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世纪20年代发生的"社会主义论战",对于早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在"社会主义论战"过程中,马克思主义者指明中国革命的前途是社会主义而非资本主义,进一步传播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革命论,较为明确地划清科学社会主义与基尔特社会主义及其他社会主义的界限.同时,也不切实际地认为中国在当时应当立即消灭资本主义而实行社会主义,对中国国情和革命性质的认识还不够准确,对当时世界革命形势的判断过于乐观.可贵的是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没有停止探索的脚步,不断寻求解决中国革命问题的正确答案,逐步改正不切实际的认识,制定出引导中国革命通向社会主义的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迈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极为重要的一步.  相似文献   

2.
杨永明  许京元 《唯实》2009,(7):13-17
19—20世纪之交,社会主义运动中发生了关于通向社会主义的不同发展道路的大论战。产生分歧的原因,在于双方对资本主义发展规律的不同认识。历史证明,争论双方都在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方面作出了贡献,但也都带有历史的局限性。出现意见分歧是正常的,但由此而导致分裂则是不幸的,社会主义运动应该从中吸取有益的教训。  相似文献   

3.
赵曜 《党史博采》2005,(5):29-32
马克思主义的核心是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学说的性质是一种社会主义理论和思潮.马克思主义的实质和本质特征是大社会主义学,从发展趋势看,马克思主义中的社会主义内容越来越突出,这些都充分说明了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不可分割性.  相似文献   

4.
一、马克思主义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形成和发展的指导作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着眼点在于建设。我们社会主义不仅要实现经济繁荣,而且要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在建设社会主义物质丈明的同时,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江泽民同志曾经指出:“精神文明建设,说到底,是要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  相似文献   

5.
新文化运动为五四运动准备了思想条件,五四运动的胜利又为新文化运动向纵深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成功,为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1919年,巴黎和会打破了人们对外国列强的幻想;五四运动的实践深刻教育了那些努力争取进步的中国人,更加清楚地看到国家命运岌岌可危,更加感到腐败黑暗的社会现状难于忍受,他们更需要一种崭新的、科学的、锐利的思想武器,去重新探索中国的前途,进一步展开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进攻。在探索与斗争中,他们有相当一部分人怀疑以至否定资产阶级共和国的道路,转而向往社会主义,认…  相似文献   

6.
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始终是一个重大的理论课题和实践问题,为了更好地解答这一问题,需要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者进行深入的哲学思考。所谓哲学思考乃是根本性和根源性的思考,并且这一思考应是马克思式的,即要具有批判性、反思性和自我革命的特质。马克思与马克思主义是源与流的关系,只有真正回到马克思,激活源头活水,才能源远流长。21世纪马克思主义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是普遍与特殊的关系,只有发展和创新才是现实出路。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不仅要真学、真懂马克思主义,而且要真心认同(真信)和努力践行(真用)马克思主义,既要进行有学理深度的研究,也要进行有原则高度的实践。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传入之初没有得到广泛传播。它作为科学理论开始在中国广泛传播,被中国的先进分子所接受所信仰是在五四时期,发展成熟是在延安时期,并从此成为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强大思想武器。  相似文献   

8.
9.
信仰是人类主体对于其生存发展具有最高意义的某种客观对象的信奉与实践追求,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是无产阶级革命、夺取政权并巩固政权的力量源泉。当今时代,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变化,马克思主义主流信仰在我国受到一定冲击。因此,我们在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思想建设中,要搞清楚马克思主义信仰中国化的理论内涵,这对新时期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实现马克思主义信仰中国化有着重要的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0.
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新概括,是他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的伟大贡献。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揭示了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质与量相统一的过程,社会主义本质系统及每一个要素自身都是一个发展的过程,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揭示也是一个历史过程。  相似文献   

11.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中国社会史论战,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的重要里程碑。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角度来看,这场论战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确定了国情上的理论基础,验证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价值和指导意义,揭示了中国社会历史的发展和现状,从理论上为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革命纲领提供了科学依据,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历史、中国社会、中国革命的实际相结合,并直接促成了马克思主义史学的确立。  相似文献   

12.
李衍增 《唯实》2006,1(10):20-24
马克思主义能够在华传播,并为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所接受,从文化角度看,经世致用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在华传播的思想依据;鸦片战争失败后出现的向西方学习的潮流,迈出了传播马克思主义的第一步;对中西文化的比较,使中国人最终选择了既来自西方文明又对资本主义极具批判精神的马克思主义;中国政治文化中的“大同”思想和朴素唯物主义传统与马克思主义的契合,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在华传播.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社会主义的论述是我国社会主义实践的重要指针,然而长期以来,由于种种原因,我们对经典作家的有关论述产生了教条式的理解,并一度对我国的社会主义实践产生了消极影响.针对这种情况,进一步澄清和梳理经典作家关于社会主义的有关论述,对我们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自从“东方风来满眼春”后,改革的第二轮冲击波迅速地席卷广袤的中华大地,南国边陲、黑龙江畔,喧闹的都市、寂寞的校园,一阵阵撩人心扉的骚动诱导着、吸引着、惊异着安分的、冲动的、恬适的、失衡的心灵,于是,便育了一夜暴富的杨百万、投机失意的跳楼人、囊中羞涩的科技精英、喜获重奖的奥运功臣。谁是?谁非?如何评说,怎样行动?一连串尖锐而现实的问题逼迫着失去平衡的大学生去探究,去体验。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苏论战的发生是一个十分复杂的历史现象,其中参杂了主观和客观、内因和外因、历史和现实等多重要素。综合而言,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论战传统及其带来的思维惯性、历史积怨与文化和民族心理差异的影响、所处国际环境的现实差异与发展阶段的不同定位以及苏联大党大国主义与中国寻求平等地位的内在冲突等,是导致中苏论战产生的重要动因。  相似文献   

16.
中央苏区时期的红军图书出版物是部队运用最多,传播范围最广的大众传播媒介。利用红军图书传播马克思主义,对中央苏区建设、提高红军战士政治觉悟、增强部队凝聚力和战斗力都具有重要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7.
本文认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是市场经济的一般性和社会主义的特殊性的统一.市场经济的一般性主要有:市场主体是经济实体,企业必须是经济实体;具有完整的市场体系,是包括商品市场、资本市场、劳动力市场、信息市场和房地产市场等各类市场的有机统一体;具有合理的价格体系;具有完备的市场法律体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殊性主要有: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为基础;以按劳分配为主体,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国家、企业、劳动者根本利益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8.
席文启 《新视野》2001,1(4):49-51
一、列宁晚年社会主义思想发展的历程众所周知,在马克思恩格斯那里,社会主义思想,从空想变成了科学,他们断言,“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1]他们认为,未来新社会是以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为绝对前提的,而且将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同时取得胜利。只是到了晚年,马克思在研读了大量东方社会文献之后,才谨慎地提出“俄国可以不通过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而把资本主义制度所创造的一切积极的成果用到公社中来。”[2]即使这样,他们也是把这样一种跨跃放在同时胜利的前提之下的。19世纪末20世纪初,自由的资本…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对进一步推动我国的改革开放,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做很多事情。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方向,就是要围绕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强法制建设。那么,如何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呢?我认为应主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20.
论高校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的独特优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独特优势表现在师资队伍、学科建设、课程建设三个方面。发挥师资队伍的优势,关键在于提高高校教师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力和学术影响力;发挥学科建设优势的重点在于探索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服务的方式和途径;发挥课程建设的优势必须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抓手,有效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三进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