婚规定了无效婚姻和可撤销婚姻,但未规定无效离婚或可撤销离婚的情形。故在我国通过行政程  相似文献   

4.
简论婚姻纠纷中的精神损害赔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婚姻法首次规定了离婚的精神损害赔偿制度,无疑是我国婚姻法的一个重大进展。但新婚姻法对离婚的精神损害赔偿的规定有不尽完善之处,也没有涉及无效婚姻和可撤销婚姻两类婚姻纠纷的精神损害赔偿问题。有必要依据婚姻的本质和精神损害赔偿制度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5.
一、违法婚姻的概念。婚姻关系的成立,必须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和程序、凡是违背法律规定的条件或程序的两性结合,均为违法婚姻。对违法婚姻,许多国家法律都有婚姻无效和得撤销的规定。所谓无效婚姻,是指因严重欠缺婚姻成立的法定条件,不具有法律效力的婚姻,无效婚姻的法律后果具有溯及力,为自始无效。所谓得撤销婚姻,是指一般欠缺结婚  相似文献   

6.
论假离婚     
于乐  张岐鑫 《法制与社会》2013,(13):276-277
根据我国婚姻法规定,我国登记机关在夫妻双方协议离婚时,采取的是形式审查,即双方当事人只要是自愿并就子女和财产问题已有适当处理的时,便准予离婚,并不予以实质审查。有人却利用这种法律对婚姻自由尊重的理念,滥用离婚自由的权利,进行""假离婚""。我国现行婚姻法对""假离婚""的现象没有规定,鉴于这一现象的社会影响,我国婚姻法应当做出明确的表态。  相似文献   

7.
袁志丽 《行政与法》2022,(10):92-99
作为民法典中新增设的一项重要制度,离婚冷静期制度是对我国长期以来民事立法和司法实践经验的理性总结和法律确认。在肯定“离婚冷静期”维护婚姻稳定、矫正离婚恣意、防止冲动草率离婚的积极意义的同时,还需认识到离婚冷静期制度尚有不足。本文从分析我国离婚冷静期制度的内涵这一角度切入,探讨学界对离婚冷静期制度的争议,提出离婚冷静期制度之适用问题、例外问题,探寻增设多种制度共同解决离婚纠纷的路径,以期实现登记离婚冷静期与诉讼离婚程序的更好衔接。  相似文献   

8.
姬新江 《政法学刊》2005,22(4):12-15
香港在法律渊源上属于普通法系,现行法律主要沿用英国法律.其<婚姻诉讼条例>关于离婚法定理由、离婚条件、离婚限制、离婚的诉讼程序及法律效力等方面均与内地婚姻法有着很大区别.在香港回归祖国后,两地居民通婚的情形日渐趋多,由此带来的婚姻家庭纠纷也日益凸现,如何协调两地因法律规定的差异所生"司法冲突",是今后一段时间内两地法律界需认真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离婚理由应当与结婚自由一样,处于并列地位,而不是从属地位。离婚自由具有层次性。在认识和处理离婚可以采用经济分析法学的研究成果寻找解决问题的新思路。同时,要解决公民对离婚的不正确认识和从法律程序上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10.
本文指出登记离婚即协议离婚,现行法急需对离婚协议作出系统性规定。登记离婚很好地体现了离婚自由原则,但容易引起草率离婚、虚假离婚等问题,应增加登记离婚的限制性规定,把好严格审查关。  相似文献   

11.
各国法律对涉外离婚问题的法律规定有许多不同,涉及到的法律适用问题非常复杂,在适用法律时需要解决的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的婚姻家庭法(或亲属法)的冲突问题。涉外离婚的法律适用问题只有在确定了管辖法院之后才能解决,为此,各国采用了不同的立法方式来解决管辖权问题。但是,单一适用法院地法或属人法,既会造成"跛脚婚姻"的现象,损害当事人的利益,又会阻碍各法域法律选择规则的协调,而选择或重叠适用当事人属人法和法院地法,会牺牲当事人的利益,给当事人的离婚带来重重困难。于是产生了有利于实现离婚的法律说,采用意思自治的方式来解决离婚问题。  相似文献   

12.
仲裁裁决撤销程序是指仲裁裁决存在法律规定的情形,由当事人申请并经法院审查核实,判决或裁定予以撤销、使之归于无效的一种特殊程序。对仲裁裁决采用撤销程序进行司法监督,是我国1995年9月1日起生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以下简称《仲裁法》)新建立的一...  相似文献   

13.
金眉 《法学》2012,(6):133-139
造成登记离婚违法的原因是多样的,它既可能是因为婚姻登记机关的过错,也可能是因为婚姻当事人的过错或者二者的共同过错造成的,但都涉及到登记离婚的法律效力问题。对于"被离婚"案件,法院认定民政局颁发离婚证的具体行政行为违法,但因一方当事人诉前死亡而不撤销离婚证,从而导致合法有效的前婚成为无效婚姻的判决是有待商榷的。决定婚姻是否成立、是否有效的法律不是行政诉讼法,而应该是婚姻法。婚姻的成立与婚姻的有效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建立在此基础上的成立要件与有效要件分别具有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的意义,依此可以判定后婚无效。在重婚案件中,必须是重婚的双方当事人均为善意且无过失时,后婚的效力才能予以维持,否则就只能维护前婚有效。  相似文献   

14.
一、立法背景与问题的提出1994年《仲裁法》颁布之前,我国已有14个法律、82个行政法规和190个地方法规对仲裁机构、仲裁程序和仲裁裁决等问题作了不同程度的规定,但对当事人是否有权申请撤销裁决以及撤销裁决的情形和撤销裁决的程序等问题基本没有涉及。①仲裁裁决救济的办法主要是法院在执行阶段对裁决予以审查,对违法的仲裁裁决不予执行。②《仲裁法》实施后,除了仍然保留上述不予执行裁决程序之外,还增加了撤销裁决程序。  相似文献   

15.
陈琦伟 《法制与社会》2010,(18):250-250,273
自2001年4月28日新婚姻法实施以来,我国的婚姻法法律实践又走过了近十年的历程,在这个过程中,新的问题不断涌现,司法实践得到了不断的充实,有必要对我国婚姻法中离婚规定进行探讨以为日后婚姻法的完善增砖添瓦。本文就离婚诉讼的判定离婚标准问题方面、协议离婚制度的完善以及离婚诉讼中的亲子鉴定等方面发表了相关见解。  相似文献   

16.
审判实践中,随着离婚案件的不断增多,离婚当事人双方流动的日益增强,离婚案件被告不到庭应诉的情况越来越多,而且我国法律没有规定专门的缺席审判程序。立法的疏漏以及可操作性的缺乏必然导致审判实践的低效甚至偏差,各法院在审理案件时也出现了各种不同的做法。本文就离婚案件中缺席审判的主要问题进行了总结和探讨。  相似文献   

17.
小非 《法庭内外》2010,(5):34-36
面对婚姻危机,是抽刀断水解体,还是一忍再忍继续?为减少草率离婚现象的发生,“试离婚”在争议声中频频出现。那么,“试离婚”是挽救婚姻的一副良剂。还是面对需求的炒作市场?它能否真的成为婚姻的缓冲带?又如何从程序上避免草率离婚?目前,“试离婚”游走在法律边缘,备受质疑。  相似文献   

18.
任海欣  康瑜 《法制与社会》2012,(13):255-256
植物人由于他特殊的生命体征而使其离婚问题凸显特殊性.目前,我国法律尚未对有关植物人的离婚问题作出具体规定,因此造成了司法实践中类似案件不同判决的情况.本文结合国内立法和国外立法,着重对植物人离婚诉讼判决标准进行探讨,以期为植物人离婚诉讼判决提供统一的法律支撑.  相似文献   

19.
在给定的条件下,人类的行为选择总是理性的.法律作为规范人类社会行为的制度,具有指引、评价、预测等作用.而我国婚姻法关于离婚制度的设计,无论是离婚标准的设定如“夫妻感情破裂”还是内容设置尤其是离婚损害赔偿当中的精神损害赔偿的规定过于简略等问题上都存在缺陷.对离婚制度的进一步完善能更好的保护离婚诉讼中受害一方的权利.  相似文献   

20.
子午 《江淮法治》2010,(4):32-33
面对婚姻危机,是抽刀断水解体,还是一忍再忍继续?为减少草率离婚现象,“试离婚”争议声中频频出现。那么,“试离婚”是挽救婚姻的一剂良药,还是面对需求的炒作市场?它能否真的成为婚姻的缓冲带?又如何从程序上避免草率离婚?目前,“试离婚”游走在法律边缘,备受质疑,频惹争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