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随着未成年人犯罪出现低龄化,是否应通过降低刑事责任年龄遏制未成年人犯罪成为法学界争论之一。本文对我国1979年确定刑事责任年龄的依据与当今时代背景的变化分析,揭示了降低最低刑事责任年龄的必要性。提出应当将刑事责任年龄降至十二周岁。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我国未成年人犯罪案件逐年上升,犯罪低龄化、团伙化、恶性化、成人化的趋势日益明显。且看以下案例:13岁男孩赵某强暴了14岁女孩明某。然而,由于赵某“未到刑事责任年龄”很快被释放。被害人家属诉诸法庭,法院判决赵某向明某赔偿9021元。就在判决书下达一周后,赵某夜闯明某家,当着明某的面将其母宋某杀害!然而,既强奸又杀人的赵某付出的代价,仅仅是被劳动教养一年六个月。  相似文献   

3.
王珏 《法制与经济》2009,(4):62-63,65
刑事责任年龄是现今各国认定刑事责任能力的统一依据,是确定刑事责任的前提条件之一。其中最低刑事责任年龄与未成年犯罪及未成年保护息息相关。我国目前主提高最低刑事责任年龄是否合理?结合对未成年人保护的原则,从责任能力的实质、刑罚目的以及国际立法规定,应该如何看待我国的最低责任年龄。  相似文献   

4.
5.
张继宝 《法制与社会》2012,(23):247-248
进入新世纪,随着经济发展、物质水平提高,我国未成年人的生理发育成熟期较1979年至少提前2-3年.在互联网的冲击下,各种思想观念碰撞、交织,现阶段社会犯罪低龄化、成人化、恶性化的趋势日益明显.刑事责任年龄确定所依据的心理和生理的实际状态已发生巨大变化.降低未成年人的刑事责任年龄,预防和抑制未成年人犯罪已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6.
刑事责任年龄是现今各国认定刑事责任能力的统一依据,是确定刑事责任的前提条件之一。其中最低刑事责任年龄与未成年犯罪及未成年保护息息相关。我国目前主提高最低刑事责任年龄是否合理?结合对未成年人保护的原则,从责任能力的实质、刑罚目的以及国际立法规定,应该如何看待我国的最低责任年龄。  相似文献   

7.
唐云尉 《法制与社会》2014,(22):245-246
中国正处于社会经济的转型时期,犯罪层出不穷,而未成年人犯罪则更为复杂。对此,应该贯彻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区别对待,当宽则宽,该严则严。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遵循感化、教育、挽救的方针。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微博等新兴媒介的产生和发展,越来越多的未成年人暴力犯罪事件曝光于人们的视野之中.面对未成年人暴力犯罪事件血淋淋的案例,我们为之心痛、震惊.为被害者的遭遇同情心痛,也为施暴者的残暴行径感到震惊.在我们眼里,施暴者不过还是个孩子,可孩子为什么会与施暴者联系到了一起,这不禁引起我们的反思.  相似文献   

9.
青少年犯罪低龄化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近年来我国青少年犯罪也呈现出这一特征,未达到刑事责任年龄的人实施刑法所禁止的危害行为的情况日益增多,具有一定的严重性。因此,针对未成年人刑事责任年龄问题的研究也越发重要,并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  相似文献   

10.
刘昕悦 《法制与社会》2010,(29):274-274
当今社会,犯罪呈现低龄化趋势。而现行刑法的相关规定已经无法有效预防和遏制此类犯罪的发生。因此,我国应降低刑事责任年龄以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使公平原则和罪行相适应原则在刑法中得以充分体现。  相似文献   

11.
葛雪 《法制与社会》2014,(15):254-255
未成年人刑事责任年龄的认定长久以来都是未成年人刑事检查工作的难题。年龄的大小以及是否成年,都将关系到未成年人是否会被追究刑事责任以及刑罚量刑幅度。倘若年龄认定有所偏差,很有可能导致导致无罪之人受到法律制裁,也有可能导致已经达到刑事责任年龄的犯罪嫌疑人逃脱惩罚,导致案件审理的不公正。近些年来,由于社会、法律以及国家对未成年人的重视程度加深,未成年人刑事责任年龄认定问题,也逐步成为庭审中的焦点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12.
张建军 《政法学刊》2007,24(4):21-24
刑事责任年龄在中外刑事立法中均有明文规定,由于各国的刑事政策和少年儿童的生长发育情况不同,故刑事责任的起始年龄也有较大差异。我国刑法规定该年龄的起点为14周岁,为了适应犯罪低龄化及未成年人身心发育成熟提前等客观形势,有必要将该年龄适当下调至13周岁。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的认知程度不断提升,尤其是未成年人,随着网络的普及,未成年人的生理成熟程度及对事务的认知程度显著增强.调查显示,当前社会的未成年人的认知能力比四十年前提前了至少2-3岁,但是现行刑法依然保持着79刑法时期确定的14周岁最低刑事责任年龄限度.这种情况的出现,社会上越来越多的人呼吁降低未成年人...  相似文献   

14.
本文主要针对未成年犯主体身份证据中的年龄审查和甄别的重要性、年龄差错的几种原因等作了简要的探讨,以期对相关司法工作的顺利开展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15.
我国刑法学界对相对刑事责任人应承担刑事责任的范围和罪名与犯罪行为产生较为激烈的争论,导致这种争论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刑法条文规定的不明确以及不严密造成的。对刑法典第17条第2款的解释和适用,应遵行行为+罪名的限定方式,即17条第2款的规定虽是八种犯罪行为,但在确定罪名时,必须以立法所体现出的八个罪名为限。在此基础上通过对相对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立法缺陷的分析,提出刑法第17条第2款规定的重构思路。  相似文献   

16.
正刑事责任是指犯罪分子应当承担的国家(通过法院)依照刑事法律的规定,根据其符合法定犯罪构成的行为对其提出的相应的谴责、限制和剥夺等刑事法律后果的地位或状态。[1]未成年人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其违法犯罪的现象自古就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的刑事责任的立法历史悠久,现行《刑法》对未成年人犯罪刑事责任的规定,内容上主要表现为对未成年人刑事责任的规定、刑事责任能力的划分、刑事责任范围的限定、以及犯罪后刑  相似文献   

17.
陈宇 《法制与社会》2010,(28):82-82,100
准确认定犯罪嫌疑人的刑事责任年龄意义重大,是衡量办案质量和能否准确定罪量刑的重要基础工作之一。在审案工作中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把握:注重适用谦抑性原则、严格遵守证据的采信规则、全面调查,综合评判、严格户籍管理。  相似文献   

18.
李长城  陈怡 《法制与社会》2012,(28):230+233
14岁以下少年不负刑事责任存在缺陷:不符合少年犯已具备一定刑事责任能力的现实,不能实现刑法的保护功能.以少年的心智成熟状况、理解判断能力为标准,少年犯应当承担适当的刑事责任.我国应当规定少年犯的最低刑事责任年龄为12岁,根据罪刑相适应原则建立相应的刑事责任体系,扩大收容教养等强制性矫正措施的适用.  相似文献   

19.
正确把握未成年人犯罪年龄证据的若干建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傅强 《法制与社会》2010,(16):274-275
本文分析了办案中未成年人刑事责任年龄出现问题的现象和成因,后就如何正确把握未成年人犯罪年龄证据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犯罪呈低龄化趋势,未成年犯罪问题日益严重。因此有学者提出降低刑事责任年龄,以增加刑法的威慑力,从而达到遏制未成年人犯罪的目的。笔者认为解决未成年犯罪问题的主要路径在于犯罪预防,而非扩大刑罚的适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