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袁顺桃 《世纪行》2013,(1):46-46
一、劳务派遣存在的问题 1、劳务派遣市场混乱。一是大部分从事劳务咨询、职业介绍、家政服务类的企业在注册登记时.其经营范围均包含劳务派遣。而这类公司的从业人员大多没有接受过劳务派遣专业知识的培训.不具备劳务派遣从业资质,  相似文献   

2.
劳务经济是经营劳动力资源的活动,以实现劳动力配置,或者说以提供劳动力服务而获取报酬收入为目的,劳务输出是劳务经  相似文献   

3.
《民主与法制》2014,(36):69-69
李某2013年9月5日与某公司签订《劳务协议》,期限为1年。李某在公司担任业务员,公司每月20日支付李某上月劳务报酬,标准为1000元、自10月开始,公司将按业务提成给李某发放工资。由于李某9月、10月、11月没有工作业绩,公司未给李某发放工资。随后,公司以效益不好为由将李某辞退。李某遂提起仲裁,要求确认双方为劳动关系,支付拖欠工资及经济补偿金。公司则认为,双方为劳务关系,按业绩支付报酬,没有业绩无需支付工资,解除也无需支付补偿金。请问:李某的主张能够得到支持吗?  相似文献   

4.
目前我国的就业问题被称为是世界性难题,根据中国具体国情,笔者提出劳务派遣是一种解决中国就业的新路。笔者从劳务派遣的含义、如何解决中国就业问题以及在中国实际运行中的问题等方面谈起,最后给出劳务派遣在中国发展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5.
钟台升  邓红华 《台声》2006,(3):28-31
2月8日上午,国台办在新闻发布厅举行了例行新闻发布会。发言人李维一主持发布会并首先就陈水扁1月29日再次发表蓄意挑衅两岸关系的讲话表明态度,海峡两岸航空运输交流委员会副理事长浦照洲、商务部台港澳司司长唐炜以及海峡两岸渔工劳务合作协调委员会会长刁春和,分别就2006年两岸春节包机以及恢复两岸渔工劳务合作介绍情况,并共同回答了记者提问。李维一:大家上午好!春节刚刚过去,在这里先给大家拜个晚年。 去年以来,在两岸同胞的共同努力下,两岸关系出现朝着和平稳定方向发展的势头。两岸同胞对此倍加鼓舞和珍惜,国际社会对此感到欣慰。然…  相似文献   

6.
今后,企业老板以困难为借口拖欠员工工资,还忽悠员工与企业共进退之类的托词行不通了。初次提请重庆市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审议的《重庆市职工权益保障条例(修订草案)》对此作出了明确规定。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化,经济持续、稳定、高速向前发展,在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之间的劳动关系出现一些新的变化,劳动法中规定的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之间的劳动关系已经不能全部满足新时期的需要,劳务派遣这一新的用工形式应运而生.劳务派遣这一用工新模式即能解决部分下岗失业人员就业难的问题,实现劳动力资源进行有效的合理配置,又能及时解决部分企业招工难的问题,值得我们提倡和推广。  相似文献   

8.
詹华 《人民政坛》2008,(7):30-31
劳务派遣,在我国又称劳动派遣、劳动力租赁。是指由作为派遣机构的劳务公司与被派遣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双方签订劳动合同。而后劳务公司将劳动者派遣到实际用工单位,劳动者在实际用工单位的管理和监督下工作的一种灵活用工形式。同国外相比较。目前我国关于劳务派遣的法律制度尚不成熟和完善。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  相似文献   

9.
通讯企业用工形式多样,劳务用工是其当前主要的用工形式之一。这种用工形式一方面为企业减少了人工成本的支出,提高了人员管理效率,另一方面也给企业带来了一定的法律风险。如何完善劳务用工机制,避免不必要的劳动纠纷,使劳务派遣人员的既得利益不受到损害,促进企业健康发展,是通讯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新重庆》2007,(2):12-13
万州地处三峡库区腹心,是重庆正在建设的第二大城市和三峡库区经济中心。全区人口170万,其中农业人口124万,农村劳动力资源80.92万,从业劳动力74.93万,农业人均耕地0.69亩,劳均1.05亩,50万农村富余劳动力需要向非农产业转移就业。2003年启动实施"阳光工  相似文献   

11.
《就业与保障》2013,(10):44-44
近日,福建省人社厅召开专题会议,研究与云南、江西建立省际校企合作关系和长期劳务合作关系的问题。福建省人社厅就业处、培训处、就业局、技工教研室等相关处室(单位)负责同志参会,会议还邀请宸鸿科技、冠捷科技、星网锐捷、宁德新能源、祥龙集团等5家重点企业人力资源部分负责人参加。  相似文献   

12.
劳务派遣,作为一种新的用工形式正在各地悄然兴起,其成为目前解决失业和富余人员就业的一种有效途径,但因劳务派遣关系把一般劳务关系的用人企业由原来的一个,拆分为两个,从而使简单的劳动法律关系复杂化,因此而产生的法律问题,也日益凸显出来。  相似文献   

13.
劳务派遣作为一种新型的用工形式,目前在国内发展迅猛,但由于劳务派遣管理不规范,派遣单位、用工单位、劳动者三方权责关系不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本文认真分析了劳务派遣的现状、存在的利弊,对如何构建和谐的劳务派遣劳动关系进行了探讨,并对创新劳务派遣机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4.
从近几年的劳务派遣用工实践看,出现了一些单位滥用劳务派遣制度,结果是劳务派遣单位一派了之,用工单位一用了之,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  相似文献   

15.
一提到经纪人,人们都会想到娱乐圈的歌星、影星等等,认为只有他们才需要经纪人。然而在重庆合川区,却有一位资深的经纪人,她专门从事农村劳动力的输出,成为农村劳动力与外地工厂的纽带。20年来,她护送农村劳动力2万余人到广东打工。  相似文献   

16.
经济快速发展、企业急需大量用工的省情,催生了各种用工渠道,“9 2”泛珠三角区域劳务协作是福建省近年来劳务协作中的新亮点。据不完全统计,去年有组织地新进入福建省就业的  相似文献   

17.
孙冬雪 《两岸关系》2010,(10):54-54
10月13日至19日,应海峡经济科技合作中心的邀请,由台湾南部县市34名乡里长等组成的“大陆探访之旅”参访团,在北京、天津两地进行了参访交流活动,  相似文献   

18.
王百平 《人大研究》2005,(6):F004-F004
和谐社会,简单地说,就是人与人和谐,人与自然和谐。处于巨变和转型过程中的中国社会,目前有诸多不和谐问题,如经济循环不畅、阶层矛盾加剧、政务摩擦不断、区域关系失衡、生态环境恶化等。追究根源,这些现象又都与城乡差距拉大、农村发展滞后如影随形地纠缠在一起。因此,“三农”问题是当前中国社会一个最具根本性、最有决定性的社会不和谐问题,也是最棘手、最难解决的社会不和谐问题。中国是一个地道的农业和农民大国,农业的基础性地位,农村的发展滞后,农民占我国国民大多数的现实,决定了“三农”问题与其他社会问题相比较,更具有基础性和连锁反应性的特点。“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增收,而农民增收的根本举措是扩大农村劳动力就业。改革开放近30年的实践告诉我们:解决农民就业,一是农业,二是乡镇企业,三是外出务工经商。我省是一个欠发达的农业省份,全省2600万人口中,农业人口有2046万人,绝对贫困和低收入人口在700万人以上,农村劳动力约1200万人,富余劳动力300多万人。经济落后、城乡差距大、农民贫困是最基本的省情。由于地处西北内陆,观念、资本、技术、产品销路等一系列因素的制约,限制了乡镇企业的发展,因此,我省依靠乡镇企业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短期内不会有大的增长。农业依然是我省农民最主要的就业方式,全省7300多万亩耕地,60%多是山地和旱地,人均3.5亩,仅能维持基本的生活需要。我国绝大部分农产品价格已高于或与国际市场价格持平,在中国加入WTO的形势下,农产品价格不可能再提高,要依靠农业富裕,必须进行农业结构的调整:一是发展特色农业,农产品品种结构和质量向优质、专用、多样化发展,这种建立在土地种养之上的结构调整尽管是十分有效的,但同时也是比较有限的;二是逐步实现农业生产和经营上的规模化,这是农业成为真正赚钱产业的惟一出路。因此,农业内部对劳动力的需求整体上将是一个递减过程。所以,农村劳动力只有进城务工,走转移这条路子,才是增加农民收入最快、最直接、最见成效的办法。2004年我省共输转城乡富余劳动力324.25万人(次),约140万人;实现劳务总收入64.40亿元,为农业人口人均增收310元,占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1840元的六分之一。劳务输转已切实发展为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距的劳务经济。一是促进了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有效地解决了群众的吃饭问题。农村劳动力进入城市就业,一方面直接增加了农民收入;另一方面非农化过程提高了农产品价格,从而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近几年来,我省部分地区遭受了各种自然灾害,但人民群众生活稳定,未出现大批外出讨饭的现象,很重要的因素就是劳务输转发挥了作用,劳务输转已成为农民的“铁杆庄稼”。  相似文献   

19.
荣根妹 《群众》2007,(1):58-59
淮安市楚州区是个拥有100多万人口的农业大区,全区共有农村劳动力49.72万人。为增加农民收入,推动农民就业,近年来,该区紧紧围绕培训、输出、管理、回流四个环节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取得显著成效,使劳务经济真正成为推进富民强区(县)、加快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一、建立培训机制,在教育培训上由注重单一技能向提高综合素质转变为做强做优劳务经济,楚州区切实转变培训思路,建立了农民教育的培训机制,由注重单一技能向提高综合素质转变,着力培养技能高、观念新、素质全的新型农民。一是全力整合农村教育资源。按照“优化公办、鼓励联办、培植…  相似文献   

20.
完善劳动合同法规范劳务派遣用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乌日图 《中国人大》2012,(12):25-28
最近一个时期以来,部分用人单位滥用劳务派遣用工、损害劳务派遣工合法权益的现象比较严重。究其根源主要是:一些用人单位为了降低用工成本而大量使用劳务派遣工;一些用人单位看重劳务派遣工的“退出机制”比较灵活的特点,将大量的正规工作岗位变为劳务派遣工岗位;还有法律规定不完善,配套规章不健全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