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北京市社会科学理论著作出版基金办公室协办出版基金资助书介评北京市社会科学理论著作出版基金设立于1992年,是北京市委、市政府为解决学术著作出版难而拨出专款设立的。十年来,出版资助工作在市委宣传部和市社科理论著作出版基金管理小组的领导下,始终坚持正确的资助方向,不断发展完善。设在北京市社科联的出版基金办公室先后接收申请资助书稿616部,至今已有21批、371部书稿获得资助。自1992年开始,资助工作就确定了以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著作,紧密联系实际、尤其是研究北京市改革开放和社会主…  相似文献   

2.
品牌创建是社科期刊健康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方面之一,如何创建社科期刊品牌也是学界不断讨论的热点。笔者以创新为基点,围绕机制创新、观点创新、内容和思维创新、建立特色品牌、建立营销决策体系以及培养复合型编辑队伍等论点,通过对选题论证机制、激励机制、思维创新的培育、观点创新、结构性组配创新、创新风格特色、规范化集团经营、创新营销模式、编辑培养等品牌创建路径的具体分析,提出了创建社科期刊品牌的现实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3.
玉贵蓉 《共产党人》2008,(23):40-41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以及国内外市场的深度融合.品牌问题目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围绕企业品牌建设的话题也不断见诸报刊杂志。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品牌经营受到广大企业的高度重视,各种名优品牌层出不穷。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健全,出版业也逐步引入市场机制。  相似文献   

4.
《前线》1993,(1)
为帮助广大干部加深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理解,市委宣传部、市社科规划办约请中央党校减志风教授撰写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一书,已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共分十章,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问题进行了全面的分析,既可以作为干部群众学习十四大文件的参考读物,又是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入门书。读者可到阜外车公庄大街6号市社科规划办订购。  相似文献   

5.
《前线》2009,(8):F0003-F0003
由市委宣传部组织市属社科理论单位编写的通俗理论读物《科学发展在北京》,2009年6月由北京出版集团公司北京出版社正式出版。  相似文献   

6.
常好礼 《世纪桥》2001,(6):63-63
在人类历史的航船驶向21世纪之际,由车霁虹撰著的揭露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东北十四年进行罪恶殖民统治的《伪满基层政权研究》一书,已由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伪满基层政权研究》是国家“九五”社科规划基金项目基金,作者经过多年的潜心研究,终于形成22万字的科研学术著作。  相似文献   

7.
党校、行政学院期刊已经成为我国人文社科期刊方阵中一支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地方党校、行政学院期刊应当重视品牌建设,因为它们作为学术生产的重要部门,其品牌概念也具有一般产品品牌的概念要素,必须在合格的、优秀的学术产品的开发、组织、生产、加工、包装、推介和上市过程中承担起并履行好应尽之责.整体性提高地方党校、行政学院期刊的品牌竞争力,应该注意:如何应对我国新闻出版改革及期刊市场化、电子(网络)化变革的挑战;如何从品牌竞争的角度来审视刊物的政治质量标准和学术质量标准及其有机统一的问题;继续探索和解决更加能够适应期刊市场化、电子(网络)化挑战形势的刊物管理模式、经营机制的创新问题;如何更好地把握学术与咨政之间的关系;加强对地方党校、行政学院期刊运作管理状况的调查和分析,寻找到定位准确、思路明晰、各具特色的品牌建设之路.地方党校、行政学院期刊的品牌建设需要处理好刊物定位与办刊思路和方法的关系、确保政治质量与提高学术质量的关系、提高学术质量与提供咨政服务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2009年1月8日,在中央统战部华夏英才基金第12批支持党外专家、学者出版优秀学术著作暨向东北老工业基地赠书仪式上,辽宁省中医药大学副校长、省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副会长杨关林,东北财经大学教授宋维佳通过专家评审,正式获得华夏英才基金第12批资助出版著作。  相似文献   

9.
姜宇婷 《湘潮》2013,(1):142
校园文化的构建对学生的身心发展都会带来举足轻重的影响,学生从中受到的文化感染是不可忽视的,而校园文化品牌对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本文站在高校的校园文化品牌建设角度,分别指出要开展校园文化品牌的构建应保证与育人理念、专业课程、就业等方面的结合,并及时对校园文化品牌进行相关的评估。  相似文献   

10.
《奋斗》2005,(9):49-49
2005年8月《奋斗》杂志在省委宣传部、省新闻出版局共同组织的首届黑龙江省出版精品工程奖评选中获得“首届黑龙江省出版精品工程奖(社科期刊)”。  相似文献   

11.
谭献民简介谭献民,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湖南师范大学中共党史研究所所长、湖南省重点学科(中共党史学科)负责人、中共党史博士点负责人。主要研究方向:中共党史党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近年来,先后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共党史研究》、《毛泽东思想研究》等报刊发表理论文章190余篇。出版学术著作5部,完成国家和省部级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和一般项目13项。  相似文献   

12.
最近有一位较有名气的文化人,出版了一本新书。作者在书的封底有一段自我简介,简介中除了罗列自己大量的文学作品外,还有一句话非常惹眼:"出版学术著作35部"。我好奇的是,这35部学术著作是什么样的学术著作。是专著还是编著?是独著还是  相似文献   

13.
中国品牌与世界品牌的差距中国品牌与世界品牌在国际市场占有率方面的差距。根据联合国发展计划署统计,国际知名品牌在所有企业中所占的比例不到3%,但市场占有率却达40%,销售额超过50%,而与此相应的是,目前参与国际市场的中国企业中,拥有自主品牌的不到20%,自主品牌出口额在全国出口额  相似文献   

14.
略论农产品品牌建设中的政府行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农产品品牌建设是一个涉及到多个主体的系统工程,政府在其中承担着重要角色:政府是品牌农产品质量标准化体系的制定主体;是农产品品牌建设的支持和服务主体;是农产品品牌的注册和管理的主体;是农产品品牌的评价、监督和保护主体,同时农产品国家品牌与农产品品牌国际化需要政府的支持.当前政府参与农产品品牌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农产品质量标准执行不严、建设落后;政府对农产品品牌建设扶持力度仍然不够;品牌管理体制不顺,认证结果公信力不高;政府对农产品品牌的保护力度不够.为此,政府需要采取措施积极推进农业标准化建设,促进农产品品牌发展;增加对农业企业品牌建设的扶持力度,搞好品牌建设人才的培养;理顺农产品品牌管理体制,提升农产品品牌管理的公信力;加大农产品品牌保护的力度,优化农产品品牌建设环境.  相似文献   

15.
实施干部教育培训品牌化战略对提高高校基地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科学化水平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文章结合全国干部教育培训武汉大学基地的实践,依从品牌建设的基本要求,从品牌定位、品牌落地、品牌传播三个方面探索分析高校基地干部教育培训品牌建设的路径与措施,为我国干部教育培训高校基地建设提供理论支持与实践借鉴。  相似文献   

16.
《唯实》1988,(2)
由中央党校和浙江、甘肃、江苏等八所省市委党校共同编写的《国家经济职能概论》一书,即将由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公开出版。该书是目前我国国内首先推出的一本全面系统地阐述和探讨国家经济职能的专题性学术著作。作者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的结合上,认真总结了我国历史上和近几年来经济体制改革试点的经验教训,全面探索了国家经济职能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全书共设三篇十八章:  相似文献   

17.
程洁  别毕荣 《学习月刊》2012,(4):148-149
从市场营销学的角度来看.品牌是一-种具有识别性的符号,它把名称、标识、色彩、包装和设计组合在一起,成为消费者选择特定商品的工具。品牌就其实质来说.代表着销售者(卖者)对交付给买者的产品特征、利益和服务的一贯性的承诺。①品牌不仅保护着企业的合法权益.同时也对品牌使用者的市场行为起到约束作用,  相似文献   

18.
什么是品牌品牌是一种名称、术语、标记、符号或设计,或是它们的组合运用,其目的是借以辨认某个销售者的产品或服务,并使之同竞争对手的产品和服务区别开来。品牌是一个以消费者为中心的概念,没有消费者,就没有品牌。在消费者心目中,品牌不仅代表产品的品质,还可以是一种仪式,一种偶像,一种社会地位,或一位关怀自己的朋友。也就是说,品牌是一个全方位的架构,牵涉到与消费者沟通的方方面面,并且更多地被视为一种“体验”,一种消费者能亲身参与的更深层次的关系,一种与消费者进行感性和理性互动的总和。从本质上说,品牌是消费者对某种产品的“…  相似文献   

19.
以往各地政府对工业园区建设的探索侧重于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政府办事效率以及优惠政策等方面,造成了园区建设中较严重的同质化竞争。工业园区的品牌建设是新一轮区域经济竞争的必然要求。各地政府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根据自身的区位与产业特点,围绕产业集聚以打造工业园区品牌,并参与区域经济竞争,实现地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加快品牌建设是满足人们消费需求、增加人们福祉的内在要求,是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升级的重要举措,是打造中国品牌形象、增强国际竞争力的必然选择。当前我国品牌建设存在品牌意识不强、品牌培育力度较小、品牌管理与维护水平不高、品牌保护不力等问题。为加快推进我国品牌建设,应加强顶层设计,形成品牌建设合力;增强市场主体品牌意识,加大品牌建设力度;构建品牌培育促进体系,加快推进品牌建设;提高品牌管理与维护水平,提升品牌内涵;加强品牌权利保护,优化品牌成长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