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孙东升 《党史文汇》2007,(10):49-51
2007年8月21—23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毛泽东诗词研究会联合主办,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协办的第三届毛泽东诗词国际学术研讨会,在革命圣地井冈山举行。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陈奎元向会议发来贺信。逄先知、陈昊苏、李捷、黄浩涛等领导,’竹内实、顾达寿、杨义、陈晋、朱向前、何火任、吴正裕等国内外专家学者,毛泽东的亲属毛新宇等70余人出席研讨会。  相似文献   

2.
(本刊讯)2007年8月21日至23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毛泽东诗词研究会联合主办、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协办的第三届毛泽东诗词国际学术研讨会,在革命圣地井冈山举  相似文献   

3.
今年是毛泽东领导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80周年.我们选择在井冈山这个革命圣地举办第三届毛泽东诗词国际学术研讨会,并且把这次会议研讨的重点,确定为毛泽东在井冈山和中央革命根据地的诗词创作.  相似文献   

4.
李光伟 《党史博采》2008,(11):27-28
<正>在毛泽东一生的诗词创作中,以井冈山为题的有三首,分别是写于1928年秋的《西江月.井冈山》和写于1965年5月的《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念奴娇.井冈山》。井冈山,是毛泽东诗人生涯中惟一三次以之为创作主题的一个地方。如果仅仅以毛泽东曾在井冈山领兵作战并于38年后再次登临,借以记录和咏怀来解释这一现  相似文献   

5.
近日再读毛泽东在井冈山时期创作的诗词,偶然发现几乎每一首都蕴含着笑意.这是笔者以往不曾注意到的一个特点.诗词中所显现的毛泽东心中的笑,是革命乐观主义的笑,是自信的笑,是胜利者的笑,是具有强烈感染力量的笑.透过这笑意,足以使我们领略到毛泽东的崇高精神境界.  相似文献   

6.
正毛泽东出生于山区,从小就熟悉山、喜爱山。毛泽东在诗词中反复吟咏山,有专门以山为题的诗作,例如《西江月·井冈山》《清平乐·六盘山》《七律·登庐山》,提到山的诗句更是不胜枚举。毛泽东把山作为审美题材,写得仪态万千、瑰玮雄奇、神采飞扬,而对树木似乎着墨不多。其实,毛泽东诗句中的树木,同样也含义丰富,令人回味无穷。毛泽东有几次专门提到了几种  相似文献   

7.
从1928年4月毛泽东和陈毅在井冈山相见开始,长达几十年的峥嵘岁月中,他们不仅结下了深厚的战斗友谊,而且谈诗论文,彼此唱和,抒发着浪漫情怀。这无论是在中国革命史还是诗词史上,都是值得回味的一笔。  相似文献   

8.
正毛泽东所写诗词,词章一出,似凌云一曲,总给人以大气磅礴、壮意纵横之激情,倏见风起云涌,波澜壮阔,无不雄奇瑰丽、庄谐如一,难怪一个外国人读了毛泽东的诗词后无限深情地感叹道:"一个诗人赢得了一个新中国。"毛泽东所写诗词,词章一出,似凌云一曲,总给人以大气磅礴、壮意纵横之激情,倏见风起云涌,波澜壮阔,无不雄奇瑰丽、庄谐如一,难怪一个外国人读了毛泽东的诗词后无限深情地感叹道:"一个诗人赢得了一个新中国。"  相似文献   

9.
本文试图从毛泽东1965年重上井冈山所写的《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为切入点,通过对该词的赏析,力求剖析毛泽东诗词中蕴涵的井冈山精神及其在当今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10.
2020年11月19日,"新时代习近平引用和阐释毛泽东诗词研究"学术研讨会暨中国毛泽东诗词研究会年会召开。与会学者从新时代习近平引用和阐释毛泽东诗词的基本情况、主要指向、重要意义以及彰显的伟大精神等方面展开了深入研讨。学者们一致认为,习近平对毛泽东诗词的引用和阐释,彰显了其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诠释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在各个历史时期奋斗中形成的伟大精神,展示了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高度自信。  相似文献   

11.
毛泽东诗词思想内涵深邃,艺术形式精美,是中国诗词宝库的瑰丽珍品,具有极高的欣赏和研究价值,受到世界许多国家的广大读者和各界著名人士的推崇和喜爱.翻译版本之多、流传之广、影响之深,是中国历代任何诗词所不可企及的.  相似文献   

12.
正自然界中的物候、山水、草木、虫鱼常出现于文人笔下,借用其或则寓意、或则抒情、或则寄志,古今皆然。作为政治家、思想家、理论家、新中国主要缔造者的毛泽东,除了其惊人的政治素养和搏击风雨、力挽狂澜的魄力外,于此道亦是炉火纯青。当年郭沫若所作《满江红·读毛泽东诗词》一词中,对毛泽东诗词高度赞赏,评价其乃"经纶外,诗词余事,泰山北斗"。  相似文献   

13.
张建徽 《求实》2006,(Z3):291-292
毛泽东是一个不尽的话题,毛泽东诗词也是一个不尽的话题。面对几十年来对毛泽东诗词欣赏、研究的众多成果,本文并不对某一首毛诗或毛词进行阐释,而试图整体上从文化的、文学的角度,对毛泽东诗词进行粗线条的解读,亦即从人文的角度,解读毛泽东诗词的人文内涵。  相似文献   

14.
毛泽东的长征诗词是其整个诗词创作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红军长征途中,毛泽东写下了《十六字令三首》 《忆秦娥·娄山关》《清平乐·六盘山》 《七律·长征》 《念奴娇·昆仑》 《六言诗·给彭德怀同志》等多首诗词作品,这一时期是他诗词创作的一个高峰期.这些诗词生动再现了长征途中那些惊险壮烈、激动人心的战斗场面,对红军指战员起...  相似文献   

15.
《湘潮》2016,(11)
正诗人贺敬之在1996年首届毛泽东诗词国际研讨会的开幕式上曾说:要了解一个民族的面貌和灵魂,单单靠对这个民族物质文化生活外观的浏览是远远不够的,而要深入研读那些对这个民族产生具有历史永恒价值的文化和文学名著。要想了解中国人民的真实面目和精神,在所研读的经典著作中,是不能不列入毛泽东诗词的。作为诗词中的瑰宝,毛泽东诗词蕴含着他对于前人诗词歌赋的理解,蕴含着他为古典诗词注入的新鲜血液,蕴含着中国智慧。  相似文献   

16.
毛泽东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也是举世公认的伟大诗人。有一位外国朋友曾经这样说:“一个诗人赢得了一个新中国”。的确,毛泽东诗词熔铸了毛泽东的思想实践及其个性与人格,大气磅礴,给人以震撼力,在国内外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毛泽东诗词研究已在国内外普遍展开,并且取得了辉煌的成果。(一)毛泽东诗词出版概况  毛泽东诗词的流行、发表和出版已有50多年的历史了。单篇或数篇毛泽东诗词流行与发表的情况很难掌握,这里仅仅介绍一下国内外毛泽东诗词的出版情况。(1)国内毛泽东诗词的出版。从国内看,1957年《诗…  相似文献   

17.
《党的文献》2012,(2):110
中国毛泽东诗词研究会、中华诗词学会、江苏省毛泽东诗词研究会拟于2012年9月在江苏南通联合召开"毛泽东诗词与中国诗歌的发展道路"学术研讨会暨中国毛泽东诗词研究会第12届年会。  相似文献   

18.
《湘潮》1993,(11)
一、已知最早的毛泽东诗词版本毛泽东在延安时,曾将其诗词的70首汇集付印,题名《风沙诗词》,但印数很少,只送给亲密的朋友。(见施拉姆著《毛泽东》,红旗出版社1978年出版。)《风沙诗词》系迄今已知的毛泽东诗词的最早版本,但只见记载,未见到原书。二、国内出版的最早汉文选本国内出版的毛泽东诗词汉文选本中,收集诗词在19首以上的达20多种版  相似文献   

19.
旧体诗词能否有所突破、“新体诗歌”能否得以确立,毛泽东诗词给我们的最大启示,在于新的时代内涵同旧的艺术形式之间如何实现协调一致.毛泽东诗词虽是旧体,但它把美景、深情、大事、哲理融为一体,其内容使诗情、诗思、诗意、诗味都达到了新时代才有的高度,让人看到的是现代中国的活的姿影,体悟的是中华民族千锤百炼不朽的精魂.毛泽东诗词给我们的另一个启示是,旧体诗词要想有所突破, “新体诗歌”若能建立,还需要有艺术形式上的改进,铸造出一种源于旧体又异于旧体的新体式来.毛泽东寄希望于自由诗、格律诗、民歌能“取长补短,发展成为中国式的真正的新诗”.这种“新体诗歌”,实质上是推动诗歌保持与民族文化传统之间的血脉联系,外国诗歌只作参照,写诗少用古典,多造新词,也就是要汲取最能反映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特性和风尚的东西.  相似文献   

20.
试论研究毛泽东诗词版本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毛泽东诗词版本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是有助于辨别传抄的毛泽东诗词的真伪 ,二是有助于了解毛泽东诗词所发挥的社会历史作用 ,三是有助于弄清毛泽东修改自己诗词的情况。考察版本的来历 ,考察同版本内容相关的人和事 ,可以为判断毛泽东诗词的真实性提供主要根据。研究各种毛泽东诗词版本、特别是 1 95 7年以前的版本和海外版本 ,了解其发表的日期、载体、发行范围和数量 ,搞清毛泽东诗词传播的时间和空间 ,有利于了解毛泽东诗词在社会历史上所发挥的作用。对每首毛泽东诗词的各种版本加以科学的比较 ,也有助于弄清毛泽东是怎样修改自己的诗词的 ,从而更好地把握他的诗词作品的思想内涵和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