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江淮》2010,(7)
<正>池州境内生态环境保护良好,经济与人口、环境协调发展,是中国第一个国家生态经济示范区,在推进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池州始终坚持建设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城市,把城市山水环境整治与涵养城市品质有机结合,构建山绿有魂、水活有韵的城市空间,凸显池州的天生丽质。人们常说,一年之中春色最美。然而,在池州,越来越多的人感到,四季常绿,鲜花与绿荫作伴的季节似乎常在身边。无论世居池城的池州人,还是乔居古城的外地客,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感受:池州越来越绿、越来越美了!  相似文献   

2.
张文雄 《求是》2013,(12):35-36
城镇化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基本问题,是一个大战略、大问题。务实推进城镇化,必须把提升城镇化质量摆在重要位置。当前,一些地方城镇化盲目扩张,一哄而上,贪大求洋,城市迅猛"长大",导致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有的"重面子轻里子"、"重地上轻地下"、"重硬件轻软件"、"重短期轻长远",缺乏产业支撑,有城无市;有的"化地不化人",重物轻人,忽视人的城镇化,城镇建设品位  相似文献   

3.
正小城镇是大战略、大名片、大产业,贵州以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示范区为引领,走出了一条具有新时代特征、具有山地特色的新型城镇化之路。小城镇位于农村之首、城市之尾,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对于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贵州以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示范区为引领,以人的城镇化为中心,以高质量发展为关键,以改革创新为方向,走出了一条具有新时代特征、具有山地特色的新型城镇化之路。  相似文献   

4.
城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现已被视为未来扩大内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在动力。作为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一翼的宣城,如何加快城镇化进程,促进其跨越式发展?本文借鉴国内外城镇化的研究成果,在回顾历程、分析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宣城未来城镇化发展定位与空间布局,并就如何将宣城构筑成宜业宜居的苏浙皖交汇区域中心城市提出设想。  相似文献   

5.
中国共产党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发展道路,以"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领乡村"为指导方针,积极推进农村城镇化发展进程。"以点带面求发展,统筹联动促和谐",通过对我国现阶段各地区农村城镇化进程中城乡产业规模、农民生活理念、社会组织发展程度以及土地周转率等核心要素凸显的共性问题的总结,积极探索走出一条优化城镇化建设的要素配置、建立完善的新型农村城镇化发展体系的新走向发展道路,不仅符合农村城镇化的发展实质和内涵,发挥总揽全局普适性的作用,也是现阶段统筹城乡发展、实现社会有序、稳定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6.
张文雄 《学习导报》2013,(16):15-17
李克强总理指出:"城镇化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一个基本问题,是一个大战略、大问题。"务实推进大战略,审慎思考大问题,必须把提升城镇化质量摆在重要位置。城镇化提质是扩大内需的重大举  相似文献   

7.
城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与必然结果。在我国工业化与现代化进程中,城镇化水平长期以来滞后于经济发展水平,特别是滞后于工业化进程。我国计划经济时代实施重工业超前发展战略是城市化滞后的直接原因,城市规模分布不合理减缓了城镇化进程,新工业化弱质是改革开放后我国城镇化发展相对滞后的主要原因。城镇化滞后制约了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路径和进程,阻碍了"三农"问题的解决,导致产业结构调整困难、市场扩张能力疲弱。要解决城镇化滞后,必须深化户籍制度、就业制度、土地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创新;加快产业转型,提升工业化水平,积极发展第三产业,为加快推进城镇化奠定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8.
董文琴 《奋斗》2013,(2):34-35
正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城镇化是城市发展的客观规律,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更是根本解决"三农"问题的内在需要。推进新型城镇化,对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增强内  相似文献   

9.
文摘     
《红旗文稿》2012,(21):39-40
李克强:协调推进城镇化是实现现代化的重大战略选择城镇化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一个基本问题,是一个大战略、大问题。特别是在国际经济环境发生深刻变化、我国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以及面临经济下行压力的新形势下,我们要按照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深入研讨城镇化科学发展的问题,这很有必要,意义重大。一是城镇化是现代化应有之义和基本之策。二是城镇化是我国最大内需潜力之所在。三是城镇化需要不断强化产业支撑。四是保障粮食安全是城  相似文献   

10.
杨斌 《前线》2017,(2):88-89
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推动的国家战略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疏解非首都功能、探索人口经济密集地区优化开发模式,具有重要意义.2017年和整个"十三五"时期,通州将牢牢把握城市副中心战略定位,以最新理念、最高标准、最好质量推进副中心建设,着力打造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示范区、新型城镇化示范区、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示范区.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村改居"已成为部分地区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而新建"撤县设区"已经过去了一年半的时间,但市民化进程仍然较慢、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城市管理水平不高等问题一直影响其城镇化发展。研究"村改居"政策并破解这些难题,能更好地推动新建区城乡一元化协调发展,助力新建区打造"美丽南昌·幸福家园"的新建样板。  相似文献   

12.
十八大报告指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这为辩证地处理好新型城镇化与生态优先几个关系问题提供了理论依据。新型城镇化与生态优先的关系问题很重要,污水处理厂、垃圾填埋场和公园绿化不是城市生态建设的全部,而城市的净化、绿化、美化,需要完整的生态基础设施的支撑。一、新型城镇化要做到生态优先发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着力提高城镇化质量"。快速城镇化已经持续了30年,当前城镇化进程中存在一些生态环  相似文献   

13.
推进城镇化战略的理论思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沈越 《求是》2001,(16)
十五"计划纲要,把城镇化提高到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高度。"十五"期间的战略重点是小城镇建设,这一战略的实施将拉开我国在新的历史时期推进城镇化进程的序幕,不仅对"十五"期间加快我国城镇化步伐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今后更长时期内实现我国经济社会稳定发展具有深远意义。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历史回顾自19世纪中叶西方殖民主义者用炮舰打开中国的大门以来,中国开始了近现代城镇化进程。新中国成立以前的100多年中,随着经济社会的缓慢发展,在旧中国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出现了一批新型的工商业城市,如上海、大连、青岛、烟台等…  相似文献   

14.
《求是》2010,(12)
<正>《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的批准实施,为池州提供了加速发展的历史机遇。我们要以示范区建设为新起点,努力打造新的增长极,在承接产业转移中推进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15.
<正>金色6月,我省传来捷报:成都高新区获批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这是国务院批复的中国西部首个、全国第8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获批"国字号"自主创新示范区,是对一个区域创新驱动引领发展的最高褒奖。回顾2014年,成都高新区交出了一张张漂亮的"成绩单":实现产业增加值1178.2亿元,增  相似文献   

16.
刘明霞  刘琳 《共产党人》2011,(16):34-37
中国民主革命最核心的问题是农民问题,农民最核心的问题是土地问题。自中国共产党1921年成立以来,90年土地风云,延续了中国宏大历史命题:几亿农民的生存与发展;以工业化和城镇化为标志的现代化进程。二者,归根结底是土地问题。"土地上不仅可以长出粮食,还可以长出城市和房屋。"90年土地风云,有一条清晰的线索:土地革命时期"打土豪分田地",抗日战争时期"减租减息",解放区时期和建国初期的"土改",其基本特征是实现"耕者有其田",以此充分调动农民积极性,这是几千年来中国农业社会的最高理想。建国之后,中国共产党面临的选择是,如何推动中国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从农业国家向现代国家转型。中国道路如何走,反映在土地问题上,是上世纪50年代的农业合作社和人民公社运动。改革开放后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及90年代至今仍在进行的土地规模流转,则勾勒出中国共产党在探寻中国道路上,对于土地问题的重新审视:既让农民拥有充分的持久的土地经营权,同时保留了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中国家对土地的主动权。土地从私有到集体与国家所有的跌宕起伏,从现代社会的视角分析,这不仅是关系中国8亿农民安身立命的核心问题,关系粮食安全问题和国家长治久安的基本问题,也是中国经济社会转型中,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中必须面对和解决的基本问题。  相似文献   

17.
洪业应 《世纪桥》2012,(15):73-74
本文以贵州省为研究区域。产业集群是产业发展的新趋势,具有独特的优势,它对城镇化进程产生了重要影响,是提高城市竞争力、促进城市化的重要手段。贵州作为欠发达、欠开发的地区,城镇化水平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在发展的过程中面临诸多问题,这些问题无一不与城市化密切联系。本文在分析贵州省城镇化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的基础上,着重探讨分析了贵州产业集群发展对城市化的影响;并提出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培育新兴产业集群、以产业化带动城市化,必须培育和发展具有贵州特色的新兴产业集群来带动贵州的经济发展,促进贵州的城镇化进程等方面的对策思考。  相似文献   

18.
城镇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生活方式、生产方式、组织方式和文化方式转变的过程,其发展水平是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在我国的城镇化进程中,"政府主导"的因素大于"市场自然演变"的因素,政府行为在城镇化过程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那么这条以政府主导的城镇化道路存在哪些问题?应该如何解决政府主导型城镇化道路中产生的问题?对此问题的解答对于我国新型城镇化的科学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城镇化是现代社会工业化进程中必然经历的阶段。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根据中国的发展阶段和特殊国情,逐步探索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提出新型城镇化理念的现实背景是,一方面,城镇化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进一步凸显;另一方面,我国城镇化也出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新型城镇化的内涵和要求至少包括六个方面:新型城镇化是"质量明显提高"的城镇化;是"四化"同步的城镇化;是"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是体现生态文明理念的城镇化;是"以城市群作为主体形态"的城镇化;是注重文化传承和历史文化保护的城镇化。推进新型城镇化要解决人往哪里去的问题、地从哪里来的问题、钱从哪里来的问题、现代农业谁来搞的问题,最根本的还是要靠改革。  相似文献   

20.
正"十三五"时期,安顺市将持续打好"一二四"攻坚战,推进"四个轮子"一起转,加强"五型城市"建设,努力建成全国新型城镇化示范区、黔中经济区重要增长极、生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和大健康医药产业创新示范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