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今年6至7月,一场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袭击了长江、淮河、太湖等流域的半个中国。铺天盖地的洪水冲垮堤垸、公路、桥梁,淹没城镇、工厂和乡村,人民的无数财产付诸东流,即将到手的丰收年景化为乌有。大自然残酷地将一块巨石压在中国人民心头上。面对肆虐无情的洪水,我们的党,我们的军队,我们的人民没有退缩,没有溃散,他们用赤诚和热血,绘出了一幅幅抗洪救灾的壮丽画卷,奏响了一曲曲战天斗地的高昂战歌。罕见的洪水虽然吞噬了巨额的物资财产,给广大灾区人民带来极大的困难,但人民却因此获得了无价的精神财富,我们也从抗洪救灾中得到深刻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今年我国发生了自1954年以来五十年一遇的特大洪灾。在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国军民同心同德,展开了一场气吞山河的抗洪抢险斗争,并取得了伟大的胜利。事实再次雄辩地说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是我们的真正优势。植根于人民心中的社...  相似文献   

3.
我们的党,是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的,是在长期斗争中同人民群众建立起血肉联系的坚强的成熟的党.我们党没有社会民主党的传统和影响.我们党有长期、丰富的斗争经验,有能力妥善解决各种困难和复杂的问题;我们的军队,是绝对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社会主义的人民军队.这支军队久经考验,富于战斗力,是捍卫社会主义制度和人民民主专政的坚强柱石.我们的人民,是具有光荣革命传统,决不会屈服于任何外来压力的伟大的人民.我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经过长期艰苦的努力取得了革命和建设的胜利,是自己解放自己的.我国人民从亲身经历中认识到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相似文献   

4.
1998年,全国人民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发扬伟大的抗洪精神,战胜了长江、嫩江的特大洪涝灾害,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但是,痛定思痛,这场灾害也引发了人们的思考。这场洪水从表面看,是降雨量大而且集中,但从深层上说,还在于人类破坏了环境和生态平衡,打破了自然界的平衡。人是自然界的主体,是地球的万物之  相似文献   

5.
今年入汛以来,长江、嫩江、松花江发生了全流域性的特大洪水,其持续时间之长、水位之高。流量之大、险情之多,均为百年来所罕见。人民解放军遵照江主席和党中央、中央军委的命令,先后出动近30万兵力,全力以赴,投入抗洪抢险斗争。在奋战“世纪洪魔”的战斗中,各参战部队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的指示精神,结合部队担负的任务,大力开展生动活泼、坚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激发官兵热情,激励官兵斗志,广大指战员与人民群众一道,在千里“水线”筑起了一道道“钢铁大坝”,终于降伏了“洪魔”,夺取了抗洪抢险的最后胜利。…  相似文献   

6.
邱剑敏 《求知》2009,(11):13-15
阅兵是展示国威军威的重要窗口。今年10月1日,走过82年辉煌历程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天安门广场接受了祖国和人民的庄严检阅。气势恢宏的国庆60周年阅兵,集中展示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展示了我军威武之师、文明之师、胜利之师的良好形象,  相似文献   

7.
灾后初冬,记者来到今夏江西抗洪救灾主战场之一的上饶地区,看到刚刚战胜了百年不遇特大洪水的上饶人民征尘未洗,又投入了重建家园的战斗。进入九十年代以来,上饶屡遭大洪水袭击,灾情一年比一年重。据统计,今年的特大洪水使全区12个县(市)73%的人口受灾,16...  相似文献   

8.
据说国外有些搞和平演变的人,正在研究中国目前的特大洪水灾害之后,会是什么样子。会不会出现灾民外流、民怨沸腾,老百姓与共产党离心离德的局面?他们当然连作梦也盼着这一天能早日到来。事实会再一次打破他们的痴心妄想。遭受这样大的自然灾害,国家建设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遭受这样大的损失,当然是令人痛心的。即使我们有信心战胜灾害,重建家园,但肯定会延缓我们的建设速度。不过有一点也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经过这场灾害之后,我们的人民将更加团结。党的威信、政府的威信、军队的威信将更加提高。党群关系、干群关系、  相似文献   

9.
《瞭望》1999,(1)
新年的钟声已经敲响。在刚刚过去的1998年,中国人经受了亚洲金融危机和特大洪水的严峻考验,迎难而上,向世界交上了一份令人佩服的答卷。迎面而来的1999年,是我们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特殊意义的一年。这一年,我们将迎来建国50周年、澳门回归这两件意义重大的...  相似文献   

10.
洪水的启示     
抗洪抢险斗争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这不仅是降伏了洪院的胜利,更是一种抗洪精神的胜利。这场成武雄壮、气壮山河的人水斗争所产生的影响是无穷的、意义是远大的,所给人们的启示是深刻的。启示之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和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制度,是取得抗洪斗争全面胜利的决定性因素。在这不短的六十天抗洪抢险的日子里,党中央的正确、坚强领导和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人的英明、果断、及时的指挥决战决胜的能力,深得亿万人民的信赖和爱戴。本世纪任江发生三次洪水泛滥,1931年的洪水,干堤决口300多次,死亡人…  相似文献   

11.
《瞭望》1998,(40)
打掉低级趣味本刊评论员在今年抗御特大洪水的斗争中,我们的各级干部、解放军的各级指挥员,广大的共产党员,怀着人民利益重于泰山的崇高信念,置生死于不顾,奋战在防洪前线,身先士卒,严防死守,以身堵水,舍身救民,表现了光昭日月的高尚情操,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  相似文献   

12.
《瞭望》1998,(35)
1998年的夏天,我国长江、松花江和嫩江先后暴发了全流域范围的特大洪水。数十天来,暴雨不断,江河洪水汹涌肆虐,恶浪滔天袭来。全国人民心系这几条大江流域的抗洪斗争,世界也把目光投向遭受历史上罕见的洪水袭击的中国。在巨大的洪水面前,英雄的中华民族挺起坚强...  相似文献   

13.
长江今年的特大洪水引起了全国人民的极大关注,而形成这次特大洪水有两个众所周知的主要原因:一是天灾,二是人祸。天灾当然是长江流域连续的降雨造成的,人祸则是生态环境的破坏,造成水土流失并引发了特大洪水。值得深思的是今年长江的洪水流量并未达到历史最大,而却形成了历史最高水位。对这一问题的思考,我想先从地球自身的规律谈起。 1988年,美国《时代》周刊将地球推选为该年度的“风云人物”,把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提高到前所未有的位置。1992年联合国在里约  相似文献   

14.
两只紧握的手:一只代表全国人民支援灾区之手,一只代表灾区人民感谢之手;两手构成一颗红心:中国人民抗拒灾害的坚强决心——心相印,手拉手。这就是新中国第一套《赈灾》特种邮票的设计图。 今年华夏大地发生的特大洪水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在全国各界人士纷纷向灾区捐款捐物的热潮中,邮电部门上上下下也在思考:如何为灾区人民做贡献?  相似文献   

15.
《瞭望》1987,(24)
持续25天之久的大兴安岭森林大火,终于扑灭了。这是人民的胜利,是共产主义精神的胜利,也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有力地体现。 这许多天来,大兴安岭这场特大的森林火灾,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人们为火势的蔓延、国家财产的损失、人民生命的安全而揪心焦虑;人们也为扑火前线党政军民奋战不息、英勇搏斗的英雄行为而振奋激动。大难显精神,确是如此。在这场突然爆发的绵亘  相似文献   

16.
面对新世纪的新任务和新挑战,要把一个拥有12 亿多人口的大国胜利带入新世纪,实现现代化 建设的第三步战略目标,各级领导干部首先要具有能够经受住新世纪任何挑战和风险的驾驭全局能力和执政水平。而要做到这一条,最基本的是必须拓宽在各个领域联系群众的渠道,时刻保持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脱离了人民群众,我们就会丧失认识和力量的源泉,丧失执政的基础,更谈不上把他们的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 在革命战争年代,老百姓把共产党、共产党的干部、共产党的军队与人民之间的关系比作为“鱼水”关系。这个比方现在也不过时,…  相似文献   

17.
一些多年失修或质量低劣的堤段,在去年的特大洪水中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带来巨大的威胁,让人深恶痛绝,耳熟能详。因此,洪水尚未退尽之时,中央就已预为之计,提出要大兴水利,修建高标准、高质量的防洪大堤。为此,从去冬起,政府组织动员了大量的社会力量,投入了大量的...  相似文献   

18.
今年入汛以来,我国长江流域和松花江、嫩江流域发生了历史上罕见的特大洪水。在肆虐的洪水面前,党心、军心、民心,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为确保大堤的安全,确保沿江沿河重要城市和交通干线的安全,确保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广大军民团结奋战,与洪水作殊死的搏斗,在中华大地上展现了一幅幅气贯长虹的抗洪抢险图。这场严峻的抗洪斗争是在党中央、国务院的直接领导和亲切关怀下进行的。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始终密切关注着汛情,在抗洪抢险的紧要关头,他亲临荆江大堤等抗洪险段,亲自部署指挥抗洪斗争,看望、慰…  相似文献   

19.
6月上旬以来,一场特大洪水横扫华南地区,北江、西江、湘江洪水暴涨,广东、广西、湖南三省区上百个县市几乎同时告急! 党中央、国务院关注着灾区,全国人民关注着灾区,在中央军委的统一指挥下,华南地区陆、海、空三军将士在三江流域同洪水展开了生死之战! 子夜大出兵 灾情就是命令。广州军区司令员李希林、政委史玉教上将,象指挥作战一样果断决定: 鉴于洪灾来得快、来得凶,灾区部队停止训练,出动一切可以出动的人力、物力,全力以赴投入抗洪抢险。  相似文献   

20.
施平 《瞭望》1999,(31)
目前,长江沙市以下干流全线超过警戒水位,长江干堤也出现一些险情。沿江一些省份局部地区灾情严重。据悉,今后长江中下游还会有集中的降雨过程,存在着发生大洪水的可能性,防汛形势不容乐观。去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全国军民迎战特大洪水,由于发扬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怕困难,顽强拼搏,坚韧不拔,敢于胜利”的伟大抗洪精神,取得了抗洪斗争的全面胜利。至今回想当时严防死守的情境,犹令人血脉贲张,精神为之一振。面对今年可能到来的洪水,我们依然要有足够的精神准备,继续发扬伟大的抗洪精神,在已经出现险情、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