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81年10月15日,轰鸣的推土机打破了湖里待开垦处女地的平静,从此,厦门经济特区的建设跨入了新纪元。1991年12月18日,江泽民总书记在厦门经济特区建设10周年庆祝大会上,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他说:“厦门经济特区建设,对带动闽南地区加快经济发展起了重要作用,为推动海峡两岸的经济交往,促进祖国统一事业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厦门的  相似文献   

2.
崔永辉 《紫光阁》2022,(2):39-41
在厦门经济特区建设4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专门发来贺信,充分肯定特区各项事业实现历史性跨越,对新征程上厦门发展寄予殷切厚望、作出重要指示.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厦门的高度重视和悉心关怀,全市广大干部群众深受鼓舞、备感振奋. 回望厦门经济特区走过的历程,最根本的经验和最独特的优势就在于,每逢重要发展阶段和关键节点,习近平...  相似文献   

3.
正厦门是我国最早设立的经济特区之一。20世纪80年代,习近平总书记在厦门工作期间,曾直接领导和推动厦门经济特区建设初期的改革开放工作,进行了许多具有开创性意义的实践探索;到省里和中央工作后,仍一直牵挂厦门的建设发展,多次视察并作出重要指示,为厦门经济特区的长远发展提供了重要遵循。去年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期间,习近平总书记盛赞厦门是"高素质的创新创业  相似文献   

4.
<正>1981年10月15日,湖里小山丘一声炮响,开山炸石,揭开了厦门经济特区建设的辉煌一页。厦门为什么会被定为经济特区?特区最初为什么选址湖里、范围仅2.5平方公里?为什么选择在10月15日这一天动工呢?这里有一段佳话。厦门特区是中央决定设立的1980年4月,福建省委、厦门市委向中央递交了《关于建设厦门经济特区的报告》。经济特区是改革开放浪潮中出现的新生事物,一  相似文献   

5.
1984年2月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顾问委员会主任、中央军委主席邓小平,在中央政治局委员王震的陪同下,从广州乘专列到厦门经济特区视察。 厦门经济特区在1980年10月7日经国务院正式批准建立,1981年10月15日湖里动工兴建,面积有10来个平方公里,对外统称2.5平方公里。3年多来,特区建设发展很快,得到国内外各阶层人士的广泛关心和支持,但也招来了一些不同意见者的怀疑和指责。在  相似文献   

6.
"厦门发展模式"即厦门经济特区建设27年来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标准形式或曰标准样式.从"跨越式发展阶段"到"新一轮跨越式发展"阶段,从"又快又好"到"又好又快","厦门发展模式"悄然转型的历程,见证了改革开放30年的辉煌历程,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成功范例,留给了人们诸多深层次的启迪.  相似文献   

7.
厦门供水事业创建于1926年,至今已有65年的历史。现在厦门自来水公司已成为一个初具规模、担负着城市供水设施的建、修、管配套的大型服方二二,二业,对厦门经济特区的建设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一、供水事业发展的艰难历  相似文献   

8.
《党建》2011,(12)
三十而立,正是人生最美丽的时候。1981年10月15日,在厦门市禾山镇一个叫做湖里的地方,一阵隆隆炮声,向世人宣告:厦门经济特区建设开工了!30年沧海桑田。厦门经济特区已从湖里的2.5平方公里,扩大至全市的1573.16平方公里。这座昔日的海防小城当前已发展成为基础设施完备、城市功能发达、人居环境优越,国内外闻名遐迩的现代化港口风景旅游城市,享有全  相似文献   

9.
江总书记极为关怀厦门经济特区的建设,在初创时期,亲自参与规划并指导,给厦门人民以巨大的鼓舞。 一、亲自为厦门经济特区选址 1979年4月,受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委托,谷牧带领中央工作组到广东、福建考察,时任国家进出口管理委员会和国家外国投资管理委员会副主任的江泽民是考察组成员之一。在这之前,江泽民已多次深入各个经济特区,参与研究我国经济特区的创办和建设工作,参与制定中央对经济特区实行的  相似文献   

10.
厦门经济特区自1980年创办至今已20年了 ,它是在邓小平特区建设思想的指导下 ,以开放促进改革 ,以改革扩大开放 ,努力走出了一条以政策优惠启动、基础设施先行、引进港澳侨台起步、外引内联并举 ,发展工业为主、两个文明并重 ,并着眼于体制创新、功能开发、增创优势、双向辐射、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发展路子 ,实现了由初创起步、基本成型、快速发展到增创新优势等四个阶段的顺利发展 ,使国民经济和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深刻变化 ,创造了厦门历史上前所未有的辉煌。(一)航空港、海港、信息港的建设令人瞩目 ,厦门特区作为区域…  相似文献   

11.
湖里是厦门经济特区发祥地。近年来,湖里区委始终把中心组理论学习作为新时期加强思想建设的重要载体来抓,从组织机构、制度规范、学习形式等方面入手,不断强化中心组学习实效。近几年来,区委中心组共集中学习100多次,中心组成员撰写调  相似文献   

12.
《福建理论学习》2008,(11):52-52,F0003
湖里是厦门经济特区发祥地。近年来,湖里区委始终把中心组理论学习作为新时期加强思想建设的重要载体来抓,从组织机构、制度规范、学习形式等方面入手,不断强化中心组学习实效。近几年来,区委中心组共集中学习100多次,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使厦门这个古老的城市充满活力、焕发生机,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三个文明的协调发展,特区人的全面发展,处处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和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展现给世人中国改革开放的一个精彩缩影。厦门经济特区20余年来取得巨大成就是执行邓小平理论、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的结果,也是这一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针、政策的正确性的有力印证。  相似文献   

14.
阿迪雅 《实践》2008,(9):8-9
在改革开放30周年之际,我们迎来了我区开展民族团结进步表彰活动25周年。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自治区党委、政府始终把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当作自治区的一项全局性工作来抓,走出了一条符合内蒙古实际的繁荣发展之路。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区各族人民始终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  相似文献   

15.
阳春三月,走进厦门湖里,为的是充分感受厦门特区30年的沧桑巨变。"三十而立"。作为厦门经济特区的发祥地——湖里,再次成为令人瞩目的焦点。30年,湖里从一个初生的婴儿,成长为一个生气勃勃的青壮年;30年,湖里从一个小渔村成长为厦门新中心、海西新明珠,创造了厦门经济特区发展史上的奇迹!  相似文献   

16.
《党的文献》2010年第6期刊登了邹尔均《回忆厦门经济特区的初创》一文。为使读者全面真实地了解这段历史,现将有关情况作如下说明。一、厦门经济特区(以下简称厦门特区)早期是湖里加工区,面积只有2.5平方公里。特区管委会第一任主任是郭超(省委书记兼任)。1981年9  相似文献   

17.
1981年10月15日,厦门湖里加工区破土动工.拉开了厦门经济特区建设的序幕。1984年2月,邓小平为厦门经济特区题词:“把经济特区办得更快些更好些。”这年,经项南积极向邓小平建议,经济特区从湖里2.5平方公里扩大到全岛13l平方公里.特区实行自由港某些政策。邓小平指出,特区实行开放政策,指导思想要明确,不是收,而是放.而且是放的不够。  相似文献   

18.
《福建理论学习》2013,(3):F0002-F0002,I0001
<正>一、基本概况厦门经济特区房地产开发集团有限公司(简称特房集团),系厦门市政府授权的资产经营一体化的集团性企业之一,注册资本为人民币10.2亿元,主业围绕厦门市的城区开发与建设,从事房地产开发与经营管理,是国家建设部核定的具有综合开发一级资质的房地产公司。  相似文献   

19.
厦门经济特区创立以来,在邓小平理论指导下,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两个文明建设协调发展,文化建设与思想道德建设齐头并进,取得了显著的成效。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特区第二次创业新时期的到来,进一步加快特区文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20.
厦门经济特区创建十年的历史成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厦门经济特区创办初期概况厦门经济特区从80年代初动工兴建到1991年,正好10年。10年中它经历了如下几个主要阶段:1980年10月,党中央和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厦门经济特区,1981年10月在厦门岛的北端湖里开始动工兴建2.5平方公里的出口加工区。1984年2月邓小平同志亲临厦门视察,并亲笔题词:“把经济特区办得更快些更好些”。同年3月党中央国务院作出决定:厦门经济特区范围扩大到整个厦门岛(包括鼓浪屿)共131平方公里,并逐步实行自由港某些政策。1985年6月,国务院批复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报审厦门经济实施方案的报告》中指出,厦门应当建成以工业为主兼营旅游、商业、房地产业的综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