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正>用好干部是为了干好事业。新修订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鲜明提出了"事业为上、人岗相适、人事相宜"的原则,树立了新时代干部选拔任用的风向标,省委组织部着力构建"五突出五强化"选人用人机制,强调要"因事择人、人岗相适"。是否有利于党和人民的事业,既是一把评判干部履职成效的尺子,也是一把检验干部队伍建设成效的尺子。  相似文献   

2.
正育才造士,为国之本。党的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的中坚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政党、一个国家能不能不断培养出优秀领导人才,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这个政党、这个国家的兴衰存亡。"新修订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坚持以推进伟大事业为导向,将"事业为上、人岗相适、人事相宜"作为一条重要原则,为做好新时代选人用人工作、建设忠诚  相似文献   

3.
要在扩大民主上下功夫,建立科学、客观的干部考察标准,改进考察方法·疏通干部“出口”,实现人岗相适,营造领导干部“能下”的社会环境·从体制和制度上保证领导干部正确行使权力,加强对干部选拔任用的监督·全面推行聘用制,解决能上不能下、能进不能出问题,妥善安置未聘人员  相似文献   

4.
一线锻炼干部。按照"政治过硬、勇于担当、人岗相适"原则,从各级党组织选派优秀年轻干部180余人,充实到疫情防控办公室和各个重要卡口,让他们在一线勇挑重担,接受锻炼考验。建立动态监管机制,对工作责任心强、积极性高、成绩突出的干部,大力宣传推介。一线考察干部。制定在重点工作一线考察干部的实施细则,明确主要内容、细化考察程序、成立专项考察组,近距离观察了解和识别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实际表现,建立干部疫情防控纪实档案。  相似文献   

5.
马跃明  干毅 《今日浙江》2011,(24):20-21
2011年5月开始,我省市、县、乡开始集中换届。换届考察干部,考什么、怎么考,既是"指挥棒",又是"风向标"。针对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任务重、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呼声高等新情况,我省紧紧围绕科学发展制定完善干部考核评价办法,全面考核德才,突出以德为先,注重群众公认,促进人岗相适,提高了选人用人的公信度和科学性。随着全省942个乡镇党委完成换届任务,11个设区市和90个县(市、区)  相似文献   

6.
《群众》2016,(9)
正当前,公务员队伍所处环境发生着深刻变化,中央、省委对加强公务员平时考核,严格管理和科学评价使用干部提出了一系列新精神新要求。近年来,江苏省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将公务员平时考核与干部选拔任用有机结合、与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有机结合、与机关信息化建设有机结合,细化考核内容、规范考核方法、强化结果运用,体现了"看平时、看一贯、看人岗相适"的干部考核工作新要求,逐渐摸索出符合实际的平时考核新路子。  相似文献   

7.
正一线锻炼干部。按照"政治过硬、勇于担当、人岗相适"原则,从各级党组织选派优秀年轻干部180余人,充实到疫情防控办公室和各个重要卡口,让他们在一线勇挑重担,接受锻炼考验。建立动态监管机制,对工作责任心强、积极性高、成绩突出的干部,大力宣传推介。一线考察干部。制定在重点工作一线考察干部的实施细则,明确主要内容、细化考察程序、成立专项考察组,近距离观察了解和识别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实际表现,建立干部疫情防控纪实档案,并作为干部选拔使用、晋升职级、  相似文献   

8.
正安徽省巢湖市深人贯彻落实全国组织工作会议和全国组织部长会议精神,牢牢把握事业为上的选人用人要求,把事业需要、岗位要求与促进干部成长、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有机结合起来,把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好干部选出来、用起来,真正做到以事择人、人岗相适。一、精准储备,以事业锤炼干部结合高质量发展的实际需要,强化专业型干部的储备培养工作,为统筹培养使用创造基础条件,确保岗位空缺时,有人可选、选即能用。建立干部管理信息库。建立40岁以下正科  相似文献   

9.
2010年以来,五指山市创新初始提名办法、实行公开选拔、竞争上岗,探索"任期+竞岗"路子,推行试岗锻炼办法,全面落实任用干部票决制,有力深化了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五指山市把基层作为摔打干部、磨练干部的重要阵地,通过急难险重任务考验干部,并将基层锻炼表现作为提拔任用干部的重要参评依据。2010年以来,五指山市委连续两年下派119名市直单位科级后备干部到全市各农村开展茅草房改造、征地拆迁、促进农民增收等重点难点工作任务,为期一年。市委采取工作组内部推实行先试后用,实现人岗相适的用人目标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九大根据新时代的发展要求新增了坚持"事业为上"的选人用人原则,凸显了选人用人重事业、重实干的导向。新增"事业为上"用人原则是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要求;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迫切需要;是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的组织保障。坚持事业为上的用人原则是选人用人的核心条件和主要标尺;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动力;是营造风清气正政治生态的根基。新时代选人用人应强化事业为上的意识,坚持对党和人民事业负责的原则;明确事业为上的原则,树立"以事择人、人岗相适"的理念;把握事业为上的方向,优化干部队伍结构;坚持事业为上的导向,选拔敢担当、善作为的干部。  相似文献   

11.
施娜柯  李福生 《前沿》2013,(8):34-35
高校在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方面取得了较快发展,民主参与意识不断加强,基本实现了由非民主向民主的质的转变。但在干部选任民主化的过程中,存在扩大民主参与与提高民主质量的脱节或背离,出现民主虚化、民主至上、民主失真、民主失范等新情况。基于对提高民主质量的迫切需求,本文依据广东某高校的干部选任实践,在操作层面上提出:提名环节的德与勤评价、推荐环节的能与绩考量、考察环节的"人岗相适"评估的民主化设计思路,按照各环节的民主要求,提高民主质量。以近三年的干部工作评议结果印证在民主参与质量方面实践与探索的成效。  相似文献   

12.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的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中,根据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三个不同的革命历史时期中国社会和革命发展的客观要求,先后建立了与之相适啦的三种革命政权,对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和胜利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正确认识中国共产党民主革命时期的政权性质,对于我们学好中共党史,全面地准确地认识中国共  相似文献   

13.
长葛市岗刘村回民组喜获捐赠最近,长葛市岗刘村村委会和少林慈善基金会水泵捐赠仪式在岗刘村委大院举行。少林慈善基金会的代表把一台价值1.8万余元的水泵捐赠给岗刘村回民组,用于解决该组群众人、畜用水难问题。岗刘村回民组处在城西灞工岗上。长期以来,人、畜用水...  相似文献   

14.
刘昕 《人民论坛》2021,(9):28-31
“能者多劳”表面是在夸一个人有能力,但很可能是在暗地里嘲讽这人比较傻。“能者多劳”并不意味着多劳能够多得,而体制机制不健全和领导者决策是导致“能者多劳”的重要原因。治理“能者多劳”困局,要强化人岗匹配,完善绩效管理,合理设置机构,提高干部领导能力。  相似文献   

15.
翁慈星(?~i934),福建省龙海市石码镇人。他是早期中共石码地方组织负责人,后来参加农工党,于1933年参加了“福建事变”活动。事变失败后,翁慈星领导的石码义勇队与郑静安、陈卓凡、杨伯凯等共40余人撤离到南靖县境内的豪岗山,坚持一、二个月的武装斗争,后因给养困难义勇队解散。  相似文献   

16.
去年,我们组织11家国有大中型企业,就当前职工队伍的某些基本素质状况,作了一次问卷调查。收到问卷应答表1107份,其中工人岗304人占28%,班组长岗148人占13.8%,管理岗232人占21.5%,科室岗242人占22.5%,工会干部53人占4.8%,中层干部100人占9.3%;中共党员409人占37.8%,团员117名占10.8%,群众549名占50.8%;年龄45岁以下者占大多数,有一定的代表性。  相似文献   

17.
根据对南京事公安局雨花分局全体民警的问卷调查的综合分析,目前公安民警具有自身的群体人格,警察群体人格的形成机制是复杂的,其中包括公安工作自身因素、组织结构组织管理因素、社会与公安职业相适因素和家庭与公安职业相适因素等多种都在起作用。同时,警察群体人格对于公安工作也构成正负效应。  相似文献   

18.
牛明强,男,23岁,山西省壶关县人,团员,山西省太原市保安服务总公司万柏林分公司一名普通的保安员。自2000年9月以来,牛明强在保安服务岗位上勤勤恳恳、兢兢业业,5年来,不论是在情况复杂、商户多的市场岗点,还是在工作环境好、任务单纯的机关岗点,他始终严格要求自己,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多次受到公司领导和驻点单位的好评,连年被评为公司先进个人,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2000年9月,牛明强初中毕业后,从壶关县农村来到太原,经过培训学习合格后,牛明强走进滨河物贸中心市场保安岗点。滨河物贸中心是一个有370多家商户的大型材料…  相似文献   

19.
  邹小和  张晓柳 《今日海南》2021,(1):后插3-后插4
近年我省加快完善与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相适 应的海岛型水利设施网络,由省水务厅牵头规划的8项水利重点工程全部纳入国家重大水利工程规 划.2020年以来,省水务厅以水利部提出的"重大项 目完成年度计划90%"的目标任务为抓手,切实加强 领导、强化监管,破解多重制约因素,推动形成部门工 作合力,千方百计推进重大水利建设.  相似文献   

20.
<正>翁慈星(?~1934),福建省龙海市石码镇人。他是早期中共石码地方组织负责人,后来参加农工党,于1933年参加了"福建事变"活动。事变失败后,翁慈星领导的石码义勇队与郑静安、陈卓凡、杨伯凯等共40余人撤离到南靖县境内的豪岗山,坚持一、二个月的武装斗争,后因给养困难义勇队解散。1934年翁慈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