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层信息不对称何以纾解?既往研究鲜有跳出科层制而基于中国实践场景将乡村社会要素纳入视野。基于广西B镇“美丽上墙”的案例考察,构建“结构-资源-行动”理论分析框架,探究中国情景下科层组织信息不对称问题得以纾解的原因。研究发现,科层组织与乡村社会的结构张力对信息沟通提出较高要求,科层行政的信息汲取效力却在乡村社会出现沟通边界。作为基层行动者,乡镇借助于执政党群众路线及科层运作模式,有效整合了正式与非正式资源,通过“循环往复”的汲取机制和“以不变应万变”的反馈机制,进而提高科层组织吸纳民意信息的数量和质量。由此,在科层组织与乡村社会、乡镇组织与县级组织之间,形成了一种纾解基层信息不对称的“党政吸纳”模式。在运作过程,“党政吸纳”呈现“官民有别”、“上下有序”的分类性沟通,既能充分吸纳民意信息,又兼顾了科层制内部的常规性沟通模式。本文基于中国场景下的案例分析,探究科层信息不对称问题得以纾解的新视角,尝试与科层制理论、跳板理论及扁平化组织理论进行对话,为乡村振兴工作中的信息沟通问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科层制是工业社会中有效的组织体制,形式合理性是其理论精髓,并由此表现出等级制、非人格化、规则化等特征。当前我国县级政府管理体制是一种发展并不充分的科层制,不仅未发挥出科层制的优势,而且在我国社会工业化、信息化进程中还暴露出诸多弊端。现时条件下,消除弊端、创新我国县级政府管理体制的合理路径不是盲目摒弃科层制,而是完善科层制,充分挖掘其合理性因素。  相似文献   

3.
权责一致与权责背离:在理论与现实之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权责一致是对权力与责任关系的应然描述,公共利益是权责一致的价值导向。从内涵上说,权责一致是权力与积极责任和消极责任的统一;从表现形式上看,权责一致体现在政府、组织及个人等多个层面。在理论上,权力与责任是嵌入科层制组织当中的,然而在科层组织的实际运行中,常常会出现反功能化的权责背离倾向,尤其是权力大于责任的不对等倾向。这种情况是由科层组织运行基本逻辑和科层制理论预设缺陷造成的,内生于科层组织,无法通过科层组织自身努力来消弭。因此,无论是当前抑或未来,如何防范和克服权责背离现象都是中国行政改革需要面对和解决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4.
理解当下中国地方政府治理模式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目标情境下公共管理研究的重要主题。改革开放四十余年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离不开政府治理模式适应外部环境变化的不断调适。调适的背后,是中国地方政府一以贯之的科层制架构,科层制作为常规治理机制,是地方政府组织体系的机体和基础,具有理性、专业化和高效率等优势,但同时也存在结构僵化、部门割裂等问题,需要非常规治理机制来弥补。地方政府治理模式的变革,除科层制结构进一步强化外,主要体现在非常规治理机制的变迁。新世纪以来,随着信息网络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整体性治理兴起并在中国地方政府治理中充分体现,是当前中国地方政府治理模式的新动向。基于科层制和整体性治理的互动关系,本文构建出中国地方政府的"科层制为体—整体性治理为用"模型,并以H市经营类事业单位改革作为实证案例,展开分析验证。研究发现,地方政府的组织架构和实际运作是以科层制为组织机体、整体性治理为功用的模式,整体性治理的协调、整合和相互嵌入关系机制依托科层制架构各自发挥作用,从而在作用机理上有效发挥了整体政府功用,科层制与整体性治理密切结合,科层制决定整体性治理机制作用的发挥,整体性治理弥补科层制的固有缺陷,两者之间是一种体用关系。  相似文献   

5.
关于科层制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国家的行政组织,无论采用何种具体的组织形式,其总体特性都属于科层制。科层制是指符合现代社会发展的、具有专业化、综合化的设层级、分职能的行政组织制度。这是一种以分部门、层次,集权、统一,指挥、服从为特征的组织形态,呈金字塔型的层级节制状态。科层制的优越之处是其建立在“合理一合法权威”基础上的对理性精神和效率的追求。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提出科层制理论后,其基本观点被不断地加以发展、系统和完善,至今仍是行政组织权威理论,对整个20世纪乃至更久远的将来产生着深远的影响。正如韦伯所预言的那样:“科层制将不  相似文献   

6.
李娉  杨宏山 《政治学研究》2023,(4):74-87+151
工作专班是中国国家治理体系应对复杂问题的一种常见组织形态,既承担任务协调的功能,又负责具体项目的落实到位。非常规任务与科层制治理的内在张力是设置工作专班的逻辑起点,工作专班不是对科层制常态运作的替代,而是应对环境突变的一种调适机制。它利用科层体系的现有资源,构建跨部门、跨层级、跨领域的治理结构,在科层组织中嵌入隐形化的项目团队,推动非常规任务的高效落实。2008年北京夏季奥运会工作专班“08环境办”的典型案例研究显示,该专班依靠任务驱动的人员抽调机制、责任驱动的资源抽取机制、项目驱动的知识应用机制、业绩驱动的评优激励机制进行运作。工作专班有效提升了国家治理体系落实非常规任务的能力,为重构科层制治理积累了新经验。  相似文献   

7.
李棉管  覃志庆 《公共管理学报》2023,(4):134-146+174-175
经典科层制理论将科层制的非人格化视为原则性预设和重要美德,这一预设在理论和经验层面上均激发了大量的讨论。“新官不理旧事”是科层制人格化的具体表现。H镇的案例表明,面对前任官员强力推进的征地安置工作,继任官员采取了“能推就推”、“能拖就拖”和“能压就压”的回避拖延策略,最终导致了基层科层任务的“烂尾”。“权力的基层脱域”能为H镇“新官不理旧事”的发生逻辑提供一定的解释。“权力的基层脱域”由组织目标的个体化、执行程序的情境化和组织问责的模糊化三个要素共同促成,正是以上三个要素使得经典科层制的三大假设遭受挑战,基层科层制的人格化就此发生。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话语体系中,对基层治理体系及其运作过程的深入考察和反思尤为必要。  相似文献   

8.
康雅倩 《理论导刊》2023,(3):18-24+43
近年来,数字治理以其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的优势突破了科层制政府碎片化条块分割的治理格局,使治理水平得到质的提升。尽管数字治理为国家与社会治理带来了勃勃生机,但同时也陷入一定的主体性困境,如主体中心地位受到威胁、主体意识发展受到阻碍以及主体隐私面临安全危机等。而科层制凭借制度性、专业性、科层监督机制等在一定程度上纾解了数字治理的主体性困境。因此,可借助科层制,通过规范数字治理权力的使用边界,健全数据使用的科层制监督机制,建设以人为本、权责一致的数字治理科层制体系,破解数字治理主体性困境。  相似文献   

9.
科层制是公共行政的组织形式与技术手段,其组织基础对公共权力的监督有重要影响。从组织社会学的角度来观察,科层制的效率取决于对组织权力运行的良好控制。但是单一权力核心、严格层级制的科层组织是一个核式结构,它对组织内部底层和高层的权力运行的监控呈现"近勤远怠"和"灯下黑"两大规律,最终使权力得不到有效的监控。解决之道唯有加强独立的司法权、专业的立法权对行政权的控制和促进公民社会的成长。  相似文献   

10.
纪律是行政组织的核心运作机制,也是组织建构的重要工具.以纪律为切入点观察行政组织,是从过程论视角对科层制理论的补充和发展.科层组织内部有两套运作系统,其自身宣扬的是以效率为导向,以“分工一协作”为特征的理性系统形象,而实质上倚重的却是以“命令—服从”为特征的权力系统.纪律的存在确保了科层组织两套系统运转顺畅,并行不悖.纪律一方面借助定时操练、建构身份及锚定唤醒等技术,培养组织成员的服从习惯;另一方面通过安排进度、规划空间及凸显共同意志等方法,统一组织成员的行动步调,双管齐下,将一个松散的群体整合为结构致密的集体行动单位.  相似文献   

11.
政府信息化对传统科层制组织的冲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文菊 《行政论坛》2003,(3):28-29,57
现代网络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及政府信息化正在逐步削弱传统科层制组织的治理根基,使得科层制存在的合法性遭到质疑。本文主要从科层制组织结构形态、层次节制权力体系、非人格化规则及专业化分工原则四个方面来探讨政府信息化对传统科层制组织的冲击。  相似文献   

12.
刘晓洲 《理论视野》2013,(12):49-52,63
民主是构成现代政治合法性的重要因素,其原则是平等。现代民主国家中同时存在发达的科层组织,其原则是等级。现代民主国家将民主与科层制结合在一起,来实现良好的政治和对多元价值的追求。  相似文献   

13.
大数据提高了科层制的运行效率,在行政决策中发挥着扩充决策依据、改良决策方法等独特功能,但数字技术和组织结构的影响是双向的,受制于科层制中的固有变量以及大数据与科层制之间的冲突等因素,大数据的嵌入不仅未能真正改变传统组织结构,反而在一定程度上被科层制“绑架”,导致技术赋能变“负能”,带来行政决策的新难题。基于治理要素的构成视角,从树立以人为本的治理理念,明确决策者、公众、专家、大数据四位一体的治理主体,形成考核与问责机制联动的治理制度,构建整体性治理方式等四个方面提出针对性对策,以系统优化现有的科层制,消解其积弊。实现技术其外、科层其内的融合性治理架构,真正实现技术赋能价值的回归,进而提高大数据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  相似文献   

14.
伴随后工业社会的到来,科层制的弊端日益彰显,在西方遭遇了广泛的批判,科层制改革成为政府体制改革的突破口。无独有偶,为了打破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的僵局,我们必须吸取西方行政体制改革的实践经验,结合本国实际,从以下二维视角出发改革中国的行政体制,一方面,科层制是我国行政组织模式的必然选择,需要不断的完善与发展;另一方面,应针对科层制的局限性加以改革,本文从行政伦理、学习型组织以及民主行政这三个角度,提出了超越科层制的举措。  相似文献   

15.
运用多层治理理论分析政府绩效评估的组织结构与政策体系,发现绩效评估被裹挟在府际科层关系与多层次政策网络之中,并以纵向与横向两种运行方式相互作用。一方面,评估政策制定与执行体现为纵向政府层级的科层控制和横向部门的政策分割;另一方面,多层次政策网络彰显了多属性的政策系统和跨层次的政策需求。政府绩效评估多层治理的嵌入过程存在多层评估系统与科层运作的结构失配、制度供给与绩效需求的系统张力、政策系统与技术标准的匹配困境等三重悖论。因此,要对多属性的政策系统进行分类,设计跨层次的评估政策体系,满足政府、社会与公众的多元绩效需求。  相似文献   

16.
刘桂敏 《学理论》2015,(8):26-27
社会排斥理论是在人们研究贫困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逐渐成为社会学家和政策研究者探讨社会深层问题的出发点。从社会排斥的概念入手,分析欧盟社会排斥理论的产生的背景、演变发展过程及其在各个发展阶段所蕴含的意义,意在厘清社会排斥理论的发展脉络,有助于认清社会排斥理论的发展根源。  相似文献   

17.
万希平 《求知》2010,(10):14-15
<正>生态危机在今天已经是一个世界性难题,寻求造成生态危机的真正根源和解决办法已经成为时下理论界及各国政府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作为20世纪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新发展,生态马克思主义以揭露生态环境危机的形成根源、探寻解决生态危机的办法为己任,一跃成为当今西方马克思主义最引人关注的理论之一。  相似文献   

18.
基于古典社会契约理论的阐释模式,在对公权的产生、公权私有化的根源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如何建立抑制公权私有化的长效机制进行管窥。认为夯实宪政之下公权的分化与互制,推进民众参与的广度与深度,大力培育公权行使者的公共精神是根本之策。  相似文献   

19.
《行政论坛》2016,(1):26-30
借助政治心理学的"圈内化"和"类型化"理论,从科层制行政管理制度契入、分析科层制对官员个性特质和心理状态所形成的影响来看,官员主要分为三类:偏向利己型、偏向利他型和利己利他兼顾型。这三类官员因个性心理动机的需要又形成了"圈内化"的特点。这种心理发生机制易产生腐败行为。探索通过改进科层制,优化政治生态、管理心态、文化形态和绩效模型,以完善的制度约束公共权力行使中的错误心理冲动,以积极的疏导增强官员在腐败诱惑面前的心理抵御能力,消除科层制的负面影响,开辟廉政建设外力和内力双效联动的新路径,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20.
当代中国官场存在一种突出的逆淘汰现象,不仅致使德才兼备者遭到冷遇、排挤、打击和压制,更迫使"新官""清官"为保生存或晋升而屈从潜规则,造成"劣官驱逐良官"的恶性官场生态。科层失灵是官场逆淘汰酿造发生的组织基础与制度逻辑,它主要表现为支撑选人用人科学化的四大关键机制发生系统性障碍,即"命令机制不统""评价机制不实""激励机制不正"和"监督问责机制不强"。"关系"从积极、消极两个面向内嵌于中国社会的精神世界,并强势介入到科层制的选人、用人过程中。作为中介机制,"关系"裹挟酿造了机制异变,引发科层失灵,进而导致逆淘汰现象频发。在中国的党政体系之下,治理官场是中国共产党的独特使命,执政党可以通过巧妙运用政治手段和积极领导法治建设来规制关系主义,努力重建官场秩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