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发表的一系列重要讲话和文章中,多次引用毛泽东诗词,贴切顺畅,生动形象,增强了讲话和文章的吸引力、说服力和感染力,增强了作品的历史厚重感、哲理性,升华了诗词的意境,给人以深刻的教育和启迪。以"指点江山,激扬文字"表达青年毛泽东改造中国与世界的鸿鹄之志1925年8月,毛泽东赴广州接办农民运动讲习所途经长沙时重游了橘子洲头和岳麓山。金秋时节,面对湘江碧水和漫山红叶,他  相似文献   

2.
正早在一百多年前,梁启超先生就用一篇《少年中国说》唤起了无数中华儿女的爱国热情,激起了多少炎黄子孙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又寄托了多少对中国之少年的热爱和期望。文中那"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的字字句句,如今读来仍铿锵有力,催人奋进。如今,站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  相似文献   

3.
《学习导报》2015,(5):8-12
习近平总书记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善于向古人借智慧,常以"适当的引经据典"阐明透彻的思想。他引用过的古典名句,对我们的工作、生活、学习,均有参考价值。修身篇知其不善,则速改以从善。最要在"速改"上著力。——习近平在河南兰考县县委常委扩大会议上的讲话(2014年3月18日)典出:宋·朱熹《朱子语类》卷二十一释义:意识到自己不善的言行,就应该立刻改正从善。最要紧的是在  相似文献   

4.
<正>"文化自信",是近年来习近平使用的一个高频词。这份自信何来?首先来自老祖宗留给我们的深厚文化家底;更源于坚信中国文化、中国智慧对今天的中国与世界的巨大价值。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独具个性的语言风格,引起广泛关注。吟咏习近平用过的诗句,  相似文献   

5.
陈晋 《党的文献》2021,(4):20-23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内容和结构大气磅礴,揭示了我们党百年奋斗的历史逻辑,彰显了以史为鉴、开创未来的理论逻辑,体现了我们党对历史和未来的自信精神,是激励全党和全国人民意气风发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本文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引用和发挥毛泽东诗词的情况,谈几点学习体会.  相似文献   

6.
正青年兴则国兴,青年强则国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关注青年的成长成才,在与青年的谈心讲话中多次以哲理深刻的古语名言勉励青年。本期选编部分哲言,让我们一起学习体味其中的深意。——编者1.天将降大任于斯人。  相似文献   

7.
2020年11月19日,新时代习近平引用和阐释毛泽东诗词研究学术研讨会暨中国毛泽东诗词研究会年会召开。与会学者从新时代习近平引用和阐释毛泽东诗词的基本情况、主要指向、重要意义以及彰显的伟大精神等方面展开了深入研讨。学者们一致认为,习近平对毛泽东诗词的引用和阐释,彰显了其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诠释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在各个历史时期奋斗中形成的伟大精神,展示了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高度自信。  相似文献   

8.
卢平 《先锋队》2013,(12):37-37
在我国浩如烟海的古代诗词中,有一种诗词格外引人注目,那就是带着历史的沉思、带着清廉的劝诫、带着高洁的操守的能够净化人们心灵的廉政诗词。这些诗词通过抨击贪婪的无耻与愚蠢,弘扬清廉的价值与精神,在我国的文学艺术领域留下了不朽的灿烂光辉。  相似文献   

9.
正毛泽东不仅是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而且是独领风骚的伟大诗人。曾有外国友人评价他:"一个诗人赢得了一个新中国。"郭沫若盛赞他"经纶外,诗词余事,泰山北斗",柳亚子称誉他"才华信美多娇,看千古词人共折腰"。毛泽东诗词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艺术结晶,凝聚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和时代精神,已经深入到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血液里、生命中,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耳熟能详、脱口而出的名言警句。在红色基因传承中成长起来的习近平,很  相似文献   

10.
<正>为学篇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习近平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暨201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2013年3月1日)典出:《论语·为政》原文:同引用释义:只学习、不思考,就会迷惘;只思考、不学习,思考也会陷入困境。注重学习和思考之间的关系。学习包括从书本上学,也包括从实践中学。"思"可以理解为问题意识,只有带着问题学,学习才有方向。"言必称希腊"或者认为中国应该照搬西方制  相似文献   

11.
天下篇亲仁善邻,国之宝也——习近平在俄罗斯"中国旅游年"开幕式上的致辞(2013年3月22日)典出:《左传·隐公六年》原文:往岁,郑伯请成于陈,陈侯不许。五父谏曰:"亲仁善邻,国之宝也。君其许郑!"释义:与邻者亲近,与邻邦友好,是我们的国宝(也是我们坚持的原则)。  相似文献   

12.
<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习近平《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典出:《老子》原文: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释义:做事,要在尚未发生以前就着手;治理国政,要在祸乱没有产生以前,就早做准备。中国的哲学是时间的哲学,主张在时间流中去探讨事物的衍生规律,获得处理问题的智慧。  相似文献   

13.
《党员干部之友》2014,(8):28-28
正为学篇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习近平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暨201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2013年3月1日)典出:《论语·为政》原文:同引用释义:只学习、不思考,就会迷惘;只思考、不学习,思考也会陷入困境。注重学习和思考之间的关系。学习包括从书本上学,也包括从实践中学。"思"可以理解为问题意识,只有带着问题学,学习才有方向。"言必称希腊"或者认为中国应该照搬西方制度的观点,就是典型的"学而不思";同样,要解决问题,也必须重视学习,通过归纳总结过去好  相似文献   

14.
《党员干部之友》2014,(10):38-38
正学如弓弩,才如箭镞——习近平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的讲话(2013年5月4日)典出:清·袁枚《续诗品·尚识》原文:学如弓弩,才如箭镞,识以领之,方能中鹄。释义:学习就像拉开的弓弩,才能就像箭头,还要用见识来引导,射出去的箭才能击中鹄的(达成目标)。袁枚在短短16字中,用一个比喻讲了学习、才能和见识的关系。学习是基础,基础打得越牢,用的时候才能劲道十足,否则就会"学  相似文献   

15.
<正>国虽大,好战必亡——习近平在德国科尔伯基金会的演讲(2014年3月28日)典出:《司马法》原文: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平,忘战必危。释义:国家即便再强大,如果喜欢战争也必然会灭亡。"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平,忘战必危"一句,辩证地分析了战争与国家兴衰的关系:好战的国家必然灭亡,而没有战备的国家就会处于危险之中。中华民族是爱好和  相似文献   

16.
<正>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习近平在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五次会晤时的主旨讲话《携手合作共同发展》(2013年3月27日)典出:典出:晋·葛洪《抱朴子·博喻》原文: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道乖者,不以咫尺为近。故有跋涉而游集,亦或密迩而不接。释义:如果两人志趣相投,他们不会因为有山海阻隔而感到彼此距离很远。《论语·卫灵公》中有句"道不  相似文献   

17.
<正>治乱绳,不可急。—习近平《摆脱贫困·从政杂谈》典出:《汉书·龚遂传》原文:"臣闻治乱民犹治乱绳,不可急也;唯缓之,然后可治。臣愿丞相、御史且无拘臣以文法,得一切便宜从事。"上许焉,加赐黄金,赠遣。释义:解开一团乱麻般的绳子,不能着急,需要慢慢理清头绪。有些事必须抓紧,有些事则急不得。正如"治乱绳,不可急也;唯缓之,然后可治"。条分缕析,慢慢找到症结所在,这考验一个人的智慧锐度和心  相似文献   

18.
《党员干部之友》2014,(9):28-28
学者非必为仕,而仕者必为学 ——习近平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暨201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2013年3月1日 )典出:《荀子·大略》 原文:君子进则能益上之誉而损下之忧。不能而居之,诬也;无能而厚受之,窃也。学者非必为仕,而仕者必为学。  相似文献   

19.
<正>习近平总书记讲话历来注重引经据典、寄寓新意,强调要着力赓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展现出高度的文化自信,对广大党员干部加强自身修养、提高执政水平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党员干部之友》2014,(11):38-38
正如履薄冰,如临深渊——习近平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暨2013年春节学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2013年3月1日)典出:《诗经·小雅·小》原文: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如临深渊。释义:(君子修身讲究谨慎)犹如脚踩在薄薄的冰面上,或站在悬崖边上一样,时时唯恐失坠。《诗经·小雅》里的这句话常被后人用来形容审慎的品格。习近平引用此语,意在说明党员领导干部面对人民赋予的权力,面对组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