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据9月24日新华社报道,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4日发表《关于中美经贸摩擦的事实与中方立场》白皮书。白皮书阐述了中国关于中美经贸摩擦的八大立场:中国坚定维护国家尊严和核心利益;中国坚定推进中美经贸关系健康发展;中国坚定维护并推动改革完善多边贸易体制;中国坚  相似文献   

2.
高科技领域的主导权之争,是中美经贸摩擦的核心。作为成长中的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北京应积极研判中美经贸摩擦,寻找机遇,在基础研究和战略高技术领域抢占全球科技制高点。通过正向倒逼推动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坚持自主创新战略,积极开拓市场,优化营商环境,加速推进高精尖产业发展,同时对受经贸摩擦影响较大的重点企业和行业给予政策引导和支持。  相似文献   

3.
刘英 《理论学刊》2020,(1):66-77
中美贸易既是经济规律使然,也是经贸互利共赢的必然。从中美经贸合作的历史看,经贸合作促进了两国经济和世界经济的增长。近年来美国为遏制中国发展,不断对中国发起贸易争端。从经济学理论与国际贸易实践来看,逆差并非美方挑起贸易战的理由。作为地缘政治学与地缘经济学的交叉学科,地缘政治经济学分析问题的价值日益凸显。从地缘政治经济学分析可以看出,中美经贸摩擦被特朗普政府用作解决其国内难题的工具和战略;美国近年已经把中国的定位从潜在竞争对手改为战略竞争对手,为实现"美国第一"的目标,美国从地缘政治上对中国采取遏制战略。由此不难理解中美贸易摩擦从一开始就与科技战等同步推进,美国甚至有人提出中美"脱钩"。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中美贸易摩擦不会停止,但中美经贸合作依然是大势所趋。为此中国要坚定不移扩大对外开放,做大做强自己,加强自主创新,坚持合作共赢,有理有利有节地应对经贸摩擦。通过加强与美国及其他经济体的经贸合作来深入推进经济全球化,让世界经济回归正常发展轨道。  相似文献   

4.
<正>8月15日,针对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宣布将对约3000亿美元自华进口商品加征10%关税,来自中国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的表态十分明确地传递了中方立场:"美方此举严重违背中美两国元首阿根廷会晤共识和大阪会晤共识,背离了磋商解决分歧的正确轨道。中方将不得不采取必要的反制措施。"中美经贸摩擦持续一  相似文献   

5.
正自2018年3月中美经贸摩擦开始以来,双方的舆论交锋、政策宣示、举措过招等呈现了这场冲突的多种形态。美国政府不顾经贸摩擦对其经济和国际形象的损害,执意推动,自有更多企图。透过纷繁的信息,从战略视野来看美国政府制造的这次摩擦,具有重要现实意义。首先,这次摩擦体现了美国的国内战略考量。早在2017年3月,美国新一届政府就开始进行调查准备,涉及增加进口关税的产品种类和行业领域不断增多。对其国内而言,这是为迎合社  相似文献   

6.
今年上半年以来,由于各方面因素的作用,经贸问题成为中美关系中麻烦最多的领域。在中美经贸摩擦的议题中,贸易不平衡是核心也是焦点。据美方统计,中国是与美有贸易赤字最多的国家,到2006年,美国对中国的贸易逆差已超过2300亿美元,占美国对外贸易赤字总额的34%。虽然我们注意到,  相似文献   

7.
<正>对世界而言,相较于一些人热衷于冲击全球产业链的生乱添变行为,来自中国这种代表和平合作力量的"稳的因素"更显弥足珍贵。中美经贸摩擦持续一年多的大背景下,中国经济的活力和韧性备受世界关注。中国国家统计局7月15日发布上半年宏观经济数据,显示出中国经济总体平  相似文献   

8.
正中美经贸摩擦引发舆论场关于中美关系的种种论调。中美建交近40年,两国关系一路走来,始终在跨"坎"过"关"前进。把握现阶段的中美关系,既不可妄自尊大,也不应妄自菲薄,既要有智慧与眼光,更要有定力与耐心。我们要认清美国对华政策"接触"中之"遏制"。自1979年建交以来,中美两国政治、经济、人文等领域的交往迅猛扩大,但社会制度、意识形态  相似文献   

9.
世界经济于2017年终显亮色,发达国家与新兴经济体首次实现明显同步复苏。2018年年初至今,世界经济仍处上行周期,各国发展经济的信心不断增强。但值此全球经济增长基础尚待巩固之际,美国挑起中美经贸摩擦,将世界经济拖到了危险的十字路口。  相似文献   

10.
正今年5月以来,美国再度升级中美经贸摩擦,企图以此迫使中国接受其不合理要求。这激发了中国人民的强烈爱国热情,坚定了我们集中精力做好自己的事情、通过改革开放发展壮大自己的决心。但也有少数人担心中国经济迈不过这道坎,甚至出现了  相似文献   

11.
正今年,我国经济保持了总体平稳、稳中向好态势,同时也面临一些新问题新挑战。当前,美国挑起的经贸摩擦,是我国经济运行面临的一个变数。中美经贸摩擦会改变我国经济稳中向好的态势吗?只要作一些深入分析研判后,就一定会得出否定的答案。一、中国经济保持稳中向好态势具有牢固基础要走好前方的路,有必要回头看看走过的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曾遭遇过各种封锁、制裁、压力、挑战,但这些都没能阻挡住中国经济茁壮  相似文献   

12.
入世后美国对华经贸政策的两面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加入WTO翻开了中美经贸关系发展史上新的一页,美国对华经贸政策也有了相应调整与嬗变。但是双边经贸交往过程仍然波浪起伏、变数较多、稳定性差。症结何在呢?笔者认为一个“传统”因素就是美国对华经贸政策具有两面性,这种两面性如同两只不协调却操纵着同一个方向盘的手,一只手把握着加强中美经贸合作的主导潮流,这是美国的利益之重;另一只手则总向“右转”用力,以中美贸易摩擦来寻衅滋事。美国对华经贸政策就是这样的矛盾统一体。“两只手”的  相似文献   

13.
<正>《北京青年报》7月17日刊登社评说,近日有媒体报道,由于中美经贸摩擦影响,中国企业特别是制造业大量外迁,有人抛出了"唱衰"中国制造业的论调。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孟玮7月16日回应表示,中国制造业已经进入转型升级、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出现企业到国外设厂经营是正常现象,"中国制造业外迁的规模并不大,而且是以中低端的企业为  相似文献   

14.
<正>《光明日报》5月20日刊登复旦大学副教授沈逸的文章说,中美经贸摩擦正日趋明显地进入战略相持阶段。当美方的极限施压没有取得其期待的效果,当中方展现出具备有效回应的能力时,一些错误认知却在网络上悄然浮现:第一,美国势力大,中国必败,晚认输不如早认输。这种论调在2018年就有浮现,其大致的观点是,中国打不过,打不起,承认  相似文献   

15.
2010年,全球后危机时代,国家利益碰撞更加频繁。为应对中国的快速发展,奥巴马政府的对华政策重回小布什时代的两面下注,拉拢中国周边国家,编织抗衡中国的包围圈。中美在汇率问题、对台售武问题、朝鲜半岛等问题激烈交锋,但在年末召开的两大峰会上却达成妥协,凸显了全球化时代中美经贸平衡关系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16.
2011年,全球后危机时代,国家利益碰撞更加频繁.为应对中国的快速发展,奥巴马政府的对华政策重回小布什时代的"两面下注",拉拢中国周边国家,编织抗衡中国的包围圈.中美在汇率问题、对台售武问题、朝鲜半岛等问题激烈交锋,但在年末召开的两大峰会上却达成妥协,凸显了全球化时代中美经贸平衡关系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17.
《奋斗》2021,(7)
正就业是民生之本,是社会稳定发展的"压舱石",是人们实现价值、解决温饱、改善生活的基本途径。近年来,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产业结构升级转型尚未完成,内部经济环境不乐观;对外贸易方面,面临着中美经贸摩擦、逆全球化趋势、全球经济减速等风险,就业问题逐步凸显,就业难度不断增大。同时,新冠肺炎疫情进一步加剧了就业压力。可以预见的是:受疫情影响,"保就业"相关政策在一两年内仍将持续推进。  相似文献   

18.
正当前,中美经贸摩擦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国内出现了一些疑虑、慌张,甚至有人惊呼"狼来了"。在这种情况下,需要我们放宽历史视野,在更高层次上"睁眼看世界",总结世界强国兴衰的经验教训,认清我国所处的历史方位,正视各种外部挑战,齐心协力把自己的事情办好。一、新兴国家在发展进程中普遍经历了一个关键性阶段  相似文献   

19.
正当前,中美经贸摩擦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国内出现了一些疑虑、慌张,甚至有人惊呼"狼来了"。在这种情况下,需要我们放宽历史视野,在更高层次上"睁眼看世界",总结世界强国兴衰的经验教训,认清我国所处的历史方位,正视各种外部挑战,齐心协力把自己的事情办好。一、新兴国家在发展进程中普遍经历了一个关键性阶段随着15世纪地理大发现和新航路的开辟,各大陆日  相似文献   

20.
胡锦涛主席4天的美国之行早已结束,但对于当今世界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中美关系的影响将是深远的。作为继1978年邓小平和1997年江泽民之后的第三次中国最高领导人的美国之行,作为新世纪中国领导人对美国最高级别的访问,其包含的深刻内容和持久影响无疑需要进行全面的解读与总结。首先,在经贸关系方面,胡锦涛极大地展示了中国缓解中美经贸和知识产权纠纷的诚意。近年来,持续发展的中美经贸关系既构成了双方关系的重要战略基础,又是导致双方关系不断出现摩擦的结构性矛盾之一。就在胡锦涛访美前不到一个月的2006年3月29日,美国商务部长古铁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