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给延安保育小学校长——郭青老师祝贺百岁诞辰写一篇文章,项苏云邀集了她的“保小”同学和我们一起见面,因此便和她相识。项苏云说,当年延安保小就像个大家庭,郭青老师就是我们的“家长”。许多年来,项苏云每年都要去看望郭老师。她还召集保小、延中  相似文献   

2.
<正>在抗日战争的连天烽火中,广大海外华侨青年认定延安是革命圣地,是中国希望之所在。“到延安去!”“到抗日前线去!”成为海外赤子的共同心声。当时流传着这样一首诗歌:“一壶一钵去长征,不怕关山万里程,满腔热血去受训,不到延安誓不停!”为争取华侨支持和参加抗战,宣传中国共产党的团结抗日主张,中共中央决定,在南洋华侨回国服务团延安办事处的基础上,成立延安华侨救国联合会(简称“延安侨联”)。1940年9月5日在杨家岭大礼堂召开成立大会,有170余名华侨代表参会。  相似文献   

3.
顾保孜 《湘潮》2004,(2):13-15
周恩来去苏联治病,飞机里多出了几个孩子;孙维世策马找毛泽东拿到“通行证”;连3岁的“小老虎”也用哭声赢得了出国的机会1939年9月,周恩来和邓颖超来到莫斯科。这次他们不是来开会,也不是来学习,而是来治病的,走下飞机的周恩来胳膊上吊着绷带。在延安时,周恩来和江青一次外出,  相似文献   

4.
(一)在"文化大革命"中,开国大将罗瑞卿受到林彪集团的残酷迫害。专案组在审查罗瑞卿的"历史问题"过程中,起初并没有注意罗瑞卿的所谓"入党问题"。不久以后,专案组在从中央组织部借来的罗瑞卿档案中意外发现,罗瑞卿写的简历和干部登记表中,前后写过3个入党介绍人,这不符合党章。而且延安整风时和全国解放后写的入党介绍人,前后有一个人不同。为什么会这样?专案组两次去四川寻根溯源地调查后,得知罗瑞卿所写的3个入党介绍人,只有一个人仍在世。但翻遍那人的几大本档案,仍找不出那人加入过共产党的证据,只有  相似文献   

5.
毛泽东和张治中不仅私交深厚,而且能共言天下事。在他们长达25年的交往中,有许多美好而感人的故事。 “他就是二到延安的好朋友” 建国初期,毛泽东常常这样向别人介绍张治中:“他就是三到延安的好朋友。” 抗日战争胜利后,蒋介石连续三次给毛泽东打电报,邀请毛泽东去重庆“共商国是”。为了揭露蒋介石假和平,真内战的阴谋,阻止或延缓全面内战的爆发,尽可能地去  相似文献   

6.
汪金友 《廉政瞭望》2011,(13):65-65
抗日战争时期的延安,有“四大文化怪人”,他们不是一般的“怪”,而是相当的“怪”。 第一怪是要求吃鸡的冼星海。冼星海是个留法回来的洋学生,刚到延安时,非常讨厌吃小米。后来有人要他为《黄河大合唱》谱曲,他便提出:“必须每天给我吃一只鸡,要不然一行也写不出来。”当时的延安,到哪儿去买鸡?没办法,只得给他买了两斤白糖。他盘腿在炕上,抽一口烟,吃一口糖。只用了6天时间,就创作出这部史上最为激越的民族乐章。  相似文献   

7.
我的起跑线     
魏巍 《党史文苑》2008,(10):54-56
1937年12月,我背着沉重的行李来到山西的古城临汾。当年我17岁,这是我离开家乡郑州的第一次远行。临行前,我的良师也是我最热心的忘年朋友——一个失去组织关系的老党员黄正甫,给他的那些熟人写了信,计他们把我介绍到延安抗大去学习。可是到了延安.要找的这两个人,也许有这样那样的顾虑都推辞了。这样我就不得不贸然去闯七贤庄八路军办事处。  相似文献   

8.
叶子 《广东党史》2011,(8):9-14
“延安五老”,指的是德高望重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董必武、林伯渠、徐特立、谢觉哉、吴玉章五人。“延安五老”这一称谓,缘自朱德总司令1942年写的《游南泥湾》一诗,诗中有“轻车出延安,共载有五老”等句。诗传开后,“延安五老”便在中央领导和全体机关干部中叫响了。  相似文献   

9.
几乎无人不知,有个著名的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写了一本有名的书——《西行漫记》。但很少有人知道,在写这本书的过程中,埃德加·斯诺其实从未到过延安。他到的是保安,距延安尚有几小时的车程。真正到达并记录了延安的人,是埃德加的妻子海伦。  相似文献   

10.
侯健美 《党史文苑》2007,(12):35-40
几乎无人不知,有个著名的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写了一本有名的书——《西行漫记》。但很少有人知道,在写这本书的过程中,埃德加·斯诺其实从未到过延安。他到的是保安,距延安尚有几小时的车程。  相似文献   

11.
贾富平 《先锋队》2012,(31):23-24
"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搂定宝塔山,千呼万唤想着你——母亲啊延安你就在这里!"这是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家喻户晓的《回延安》中的几句诗。我一次次聆听歌声,一次次听父辈讲起那些峥嵘岁月的往事,一遍遍观看"老故事"频道播放的写满苦难与辉煌的历史纪录片,一次次与革命先烈的目光和心灵对接交流,无不在心中产生撞击,生出心灵的火花。水气相荡乃生长虹,于是在儿时的憧憬中,留下了红色的印记;在成年的工作中,更对延安充满期  相似文献   

12.
去朋友家小坐,朋友聊起了一件烦心事。他的独生女欢欢这几天在闹别扭。上个星期,上初二的欢欢上学迟到了,班主任要她写检讨,可倔强的她偏偏不写。父母批评她,她气鼓鼓地说;“老师迟到过几次,连‘对不起’都没说一声,我才迟到了一次,怎么就让我写检讨?”在我印象中,欢欢其实是个很守纪律的孩子,上小学五年中,虽然家离学校很远,但她从未迟到过,还一直担任班干部。倘若事情真像她  相似文献   

13.
1921年,在嘉兴南湖的一条红色游船上闭幕的中共“一大”.把马克思主义“写”在中共的旗帜上,中国共产党从此踏上了红色征途; 1945年在延安杨家岭那个倚山而建、靠油灯照明的中央大礼堂,中共“七大”的代表们,以掌声将“毛泽东思想”写在中国共产党的旗帜上; 1997年,北京人民大会堂,中共“十五大”,这一次写在旗帜上的是“邓小平理论”.它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时期找到了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  相似文献   

14.
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演出的五幕话剧《矿山兄弟》,是一出反映现代矿工斗争生活的好戏。特别是我们,作为煤矿工作者,看了之后更感到十分亲切,受了一次深刻的教育。这个戏由人艺送到我们矿区演出以后,工人们说:“这是咱们煤矿工人自己的戏,演到我们矿工心眼里去了。”大家都殷切地期望文艺工作者们能经常深入到矿区来,多写多演些这样能反映现实斗争生活的剧目。话剧《矿山兄弟》以推行岩石掘进“一次成巷”的科学实验为题材,用鲜明的阶级观点比较深刻地刻划了几个先进的矿山基层干部、老工人  相似文献   

15.
《实践》2013,(11):41-41
在延安时期,曾经发生过“用延安作风打败西安作风”的故事。当时,毛泽东到各个干部学校给学员作报告,经常是安步当车,不让接送。1939年秋的一天,他去马列学院作报告。从学院到毛泽东的住地杨家岭有四五公里,中间还横着延河水。当走到延水河桥头时,毛泽东碰到迎面走来接他的四个人。毛泽东打量了一下说:“这样做有点不好,一个人作报告要四个人接,要不得!要不得!”  相似文献   

16.
孟红 《党史博采》2011,(3):40-43
毛泽东在著名文章《反对党八股》中写到:“早几年,在延安的城墙上曾经看见过这样一个标语:‘工人农民联合起来争取抗口胜利。’这个标语的意思并不坏,可是那工人的工字第二笔不是写的一’直,而是转了两个弯子,写成了‘五’字。……这个同志是古代文人学士的学生是无疑的了,  相似文献   

17.
本文试着对党在历史上的几次作风整顿作一回顾。一、延安整风运动。1942年,为了从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加强党的建设,更好地担负起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的历史使命,中国共产党在全党范围内开展了一次整风运动。1942年2月1日,毛泽东在中央党校开学典礼会上作《整顿党的作风》的报告,第一次正式提出“整风”的概念,报告指出:“只要我们党的作风完全正派了,全国人民就会跟我们学。党外有这种不良风气的人,只要他们是善良的就会跟我们学,改正他们的错误,这样就会影响全民族。”8日,毛泽东又在延安干部会…  相似文献   

18.
“老百姓可以骂我们,我们却不能骂他们,因为他们是主人。”“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不管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只要你说的对,我们就改正。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这是毛泽东在延安时说过的几句名言,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延安是革命的圣地,抗日战争期间,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机关均设在延安,毛泽东在延安的一所窝洞内办公。1941年夏日的一天,延安公安保卫部门向毛泽东汇报一个情况:清涧县有一个农妇的丈夫被雷电击死,引起她的悲伤,她却大骂“世道不好”、共产党“黑暗”…  相似文献   

19.
陈晋 《党的文献》2002,(1):44-53
毛泽东对文化问题的思考和实践 ,经历了从农村文化到苏区文化 ,从抗日文化到延安文化 ,从新民主主义文化到社会主义文化 ,以及对社会主义文化的“来龙”、“格局”和“去脉”的构想和实施这样几个大的转折。这一过程确立了毛泽东在中国文化转型中的历史地位 ,并典型地体现了五四以后近半个世纪的时间里 ,中国先进文化的探索历程和前进轨迹 ,展示出先进文化的历史内涵是如何与时俱进 ,不断发展的。其文化探索的失误也警醒于当世。中国先进文化的创造和发展 ,在新时期以来获得了诸多方面的拓展和创新。  相似文献   

20.
张严 《学习导报》2011,(21):62-63
“道沿圣以垂文,圣因文以明道”。“文”历来被视为纪纲之要,能移风易俗、化导人心,这就是“文以载道”的由来。茅盾写于抗战相持阶段的《风景谈》正是这样一篇散文:文章以景为名,实际上是写主宰风景的人,进一步来说,文章是以“文”绘“画”,以风景为衬托来描绘有着充实内心和崇高理想的延安儿女。《风景谈》所载之“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