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出版说明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深入揭示新中国70年来的伟大历程、辉煌成就和宝贵经验,激励人们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我们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梳理出12个干部  相似文献   

2.
正"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经过70多年的持续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站在新的起跑线上。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不同社会制度、发展模式的竞争较量更为尖锐复杂;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到了关键阶段,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任务更为艰巨繁重。未来30年,只有继续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不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才能为战胜风险挑战、完成历史任务提供制度支撑,开辟"中国之治"的新境界。  相似文献   

3.
正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华民族之所以能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创造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就是因为党领导人民不断建立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加强和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致力于打造扎根中华土壤、符合中国国情、为人民群众所认同拥护的"中国之治"。那么,"中国之治"有哪些重要特  相似文献   

4.
李大钊在《〈晨钟〉之使命》和《青春》中以"白首中华"来象征中华民族的过去和现在,而以"青春中华"来喻意中华民族的美好未来,亦就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尤其是文中使用了"中华之再生"、"民族之复活"等具有民族复兴之思想涵义的词汇,这些都是对清末民初萌发的中华民族复兴思想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思想意义。不久,在《新中华民族主义》和《新中华民族主义》中,他不仅第一次使用了"中华民族"一词,同时还提出了"中华民族之复活"的思想,而"中华民族之复活"思想的提出,则标志着中国近代史上"中华民族复兴"之观念的基本形成。李大钊还探讨了如何实现"中华民族之复活"或"复兴"的问题。十月革命前,他把实现"中华民族之复活"或"复兴"的希望寄托在中国青年的身上,这也就是他写着《〈晨钟〉之使命》和《青春》等文、呼吁青年努力于"青春中华之创造"的重要原因。十月革命后,他把实现"中华民族之复活"的希望寄托在了马克思主义的身上,走俄国Bolsheviki的道路,这便是李大钊对实现"中华民族之复活"或"复兴"的道路选择,也是他能成为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的杰出代表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是我们党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点上、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全会审议通过的《决定》把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党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深刻揭示了"中国之治"的制度密码.  相似文献   

6.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回顾了新中国成立70年的光辉成就,发出了"强起来"征程上接续奋斗的伟大号召,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在新时代迈向新辉煌的宣言书和动员令,是"强起来"时代的最强音,是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征程上对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理想发出的豪迈宣言。  相似文献   

7.
上海大事记     
<正>2015年9月~10月九月4日,上海市举行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韩正强调,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9月3日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矢志不渝地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奋勇前进,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相似文献   

8.
<正>伴随着新年的钟声,带着收获、带着自豪、带着期盼、带着梦想,我们满怀信心跨进了2013年。一元复始,万象更新。新的一年,每个人都有理想和追求,都有自己的梦想,都在为实现自己的梦想而拼搏着。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这个"中国梦"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共同为之努力。实现"中国梦",关键在党。我们党担负着团结带领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  相似文献   

9.
《奋斗》2015,(8)
<正>201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70年前,东北抗日联军在白山黑水间,坚持14年艰苦卓绝的抗日斗争,创造了战争史上的奇迹。为中国抗战胜利,乃至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建立了特殊的历史功勋。一、东北抗联是东北抗日战争中一面光辉旗帜(一)东北抗联对日斗争持续时间最长1931年9月18日,日本帝国主义悍然发动了侵略中国东北的"九一八"事变,中华民族的优秀  相似文献   

10.
<正>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的盛典上,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说了这样一段话:"‘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一代又一代人为之努力。中华民族创造了具有5000多年历史的灿烂文明,也一定能够创造出更加灿烂的明天。""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这句成语出自《诗经·大雅·荡》。"天生烝民,其命匪谌。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其本意是说:老天生下众民,本来都是  相似文献   

11.
<正>"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70年前,当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践踏华夏大地、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前仆后继,顽强抗争,"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最终赢得了近代以来中国反抗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70年来,血与火淬炼的抗战精神鼓舞千百万炎黄子孙铭记历史,圆梦中华。抗战精神成了中华民族前进发展的不竭动力。70年后,在辽宁经济发展下行压力持续加大、改革发展"爬坡过坎"的关键时期,党中央和省委、省政府  相似文献   

12.
正长江黄河奔腾不息,神州大地物换星移。5000年、180年、100年、70年、40年、8年……在滚滚向前的时间轴上,这些节点诉说着中华民族的世事沧桑和苦难辉煌。习近平总书记以深邃的历史眼光鲜明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制度和法律制度是在长期实践探索中形成的,是人类制度文明史上的伟大创造。"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长期奋斗、接续探索,为实现"中国之治"而不懈努力。2019年金秋十月,硕果累累。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审议通过《中共  相似文献   

13.
正建构中华民族共同体有助于消解有关中华民族的诸种争论,提升中华民族凝聚力。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有助于消除世界各国争端,提升世界各国凝聚力,开创世界各国合作共赢之局面。建构两大共同体具有重大战略意义。一、中华民族共同体和人类命运共同体要义2019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见》指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当今的中华民族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更有能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建构和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成为人们关注的重大课题。"中华民族共同体"指中国历史上各民族构成的民族共同体,现指新中国建立后56个民族共同构成的民族共同体。考古学家夏鼐在其1962年发表的《新中国的考古学》一文中较早提出了"中华民族共同体"。  相似文献   

14.
1939年至1944年,日本侵略者为摧毁中华民族的抗战意志,对战时中国的首都重庆及其周边地区进行了近6年时间惨绝人寰的轰炸,历时之长、用意之毒、为害之烈、贻祸之深,世所罕见,史称"重庆大轰炸"。历史是记忆组成的。70多年过去,那些亲历大轰炸的受害者、幸存者,如今已是耄耋老人,但血泪伤痛的记忆挥之不去,仍铭刻在心。以史为鉴,面向未来。本刊将陆续推出"重庆大轰炸"亲历者口述系列文章,为今天的人们再现那段血与火的历史,亦更好地认识历史。  相似文献   

15.
<正>10月1日,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习近平登上天安门城楼,发表重要讲话,在讲到"昨天"时,深情回顾了共和国70年史诗般的历史。"中华民族走上了实现伟大复兴的壮阔道路"70年前的10月1日,毛泽东同志在这里向世界庄严宣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习近平深情礼赞,这一伟大事件,彻底改变了近代  相似文献   

16.
正一70年来贵州大地发生的历史巨变,深刻印证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70年弹指间,跳荡的"北京时间"迈开奋进的世界步伐,14亿国人的激情在盛世焰火中绽放,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巨流,浩浩汤汤。1949年至2019年的中国,即便把空间视角缩微为一地一域,譬如贵州,仍然注定是一个壮阔的呈现和恢弘的叙事结构。  相似文献   

17.
<正>这是一部感天动地的奋斗史诗!这是一部彪炳史册的伟大传奇!在人类历史长河中,70年只是弹指一挥间,但对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来讲,这是沧桑巨变、换了人间的70年。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相似文献   

18.
正70年前,党中央从河北西柏坡出发"进京赶考",新中国从这里走来。7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燕赵大地发生了历史性变化,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河北人民过上了前所未有的幸福生活。辉煌的成就鼓舞人心,美好的未来催人奋进。习近平总书记对河北知之深、爱之切,党的十八大以来7次视察河北,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习近平总书记在西柏坡考察时强调:"所有领导干部和全体党员要继续把人民对我们党的‘考  相似文献   

19.
《前线》2019,(10)
<正>时光荏苒,岁月如歌。新中国成立70周年了。70年披荆斩棘,70载春华秋实。新中国70年何等辉煌!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了一个又一个"不可能",创造了一个又一个震古烁今、世所罕见的人间奇迹,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长足发展、人民生活得到显著改善,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全方  相似文献   

20.
贺伟 《党史纵横》2015,(4):16-19
<正>2015年是中国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1937年7月17日,国民政府行政院院长兼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介石在其"夏都"——庐山正式发表明确抗战的讲话(后被称为《抗战宣言》),宣告中华民族的存亡已到"最后关头","如果放弃尺寸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