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今日民族》2011,(2):32-33
在陇川县清平乡弄龙村委会,有这样一位景颇族基层干部,他带领群众科学种竹,受到好评,他的名字叫孙麻干。陇川是集边疆、民族、贫困、山区、“直过区”为一体的农业县。为改变贫困面貌,陇川县自1999年引进麻竹种植成功后,  相似文献   

2.
《今日民族》2010,(10):25-26
金鼎盛是陇川县章凤镇民宗助理员。13年来,他辛勤耕耘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积极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为章凤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等各项事业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3.
《今日民族》2003,(8):67-67
管国芳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政协副主席、州民宗局局长,女,傣族,大学文化,第九、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1965年6月生,1998年1月至2003年6月任陇川县副县长,期间,陇川县顺利通过了“普六”、“普九”;2000年荣获“全国体育先进县”的光荣  相似文献   

4.
许贵荣 《云南人大》2006,(11):43-43
在德宏州境内有一条江将潞西市与陇川县一分为二,东边是潞西市西山乡.西边则是陇川县的勐约乡.这条江就是龙江。在龙江西畔的勐约乡营盘村.有一位四十五岁的中年汉子.常年走村窜户与群众拉家常、话致富、谋发展,将乡亲们的所盼、所想写成一篇篇有见地的意见、建议、议案提交人代会.引起县人民政府的高度重视;他身体力行地带领乡亲们克服困难、发展生产,朝着生活宽裕、生态良好的文明村迈进。他.就是陇川县勐约乡营盘村党支部书记、县人大代表常枝济。  相似文献   

5.
在地处中缅边境的陇川县户撒乡,有一个拥有一千多年历史的阿昌族村寨——帮傲。多年来,帮傲村在一位身材壮实,敢说、敢干、敢管的阿昌汉子的带领下,村容、村貌和群众的生产生活水平发生了巨大变化,使这个边寨旧貌换新颜的领头人,就是陇川县户撒乡帮傲村民小组长,乡第十四届、十五届人大代表段兴木。  相似文献   

6.
在刚刚结束的云南省陇川县乡镇党委换届选举工作中,全县九个乡镇的人大主席全部被选为乡镇党委委员,进入本级党委班子。  相似文献   

7.
陇川县户撒阿昌族乡位于德宏州陇川县西北部,是全县唯一的民族乡,全乡辖11个村民委员会126个村民小组,总人口23327人,其中阿昌族12939人,占全乡总人口的55.5%。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经省、州、县各级民委的关心支持,户撒乡保平、芒炳、腊撒、项姐等10个阿昌族聚居村委会被列入《云南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十一五”规划》,  相似文献   

8.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陇川县的户撒乡,是一个以阿昌族为主体的民族乡,民族文化绚丽多彩,被国家文化部评为“民间艺术之乡”,有“神话之乡”和“宝刀之乡”美誉。户撒生产的“户撒刀”,是中国三大名刀之一,生产历史悠久,至今已有600多年。户撒刀又称“阿昌刀”,因多产于阿昌族聚居的陇川县户撒、腊撒地区而得名。户撒刀品种、款式纷繁众多,工艺独特,质地精良,  相似文献   

9.
《今日民族》2009,(7):26-28
“阿昌要发展,就干帮傲样。”当你走进德宏州陇川县户撒阿昌族乡,听到最多的就是当地村民这句铆足劲头谋发展的话。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陇川县人大常委会依照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权,围绕发展这个主题,结合陇川实际,认真行使监督权、决定权和任免权,不断开创了地方人大工作新局面。  相似文献   

11.
董清强 《今日民族》2009,(5):F0002-F0002,I0001
5月12日至13日,省政府在德宏召开全省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工作会,现场参观考察潞西市、畹町经济开发区和陇川县等地的扶持发展工作项目点,总结交流全省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工作情况和经验,研究部署2009年及今后一段时期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工作。  相似文献   

12.
根据国务院颁布实施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陇川于1999年结合自身实际制定了《陇川县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施办法》,并率先在章凤镇、城子镇示范开展低保工作。截止2004年,陇川县在全县11个乡镇和一个国营农场全面展开了低保工作,涉及低保对象近5000人,有力地保障了贫困群众的基本生活,维护了社会的稳定。为了更好地搞好被人民群众誉为“民心工程”、“德政工程”的低保工作,维护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本文对搞好陇川县低保工作作一些初浅的探讨,相信这对其他地区的低保工作也有借鉴意义。一、要提高对低保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相似文献   

13.
《今日民族》2010,(10):26-27
银开云是土生土长的陇川人,也是当地为数不多的拥有研究生学历的阿昌族干部。因此,他一直对少数民族群众怀有深厚的感情,担任陇川县民族宗教事务局局长以来更是如鱼得水,干出了不凡的成绩。  相似文献   

14.
柳五三 《创造》2002,(3):29-30
陇川县地处祖国西南边陲,是云南省通向缅甸以及东南亚的重要通道,这里美丽富饶,素有鱼米之乡、孔雀之乡的美誉;著名的阿昌族“户撒刀”、景颇族“绿叶宴”均出自这里。  相似文献   

15.
畅江 《今日民族》2003,(4):4-5,17-20
去年4月,为了反映云南省10万人口以下的特有少数民族情况,我到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采访德昂族和阿昌族,回来后曾以《是什么在阻碍着我们发展》为题在本刊去年第6期上写过潞西市三台山德昂族的采访手记,而陇川县阿昌族和德昂族的稿子却一直拖下来。现在,虽然已事隔一年,但当时采访的情景仍历历在目,尤其难以忘  相似文献   

16.
《创造》2002,(6)
陇川县民政局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民政部门的指导帮助下,以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为指导,以保障和维护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利益为根本任务,通过全体民政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有效地推进了各项民政事业的发展,为陇川县的政治稳定、社会发展、民族团结和经济繁荣作出了积极的贡献。陇川民政人以桩柱业绩,累累硕果谱写了陇川民政史的辉煌篇章。 历史将牢牢记住,自九八年新一届领导班子走马上任以来针对陇川山区面  相似文献   

17.
漫山遍野生长的山茅野菜,如今在景颇人的手中变成了一道道美味佳肴。 云南省德宏州陇川县是我国景颇族的主要聚居地。不久前,记者走进陇川县城章凤镇附近的景颇山寨广山村,在这里品尝到景颇人家独特的“野菜宴”。 景颇人世居山间密林,餐桌上各种山茅野菜应有尽量,令人眼花缭乱:马蹄菜、鱼腥草、竹笋、野西红柿、野芹菜、野山药、香菜、薄荷、蕨菜、水蕨菜、岩姜、大苦子、缅芫荽、帕哈、普公、普软、紫金纽、螃蟹花、螃蟹尖、芭蕉花┅┅野菜的做法也十分特别。他们说:“春筒不响,吃饭不香”,采来的野菜拌上佐料,倒进竹筒舂上一阵…  相似文献   

18.
山区是林业生态建设的主战场,也是我国贫困人口的聚集区.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陇川县大量的贫困人口分布在山区,艰苦的生产生活环境制约了当地群众的发展,与此同时,林地林木等森林资源是山区最重要的生产资料和林农最丰厚的家产.在贫困山区加强林业生态建设,发展林业产业,是增加山区农民收入的重要举措.近年来,陇川县通过对山区森林资源...  相似文献   

19.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位于云南省西部,国土面积为11526平方公里,南、西和西北与缅甸接壤,国境线长503.8公里;辖潞西市、瑞丽市和陇川县、盈江县、梁河县;2008年末总人口为118.5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58.99万人,占全州总人口的49.78%;  相似文献   

20.
2007年5月,中共陇川县委在全县启动了以“执行力、创新力、凝聚力”为核心的“三力”建设活动。随后,陇川县人大常委会党组迅速根据县人大常委会的工作性质、特点和任务,并结合陇川实际制定了人大常委会机关“三力”建设活动实施方案,成立了组织领导机构,分解了工作任务,细化了考核目标。在此基础上,召开了县人大常委会机关“三力”建设启动大会。“三力”建设主题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对促进县人大常委会机关的执行力、创新力、凝聚力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