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何谓“氛围”?《辞海》说:“笼罩着某个特定场合的特殊气氛或情调。”它是群体成员一定生活方式的凝聚,是一定文化风俗习惯的积淀,是群体成员对群体心理的认同,是社会流行的一种普遍风气,是群体成员必须共同遵守的规范及惯例。在腐败泛滥的社会里,也存在着一种“氛围”,那就是“腐败氛围”,即“腐败文化”。掌握权力的官员一走进这个“氛围”,只要稍不注意,就会不知不觉、潜移默化地腐败起来。善于写忏悔书的原广东省揭阳市委常委兼普宁市委书记丁伟斌这样说:“是我自己走着,干部队伍中一些人把我推着,亲人们把我护着,社会上亲近的人把我哄着,使我朝这腐化堕落之路一直走着,而且越走越快,越走越远,最终滑入了不可挽救的万丈深渊!”谁在“推”?谁在“护”?谁在“哄”?腐败官员能清清楚楚地感受到这个“谁”究竟是“谁”,明明白  相似文献   

2.
公差 《求贤》2010,(12):30-30
这是一个让人想到学问的词。这是老师们最爱说的一句话:同学们,思考一下这个问题该怎么回答。进入职场后,我离教室远了,许多次大脑思考后的行为被人耻笑:“多傻呀!”“真是刚出校门,书生气!”我认真研究别人的思考方式,我发现,我的确错了,在这个花花世界,思考更丰富更多样:  相似文献   

3.
新加坡拥有“花园城市”和“亚洲四小龙”的美誉已久。来新加坡学习前我就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一个不到400万人口的小岛国,没有发展腹地、没有自然资源,何以在短短的几十年时间,一跃而跨入发达国家的行列,创造奇迹。到南洋理工大学学习公共管理,给我提供了十分难得的零距离考察这个“亚洲四小龙”的机会,也使我能够透过表层,更加深入地从公共政策的角度对新加坡经济社会做一个全面的了解和梳理。新加坡是一个“小红点”,这是常挂在新加坡政府官员嘴边的一句话。新加坡在危机中诞生,小国、危岛、孤城情境所产生的“生存哲学”和实用精神体现…  相似文献   

4.
某局任命了几个处级干部,局长把这几个新任处长召来,勉励他们说:“上任后,你们要大胆工作,同时希望你们自尊自爱,保持廉洁,永远保鲜,不能腐败。”官员要“保鲜”,这个提法很新鲜,也很有深意。那么,官员如何才能“保鲜”呢?我想,应该采取以下几种措施。首先,官员自我教育,自我“保鲜”。物必自腐而后虫生。官员应在头脑中自觉筑起防腐的长城,“拒腐蚀,永不沾”,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始终坚持党性原则,一切以人民的利益为重。郑培民同志在自我“保鲜”方面堪称典范。有些人怀着个人目的,找到郑培民家,给他或他的妻子送钱送物,但郑培民夫妇做到了“慎独”,自觉“拒腐蚀”,保持了共产党人的真正本色。  相似文献   

5.
本文仅从一般意义上讨论中国传统社会中商人群体的几个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两点看法:第一,通常所说的“官商”的概念是一个过于笼统的概念;第二,在认识传统社会中商人的地位时,应该区分商人群体中的不同类型。  相似文献   

6.
“村官”,也即村干部,是生活在中国农村最基层的一个“官员”群体。应当肯定,绝大多数村干部是好的,他们常年工作在艰苦的一线,服务群众,任劳任怨,为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做出了重大贡献。但必须清醒地看到,一些农村也存在“村官”腐败问题。在村干部违法乱纪问题中,经济问题  相似文献   

7.
民政部门肩负着社会建设、服务和管理的重要职责,是政府主管行政事务管理的重要工作部门。政风、行风、作风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党的形象、政府的声誉和群众的利益,关系到经济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如何加大政风行风作风建设工作力度,才能保持民政部门在党委、政府中的地位,提升民政部门“民政为民”的良好社会形象,推动民政事业科学发展。结合近几年工作经验,笔着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8.
有位省里的主要负责同志曾经举过一个自己亲身经历的例子:有一次专门试了一个同志,该同志本来讲的是完全正确的,我突然跟他说,是不是可以这样考虑?他马上反过来说,对,应该是这样。然后我又提醒,是不是应该这样?他又说,对,应是这样。在我的二度“提醒”下,该同志的态度来了个大反转。这个近乎有点诙谐苦涩的事例,让人在会心一笑中生发出很多感慨和思考。  相似文献   

9.
《党课》2013,(14):56-57
一项关于基层干部形象的调查显示,超过半数的受访基层干部认为当前社会对其存在普遍误读,超过六成的基层干部认为他们的形象被“污名化”了。那么,这个群体遭遇被“污名化”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呢?不可否认,在网络时代,在自媒体时代,有些网友发布基层相关信息,表达对基层干部的看法,会出现简单化、片面化或者夸大化。但是,网络本身也有自净功能,把基层官员“污名化”原因简单推给网络舆论不理性,有失公允。事实上,基层官员暴露出的太多问题,本身就严重恶化了官民关系,损害到基层干部的形象。虽然说这种现象有时只是“个别基层干部的贪腐行为”,属于“一粒老鼠屎坏了一锅粥”,  相似文献   

10.
《党课》2011,(20):47-47
1945年,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闭幕词《愚公移山》讲话中指出,人民大众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上帝。刘云山2011年7月6日在全国文明办主任培训班上的讲话《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关于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的几点思考》进一步回答了我们如何对待人民这个“上帝”问题。人民是“上帝”,就应该平等对待群众。  相似文献   

11.
吴春岩 《世纪桥》2008,(3):39-40
“高薪养廉”并未从人的内在道德体系中遏止了腐败,反而陷入了越“养”越“腐”的怪圈。只有从内在的道德体系中,提升官员的道德认知、坚定官员的道德信仰和政治信仰才是从根本上陷“腐败”于绝境。为此,我们应该从社会道德氛围及官员的伦理道德培训两个方去面着力重构官员的道德信仰。  相似文献   

12.
政风与民风     
《宋稗类钞》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个叫范廷贵的官员提兵过金陵时,驻守金陵的张忠定问道:“你一路上经过许多地方,可曾看到好的官员?”范廷贵答道:“昨过袁州萍乡县,该县县令张希颜我虽不认识,但我琢磨这个人是个好官员。”张忠定说:“何以见得?”范廷贵答:“自入萍乡县境,驿传桥道都很完备,设备很新。田亩已开垦,野无惰农。  相似文献   

13.
据报载,福建一农民捡到了一张名为林阿香的身份证,然后想办法搞到一份官员名单,再到银行开设账号,然后以“三陪小姐”口吻给官员写信要钱:“您曾跟我说过,遇到困难时会帮我的。希望您收到信后五天内,往下面这个账号汇3000元钱来。如果这么一个小小要求您都做不到,我是什么事都可能去做的。”结果是有148个官员上钧,陆续汇来的钞票达37万元多!  相似文献   

14.
布丁 《当代党员》2013,(1):70-70
有一种人,奔走在受贿者与行贿者之间,为两者见不得人的勾当牵线搭桥。他们有一个形象的称呼:“权力托儿。”近年来,因为“权力托儿”而东窗事发的官员腐败案件呈上升趋势。这些“权力托儿”成为官员腐败的催化剂,社会危害严重。  相似文献   

15.
《党课》2012,(8):49-50
近年来,一种群体情绪逐渐显现,就是“群体性怨恨”。分析近年来民众的不满情绪,存在几个基本指向:一是贪污腐败、不作为的官员;二是“为富不仁”的富人;三是具有一定特权的人;四是造成不公平事件的公共权力机构。群体性怨恨产生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民怨,民愤,民恨。特别是到了第三阶段的时候,会对社会的发展造成巨大危害。  相似文献   

16.
司马龙 《党课》2007,(2):73-76
“村官”是生活在中国农村最基层的一个“官员”群体。“村官”虽然称不上“大官”,但他们手中的权力却不容忽视。因为我国共有68万个行政村、9亿农民,有500万名包括村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在内的村官——这个庞大的干部群体掌控着农村政务乃至村民生活的大事小情。而近年来屡屡爆出的很多农村“两委”干部制造的几十万、数百万、乃至上千万的贪污大案,令社会震惊。“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村官”——一个最贴近老百姓的舒导群体,他们的腐败直接关系民心的向背,严重动摇党的执政根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而要完成这个重大历史任务,遏制“村官”腐败已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7.
衡洁 《廉政瞭望》2009,(10):14-16
一个时代接一个时代,中国官员在政坛上走完了一个甲子。 60年风云激荡,中国官员的形象变迁是中国政治文明不断发展的投影。本刊特梳理出新中国成立60年来中国官员形象变化的几个侧面,以纪念时代的脉络和节点。  相似文献   

18.
一年一度的“两会”,一年一次的总理记者招待会,总是那样地牵动民众的心。2006年3月14日上午,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闭幕后,温家宝总理在回答中外记者提问时坦陈,“我最觉得痛心的问题是在我这三年的工作中,还没能够把人民最关心的医疗、上学、住房、安全等各方面问题解决得更好”,显示了一位大国领导人赤诚为民的特质与风范。此前,同样是关注国计民生,已有一群个性鲜明的政府部长、副部长频密地被媒体聚焦于公众面前,并以“炝劲”十足的言辞成为百姓关注的焦点:面对频发矿难,李毅中撂下狠话无数;面对教育乱收费,张保庆痛斥政策梗塞;为力挺环保,潘岳以“我不在乎个人毁誉”的刚毅指斥一个个造污者……一个有良心的官员,不会麻木不仁,受环境的左右:一个正直的官员,会时时关注百姓,反映百姓疾苦;一个有责任感的官员,会一切以民众利益为己任,脱离任何禁锢。马文·鲍威尔,麦肯锡公司的前全球董事长,曾在《领导的意志》一书中对领导者所必须具备的品行进行了阐述,列在首位的一条便是“值得信赖”。他说:“一个想当领导者的人应该永远说真话,如果没有其他原因的话,至少说真话是最简单的。”“温良恭俭让”的低调姿态,在公开场合尽力回避“棱角”的谨慎作风,曾经让官员这个群体显得千人一面。眼前这些部级领导们极富责任感的言行,不仅彰显着他们自身的魅力,也影响着他们各自主管领域的现状和未来,成为我国民主政治建设日臻完善成熟的一道风景。  相似文献   

19.
《廉政瞭望》2012,(22):6-6
一天下班回家,我看见几个人围在小区门口,不知在做什么。过去一瞧,原来他们正在张贴公示,正当我打算细看到底是什么内容时,其中一个彪形大汉挡住我说:“有什么好看的,快走!”我是小区业主,凭什么不能看,我使劲儿往里凑,没想到却被他们几个推出来,还威胁说:“惹急了当心哥几个揍你!”我一个人势单力薄,还是走为上策。可没走多远,就看到他们对着告示拍照,然后又撕下告示,迅速离开。我一头雾水。  相似文献   

20.
海涛 《党建文汇》2005,(5):36-36
官员、功臣、改制、受贿.30余年的技术官员生涯.厉建中最终却黯然收场。在戏剧性的变化中,这个原本是“为神舟五号试验成功作出贡献的官员”形象也渐趋真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