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世纪桥》2016,(3)
延安时期,为适应抗战的需要,中共中央在陕甘宁边区发展科技建设,为巩固边区和支持抗战作出了一定的贡献。陕甘宁边区的科技建设以"注重自然科学""服务抗战,解决生产问题""广泛延揽人才,优待人才""建立科技院校,开展学术研究"为主要内容。借鉴和传承延安时期的科技发展经验,对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无启示。  相似文献   

2.
《党建》2016,(10)
正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儿童保育院为培养革命后代建立了不朽功绩,被誉为"马背上的摇篮"。为了缅怀这段红色历史,延安保育院组织采访了200余名当年在保育院工作过的保育员和那些"孩子"们,依托大量珍贵史料编创了《延安保育院》,并运用先进的舞台理念和设备,创造出身临其境的场景,彰显了无畏的牺牲精神和无私的人间大爱。  相似文献   

3.
抗日战争时期,邓宝珊任二十一军团军团长、晋陕绥边区总司令,驻守榆林.他积极拥护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政策,与中国共产党同心同德、肝胆相照,明确反对蒋介石国民党顽固派的反共政策,有效削弱了蒋介石、胡宗南对延安和陕甘宁边区的军事包围和经济封锁,为陕甘宁边区的巩固和发展做出了特殊而重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4.
陕甘宁边区银行是抗日战争时期党中央设立在延安的"中央银行",其坚持独立自主的货币政策,积极开展货币斗争,先后发行了延安光华商店代价券、陕甘宁边区银行币和陕甘宁边区贸易公司商业流通券,维护了边区金融市场的稳定统一。遵循"发展经济,保障供给"的财经工作总方针,边区银行在促进工农业生产、繁荣商业贸易、解决财政困难、支援抗日战争等方面均作出了重大贡献,亦为当代货币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提供了些许历史经验。  相似文献   

5.
《世纪桥》2021,(9)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为打破国民党的信息封锁,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建设社会主义新文化,探索并建立了以新闻事业、高等教育以及文艺大众化为主的宣传思想工作载体,为新时代推进党的宣传思想工作提供了重要借鉴。新时代党要在牢牢掌握新闻工作领域的话语权,充分发挥高校在宣传思想工作中的引领力,创作贴近群众生活的文艺作品中不断推进党的宣传思想工作。  相似文献   

6.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为实现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陕甘宁边区民主政权建设中实行"三三制"政策。作为陕甘宁边区三级政权中的中间层级,县级政权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县级"三三制"政权建设不但增强了县级政府的阶级基础,并且使其更具有民主性和科学性,增强了政权的合法性,进一步巩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相似文献   

7.
正陕甘宁边区的劳模运动是从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革命竞赛逐步发展起来的。为了休养民力和恢复生产,激励群众的生产热情,1938年1月1日,边区政府举办了延安工人制造品竞赛展览会,奖励并宣传了一批先进工厂、合作社及劳动英雄,并开始奖励和宣传生产模范。此后陕甘宁边区开展大生产运动,各行各业都涌现了一批劳动英雄和模范工作者。  相似文献   

8.
统一战线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的"三大法宝"之一。在全面抗战时期,任弼时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形成、发展和巩固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山西抗战中,他积极贯彻落实党的统一战线政策、联合地方友军共同抗日;他出使共产国际,积极宣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澄清事实,消除误解,从而赢得共产国际对中国抗战的支持;1940年3月,他从共产国际回到延安,为缓解当时国共矛盾与冲突、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现抗日救国十大纲领目标做出重大贡献。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际上,任弼时都对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进行积极的贯彻执行,为统一战线的建立与巩固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相似文献   

9.
《世纪桥》2019,(11)
延安时期指中国共产党在延安的13年时间,此时的外交活动与现在意义上的国与国之间的外交活动是有区别的,延安时期的中国共产党的外交指的是对外活动,即对外联络与交往活动。主要内容包括冲破国民党政府的封锁、邀请中外记者来延安、与苏联、英美等国取得外交联系等方面的对外活动,这一时期的外交活动对于宣传我党的主张、争取对敌后抗日的支持发挥重要作用同时也为新中国成立后的国家外交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0.
红军长征时期是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思想的酝酿、发展、成熟时期,为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它的具体实践涉及到中国共产党在文化活动、宣传民族与宗教政策、争取地方实力派、中间党派与民主人士等方面的统战工作。  相似文献   

11.
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根据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通过民主选举建立了抗日民主政权。陕甘宁边区于1937年、1941年、1945年先后举行过三届选举。革命战争年代在根据地实行的选举实践,为解放后选举制度的制定和发展,提供了早期的经验。  相似文献   

12.
在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面临着十分严峻的对外交往形势。为了改善对外交往状况,中国共产党一方面与共产国际建立密切联系,另一方面又努力与西方国家交往。不仅向世界传达了中国共产党的声音,也利用大国之间的矛盾推动了党的自身发展。延安时期党在对外交往工作中积累的经验,对于今天党开展对外工作仍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3.
抗战时期是陕甘宁边区法制建设的重要时期.陕甘宁边区的法制建设适应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需要,促进了抗日根据地的政治建设和社会建设,为争取抗战的胜利和新中国的建立做出了重要贡献,有着显著的特点和重要的作用,为新中国的法制建设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抗日战争时期,为了团结动员社会各界力量抗日救国,共御外侮,周恩来及中共中央南方局模范执行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对以龙云为首的云南地方实力派开展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统战工作,促使云南地方实力派坚定地站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行列,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云南的建立、巩固和发展,云南全民抗战良好局面的形成,以及云南全民抗战的胜利作出巨大贡献,为云南人民的解放事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抗战时期,国共两党在陕甘宁边区进行了针锋相对的宣传斗争。国共两党的宣传斗争大致经历了如下四个阶段:1937~1938年,国民党利用统战工作中的优势地位,对边区进行宣传进攻,而中共受"一切经过统一战线,一切服从统一战线"的影响,导致应对缺失;1939~1940年,国民党继续内外夹击,但中共随着六届六中全会后对统战政策的修正,着重从教育领域内进行反击;1941~1943年,由于双重政权的结束和延安整风运动的开始,国民党在边区影响趋于弱化,中共对国民党的宣传开始全面清除;1944~1945年,在第三次反共高潮之后,为了缓解国际国内的压力,国民党再次放开了对边区的封锁,也试图在宣传上重新进入边区,对此中共则毫不妥协。  相似文献   

16.
参议会与李鼎铭 大约是1941年11月6日,在当时的延安大礼堂里聚集着身上沾着黄泥的农民、穿着工装的工人、从前线归来的官兵及穿着长短装的党外民主人士。陕甘宁边区第二届参议会在这里召开。 这次参议会是为了贯彻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在陕甘宁边区建立一切抗日阶层的民主政权而召开的。1940年3月6日,中央发出关于抗日根据地政权问题的党内指示,进一步提出了抗日根据地建立“三三制政权”。即在人员分配上,共产党员占三分之  相似文献   

17.
1937年7月,中共著名的"延安五老"之一的谢觉哉(另四老为董必武、徐特立、吴玉章、林伯渠),作为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的代表,来到了八路军驻甘肃办事处(习惯上称兰州"八办")工作.翌年11月调回延安.谢觉哉在兰州只工作了一年有余,但就在这短暂的时间里,他殚精竭虑,勤奋工作,在宣传和贯彻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卓著的成绩,使当时处在抗日大后方的兰州,抗日救亡运动风起云涌.这里撷取的是谢老在兰州"八办"的几个工作片断,以此缅怀这位德高望重的革命前辈.  相似文献   

18.
广大海外爱国华侨和港澳爱国同胞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重要成员,抗战时期,中共十分重视对这一群体的统战工作。作为中共中央长江局和南方局的负责人,周恩来不仅从理论上丰富了中共的统一战线思想,而且直接领导长江局、南方局、八路军香港办事处、八路军广州办事处等机构,在中共海外统战工作的前沿阵地开展了扩大抗日宣传、联系爱国侨领、号召华人华侨捐款、动员华侨青年回国参战、抢占文化阵地、搜集情报信息等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海外统战工作。  相似文献   

19.
红军西征是上世纪30年代中共中央为打通国际交通线,巩固扩大西北革命根据地,开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新局面而向西征战甘肃、宁夏的重大战略军事行动,习仲勋在红军西征期间呕心沥血、兢兢业业地做了大量工作,为巩固和扩大陕甘宁边区革命根据地再立功。  相似文献   

20.
中共中央在延安时期围绕夺取政权展开了各项工作,其中对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是完成其他各项工作的基础和保障。党中央在档案管理工作中的实践,形成了该时期的鲜明特色,并有力地保障了抗日救国和解放战争的胜利,延安时期陕甘宁边区的档案资料反映了党中央在延安13年的光辉历程,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