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两权重叠”是目前矿业权领域中普遍存在但尚未妥当解决的重大现实问题。“两权重叠”问题的症结是煤炭和煤层气两个不同矿业权权利行使之间的冲突与矛盾,而矛盾形成的根源则是国家在设置两个矿业权之初,未能认识到客体的特殊之处和权利的实现问题。相邻关系和权利瑕疵是实践中“两权重叠”涉及的两个主要法律问题。  相似文献   

2.
原告诉称被告侵害其合法权益没有法律依据,法院应裁定驳回起诉,“相邻防盗权”没有法律上、理论上的依据。本代理人认为:一、(民法通则)第83条规定:“不动产的相邻各方,应当按照有利于生产、方便生活、团结互助、公平合理的精神,正确处理截水、排水、通行、通风、采光等方面的相邻关系,给相邻方造成损失的,应当停止侵害,排除妨碍,赔偿损失。”由此,相邻关系的一方应承担的义务限于,不得以作为的方式,如排放废气、废水或有毒物质,发出噪音,或阻塞通行等,以致在通常情况下必然地、直接地妨碍另一方的生产、生活、造成不便或…  相似文献   

3.
地役权是大陆法系民法上一项重要的制度,它起源于罗马法,随土地利用制度的变革,几经兴衰,但至今仍是大多数国家民法上的重要制度。本文从《今日说法》的一个主张"眺望权"的案例为切入口,通过地役权与相邻关系的比较分析,揭示我国关于地役权制度的立法空白,进而阐明地役权制度具有独立而充分的立法空间和重要立法价值。  相似文献   

4.
康纪田 《北方法学》2010,4(6):63-70
缺乏矿业相邻关系的立法,对矿山企业行为就没有约束而放纵了企业对相邻方的利益侵害。信息不对称又很少有诉求途径的受害方被迫用上访、械斗等非常规手段制止企业侵害,导致各方继续受损。矿业立法应专门规定“矿业相邻关系”:矿业垂直相邻、矿业水平相邻关系以及矿业环境保护相邻关系等“立体性”相邻关系,给矿山企业明确了行为边界,为关联他人打开维护权利的通道。规范矿业相邻关系是矿业发达国家的普遍做法。矿业相邻权只是矿山企业权利延伸的单向性保障,矿业相邻关系才是相邻各方相互依存的社会紧密结构。构建矿业相邻关系制度并合理实施,是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5.
一、官司引出的“新”概念 ──住宅眺望权   1998年 3月,重庆奎星楼股份有限公司在《重庆晚报》、《重庆商报》上刊登“怡景大厦”的售房广告,其中称该楼“楼当前江门路口,窗含嘉陵江秀色,”“既可瞰两江汇流之滔滔,又可赏朝晖之浪漫”“视野开阔,怡情怡景”,广告的画面也是以毫无遮挡的嘉陵江作为怡景大厦的背景画面。看此广告后,广大欲购者纷纷涌向该公司实际了解,见果如广告,怡景大厦的临江房朝向嘉陵江,凭窗眺望,滔滔江水从天际流向视野尽头,远处的黄花园大桥,近处的滨江路,尽收眼底;两岸的绿地,江中的轮船,氤氯的…  相似文献   

6.
现代意义相邻权的理解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自然的土地之间、土地和空间之间,本来是连为一体的,林立的居民大楼亦然,但它们作为物权的标的时,被人为地分割成数些部分。因此,土地之间、空间之间、房屋(含区分所有)之间,以及他们相互之间经常会发生相邻关系问题。相邻关系处理好了,双方相得益彰,其乐融融;处理不好则又会产生以邻为壑的局面,影响人们的身心愉悦和不动产自身的使用方便。一、“相邻”的法律涵义法律上何谓“相邻”,从古到今并不是从一而终的概念,传统大陆法系民法大都以“相互毗连的不动产”为限,如史尚宽先生称相邻关系,“谓相邻接不动产之所有人间”1…  相似文献   

7.
根据《城市私有房屋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第10条、第11条的规定,房屋所有者出卖共有房屋,“在同等条件下,共有人有优先购买权”;房屋所有人出卖出租房屋时,在同等条件下,“承租人有优先购买权”。这是我国关于房屋先买权的法律规定。在处理房屋买卖案件时,应当遵照执行。对于侵犯先买权的,应宣布买卖关系无效。但是,涉及房屋先买权的情况比较复杂,在处理房屋先买权案件时,值得研究和注意的问题是: 1.我国现有法律只规定房屋共有人和房屋承租人有先买权。那么,没有共有关系和租赁关系的房屋相邻权人是否有先买权?根据我国传统习惯和司法实践,房屋相邻人享有先买权。我国宋代的法律制度就有规定“应先问房亲,次及四邻”。在目前  相似文献   

8.
在悉心关注“法制进程”之中,《民事诉讼法》修改摄入我们关注的视野。因而发现,在这个飞速发展的时代,各种“边界”接连被打碎。新的法律纷争形式不断涌现,就是最好的注解。《民诉修法遭遇“边缘”现象》一文中记述了这样的情景:亲吻权、悼念权、眺望权、医生收受回扣应如何处理、人造美女能否参加选美、性别歧视……越来越多“离奇”“、模糊”“、新鲜”的民事纠纷纷纷打破《民事诉讼法》的“边界”进入法院的大门。《出嫁女状告娘家村委会》一文记述了这样的“新鲜”事。在安徽桐城,5名出嫁女因为失去土地,把娘家村委会推上了被告席。人…  相似文献   

9.
现代社会生活的开放性和多样性,使得党员干部的社会交往越来越广泛,社交圈里的情况也越来越复杂。近年来,一些党员干部在社交圈里丧失应有的党性原则和道德品格,出了很多丑态丑事,有的甚至利用圈里关系大搞权权交易和权钱交易,严重违纪违法。党员干部在社交圈内发生的种种问题,给新时期党员干部的管理和监督工作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请看:——以“联谊”为名拉团伙,搞权权交易。少数党员干部在八小时外借“通融关系”、“联谊活动”等名义,在“同学”、“同乡”、“战友”等“圈”中利用公款大吃大喝、“礼尚往来…  相似文献   

10.
景色观瞻权的保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认为,法律保护景色观瞻权乃社会生活发展之必需。景色观瞻权是相邻关系的扩张,属空间地役权的一种。同一不动产所有人或使用人行使景色观瞻权具有对世性或绝对性。  相似文献   

11.
我国《民法通则》仅对相邻作了粗线条的规定,这与实际生活中相邻关系所表现出的大量性及复杂性很不相称。本文拟对相邻关系的立法及其理论和实践问题作一探讨,以期对相邻权法律体系的构造有所裨益。一、对“相邻关系”的立法及理论现状之考察我国《民法通则》第83条规定:“不动产的相邻各方,应当按照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团结互助、公平合理的精神,正确处理截水、排水、通行、通风、采光等方面的相邻关系。给相邻方造成妨碍或者损失的,应当停止侵害,排除妨碍,赔偿损失”。由“不动产的相邻各方”而不是“土地相  相似文献   

12.
论相邻关系的役权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成晓娜 《政法学刊》2007,24(4):63-66
相邻关系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的问题,是指不动产相邻各方为了自己不动产的利益和便利,而使用对方不动产的权利.而地役权同样具有相同的功能.但是,在继受德国民法典传统的大陆法系国家,大多把相邻关系规定在所有权下,视为对所有权的限制或扩张,而把地役权规定在他物权中,这种立法模式人为地割裂了二者的联系,没有看到二者同源同性,都源于罗马法中地役权的规定,具有相同的役权性质.二者也有不同点,任何事物都是有差异的,不能因为差异的存在就否定二者的深刻联系.相邻关系应作为法定地役权,通常意义上的地役权作为约定地役权,统一规定于役权(地役权)项下.  相似文献   

13.
在理论上,刑事法律关系①涉及到刑罚权、刑事责任、国家、犯罪人、犯罪人利益的载体、犯罪。刑法规范、刑法的价值等诸多问题,并且更具从刑法内部诸要素的关系上研究刑法的特征。传统上我们将刑法学看作“是研究刑法及其所规定的犯罪和刑罚的科学”,或者“是研究刑法及其所规定的犯罪测事责任和刑罚的科学”。其实,作为刑法的要素或者说刑法学的研究对象,不仅有“犯罪”。“刑事责任”、“刑罚”,而且有“犯罪人”、“国家”、“刑罚权”、(“刑事责任’)“犯罪人利益的载体”以及这些要素的“关系”构造,尤其是还有这种“关系”的…  相似文献   

14.
本文先从区分建筑物所有权与一物一权主义的关系出发阐释了“物”的定义,然后以空间权为主要论述对象,强调其独立物权的属性。  相似文献   

15.
黄娟  徐金妹 《山东审判》2004,20(3):40-43
相邻关系与地役权是两种创设于罗马法的物权法 律制度。现代各国民法大多继承了罗马法中相邻关系 与地役权的观念并以立法予以规定。我国民法通则仅 规定了相邻关系,对地役权没有相应规定。在对我国用 益物权制度设计中,绝大多数学者都认为应当确立地 役权制度。但是目前学者们对相邻关系与地役权的性 质界定及联系认识不一致,在立法体例上是选择合并 还是分立仍存在分歧。本文拟对该问题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6.
江平 《天津律师》2007,(3):15-24
(三)群体关系中的物权 物权法里的群体关系包括三种特殊关系,即共有关系、相邻关系与业主的建筑物区分所有权关系。《物权法》“所有权”这一编对这三种群体关系作出了规定。  相似文献   

17.
《法庭内外》2010,(11):55-56
平谷区法院调研发现,乡村社会“近亲近邻”之间的相邻关系纠纷、婚娴家庭纠纷案件之所以频发,传统观念迷失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具体表现为:  相似文献   

18.
秦小建 《中国法学》2023,(1):162-180
全国人大常委会授权产生了职权转移的效果,引发职权主体、职能、程序和责任形式的变化,可谓是一种隐蔽的宪制变动,因此要从权力配置视角来审视其影响。宪法把权力配置给特定国家机关,既有权力性质的要求,亦有功能适当的考虑。如若随意转移职权,就会破坏权力配置背后的对应关系。但为满足实践需要,宪法权力结构预留了权宜调整的空间,授权构成宪法进行权宜调整的规范机制。根据功能适当原则的指引,授权确定了最适合实现职能的机关,促进民主正当和有效治理在特定事务上的功能耦合。必要而负责任的授权,须考虑其与权力结构的契合,从“所授之权为自身之权”“所授之权为可授之权”“授权具有明确性”“所授之权适合被授权机关行使”“授权机关设置民主控制机制”等展开“阶层式”的合宪性分析。  相似文献   

19.
“数据二十条”首创“三权分置”的数据产权制度,该制度的构建需从私法角度证成数据产权“三权分置”的正当性,为数据产权运行提供法治保障。基于产权结构多元化和民事权利确权授权理论,数据产权“三权分置”所蕴涵的私法逻辑在于——数据产权“三权分置”从淡化所有权观念出发,创造性地提出数据资源持有权,并在数据资源持有权与数据加工使用权“二权分置”的基础上提出数据产品经营权,由此构建了数据产权“三权分置”的框架。三重授权成为数据产权“三权分置”的基本实现路径,而适应数据要素特征的登记新方式有利于数据产权及其交易的保护。  相似文献   

20.
自然人人格要素权说□宋卫国王蒙恩在学术界,有不少学者把自然人的人格权称之为“一般人格权”,而把自然人人格权中的姓名权、名誉权、肖像权、贞操权等称之为“具体人格权”,对此,笔者不敢苟同。这种认识容易使人把人格权与各单项权利之间的有机组合关系简单化。自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