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文章着重分析了英国政治自由主义的代表哈耶克的自由理论,又把哈耶克的自由理论置于马克思的自由理论的背景下进行比对,从而鉴别出哈耶克自由理论的局限性和对当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借鉴意义.文章认为哈耶克自由理论的真正问题,在于把法律上、形式上的自由视为了人自由的终极形式,而漠视这种自由在市场交换机制下的异化和奴役.有鉴于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既要从政治上、法律上确认和维护人的权利,又要不断调整分配制度,努力实现"共同富裕"和"人类解放"的目标.  相似文献   

2.
自由的谱系     
在任何时候,自由都首先是个问题.这一问题不仅体现在我们对它的体验是含混模糊的,也表现在“自由”概念本身的意义复杂和多元性.在考察人类文明史的时候,我们会发现自由其实更多的情况下体现为一种“关系”.事实上,自由的外在与内在之区分其实并不那么重要,重要的是如何实现自由.我们认为,自由意志保证了人的主体性之实现,也使人能够深切地体验到自由.不过,在海德格尔看来存在的意义即是自由与超越.那么,作为存在的反映,审美(或艺术)正是自由的完美而确切的表达.换言之,在审美中人能实现真正的自由,从而也能实现自我超越.  相似文献   

3.
学术界对民主政治与表达自由的关系研究已经颇为成熟,但对于政治转型与表达自由的基本逻辑关系研究却鲜有论及.文章认为政治转型是表达自由发生飞跃性发展的关键性因素;而表达自由对于养成公民精神和民主素养,避免转型成本破坏性浪费,促成民主制度萌芽发展方面作用极为明显.  相似文献   

4.
李燕 《探索》2001,1(1):62-65
积极的自由是一个实践的力量和主体性的范畴.在对积极自由的追求和创造过程考察后得知,自由意志大体有思想自由、选择自由和行动自由之分;而从主体状态和作用发挥方面来看,自由可以分为共存的三种类型或是不断递进深化的三个发展阶段,同时又对应着不同的主体发展形态;意志自由--[抽象]理想精神主体;价值自由--实践精神主体;意义自由--文化精神主体.  相似文献   

5.
论人的自由     
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被马克思看作是未来社会的基本特征之一。江泽民在“七一”讲话中再次强调了马克思主义的这一思想。自由是人的本质与价值,探究发展着的人的本质和价值,不仅直接影响着社会发展的方向,也是我们正确认识与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的必要前提。西方学者与马克思主义都从不同的角度来界定人的自由。其实:任何社会的终极自由仍然是个人的自由,自由应该是对所有意识形态的超越,要培养公民的个性与人格自由,使人的自由的促进作用得到发扬,使人的自由的消极作用得以减弱和避免。另一方面,我们应坚持政治学追求民主与发展的价值取向,而且认识到政治和社会发展的真正目标以及民主政治的基本原则,主动地追求与实现个人的自由。  相似文献   

6.
宗教信仰自由是公民的一项重要的基本权利,为越来越多的国家和人民所认识和重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各国宪法纷纷将宗教信仰自由作为本国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但宗教行为自由是一项受限制的权利,它以不侵犯他人的权利为限。尊重和保障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应该成为国家应尽的义务。  相似文献   

7.
自由、公正和理性是康德伦理学的三大基本概念,而义务与权利的内涵必须根据自由、公正和理性加以阐释。在康德那里,自由主要指的是道德主体的意志自由或自主性;而公正的普遍法则是:外在行为的方式务必确保个人意志的自由行使同一切人的自由得以和谐共存。康德认为,善良意志之所以为善,就在于它是理性意志的自由;理性在道德哲学中居于统率地位,惟有理性才能确立道德,唯有自由价值才是道德的最高标准。康德的公正法则是所有理性人都会同意的社会契约,是确保社会公正、和平与和谐的必要而充分的条件。在他看来,确保自由和公正应成为对政府和合理之法的道德要求,合理之法必须促进人的自由。他一方面强调服从政府和法律的道德义务,同时也承认反抗与革命的道德权利。康德的伦理学和公正思想为人类社会"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的价值建构,作出了奠基性贡献,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和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8.
论宪法上的经济权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宪法上的经济权仅指工人享有的、与劳动场所有关的权利,它是一种有别于古典政治宪法规定的财产权与契约自由等经济自由的权利类型,其实质是经济民主和经济公平.宪法上的经济权利不具有严格的法规范属性,仅作为立法机关制定法律、行政机关采取措施的宪法依据,法院不可以强制实施.经济权利与传统经济自由权利存在着一定的紧张,但注意对这一权利的保护可以弥补因推行经济自由与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负面效应,修补受到影响的社会团结,实现社会正义.  相似文献   

9.
《探索》2015,(5)
退党是党员权利不可缺失的部分,体现了对党员自主意志和能力的尊重,是现代民主政治的内在逻辑,是政党现代化的表征之一。"党员有退党的自由"在党章中从无到有,曲折反复,反映了党本身对党的本质由浅入深的认识过程,是党宽容与自信的表现,但它在现实中却遭遇了"不敢退""不让退""不能退"而被虚置化的尴尬。只有加深对党章中"党员有退党的自由"的认识、实现顶层设计与基层探索良性互动、简化党员退出手续,才能拓宽党员退出机制的研究视野,走出党员退出机制探索的现实困境。  相似文献   

10.
自由是孟德斯鸠政治哲学的核心价值。在他看来,自由是指一个人能够做他应该做的事,而不被强迫去做他不应该做的事。法律告诉人们应该做什么或不该做什么,自由只能是做法律所许可的事情的权利。自由的实现,不再是公民美德和公共精神的必然结果,必须考虑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更多倚重三权分立和宪政原则的力量。  相似文献   

11.
侯学华 《理论学刊》2012,(6):100-103
洛克是近代政治自由主义理论的先驱,他从“自然状态”入手,论证了公民“自然权利”的正当性.自然法在执行过程中有诸多不便,“以法律保护自由”就成为政治自由实现的前提.从这一逻辑出发,洛克认为,法律与自由实则是权力与权利的辩证关东,法律是自由实现的制度性保障,公民权利边界内的自由才是政治社会中得到法律保扩的自由.这一思想受到美欧革命者的推崇,也是美国宪政思想的重要思想资源之一.  相似文献   

12.
王结发 《唯实》2009,(6):26-32
康德从其道德哲学的自由意志出发,构建了一套规范的权利体系,证明原始财产的获得是基于纯粹理性的公设。他认为,对“外在于我的物”的占有权表面上关乎人与物的关系,实则是自由意志在法权中表明了自己外在领域的实践能力,财产权的真正根据只能是存在于自由意志中;不受他人意志侵犯的自由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权利,但由于单方面的意志的冲突,使得在自然状态中的占有仅仅是临时的和偶然的;要使这种自然状态下财产占有的可能性成为现实,惟有在公民状态使之成为法律占有。  相似文献   

13.
十九世纪中叶以来,传统中国在西方坚船利炮的威逼下,封建专制政权的合法性及文化资源出现了严重的危机,由此被迫走上了向西方寻求新型范式之路。“自由”与“民主”是西方政治思想中的两个最基本范式。在西方思想史中,存在着自由主义和民主主义两种传统,中国近代西学东渐的重要代表严复的民主思想基本追寻的是英美自由主义传统路向,他在认同人民主权价值的同时又对民主的“民利”价值进行了阐释,认为民主的根本价值在于对自由权利的保障,因而提出“以自由为体,以民主为用”的主张。基于此,他对封建专制制度进行了猛烈的批判,同时,他亦从理论上认识到单纯民主既有保护“民利”的一面,又有妨碍自由的危险。  相似文献   

14.
康德的政治自由观界定了在社会政治领域中个人权利和公共权力的法律限度。康德政治自由观中的正义原则是道德自由观中的自律法则的外化。道德自律法则为康德在社会政治领域中探讨个人自由的正当性和公共权力的合法性奠定了坚实的道德基础。  相似文献   

15.
姬朝远 《理论学刊》2007,5(4):87-89
我国宪法第35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这为我国公民行使表达自由之权利提供了法律的根据和保障。民意作为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具有丰富的哲学内涵和重要的政治意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必须在采取得力措施,完善各项制度,依法保障人民行使表达自由权利的前提下,运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从现象到本质的认识规律,积极发现人民群众的真实需要,从人民群众最关心的事情做起,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16.
萨特的<存在与虚无>对自由作出了存在本体论意义上的解释.他从感知者反思前的存在获得的"本体论证明"出发,把自由规定为人的"自为的存在".这种自由决定了"我"与"他人"的基本关系处于紧张状态,"我"与"他人"的具体关系处于紧张状态,"我"与各种"决定论"之间处于紧张状态.这种自由观对人们的政治思想和政治行为的哲学指导意义,就是对社会政治生活的积极介入,对现实政治关系残酷性的揭示,对现实政治生活的无政府主义取向."自为的存在"意义上的自由是一种纯粹意识,只存在于个体"自为"结构中,不能对社会生活中自由与责任的关系等"道德"问题作出解释.  相似文献   

17.
卢梭是18世纪法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前夜最杰出的思想家、哲学家。作为资产阶级启蒙运动的代表以及平民阶级的代言人,针对封建专制,他提出了自己的自由观,政治自由是他的自由观的集中体现。卢梭认为,平等、公意、法律、强制是实现这种自由的保证,而这种自由与平等也是后来马克思恩格斯共产主义社会主义自由观平等观的重要思想渊源。虽然卢梭的政治自由缺乏一定的实践意义,一些思想家对此批评更是层出不穷,但是它却给人类带来了政治觉醒。  相似文献   

18.
<正>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再次向我们描述了良好党内政治生活的生动图景。集中与民主、纪律与自由、统一意志与个人心情舒畅,看似矛盾对立,实则辩证统一,体现了党内政治生活的鲜明特质与明确要求。就纪律与自由的关系而言,有一点可以看得很清楚:没有纪律就没有自由;要想在工作和生活中充分享受自由,就必须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谈到纪律与自由的关系,一些人会认  相似文献   

19.
选择的实质是自我自由的表现,选择体现着自我的自由,而自我存在则支托着自我自由的选择.因此,客观存在以及自我的责任、信念、诚实、互助表征着自我选择的实存.然而,这种自我选择中的自由并不是无任何阈限的,选择总会受到自我自由度的限制.但是,作为自我的自由权利只能受到限制而从根本上是无法剥夺的,否则,自我存在就成为虚无.自我选择无非就是自我存在的不断充实,它体现了自我存在的人生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20.
迁徙自由及其在中国的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迁徙自由是一项基本人权,是现代法治社会中公民必不可少的权利之一.2004年十届人大二次会议对我国宪法进行了较大规模的修改,尽管没有明文确立迁徙自由,但从修改的内容和立法的趋势分析,迁徙自由重归宪法为期不远.迁徙自由并不是天赋之权,其产生与市场经济有着深厚的经济、社会渊源,我国改革开放至今,重新确立迁徙自由的社会政治条件已经成熟.本文从迁徙自由的经济、法律渊源入手,结合迁徙自由在中国存在、发展的历史,探讨了在中国确立迁徙自由的思路,以期建立符合市场经济主体活动的制度环境和完整的社会主义人权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