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正>彭德怀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新中国开国元帅。在数十年的革命生涯中,他英勇奋斗,南征北战,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新中国的创建立下了赫赫战功。彭德怀还在戎马倥偬中写过诗歌,记录自己革命的追求和指挥的战斗,赞颂英勇的战士。1928年2月,彭德怀任湖南国民党军独立第五师第一团团长。师部办随营学校,为了在士兵学员中秘密发展革命骨干,彭德怀推荐黄公略任副校长。彭德怀和黄公略同岁,是军中挚友。彭德怀经过多年的求索,接受了中国共产党的革命主张,  相似文献   

2.
从平江起义到长征胜利结束的7年多时间里,彭德怀一直担任红三军团(起义初期为红五军,长征快结束时又编编为红三军)军团长,在此期间,先后曾有三位政委搭档。他们的合作,堪称我军军政团结一心的典范,风雨同舟的楷模——共谋起义上井冈:彭德怀与滕代远1928年7月初,湘鄂赣边界特委书记股代远奉中共湖南省委指示,从长沙来平(江)例(阳)地区开展工作,很快便同驻守在这里的湘军独五师一团团长彭德怀取得了联系。此时的彭德林已被批准为中共党员两月有余,在他周围还有邓萍、张荣生、李灿、李光、黄公略等十多名共产党员。他们建立了…  相似文献   

3.
李聚奎在平江起义前后,追随彭德怀走上革命道路,在彭德怀受到生命威胁的紧要关头,李聚奎挺身而出,勇斗杀手李聚奎,湖南今涟源人。1926年9月从军,加入国民革命军第八军工兵营第一连。后来,工兵营归入湖南独立第五师成为该师第一团第三营。李聚奎在三营九连当兵。当时新任一团团长就是彭德怀。李聚奎第一次见到彭德怀是在他们第三营营部。彭德怀给全营的班长讲了话,支持老兵、班长“闹饷”举动。他说:“你们很久没有发饷了,生活艰苦,现在你们要求发饷,我完全支持……”当时,李聚奎已经由二等兵逐步升到中士班长了。听了彭团长的…  相似文献   

4.
欧阳青 《湘潮》2021,(4):46-48
模范红十二团源自平江起义部队1928年7月22日上午11时许,烈日当头,在湖南平江县城东门外天岳书院操场上,800多名勇士全副武装,颈系红领带,精神振奋,昂首挺胸地成方队站立着。队伍前的主席台上,湘军独立第五师第一团团长彭德怀正在与共产党人滕代远等主持平江起义誓师大会。彭德怀愤怒地声讨国民党背叛革命,屠杀工农群众的罪行;揭露军阀长官克扣军饷,使士兵一贫如洗的腐败现象。  相似文献   

5.
最近,在清理资料时发现一张留存 70年的平江县工农银行光洋票,该票于 1928年 7月由彭德怀所领导的平江县苏维埃政府发行,仅流通于湖南省平江地区。该票的发现对于我们研究早期党的金融政策提供了难得的实物凭证。   1928年 6月,湖南军阀派独立五师赴平江“清剿”,该师第一团团长彭德怀率部进驻平江县城,第一团在彭德怀的领导下,早有党的组织,并且还组织了秘密的士兵委员会作为团结士兵的核心。同年 7月,中共湖南省委派滕代远到平江和彭德怀共同策划武装起义。经过周密部署, 7月 22日,第一团在平江宣布起义并迅速消灭了城内全部…  相似文献   

6.
故事发生在彭德怀发动平江起义前夕。国民革命军独立第五师第一团团长彭德怀,于1928年4月秘密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28年6月奉命进驻平江,当时政治身份没有公开,仍然要执行‘剿匪”任务。他的部队主力一营驻扎在天岳书院,他也就常在这里坐镇。一天,彭德怀正在营部视察,突然听到外面人嘶马叫,枪声大作。一会儿,连长李灿(地下党员)进来,轻声向彭团长报告,彭团长点了点头说:“赶快处置。”这时,湖南省清乡督办署派来的平江清乡专员李铁桓和县长刘作柱,带着大队团丁,凶神恶煞般闯到大岳书院,被哨兵拦在门外。李铁桓和刘作柱,还…  相似文献   

7.
张小灵 《党史文苑》2013,(13):36-39
孔宪权,1911年3月出生于湖南省浏阳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30年2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2年8月经黄克诚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在第一至五次反"围剿"中,历任班长、排长、连长、营长、小团团长,担任过红一方面军红三军团军团长彭德怀的传令排长;长征途中,担任过红三军团第四师侦察参谋、红三军团第十二团  相似文献   

8.
已出版的几本有关彭德怀的传记中,关于彭德怀从北京赴江西庐山日程的叙述不尽相同。笔者通过公开发表的王光美及毛泽东警卫员田云玉的回忆文章揭示的情况和细节,分析并提出了有关传记中的彭德怀离京日程有误的结论,彭德怀在武昌至九江乘船期间的日程仍不确定的推断,以及迄今相关文献鲜有提及的刘少奇、彭德怀参加了在武昌毛泽东乘船上召开的商议庐山会议拟讨论题目的会议的推论。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高级将领中,李聚奎上将可谓是一位经历丰富、智勇双全的将军。在那战火纷飞的战争岁月里,他既担任过军事主官,领兵带队,冲锋陷阵;又担任过政治主官,宣传政策,教育部队;另外,他还几次出任“粮草官”,为前线作战部队提供了有力的后勤保障。薄一波同志对他的评价是:训练军队有方,作战机智沉着。 当叛徒把手中黑洞洞的枪口,对准彭德怀军长的时候,年轻的中队长李聚奎挺身冲了上去…… 1928年6月,时任湖南陆军步兵独立第五师第一团团长的彭德怀和滕代远等共产党人,根据党的指示,率领第一团800勇士发动了平江起义。身为上士班长的李聚奎参加了这次起义。起义成功以后,彭德怀宣布,平江苏维埃工农兵政府成立,并宣布起义部队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军,全军共2000多人,彭德怀任军长,滕代远任党代表。 平江城的起义枪声,极大地震惊了反动营垒,湖南反动当局慌忙调集8个团的兵力,同时,还电邀鄂、赣两省出兵堵截,企图以绝对优势的兵力,通过三省“会剿”,以消灭这支刚刚诞生的红军部队。  相似文献   

10.
已出版的几本有关彭德怀的传记中,关于彭德怀从北京赴江西庐山日程的叙述不尽相同。笔者通过公开发表的王光美及毛泽东警卫员田云玉的回忆文章揭示的情况和细节,分析并提出了有关传记中的彭德怀离京日程有误的结论,彭德怀在武昌至九江乘船期间的日程仍不确定的推断,以及迄今相关文献鲜有提及的刘少奇、彭德怀参加了在武昌毛泽东乘船上召开的商议庐山会议拟讨论题目的会议的推论。  相似文献   

11.
彭德怀与信、诗、“书”何梓林彭德怀在76个春秋中,不知写过多少信,我们能读到的很少。在已读到过的彭德怀书信中,我对他堪称书信精品的两封短信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一封是1958年底彭德怀同乡调查返京后写的。在离开家乡前,乡亲们瞒着他送了几斤蜜糖和两只鸭...  相似文献   

12.
余祖海 《当代贵州》2013,(12):54-55
"主席,我听你的,去西南!"1965年9月11日,党中央的一个决定打破了彭德怀本已平静的生活。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的彭真亲自约见彭德怀,向他转达了毛主席希望他去西南抓三线建设的建议。彭德怀感到非常惊讶,当即坦  相似文献   

13.
1966年2月中旬,彭真出现在成都永兴巷7号,已被"罢官"的彭德怀就住在这里。见到彭真,彭德怀激动地连声说:"你们到底来了!你们到底来了!"还未等彭真坐稳,彭德怀就问:"党中央下一步要干什么?我实在是被弄糊涂了。批判《海瑞罢官》,怎么把我给联系起来了?"  相似文献   

14.
1959年7月初,庐山会议召开,时任中央军委秘书长,总参谋长的黄克诚留在北京关照军委的日常工作。 会议开了半个月后,黄克诚却接到了去庐山参加会议的通知。他于7月17日赶到了庐山。 黄克诚到达庐山那天,与会人员已按照要求开始讨论彭德怀的信件。毛泽东让黄克诚上庐山,显然希望黄克诚能对彭德怀进行说服与批评,让彭德怀认错。这一点黄克诚心中也是明白的。在19日开的小组讨论会上,黄克诚却支持了彭德怀的  相似文献   

15.
正在张爱萍的革命生涯中,有较长一段时间是在彭德怀领导下工作。无论是在军事指挥上,还是在领导作风和工作方法上,以及在为人做人上,张爱萍都深受彭德怀的影响。张爱萍曾说过:"彭德怀教我做人,周恩来教我做事。"对彭德怀,张爱萍始终把他作为自己的严师诤友。对张爱萍,彭德怀也一直赏识有加。  相似文献   

16.
情暖渔翁     
人们都知道,彭德怀是位叱咤风云、嫉恶如仇、铁骨铮铮的硬汉子,殊不知他对人民和同志的那种赤子之心、拳拳之忱尤为感人肺腑。 1930年夏,红三军团攻占长沙后,由政委滕代远和红八军代军长何长工率部分兵力留守;军团长彭德怀率主力出城向南追击敌军,到达易家湾时,敌军已逃遁。红军停止追击,暂驻易家湾。彭德怀利用前方战火暂息的间歇,不顾疲劳前去湘江边寻找他在危难时为他摆渡过江的渔家罗六十老倌。  相似文献   

17.
1959年7月14日下午,毛泽东收到了彭德怀写的要求认真总结“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经验教训的一封长信,此信在庐山上引起了一场轩然大波。7月16日,毛泽东在彭德怀的信上加上标题《彭德怀同志意见书》,并批示:“印发各同志参考。”田家英时任中央办公厅政治秘书室主任并负责中央会务工作,他在信件发到与会人士之前就看到了这封信。他素来敬重彭德怀。当他读了彭德怀的  相似文献   

18.
白志文,满族,河北省易县人,是共和国的开国少将,也是为数不多的少数民族将军。建国后曾担任河北省军区石门军分区司令员、河北省军区副司令员。早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白志文就显示出足智多谋、英勇善战的军事才能。他在红三军团第五师任十五团团长时,深受彭德怀器重,堪称彭将军手下的得力干将;在攻取保安附近的旦八寨战斗中,周恩来曾亲自点将给他布置任务,对他的爱护关心与青睐溢于言表;在他担任延安城防司令期间,毛泽东热情接见他,对他赞赏有加并耐心点拔指导。这样的一位将领,在长期的战斗生涯中总是冲锋在前、身先士卒,曾三次身负重伤,死里逃生,这就使将军的军旅生涯更加充满传奇色彩。  相似文献   

19.
彭德怀浦安修风雨情感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延安连理浦安修是彭德怀1938年年满40岁时结婚的第三位妻子。在认识浦安修之前,彭德怀曾有过两次不幸的婚姻。彭德怀的第一位妻子名叫周瑞莲,是他的表妹。1916年春天,彭德怀18岁时,为摆脱贫困,外出当  相似文献   

20.
24岁的彭德怀终于拗不过四娭毑,答应讨一个堂客。但他出口惊人的“三要”,却将方圆数十里的姑娘拒之门外。唯有12岁的“细妹子”成了“钟伢仔”的新娘。 斯人虽已去,古稀老人刘坤模回首与彭德怀在一起的日子,仍旧一往情深——“我俩是有缘份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