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呼蕾蕾 《法制与社会》2013,(21):279-280
盗窃罪是常见、多发且较为复杂的财产犯罪,同时也是理论研究与司法实践的热点问题。本文重点分析了盗窃罪的客体要件、主观要件及盗窃对象,对其盗窃罪的认定条件进行了阐述,同时通过与相关罪名的分析比较,对盗窃罪与相关罪名的区别进行了说明,为司法实践提供一些理论依据,促使对盗窃罪认定的合理性与正确性。  相似文献   

2.
调查发现,盗窃罪是刑事发案率最高的一种犯罪,正因为此,我国立法和司法都对盗窃罪予以了相当的关注和重视。然而经过实践的检验,我国盗窃罪的某些立法和司法还存在很多值得反思的问题。本文就盗窃罪的主刑、附加刑和盗窃罪的有关司法解释三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从处分行为的认定和处分行为是否存在的角度深度分析使诈骗罪与盗窃罪的界限,使得诈骗型盗窃的认定越发简单明了,在犯罪手段复杂化和多样化的社会,有助于指导刑事罪名的认定,保护被害人利益,对于维护司法活动的权威性、科学性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自1991年9月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展开的的反盗窃斗争,到现在已经进行了一年多了。为了加强指导,保证稳、准、狠地打击盗窃犯罪,最高人民法院单独或会同有关部门颁发了一系列司法解释,如《关于办理盗窃犯罪案件如何适用法律问题的意见》、《关于修改盗窃犯罪数额标准的通知》等,对审判实践中如何适用法律的一些具体问题作了规定。但是,随着反盗窃斗争的进一步开展,审判实践中仍有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如盗窃无形财物的认定问题,盗窃案件的死刑标准问题等。对这些问题如何解决,直接影响着反盗窃斗争能否顺利进行。为此,我们决定对办理盗窃犯罪案件如何适用法律的难题开展讨论,欢迎广大读者积极参加,踊跃投稿。  相似文献   

5.
何维笛 《法制与社会》2014,(15):280-282
在我国刑法理论和司法实践上,区分盗窃罪和侵占罪往往存在某些问题。现有的主流观点都在解决大多数典型案件时能起到作用,但也并不是不存在漏洞的。本文作者以犯罪构成为基础,从客观要件出发,综合考虑主观要件,对区分盗窃罪和侵占罪提出相关见解。  相似文献   

6.
李新 《法制与社会》2010,(18):91-91
犯罪既遂与犯罪未遂的认定,是关系到社会发展稳定及法律正确适用的重要问题。盗窃罪的既遂未遂标准,向来众说纷纭。而如何从法律角度正确认定犯罪既遂、未遂,是法律理论与实践中的关键课题。本文力求从一起盗窃案件分析盗窃罪既遂未遂的基本构成与认定。  相似文献   

7.
8.
本文对盗窃罪的法定刑问题做了简要的论述,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刑法》对该罪的规定所存在的问题,以期对相关立法的完善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9.
我国1997年刑法以叙明罪状的方式规定了绑架罪,《刑法修正案(七)》又对绑架罪进行了适当的修改,但是该罪的许多问题在理论和实践中仍存在争议,这给司法实践带来了很多困难,不利于司法机关准确地惩罚犯罪、保护人民.本文从绑架罪的定义入手,分析了绑架罪的犯罪构成,并对绑架罪的既遂与未遂问题进行了探讨,以期澄清误解,为司法实践的正确开展提供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10.
盗窃罪与侵占罪在处刑上相差甚远,而且侵占罪属于自诉案件,最高刑期为五年;盗窃罪属于公诉案件,其最高刑期可处至无期徒刑。实践中,可从以下两方面加以区分。  相似文献   

11.
【裁判要旨】按照现行国家政策,纺织品出口配额可转让,具有财产属性即经济价值和可支配性,可视为财物。对在网上交易平台窃取他人纺织品出口配额并转让牟利的行为,应以盗窃罪论处。  相似文献   

12.
论侵占罪与盗窃罪的区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侵占罪源于罗马法,在欧洲封建制时代是财产犯罪的一种,直到19世纪侵占罪才完全与盗窃罪分离,成为一种独立的罪名。由此可见侵占罪与盗窃罪的区分就成了研究侵占罪中的难点。  相似文献   

13.
抢劫罪是司法实践中一个常见的罪名,但由于刑法自身的概括性和司法实践的多样性,使得不同的人对同一问题产生不同的见解,有些问题甚至众说纷纭。本文从抢劫罪的定义、对象、既未遂标准等方面对抢劫罪的有关问题进行了探讨,以期对刑法理论和司法实践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4.
我国现行刑法典中的盗窃罪起源于古代刑法中的“窃盗”,它是我国历史上出现最早并一直沿用至今的罪名之一.盗窃罪包括秘密地多次窃取和窃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两种类型.从概念中很容易看出,盗窃数额在该罪的认定上起着重要的作用.纵观世界各国的立法实践,没有发现把数额作为构成盗窃罪的必要条件的,所以,把数额较大作为构成盗窃罪的客观要件是中国的一大特色.随着时代的不断变化,我国对盗窃罪数额的认定标准问题上也在不断改进,但依然存在着可以继续完善的空间.  相似文献   

15.
作为一种常见多发的财产犯罪,刑法理论界对盗窃罪的研究颇多,审判实务亦积累了不少审判经验,但仍有不少具体问题有待明确。笔者近期抽查了上海法院一审审结的盗窃案件550件,计712名被告人,以这些案件的裁判文书为第一手资料,总结了所反映的特点和问题,并对入户盗窃、扒窃的认定,多次盗窃累计计算及盗窃罪的量刑平衡等问题进行了比较全面的探讨,以期解决审判实务中遇到的突出问题。一、案件特点分析1.主体构成方面,无业人员和农民居多,重犯率较高。无业人员和农民为671人,占94.24%。其中,累犯和有前科者占较大比例,712名被告人中累犯为131人,…  相似文献   

16.
关于犯罪形态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犯罪形态如何划分,在刑法学界是一个值得探讨的理论问题。本文从划分犯罪各具体形态的传统标准、划分犯罪形态的新标准和关于行为犯、危险犯、阴谋犯的形态三个方面进行研究和阐述,其中,重点是研究和分析了区分各具体形态标准和过失罪的犯罪形态标准。  相似文献   

17.
我国刑法仅仅以数额较大来反映盗窃行为的社会危害性较大。进而构成盗窃罪,并排除了盗窃数额虽然较小,而实际上社会危害性却很大的情况,这是不科学的。任何犯罪的本质特征都是行为给社会造成了较大的社会危害性。有的盗窃公私财产数额较小的案件,其社会危害性却很大,甚至超过了一些盗窃公私财产数额较大的案件的社会危害性。主要有五个类型:盗窃数额较小,但造成严重后果的;盗窃救灾抢险等款物数额较小,引起公愤的;盗窃外国的外交官员及他官方代表团成员的数额较小的款物,造成恶劣影响的;盗窃党费、团费、会费,或为公益事业募捐款物,数额较小,引起群众强烈义愤的;将盗窃数额较小的公  相似文献   

18.
盗窃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秘密窃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依我国《刑法》第151条规定:"盗窃、诈骗、抢夺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但在司法实践中,对盗窃罪的构成还存在着一些模糊的认识,亟待澄清.本文仅就其中的几个问题,谈谈个人的一些意见.(一)盗窃罪的客体和对象盗窃罪的客体是我国刑法所保护的社会主义财产关系,就是指全民的和集体的财产  相似文献   

19.
对于类似“对象认识错误”的行为,很多人认为应定性为犯罪未遂:笔者认为这种看法与刑法理论和司法解释不符。  相似文献   

20.
章梅娟 《行政与法》2007,(6):122-123
2006年是我国打击商业贿赂的专项年,通过一年的努力,该项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凸显了许多问题。特别是对商业贿赂几个法理性问题存在着一定的模糊认识。本文力图从我国现行立法加以阐释区别,以更好地打击此类犯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