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论效率与公平的有机统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健  夏东民 《理论视野》2012,(11):30-33
效率与公平关系的对立成为资本主义发展模式的主要缺陷;效率与公平关系的失控是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失败的重要原因;效率与公平关系的合理调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发展的重要表征;实现效率与公平的有机统一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发展模式的优化路径。优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发展模式,需要从更宽阔的视野即社会有机体和社会发展合力论的视域,全面把握效率与公平之间的动态平衡与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2.
李立  周星 《学理论》2015,(1):9-10
中国特色社会治理模式以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目标,要求在坚持党的正确领导下,真正实现治理主体多元化、治理方式的温和性和治理过程法制化。互联网在我国的迅速普及为中国特色社会治理模式的构建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但是也产生了诸如群体极化、非理性参与等诸多矛盾和问题。我国必须认真分析当前构建中国特色社会治理模式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努力创新治理方式及路径,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永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中国特色发展模式有其自身的形成条件、基本内涵、主要特征,也面临着若干挑战。为使中国特色发展模式继续保持生机与活力,这一发展模式必须进行自我调适与完善。  相似文献   

4.
论当代中国国家与社会关系模式的选择:法团主义视角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法团主义作为一种利益代表和利益调节形式,是对国家和社会间常规性互动体系的概括,是一种独特的国家与社会关系模式。本文试图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通过对中国当前“国家与社会”关系的现状进行分析,阐述法团主义较之“国家中心”论和“社会中心”论的合理性和对于建构中国特色的“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借鉴意义,并对中国“国家与社会”关系模式的选择作了些尝试性的分析预测。  相似文献   

5.
李春凯  陈媛媛 《学理论》2009,(28):70-71
城市化是现代工业社会必经的发展路径,在中国蓬勃地进行众多区域的城市化的过程中,伴随而来的种种问题也不容忽视。然而,人们容易注意到的是经济、环境等方面的显性变化,而忽略了社会中人际关系等的变化。在农村、城镇社区城市化进程中,分工的精细化、产业的集群化等促使了新的人际交往模式的发展,却也使原有的人际交往关系在不断退缩,而城市化进程中地区产生的一系列扩展与退缩的相关问题是需要正视、解决的。  相似文献   

6.
社会转型加快与国际交流日益频繁的环境下,国内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深入发展、社会组织影响作用日益扩大,如何加强社会组织的发展管理已成为当前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的重要课题。全面地总结中国社会组织建设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关键问题,从中国梦的层面,治理与善治的视角研究中国社会组织管理体制与模式改革创新研究结果可以为社会组织体系的建立健全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7.
现代化与民主的悖论问题,是西方式现代化一个无法回避的矛盾。它不仅表现在现代化成果分配不平等对民主根基的侵蚀,更表现在西方模式全球化的进程中给广大后发国家带来了困扰与危机。对此,西方主流学界的回应并未触及这一矛盾的根源,即资本主义与西方中心主义对现代化的总体限定。而中国式现代化则以对现代化与民主重新赋义为支点,重塑了二者间逻辑自洽的关系。通过系统总结中国式现代化回应相关问题的经验,尤其是析出其中具有普遍性的规律,不仅有助于进一步解放中国之制中蕴含的现代化潜力,而且也为后发国家超越西方化的限定性,更加自信、成熟、科学地探索多元的现代化发展道路提供启发与借鉴,使中国与世界共同迈向一个不只属于西方的现代化新时代。  相似文献   

8.
在国民共享、城乡一体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设过程中,日本生产主义社会福利模式、社会养老保险长期策略规划、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与劳动力市场互动等经验和教训值得我国借鉴。中国也面临着快速老龄化、劳动力市场与经济社会结构转变等改革背景,还面临着未富先老等、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严峻挑战,应该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城乡二元基础年金制度,并建立基于劳动力市场特征的多层次社会养老保险体系,以实现在经济发展中解决社会养老问题的愿景。  相似文献   

9.
要继续加强和促进社区学校的发展,我们面临重要的模式选择:选择政府全面统一管理的模式,还是选择社会力量自主管理的模式,还是选择政府与社会合作的模式?选择何种模式来继续加强和促进社区学校建设,成为必须首先解决的问题。本文的目的在于探讨以“政府与社会结合”模式作为继续加强和促进上海社区学校发展基本模式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0.
由中共中央党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研部和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共同主办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论坛",以"历史新起点上的中国改革"为主题,主要围绕当前改革与发展、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与价值、政治理论与党的建设等问题,进行了研讨。  相似文献   

11.
政府绩效评估是政府管理创新的一种重要模式,开展政府绩效评估已成为一种世界性潮流,如何促进我国地方政府绩效评估的开展越来越为大家所关注。当前各级地方政府开展绩效评估面临着许多问题和难点,如何克服这些困难将对我国推进地方政府绩效评估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2.
Australia and the China Threat: managing ambiguity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A China Threat – the fear of being taken over by China and the Chinese – has been an ever present in the politics of Australia since even before there was a Commonwealth of Australia. It was both a major cause of Federation in 1901 and a determinant of Australia's foreign policy thereafter. In the last 20 years, concerns about China have come to focus less on migration and more on economic integration and China's political influence. There are as always distinct paradoxes in the China Threat. It may be a useful vehicle for making a political point at election time but China has a place in the Australian economy that has led Australia's leaders to at least modify their resistance once in office.  相似文献   

13.
构建中国模式需要我们切实走出苏联模式,其中,在国家问题、所有制问题和按劳分配问题上的变革是三大关键。本文从马克思主义文本学的角度对这三大问题做了回答,在某种程度上揭示了中国模式得以建立的理想模型或者说可能性条件。  相似文献   

14.
Abstract

Over the last 30 years, China has experienced tremendous growth, with many commentators attributing the rapid development to the ‘China Model’ (CM) or the ‘Beijing Consensus’ (BC). However, in recent years growth has slowed and an ever-increasing number of bears are predicting a financial crisis, economic collapse, and a very hard landing, perhaps even a lost decade a la Japan. All of this has led to heated debate about whether the CM is now exhausted, whether China is caught in ‘the middle-income trap’ (MIT) and whether a new model is needed for the next phase of development where China attempts the difficult transition from middle-income country to high-income country status. This article addresses the following five sets of issues. First, is there a CM or BC? If so, what does it entail, and does it differ from the model followed by other successful countries in East Asia? Second, is there a MIT? Is China stuck in the MIT or perhaps multiple MITs? Third, what adjustments to the economic model are required for China to continue its long march toward becoming a high-income country? Fourth, are political, legal and social reforms also required? If so, will all reforms proceed simultaneously or are reforms likely to be sequenced, with adjustments to the economy preceding reforms in other areas? Fifth, is there now a global convergence on a new model of development for developing countries – a Post-Washington, Post-Beijing Consensus?  相似文献   

15.
当前中国的行政体制改革,在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商事制度改革、政务公开、政府重大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和法治化、政府工作的第三方评估和社会评价、公正有效地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地方政府的权力和责任清单制度改革、公车制度改革、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改革、贯彻中央八项规定深入反腐倡廉等十个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推及未来“,十三五”期间的中国行政体制改革将重点围绕推动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向纵深发展,大力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推进政府信息化建设,推进大部制改革、优化行政层级和行政区划设置,推进事业单位制度改革,加快和加大力度建设“四个政府”,推进政府廉洁履职和反腐败斗争,坚决处理为官不为、克服庸政懒政怠政,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提升国家治理能力,加快各项行政制度的更加成熟定型等十个任务展开。  相似文献   

16.
社会保障供款征缴体制国际比较与中国的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世界各国社会保障供款征缴的"分征""代征""混征"这三个模式进行了实证分析,并利用第一手资料对每个模式做了案例研究;在此基础上对社保部门、税务部门和私人部门三个不同征缴主体在三个不同征缴模式中的职能作用与协调配合问题做了考察;对中东欧转型国家征缴模式的改革取向及其原因做了分析.针对中国目前存在的社保部门和税务部门"双重征缴"体制的现状,认为,中国面临着二元化经济结构和统账结合制度特征的现实国情,由此决定了社保制度扩大覆盖面工作的长期性和艰巨性.中国国情的特殊性是任何发达国家和中东欧转型国家都不具有的,这就要求社保制度要不断进行自我完善,适应社会经济既定条件,以完成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的到2020年基本建立覆盖城乡社保制度的目标,否则,就难以实现这个目标,或即使实现了也是一个碎片化的社保制度,而不利于构建和谐社会.指出:中国选择征缴模式的替代方案应以分征模式为最优,代征模式不利于实现2020年的目标,目前存在的"双重征缴"体制不利于实现这个目标,并提出了征缴体制转型的"两步走"的改革设想.  相似文献   

17.
李振军 《理论探讨》2020,(2):103-108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目前对基础设施的需求量比较大,为我国对外基础设施投资提供了难得的机遇,日本是这一领域我国最主要的竞争对手,也是重要的合作伙伴。中日在对"一带一路"沿线进行基础设施投资方面各有优势和劣势,基于双方的优劣势比较分析,我国可以通过以下路径改进中日竞合关系:发挥低成本优势,提高竞争和合作能力;增加对外基础设施投资的附加性收益;提高基础设施的国际化投资水平,培养高层次国际化人才;加强风险防范意识和风险管控能力;提高我国政府支持效率,加强中日政府合作。  相似文献   

18.
Evidence suggests that the quality of grassroots political reform varies throughout rural China from fair elections to electoral manipulation. This reflects an uneven supply of reforms. However, top-down implementation is not a complete measure of success when it comes to the introduction of grassroots reform. Rural folks are good judges of institutional qualities, such as procedural fairness. It is their attitudes that are associated with the support for democracy. This is called the supply and support model. I modify and apply this model to rural China, and show that support for democratic institutions and ideals can develop within an authoritarian regime such as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相似文献   

19.
制度环境、技术效率与区域经济增长差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影响技术效率的制度因素纳入效率评价模型,运用构造的DEA三阶段模型测算了1995-2007年中国29个省级行政单位(文中简称省市区或省份)经制度环境变量调整前后的技术效率水平,并对制度环境与地区间技术效率水平及相应的增长差异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第一,中国技术效率整体上呈波动型增长趋势,但与经济周期的波动趋势并不吻合,效率改善并非经济高速增长的主要原因;第二,制度环境影响各地区技术效率水平,技术效率的不同又是造成区域经济增长差异的重要原因。所有制改革、对外开放、财税体制改革等制度变迁均有利于技术效率的改善,而城镇化、科技体制改革对技术效率的影响并不显著;第三,东、中、西部地区纯技术效率呈收敛增长趋势,且西部地区技术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在于规模非效率;第四,制度环境变量调整后各地区技术效率差异逐步增加,制度因素在区域经济平衡发展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利用数据包络分析法的CCR和BBC模型,对我国长三角等六个主要汽车产业集群及六大汽车企业集团的效率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这六个主要汽车产业集群的效率是不相同的,并由此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