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将中国城镇居民分为七个收入阶层,并将收入细分为工资性收入、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收入,深入分析了收入结构对各个收入阶层的服务消费影响的差异。实证结果分析表明:最低收入家庭的服务消费倾向反而越高,但由于受低收入影响而制约服务消费能力的提升;从整体来看财产收入对服务消费影响最大;不同收入结构对不同收入阶层的服务消费的影响存在较大差别,工资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是影响最低收入和低收入家庭服务消费的重要因素,经营性收入与工资收入是所有收入中对中低收入家庭服务消费影响最大的类型,工资收入和财产收入对中等收入和中等偏上收入家庭服务消费的影响比较大,而财产性收入和经营性收入能显著增加对于高收入和最高收入家庭的服务消费;家庭规模、教育和职业也对服务消费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2.
一、政策理论层面(一)要明确界定经济适用房的购买对象由于经济适用住房是具有社会保障性质的普通商品住房,因此在保障对象方面,是否应该包括中等收入家庭还有待商榷。政府的责任应该是帮助低收入者进入中等收入阶层,以此扩大中等收入阶层,因此,中等收入家庭不应该成为政府保障的对象。此外,我国目前已施行住房货币化分配,中等收入家庭的工资中(初次分配)含有住房消费部分,且公积金的基数高于低收入家庭,如果再在住房的二次分配中享受社会住房保障,则有失公允。因为中等收入家庭对住房的要求虽没有高收入阶层那么高,但相对于低收入家庭而言,…  相似文献   

3.
运用改进后的扩展线性支出系统(ELES)模型,对2004-2008年我国不同收入阶层城镇居民的各消费项目边际消费倾向和需求收入弹性等进行测算。结果显示:城镇居民总体边际消费倾向有递减趋势,而其中的低收入、中低收入阶层边际消费倾向逐年递增;在消费项目上,城镇居民对交通和通讯的需求收入弹性最大,对居住和教育文化娱乐服务的边际消费倾向以较快的速度增长,并且需求收入弹性都大于1,呈逐年递增态势。  相似文献   

4.
从社会结构来看,国外的历史经验证明:现代社会阶层结构应是中间大、两头小的橄榄型结构,即中等收入阶层占主导地位。我国目前的社会结构是上等、中等收入阶层比例小,下中等和低收入阶层比例大,  相似文献   

5.
<正> 中产阶级弱小两极特征明显高收入阶层不但侵犯了低收入阶层还侵犯了中等收入阶层的份额世界银行1997年发布的一份题为《共享不断提高的收入》的报告中指出,中国80年代初期反映居民收入差距的数  相似文献   

6.
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针对不同阶层的收入问题,提出了要“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这在党的文献中还是第一次。这就需要我们准确把握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的涵义,深刻认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在全面推进小康社会的进程中,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所具有的重要意义,采取有效措施有步骤地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1.准确地把握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的涵义中等收入是一个相对而不是绝对的标准,它具有如下几个特征:第一,中等收入是相对于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高收入和低收入而言的,并没有一个固定的标准。不同国家和不同地区有不同的标准,发展中国家的中等收入…  相似文献   

7.
浏览器     
《乡音》2006,(3)
我国启动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第一财经日报》:一场事关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改革力推中等收入群体,提高低收入群体收入。国家发改委一位专家表示,目前我国没有形成一个稳定的中等收入阶层,要在城镇内部真正形成中等收入阶层,就必须提高中等收入群体的可持续收入能力。  相似文献   

8.
《公安研究》2014,(6):68-68
韦鸿、马敬桂在《政治经济学研究》2013年第1期撰文认为,以政府需求和国外需求为主导的收入增长,在低收入向中等收入过渡阶段非常有效,到中等收入阶段后,容易导致收入差距扩大,收入增长与收入的终极意义偏离,出现"中等收入陷阱"。规避的方法是确立以消费内需为主导的收入增长方式,变投资型政府为服务型政府,修改不符合市场经济的法律制度,完成市场化改革。  相似文献   

9.
我国中等收入阶层的现状与政策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前我国中等收入阶层存在着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实际上正对中国的社会发展和政治稳定形成冲击和挑战.要扩大中等收入阶层规模,提高中等收入阶层的整体素质,形成以中等收入阶层为主体的现代社会结构,必须选择合理的社会政策,如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分配制度改革、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完善民主机制,同时大力发展教育.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30年农村居民收入差距变动及经济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楠  胡建兰 《求索》2008,(12):1-4
改革开放30年,我国农村居民收入差距呈现出曲折起伏的阶梯状特征;农村居民内部收入差距很大、有继续扩大的态势;东、中、西三大地带间呈现差异扩大的态势,东西间差异最大,中西间差异最小。我国农村居民收入差距的适当扩大,促进了农村居民整体收入水平的提高,推动了我国绝对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的大量减少;我国农村居民收入差距扩大对我国经济增长具有正效应,对农村消费需求和人力资本有着一定的负效应。  相似文献   

11.
教育机会平等与低收入阶层代际延续关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森  单莉莉 《湖湘论坛》2010,23(5):109-112
中国居民家庭收入代际之间存在较为明显的传递效应,多数子女依然滞留在与父母相同的收入组群。教育是一种重要的代际流动机制,可以改变个人命运。但教育资源在不同阶层之间严重分配不公,低收入阶层的教育机会与高收入阶层差距很大,机会不平等,因而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下一代仍然收入不高,仍是低收入者。应当发挥政府、市场、社会力量等各方面的作用,促进低收入阶层享受平等的教育机会,减少低收入阶层代际延续。  相似文献   

12.
杨丽艳 《理论月刊》2006,(10):89-91
未来10到20年将是我国中等收入者形成的重要时期,尽管目前还未形成一个实力群体,但其培育已提上小康社会议事日程,中等收入者的存在和发展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一个稳定的中等收入者阶层是构建小康社会物质文明的动力,是构建小康社会政治文明的基础,是构建小康社会精神文明的中坚。我国应在收入分配领域积极培育中等收入阶层。  相似文献   

13.
关于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问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文章首先提出 :征收个人所得税 ,主要在于调节收入分配 ,征收对象主要是高收入者。我国当前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偏低 ,不利于调节收入分配 ,不利于提高中、低收入阶层的消费水平 ;接着介绍一些发达国家提高起征点、对低收入者免征个人所得税的情况 ;文章最后提出了提高起征点的具体方案 ,以充分发挥个人所得税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4.
刘琳 《长江论坛》2003,(4):11-14
以中等收入者为主体构成的中间阶层是社会政治、经济的稳定力量;从社会发展的长远战略看,扩大中等收入阶层将是未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因此,合理调整社会政策,努力扩大中等收入阶层,是我们今后一个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相似文献   

15.
史为磊 《新东方》2013,(2):51-55
中等收入阶层与中国梦具有深层次的内生逻辑:中国梦的重要目标是使中等收入者占多数,为中等收入阶层的扩大提供发展平台;中等收入阶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依靠力量,是社会正面价值观及社会规范的创建者、引导者。实现中国梦与扩大中等收入者阶层具有共生的内在关系和一致的实现过程,二者同步共进统一于同一历史进程当中。厘清中等收入阶层与中国梦之间内生逻辑,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6.
徐世澄 《人民论坛》2012,(30):52-53
近十年来,拉美国家政局基本保持稳定,经济出现了持续增长的好兆头,初步展露出跳出"中等收入陷阱"的曙光拉美和加勒比地区是"中等收入陷阱"的典型按照世界银行2011年7月的定义:人均国民总收入在1005美元及以下的经济体被定义为低收入经济体;1006美元到12275美元的经济体是中等收入经济体,在中等收入经济体里又分为两个层次,1006美元到3975美元是中低收入经济体;3976美元到12275美元为中高收入经济体;12276美元以上的是高收入经济体。按照这一标准,2011年在拉美和加勒比地区(简称拉美)33个国家中,属于低收入经济体的只有海地1国;属于  相似文献   

17.
锐词     
《群众》2018,(18)
正中间群体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按照五等份分组,处于最高20%的收入群体为高收入组,依此类推依次为中等偏上收入组、中等收入组、中等偏下收入组、低收入组。中间群体,就是处在高收入组和低收入组之间的群体。前不久,国家发展改革委组织召开专题座谈会,研究促进"中间群体"增收。消费降级有人认为,榨菜、二锅头、快餐泡面、低端啤酒等快消品上市公司财报显示业绩较大幅  相似文献   

18.
"三元到四维":住房保障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住房保障制度是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完善的住房保障制度,有利于推动住房市场的发展,促进我国经济稳定发展与社会和谐.目前,85%的中国家庭没有购买住房的能力,其中尤以中低收入群体("夹心层"群体包括在内)住房困难问题最为突出.为此.我国住房保障的首要任务当是解决中低收入群体的住房困难问题."三元到四维"住房保障体系的构建,要求将廉租房作为解决最低收入群体住房困难的主要途径;将公共租赁房作为解决中低收入群体住房困难的主要方式;将限价房作为满足中等收入群体住房需求的主要手段;将住房公积金和住房信贷等方式作为实现高收入群体住房需求的主要措施,借此满足不同收入阶层的住房需求.  相似文献   

19.
我国中等收入阶层的形成和壮大,与我国经济体制不断完善密切相关,特别是中等收入者的程度及其影响力,与经济体制改革的效率和整个社会的福利水平是一种正相关关系。扩大中等收入者的比重,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是对传统分配制度的一个新的注释。培植中等收入阶层的可能路径包括:通过降低国有企业分配制度的显性和隐性成本,加快国有企业分配制度创新;加强对城市化进程中进入城市的农民的职业技能培训;通过完善最低工资制度等政策合理调整高收入者收入;关注弱势群体,强化社会保障,逐步提高弱势群体的收入水平。尊重私人财产权,保护合法的劳动收入和合法的非劳动收入。  相似文献   

20.
中国处在现代化的什么阶段呢?世界银行根据人均国民收入把国家分为3组:高收入国家、中等收入国家和低收入国家。我国已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但发展还很不平衡。大概有6个省市,包括港澳台、北京、天津、上海已经超过世界平均水平了,它们的部分发展指标已经接近发达国家水平,或者已经跟发达国家水平持平。沿海还有一些地区,它们的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