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徐文军  李军 《世纪桥》2004,(3):47-48
1919年五四运动在北京爆发后,全国各地纷纷响应。一场声势浩大的反帝爱国运动的高潮迅速在全国掀起,当时地处我国东北边陲的黑龙江地区,广大学生和各界民众也走上街头,积极投身到这场伟大运动之中。表现出了极大的爱国热情。 5月6日五四运动的消息传到哈尔滨,哈尔滨各界爱国群众率先纷纷行动起来,走上街头,游行示威,散发传单,组织演讲,积极声援北京学生的正义行动。各报刊连续报道北京各  相似文献   

2.
正今年是五四运动95周年,历史已经将当时一个衰乱破旧的中国带入实现现代化的关键阶段。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被后人从多个层面上加以阐述,本文拟从爱国主义民族精神、基层民众政治参与、文化变革和先进政党创建等视角,阐述五四运动所展示的现代价值,以期对现实有所裨益。一、国家与民族:现代理念的注入通常说的五四运动是指以历史事件形式展现的一场群众爱国运动,张扬民族精神是它最显著的特点。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也是民族精神的集  相似文献   

3.
正五四运动是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历史事件,是新民主主义的开端,是民族复兴的历史起点。它不仅促进了中国各地民众的觉醒,而且推动了广大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五四运动后,在北京求学的江西赣南籍知识青年,把自己所接触到的先进理论带到家乡,为改变家乡的面貌,为早期中共地方组织在赣南地区的建立和发展,为赣南苏维埃  相似文献   

4.
在1946~1947年间,中国言论界出现了三种不同的"新五四运动"主张.一是国民党主导下的"新五四运动";二是共产党主导下的"新五四运动";三是美国主导下的"新五四运动".这三种不同的"新五四运动",对五四的解释互不相同,但又都是政治性的,都是从现实的政治需要出发,为各自的政治立场服务的.所谓"新五四运动"本质上是一种政治宣传和民众动员运动,它反映了战后中国各派政治力量之间的分化互动及中国政治的走向.  相似文献   

5.
作为五四运动导火线的青岛问题与山东民众有密切的利害关系.为了维护主权,旅京山东人充分利用在京鲁籍人员与军政界高层有密切关系的条件,开展向北洋政府的请愿.在五四运动中,旅京山东人逐步壮大自身力量,保护爱国学生,配合了全国的爱国运动,也在一定程度上使五四运动避免了大规模的流血事件.  相似文献   

6.
卷首语     
本期刊物与读者见面时,正是波浪壮阔的五四运动80周年纪念日。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开端,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作了思想上和组织上的准备。《纪念五四运动,宏扬五四精神》将让你了解到五四运动的起因和发展进程,《五四运动在厦门》、《五四运动对闽北革命历史的推动作用》,将让你了解五四运动的深远影响,你将读出五四运动强烈的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7.
龙江泥塑     
《奋斗》2015,(7)
<正>泥塑是一种极具表现力的造塑艺术,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民众基础:题材与形式多种多样,技法和风格灵活多变,表现民众的生活情趣、喜怒哀乐,深得各个时代各个阶层的欢迎喜爱,黑龙江泥塑继承传统,师法中原和南方传统1:艺,结合地域文化,幵创出一方崭新天地改革开放以来,黑龙江泥塑T艺家们不懈探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丁敏安"漫刚风"泥塑夸张、幽默,针砭时弊,寓沉思  相似文献   

8.
正今年是五四运动90周年。90年前所发生的五四运动在我国近代史上具有划时代的历史地位和重大意义。五四运动的发生与1915年的新文化运动有密切关系,这次运动促成  相似文献   

9.
学海拾珠     
五四运动的伟大历史意义 中国社会科学院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在《光明日报》1999年5月2日撰文指出,80年前爆发的五四运动,是一场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群众爱国运动,是20世纪初叶中国历史发展上一件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事件。五四运动对20世纪  相似文献   

10.
五四运动,爆发于80年前,发动于北平而迅速波及全国,形成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由学生、革命知识分子、工人和其他市民参加的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军阀卖国贼的群众性革命斗争。五四运动升华了一种精神,那就是马克思主义基础上的民主精神、科学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五四爱国精神,与康有为、梁启超变法维新运动中的爱国不同,与孙中山“驱除靴虏。恢复中华”的爱国不同,与新文化运动初期“砸烂孔家店”的爱国不同,从五四运动起,爱国主义这个历史课题,被赋予了崭新的时代内涵,那就是:高举反帝反封建大旗,动员最广大的民众参加斗争。对祖…  相似文献   

11.
曲晓溪 《奋斗》2021,(2):66-67
1919年五四运动期间,黑龙江地区的广大学生、工人和各阶层人士积极投身斗争洪流,与全国斗争呼应汇合,以前所未有的姿态,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掀起了一场革命风暴,使黑龙江的声援运动成为五四反帝反封建爱国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五四运动爆发的隔天,即1919年5月6日,哈尔滨东华、育才、三育等校学生及部分工人等4000余人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打倒卖国贼"等口号,举行游行示威。  相似文献   

12.
编者按:今年是五四运动80周年。五四运动是中国历史上一个伟大的转折点,标志着中国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开端;同时五四运动又是中国现代史上第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要的现实意义。为隆重纪念五四运动抓周年,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央电视台、中华英才半月刊社组织摄制了10集大型系列专题片《青春中国》。该片以五四运动以来的历史人物、重大事件和重要史实,反映五四精神及其对中国现代化的贡献。为更好地阐述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  相似文献   

13.
最近,北京市历史学会和国家教委社科中心联合在京召开了“五四运动与20世纪中国历史发展道路”学术研讨会。会上,学者们对当前一些争论较大的重要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一、如何评价五四运动的历史地位。五四运动从一开始就遭到一些人的反对,近年来,这种反对之声颇有日益高涨之势。主要有两个方面的理由,其一是断言五四运动在思想文化方面的干扰,中断了新文化运动,即所谓“救亡压倒了启蒙”;其二是指责五四运动在政治上引发了新民主主义革命,造成社会长期的动荡和不宁。与会学者认为,这种观点不正确,  相似文献   

14.
五四运动作为中国近现代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历史事件,其对后来的中国历史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因此,早在20世纪20年代,人们便以不同的方式来纪念五四运动。今年是五四运动90周年,为此,我们根据中央档案馆馆藏档案,选取中国共产党不同历史时期关于纪念五四运动的部分文件予以公布。本组文献根据文件中录入,个别文字无法辨认的,以"□"代替。  相似文献   

15.
1919年5月4日,一场由北京爱国学生发起的"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的五四运动迅速燃起.五四反帝爱国运动震动全国,也激荡在黑龙江大地.黑龙江青年学生、工商各界纷纷发表通电,举行游行示威,积极投入到这一运动的洪流之中,一场反帝反封建的爱国斗争在黑龙江地区迅速展开.  相似文献   

16.
中国共产党对五四运动历史地位与意义的评价,是与中国革命进程和中国革命理论的发展相联系的。中共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们,坚持从中国革命的客观实际出发,把握五四运动评价的正确方向:从早期革命运动中将五四运动的历史评价同"国民运动"联系起来,发展到将五四运动与中国民族革命运动联系起来,再到抗战时期形成全面系统的评价理论,并最终形成了新民主主义五四观。这种新的理论范式,引导了日后五四运动研究走向,在今天仍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当前,在思想理论界及学术文化界,隐性地存在着对五四运动以来中国现代革命历史的否定和对所谓五四运动的激进主义进行拷问这样一种“时尚”。在这同时,与此种否定历史的态度形成一种鲜明对照,否定现实改革的历史必然性,对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未来前景以及对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性质表示怀疑并持悲观态度的不乏其人。面对这种思想上的混乱,我们更有必要对这两个历史事件的意义与内在联系作一番科学的反思与全面的评价,并以此文纪念五四运动80周年与建国50周年。 一、五四运动与改革开放均是20世纪中国历史上具有开端性、转折性意义的重大历史事件。  相似文献   

18.
今年是五四运动爆发90周年。纪念这场伟大的爱国运动,不能不谈及陈独秀。关于陈独秀在五四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毛泽东早在20世纪40年代就给予了充分的肯定.明确指出陈独秀是“五四运动的总司令”和“五四运动时期的总司令”,“他创造了党,有功劳”。但是,自1949年后的相当长一段时间里,由于陈独秀被错误地扣上了“大叛徒”、“反革命”、“大特务”等政治帽子,致使他在五四运动时期魄历史功绩被抹杀,那段原本清晰的历史也一度变得模糊和混乱起来。  相似文献   

19.
《实践》2019,(5)
<正>中共中央政治局4月19日就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和时代价值举行第十四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五四运动是我国近现代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事件,五四精神是五四运动创造的宝贵精神财富。今天,我们纪念五四运动、发扬五四精神,必须加强对五四运动和五四精神的研究,以引导  相似文献   

20.
在纪念五四运动80周年之际,我们回顾五四运动以来贵州青年运动的发展历程和贵州青年在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的历史作用、巨大贡献,进一步弘扬“五四”精神,这对于教育全省青年了解历史,面向未来,肩负起跨世纪的历史重任,再创新的业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