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战争是对生态系统最严重的破坏——老子维护生态良性循环哲理之五陈明绍自从人类社会由无阶级的原始共产社会进入有阶级的社会以来,阶级矛盾、阶级冲突、阶级对抗就不断发生、发展、甚至激化。在政治生态系统中,最深刻、最尖锐、最激烈的阶级对抗就是战争。老子所处的春...  相似文献   

2.
老子《道德经》是一部维护生态良性循环的经典著作。通过众多的自然界现象、社会上人际关系的行为和人们一般的思维准则,总结出宇宙总规律,即“道”的含义。过去有许多人对老子的学说有误会。从道德经中的“无为”误解为:老子的哲学是消极、落后、无勇气,反历史、反对军备、提倡妥协。其实老子的学说继承了当时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粹,其哲学的中心思想是“道”。从《易经》中“一阴一阳之谓道”继承下来。“道”先天地而存在,“德”因人世而建立。这个宇宙总规律“道”,要求人们接这总规律去办事,不要按不合规律的主观愿望去变干,不破…  相似文献   

3.
张敏 《理论月刊》2015,(2):32-35,71
老子的自然观念并非是一个意涵单一的范畴,而是具有多层性的,包含三重相互关联的层面:第一,自己如此之性质;第二,自然无为之原则;第三,自然而然之状态。自己如此之性质,强调的是万物依靠其自身力量存在、发展的自发性、潜在性,为老子的宇宙论。自然无为之原则,是将天地万物自生自成之性质抽象为社会(小国寡民)的组织原则,可视为老子的政治论;自然而然之状态,强调的则是万物依凭其自身力量所达到的一种圆满的状态,为老子的人生论。从自然观念的这三重意蕴可以见出老子思想的整个脉络。  相似文献   

4.
产权制度改革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产权制度改革对促进经济良性循环、维护社会稳定可起到不可估量的积极作用。但在企业产权制度改革过程中,由于主观和客观等多方面的原因,也会不可避免地产生一些影响社会稳定的因素。我们的任务是要通过多方面的工作采取得力的措施,促使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与社会稳定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5.
黄位刘 《当代广西》2005,(11):30-30
前不久,贝尔格莱德出版发行了塞尔维亚语的《道德经》(亦称《老子》),该书一上市就引起了读者的极大兴趣,很快便告罄。一本外国哲学书如此畅销是十分罕见的。其实,西方人早就把《老子》翻译成各种文字了,至今为止,各种外文版的《老子》已有250种,如今几乎每年都有一到两种新的译本问世。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被译成外国文字发行量最多的世界文化名著,除了《圣经》以外就是《老子》了。中国的崛起,需要其他国家的深切理解。而除了经济,文化也是一种重要和不可忽视的软力量。然而,在国外有可观的  相似文献   

6.
经济社会的发展使利益关系趋于多元、社会矛盾日益增多、治安环境更加复杂。宁波市象山县西周镇在复杂多元的社会环境下,党委政府将维护稳定作为基本要务,镇村干部将维护稳定作为履职内容,企业单位将维护稳定作为社会责任,村居群众将维护稳定作为自发行为,公安机关将维护稳定作为首要职责,实现了经济逐年攀升。社会日趋稳定.实现了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的良性循环。因此,在维护社会稳定工作中,公安机关必须主动融入发展大局,充分发挥维稳主力军作用,积极推动党政主导维稳工作,大力引导全社会广泛参与.共同唱响维护社会稳定“大合唱”。  相似文献   

7.
保安服务这一新兴的朝阳产业,经过广大保安人的风风雨雨三十年艰苦创业,由小到大,取得了辉煌的成绩,为构建文明和谐社会、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已成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不可或缺的专业辅助力量。保安企业在承担社会责任的同时,也要促进自身发展壮大,形成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8.
白少华  蒋天道 《传承》2012,(9):56-57
自王弼注《老》之后,《老子》就被历代学者视为是专讲玄理思辨的专著,却忽略了老子周史官的特点,忽略了他作为一个政治思想家,一个社会观察者在面临政治剧烈变动下所展现的智慧。《老子》的政治思想是入世非出世,对现实社会持批判的态度。《老子》"君人南面之术"乃是帝王政治思想,《老子》就是"帝王之学"。  相似文献   

9.
“朴”是老子思想中的伦理学基石,老子认为,人是自然的派生物,人的本质是“朴”。知识、利益、教化与“朴”是对立的,人在获取知识、利益、教化的同时,存在着对人的本质属性背离的倾向。在奴隶制社会中,人被抽去了人的本质、人性、人格,成为统治制度、礼义观念的填充体,成为神的附庸。老子对于人的本质的“朴”的规定,否定了社会进程中对人性,对人本身的抹煞,不仅在当时是进步的,即令在今天,其基本精神依然具有借鉴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朴”是老子思想中的伦理学基石,老子认为,人是自然的派生物,人的本质是“朴”。知识、利益、教化与“朴”是对立的,人在获取知识、利益、教化的同时,存在着对人的本质属性背离的倾向。在奴隶制社会中,人被抽去了人的本质、人性、人格,成为统治制度、礼义观念的填充体,成为神的附庸。老子对于人的本质的“朴”的规定,否定了社会进程中对人性,对人本身的抹煞.不仅在当时是进步的,即令在今天,其基本精神依然具有借鉴的意义。一春秋之时,诸候攻城野战,得则称王称霸,失则灭国绝祀。礼乐征伐自诸侯出,窃钩者诛,窃邦者为诸侯,…  相似文献   

11.
何大吉 《求索》2011,(9):136-138
老子运用自然观照人生和社会,虚拟“自然无为”之道并将之视为宇宙万物之源和运行活动之则,以此规约人的安身立命,构建他的社会蓝图。因此,《老子》这部道家学派的经典之作,虽没有出现“人性”一词,但老子的道家立论宗旨是出于人学的终极关怀,寻求人类生存根据,由此,“自然无为”便成为老子对人性的最高追求,自然人性思想也必然成为该部著作的支撑点和主导思想。本文就人性浊化的原因、后果及自然人性的回归三个方面浅析老子的人性思想,体味老子“道”“德”之人性价值。  相似文献   

12.
蒋伟  胡良桂 《求索》2014,(1):42-45
“道法自然”是老子哲学思维的总原则,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道”的思想体系。然而,对“道法自然”的分析,学术界已经形成了“道自己如此”、“道无从效法”的抽象思维定论,忽略了“法自然”具象的一面。其实,如果从水与老子思想的关联来看,会发现老子“道法自然”的哲学思维不仅具有唯象理念的色彩,更具有水原型的意蕴。水原型的提出将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对“道法自然”的哲学研究。  相似文献   

13.
老子之“道”,其内容涵盖了他对生死本质的认识,生死价值实践观和生死之超越的思想。老子对生死问题的重视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在对待生死的认识上,老子有一种自然的生死观、辩证的生死观,在生死的价值实践上,老子信奉返朴归真的养生之道,追求长生久视的精神境界。老子还认为如果人的精神与自然之道融为一体,就能摆脱死亡对生命的限制性。老子的生死观对现代社会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4.
黄老之学是托名黄帝之言 ,以老子道家学说为主旨 ,同时兼采诸子百家学说而形成的一种经世之学。它形成于战国末年而盛行于西汉初期。其基本内涵包括无为而治、以法治国、文武并行各个方面。这些思想是华夏文化宝库中的精华 ,处处充满着辩证法和管理意识 ,对解决当前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开发人力资源 ,提高管理效益 ,维护社会的稳定有着巨大的启迪性和实践性。本文拟就黄老无为而治、以法治国、文武并行思想对现代社会管理的价值作一探讨。(一 )无为而治思想与现代社会管理无为而治是黄老之学的精髓。自老子提出无为而治的治国方略 ,到汉武帝…  相似文献   

15.
杨琼 《新东方》2009,(11):6-11
老子是巫师。对此,楚文化和《老子》可以作证。把老子当作巫师来看待,并不是什么狼来了之类的耸人听闻的事情,请听笔者慢慢道来。的确,老子历来就是被当作大思想家、大哲学家来敬拜的,而今给他冠上巫师的头衔是否显得有些不敬呢?正如人们所熟悉的那样,哲学与巫术乃至神秘主义之学乃泾渭分明之学说,在其本质上前者代表着理性的、抽象的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16.
美玉 《黄埔》2013,(2):154-158
上一期,我们一起品读了《老子》,遨游于老子构建的宏大世界里,我们深深感受到道家思想的博大精深。提到道家,提到老子,还有一个人我们不能不提,他就是庄子,道家学说的另一位重要代表人。在他离世100多年后,又一部道家学说的经典之作被创作出来,它就是——《庄子》。  相似文献   

17.
五千言《老子》,虽然在中国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但与孔孟的儒家思想相比,老子的道家思想一度被看作出世的、消极的、甚至逆历史潮流的。然而,如果我们从老子思想的产生年代来看,就不难理解老子思想批判现实的意义,并且正是由于其批判现实的意义,因此具有其历史价值和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18.
韩亚珠 《前进》2000,(6):16-19
实现可持续发展,不仅是社会协调发展规律的客观要求,而且是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条件和根本目的。因此江泽民总书记提出: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把可持续发展作为一项重大战略,强调要把“控制人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放到重要位置,三者相互协调,进而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本文就我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进行一些探讨。  一、遵循客观规律,处理好几个关系  一是处理好生态平衡与经济平衡的关系。生态经济发展规律揭示:生态平衡与经济平衡两者间,前者为首要,是基础。因为任何形式的环境破坏、生态污染、资源浪费…  相似文献   

19.
陈善 《青年论坛》2008,(2):150-152
《老子》一书可视作一本政治学的著作,其目的在于提出让当时的社会走出混乱局面的治世良策。在《老子》中,老子分析了东周时期社会混乱的根源在于统治者实施“有为”的政治。为此,老子认为要想天下太平,人民安宁,其根本方法就在于实行一种所谓的“无为而治”,既要求统治者应该谦退不争,清静无欲,与民无事,改变人民的心智和生活,同时又注重为政的技巧。  相似文献   

20.
唐超 《前沿》2012,(3):191-193
当代中国女权主义发生着变异,处在了目标失落与对象错位的尴尬之中。老子提出了“柔弱胜刚强”的观点,认为最美好的人类社会是刚柔相济、阴阳和谐的道法自然状态。老子的阴柔之道可以为当代女权主义提供辩证与批判、方法论与本体论的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