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蒋玉凤 《传承》2007,(5):68-69,88
新农村建设的核心在于增强农民发展能力,社会资本是农民发展的关键因素。农民发展能力低下的主要根源是城乡分割的二元社会制度及其相关政策。为此,必须彻底突破体制障碍;确立“市场经济领域坚持效率优先,社会发展范畴追求公平优先”的主导理念;大力培育农村社会组织,推进农村社会发展,帮助农民积累社会资本。  相似文献   

2.
王守智 《长江论坛》2009,(3):50-53,75
十七届三中掀起了新一轮的农村改革浪潮,发展集体经济、实现规模经营成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再出发点。但当前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发展遭遇的内外困境,严重滞缓和影响着集体经济的发展和规模经营的实现。探寻新的出路,实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优化升级,成为目前农村改革发展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3.
农民的成员权与集体经济组织的团体制度密切相关,只有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改造成独立的民事主体,才能构建科学、合理的成员权制度。同时,相异的团体性质也存在共性的成员权机理,包括意思表达程序、资格确认方式等。现阶段,应先确定成员权制度的基本内容,逐步将其改造成基本的民事权利,以完成对农民权益最周延的保护。  相似文献   

4.
我国宪法第八条第一款:"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实行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尚未得到深入研究。当前关于农村集体经济改革的争论中,该条款并未发挥其基本法的规范作用。从马克思主义的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理论出发,总结与反思中国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历程,该条款的法意义可以归纳为五个层次:尊重农民的经济活动自由;依照契约联合而成、旨在满足农民合作需要的集体经济组织;建立在集体经济组织土地所有权基础上的,具有经济自由权、社团权、财产权三重性质的家庭土地承包经营的权利;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依据团体决议实施统一经营;国家对农村集体经济有扶助的义务。在当前农业经营制度改革进程中,正确的选择是:将这一宪法上规定的经济制度转化为实在法意义上的完整规范体系,并在此基础上发挥其对农村与农业实践的规范作用。  相似文献   

5.
发展战略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当前所选择的比较优势战略及其内生的市场经济运行机制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是否存续,以何种形式存续无疑应是农民亦即市场选择的结果;源自此种选择的才会真正具有生命力,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尊重它们的选择,并为其提供规范化尤其是法治化的运行机制。当前不少地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呈现虚化与缺位即是农民和市场选择的结果,由于有替代性制度安排弥补,因此不值多虑;真正亟须解决的在于其重塑过程中已然存在的法律地位模糊问题。  相似文献   

6.
农村集体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农民共同富裕和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经济基础和物质保障。改革开放以来,江浙地区农村因地制宜,勇于改革和创新,坚持农村集体经济的社会主义方向,充分发挥市场竞争激励机制,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和经济权益,大胆探索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的有效实现形式,有力推进了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转型与高质量发展,为新时代我国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现农民对美好生活的期待,扎实推进农村共同富裕取得实质性进展,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提供了重要的经验。  相似文献   

7.
《公安研究》2012,(6):93-94
邓维立在《社会主义研究》2011年第5期撰文认为,农村社会组织在农村依法治理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它的积极参与有利于调和平衡不同主体的利益关系,化解农村社会矛盾,促进农村社会的和谐。当前,维护农民权益、建立畅通的农村公共利益表达机制已刻不容缓,这对于发育不足的农村社会组织的发展来说至关重要。为此,我们需要营造畅通的利益表达机制,保障农村社会组织乃至农民平等自主地参与发展;保障农民土地权益,  相似文献   

8.
重庆市沙坪坝区在全市率先提出了全域城市化概念,实现全域城市化目标的关键是土地流转,有效举措就是实现土地规模化经营,其突破口就是"两换"——通过农民宅基地使用权换住房、农民承包地经营权换社保的方式,把农民分散使用的土地通过向当地土地托管中心流转而集中一起,依法实现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和农民集中居住。  相似文献   

9.
李浩 《人民论坛》2010,(9):132-133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公司化运作已经成为许多城中村改造中最为流行和成功的改制方式。但是其公司化运作中的法律风险是随之而来的。通过理性探索,具体分析了三种潜在风险,给城中村改制中的经营者提出建议,规避法律风险。  相似文献   

10.
土地问题是中国改革发展稳定的一个根本性问题,更是切实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所在。石家庄市长安区在落实科学发展观、加速推进城市化的进程中,积极稳妥地实施农村集体经济改制,直面和破解农民土地承包权入股的攻坚难题,建立适合  相似文献   

11.
2010年5月底。重庆市沙坪坝区检察院针对有罪判决给未成年人带来诸多不利影响,创N-未成年人刑事检察工作机制,以保护未成年人利益最大化为着眼点,  相似文献   

12.
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权利的实现——基于法律的角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民的成员权与集体经济组织的团体制度密切相关,只有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改造成独立的民事主体,才能构建科学、合理的成员权制度。同时,相异的团体性质也存在共性的成员权机理,包括意思表达程序、资格确认方式等。现阶段,应先确定成员权制度的基本内容,逐步将其改造成基本的民事权利,以完成对农民权益最周延的保护。  相似文献   

13.
集体经济是中国独特的企业制度形态,理论界习惯将农村集体经济的成功归结为"能人"效应。集体土地、联合劳动与集体特有的社会资本是集体经济成功所依赖的独特制度结构,永联村通过探索"私人"股权与"集体"股权混合的集体经济治理模式,实现了农村集体财富的扩张与企业市场效率的双向增进。而随着村企分离及职业经理人的引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这种独特的股权治理模式仍然是我国农村经济体制变革的基本方向。  相似文献   

14.
房绍坤  宋天骐 《探索与争鸣》2022,(1):119-128+179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人的内部治理存在治理机构形骸化、法人章程形式化,治理方向市场化与集体化的矛盾以及成员股东治理专业水平低与非成员股东治理缺位的矛盾等困境。这些困境产生的原因主要在于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负外部性和特别法人制度设计的理念偏差,而矫正负外部性与理念偏差的具体改革路径,在于通过多种方式激活农民主体参与治理的动力,并将外部力量转化为法人发展的内生动力。应在明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人特别性的基础上,分类施策,允许部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人探索参与市场经济的创新机制。  相似文献   

15.
为了切实保护好、实现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真正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长治市于今年5月开始实施了一项新的惠民工程?——农村"文化低保"工程。该工程旨在解决全市贫困农村和贫困农民看书难、看戏  相似文献   

16.
早在1999年,经济学家林毅夫就提出了“新农村运动”的概念,当时他撰文指出:“我国从1979年开始的改革以农村为突破口,20年后的今天,走出当前生产能力普遍过剩、内需不足、市场疲软的突破口,仍然在广大的农村。” 新农村要发展,不仅是要发展经济建设,基层民主的发展也至关重要。“民主”直白地放在农民面前或许是个深奥的名词。而放在具体村务管理中,则成为了解决矛盾的“钥匙”。村民自治及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经过多年探索实践,正在逐步而又深刻地改变着中国农村的形态。 由此可见,实行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组建有特色的农村合作组织,事关农民经济利益的维护,事关农民民主权利的保障,事关农村党风廉政建设,事关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社会稳定。 本刊此次策划中反映的仅仅是重庆新农村建设中的一个缩影。在新农村建设中,我们一定要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从农民最关心的事情着眼,从农民最急迫的事情入手,从最能见成效的事情做起,充分考虑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和群众的承受能力。同时,要大力开展普法教育,教育广大农民群众遵纪守法,引导农民确实增强法制意识,有序参与民主实践,理性表达利益诉求,逐步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这样,我们的新农村建设才会有更快、更新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闭应尚 《当代广西》2006,(10):36-37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如何引导农民走城镇化的道路,实现农村城镇化,是一个很值得思考和探索的问题。横县校椅镇东圩、青桐两村附近的农民,在长期社会实践中,探索出了一个切合当前横县实际的农村城镇化新模式:即是在邻近的几个村中,选一个交通相对便利的村,聚人聚物聚资,建成新的聚集区,使原本分散的自然村落逐步结合成新的生产、生活群体,形成“农民城”,逐步实现农村人口在本地向城镇人口转化“。农民城”实行居民自治,不设有建制乡镇的“七站八所”等单位,不仅减少了财政的负担,而且居民不用置换“农业户口”与“非农业户口”的身份,圆…  相似文献   

18.
刘仲初 《政策》2011,(6):69-71
2008年底以来,襄阳市委结合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针对农村基层组织设置不优、工作体制不顺、集体经济薄弱等突出问题,着眼于进一步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推进农村  相似文献   

19.
农村青年的社会态度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得以实施的基础,根据抽样调查的结果,从社会认知、社会情感和社会动机三个方面,探讨四川农村青年对新农村建设所持的社会态度。在政策的认知层面上,普遍认识到建设新农村的重要意义,对五年后的预期呈现出积极的期待,但存在消极和悲观情绪,成为新型农民的成就动机不足,这需要全社会的关注和重视。  相似文献   

20.
《群众》2010,(4):73-74
<正>加快发展村集体经济,是有效解决三农问题、加快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途径和关键所在。一段时期以来,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金湖农村经济发展势头偏缓,农民富裕程度还不高,特别是村集体经济发展较为滞后,这不仅影响了广大农民的发展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