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灵魂栖息何处——中国式社会焦虑之文化根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几乎成为当下国人生活常态的焦虑,不能简单将它归之于转型期的通病,也很难以发展过快,诸如中国30年走完了西方200年走过的路程等为由来解释。且不说欧美,日本、韩国、新加坡等都在战后以惊人的速度实现了现代化(我们还远未完成),然而却没有发生像中国当下无论表现程度还是波及范围都空前的全民性的集体焦虑。引发焦虑  相似文献   

2.
"80后"写作是以写作为主要表达形式的一种青少年亚文化,是青少年对隐蔽价值观与社会结构、社会期待之间的矛盾产生的消极反应。社会的焦虑、"80后"的混合价值观和"80后"写手的消极反应是"80后"写作这一青少年亚文化现象生成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协商论坛》2010,(3):61-61
新闻话题:今年2月份,山东省新泰市新提拔6名副局长,1名法院副院长,7人中,6人是“80后”,年龄最小的仅23岁。“80后”从此“集体登上政坛”成为众多网民议论的焦点:  相似文献   

4.
《江南Style》一经推出,短短几个月,风靡全球,成为全球现象。作为一首韩国歌曲,其跨文化传播的动力机制为何?本研究将之放置文化社会学视角下,通过对全球化背景下全球青年受众集体焦虑心态的讨论,剖析了江南style缓和全球青年受众由于全球化风险和文化认同悬浮所产生的集体焦虑,指出,这种文化混杂并没有导致身份混杂,对江南style的认同导致了全球青年受众身份认同中的身份缩减,这恰恰是全球化空间分层体系导致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集体记忆是一个社会建构的过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来,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活动在周期上实行"逢十"周年大庆。改革开放前,主要借抗日战争周年纪念阐述国际局势;改革开放后,国家话语中抗日战争的叙事变化从上世纪80年代对国共合作抗战主体的强调,到上世纪90年代对苦难历史与奋起抗争的叙事,再到新世纪对史实细节、英雄精神和话语权等的凸显,体现了对抗日战争集体记忆的建构历程。集体记忆是增进政治认同和民族认同、提升国家凝聚力的重要资源,当前传递和延续抗日战争集体记忆需要注意仪式纪念与日常纪念相结合、官方叙事与民间叙事相协调、传统媒介与现代媒介相补充、中国记忆与世界记忆相印证等。  相似文献   

6.
对当前群体上访事件的解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邹波 《中国民政》2005,(10):15-16
2004年以来,群体上访事件急剧增多,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维护社会稳定的不利因素.从社会学角度看,群体上访实际上是一种社会成员集体焦虑引发的社会中突现象.  相似文献   

7.
《小康》2015,(11)
<正>他们不像70后赶上互联网爆发的第一个年代,也不像90后从小便接触了解互联网。即将集体步入而立之年的80后虽处于"夹缝"之中,却同样在新互联网时代演绎着他们自己的创业故事互联网在过去十年间创造了数不清的传奇人物与财富神话,而电子商务和4G网络的火爆,又使得越来越多拥有梦想和激情的80后投入创业。2015年初,清华大学经管学院中国创业研究中心发布全球创业观察报告。报告显示,国内青年创业者中,80后成为  相似文献   

8.
常州市青年外来工幸福感调查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对职场的满意度,工作压力,工余生活等方面对常州市80后、90后外来工的幸福度进行调查,发现他们中的50%对收入比较满意,55.5%对工作环境比较满意,84%与同事关系比较融洽,但所在企业普遍缺乏文体设施,很少组织工余集体活动,心理健康工作接近空白,青年外来工工余生活单调乏味.对调查结果分析表明:幸福感与学历成反比,学历越高者感觉工作压力越大.  相似文献   

9.
<正>15年前,福建省武平县总结捷文村等改革试点做法,率先启动集体林地林木产权改革,突破上世纪80年代开始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不上山"限制,激发了农民发展林业的积极性,解放了林业生产力,为全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和理论准备。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初,恶劣的社会治安状况使美国人处于普遍的心理焦虑之中,给社会工作和生活带来了诸多负面影响。那么美国人是如何消除焦虑、重树信心的呢?探讨这个问题可对我国当下化解社会焦虑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1.
段雨  胡亮 《甘肃理论学刊》2022,(3):122-128+2
教育焦虑是家长在育儿过程中产生的焦虑情绪,近年来已经发展成一种群体性社会问题。深入探究新时代背景下教育焦虑演化为集体困境的具体过程,有助于形成对教育焦虑更加全面、深刻的认知,从而更快更好地解决教育焦虑问题。研究发现,教育功能的异化推动了教育功利化与工具化发展倾向,进而催生了教育焦虑;资本“瞄准”了教育的功利性与工具性特征并实现了与教育活动的深度融合,在资本的恶性竞争中教育焦虑被不断扩散。进一步分析得出,互联网与新科技的发展一方面促使参考群体不断泛化,另一方面又通过建构“信息茧房”的方式窄化了信息来源,从而推动了教育焦虑进一步扩大化。对此,提出构筑以人为本的教育评价体系、加大优质教育资源投入力度、引导市场多元主体良性互动的针对性建议,促进教育领域良好生态的重塑。  相似文献   

12.
纪萍 《民主与法制》2013,(26):46-47
艳照就是裸照,自从陈冠希打开了“艳照”这个潘多拉魔盒后,就再也没关上:女大学生为留住青春集体拍裸照,80后标新立异拍裸体婚纱,中年夫妻拉住青春尾巴全程录下做爱视频……弄堂里的毛胡子林怡也跟着潮了一把。  相似文献   

13.
80后晒童年现象是潮流回归和怀旧时尚的表现,暗示着80后即将逐渐担负起社会责任的开始,但是其中也或隐或显地潜藏着80后青年一代组织归属感和文化归属感缺失的征兆。“集体记忆”作为社会学中集体行动一种特殊的方式,应当引起各级决策者的重视,努力加强青年组织建设,增进青年的归属和认同感,各类新闻媒体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发挥健康的价值引导作用,推动青年亚文化向健康、活泼、高雅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4.
利用外语口语课堂焦虑量表,对贵州某高校少数民族预科班60名少数民族大学生英语口语课堂焦虑进行了施测,同时对被试做了口语测试及访谈。就英语口语课堂焦虑与性别、组别、口语输出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80%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具有中度或中度以上口语课堂焦虑;(2)少数民族大学生口语课堂焦虑没有性别差异,但有城乡差异(农村学生高于城市学生);(3)口语课堂焦虑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口语输出。  相似文献   

15.
村级群体性决策失误:"新集体林改"的一个解释框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3年开始试点、2008年正式全面推广实施的新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被认为是我国农村改革走向深入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标志性事件.按照国家的林改制度设计,此次林改的基本目标是仿效上个世纪80年代前后实施的耕地承包制,让农民平等享有集体林地承包经营权.不过,以福建为代表的试点省份的林改实践表明,新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并没有完全实现改革的初衷,不少农村地区在林改后出现了林权过度集中的现象,而许多农民却因之失山失地.这种情况主要与新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政策设计及执行过程中出现的村级群体性决策失误直接相关.  相似文献   

16.
近日,《人民日报》发表一篇《莫让青春染暮气》的文章称:似乎在一夜之间,80后一代集体变“老”了。此文一出,引起广泛讨论。暮气指的是不振作的精神状态和不求进取的工作作风。其实暮气重并非80后所独有,时下一些地方的人大机关也存在这种现象。  相似文献   

17.
论现阶段农村管理体制中乡政与村治的冲突与调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80年代以来,我国农村基层管理体制发生了重大变化。主要表现为:首先,农村社会的组织系统由过去“政社合一”的公社、生产大队、生产小队的垂直管理系统转变为“政社分开”后的乡、村、组的相对独立和集中的管理系统。不仅党和政府的职能相对分开,而且党政组织不再直接管理经济。实行集体经营的集体组织和实行家庭经营的家庭单位在经  相似文献   

18.
聋生的问题行为是指给家庭、学校、社会带来麻烦的行为。从行为表现的倾向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外向性的,即攻击型;另一类是内向性的,即退缩型。退缩型的聋生在受到严重挫折时,因焦虑、恐惧容易引起逃避、畏缩和自暴自弃等行为。这些行为对集体干扰不明显,  相似文献   

19.
近日,共青团中央、国家税务总局作出决定:重新认定北京市宣武区国税局第三税务所等80个青年文明号集体,命名北京市密云县国税局第一税务所等88个青年集体为1997年度全国青年文明号。 近两年来,各地税务部门以“讲文明、树新风”为主题,赋予创建青年文明号活动新的内涵,积极推行“办税服务承诺制”和“文明办税八公开”,坚持以人为本,内强素质,外树形象,使创建青年文明号活动不断规范和深入。  相似文献   

20.
《小康》2015,(11)
<正>网络社区、APP、微信公众号等,成为80后家长"育儿经"的三大来源,"爸爸去哪儿"火爆的另一面,是因为妈妈们在纠结地寻找教育孩子的新路径负孩前行"密密麻麻的高楼大厦,找不到我的家……我身上背着重重的壳,努力往上爬。"郑智化的这首歌颇适合当前80后一代的境况,他们自称为"房奴"、"车奴"、"孩奴"。一个焦虑的母亲、一个缺席的父亲、一个失控的孩子,这是一个中国式家庭。乍看这个命题,或许觉得有些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