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加强社区党员教育管理,保持社区党员的先进性,发挥社区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对于社区党建工作和社区建设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我们结合共建活动,积极探索加强社区党员教育管理的新途径。一、建立有效载体,把社区党员组织起来我们通过入户登记,了解到全区内共有社区党员49442名。其中自管党员1751名,在职党员33104名,离退休职工党员14289名,待岗流动等党员298名。根据社区党员的构成特点、分布情况,依照“便于管理,易于活动”的原则,以居民楼院、门栋为单位,分别编建在职党员、离退休职工党员、待岗职工党员、流动党员等社区活动小组2132个…  相似文献   

2.
怎样在各项工作中充分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我们分行的体会是:让党员真正成为各个工作岗位上的一面旗帜。 为此,我们着力抓了三个环节。 一是狠抓党员教育。针对近年来对党员教育不够系统,个别党员自律不严、表率作用不强的现状,去年初,我们制定下发了《党员教育安排意见》,从六个方面规定了党课教育的内容。明确规定由各行处部党委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同志指出:“对党员来说,要通过思想教育,增强党性。我们党要恢复优良的传统和作风,有一个党员要合格的问题。合不合乎党员的资格,合不合乎党员的条件,这个问题不只是提到新党员面前,也提到一部分老党员面前了。如果几千万党员都合格,那将是一支多么伟大的力量。”合格的党员不是自发产生的,需要不断加强对党员的行之有效的教育。我们太仓浮桥镇的做法是准、新、实。  相似文献   

4.
正我们党历来十分重视保障党员民主权利。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以下简称《准则》)强调,"必须尊重党员主体地位、保障党员民主权利,落实党员知情权、参与权、选举权、监督权",要求进一步建立健全保障党员民主权利的相关制度和工作机制。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把握保障党员民主权利的内在规律,探索完善保障党员知情权、参与权、选举权、监督权的制度机制,全面加强党内民主建设,努力营造风清气  相似文献   

5.
管好管活流动党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川市作为西部地区一个劳务输出大市,每年向沿海发达地区输出劳动力10万人以上,其中,党员近3000名。为切实加强对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我们按照有利于党员合理流动、有利于党员教育管理、有利于党员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6.
为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进一步加强对外出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使流动党员“隔山隔水不隔音,离乡离土不离党”。近几年来,我们积极探索加强流动党员管理的有效途径,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根据流动党员分布状况,合理设置党组织。我们根据党员的流动去向,积极探索与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组织设置形式。在外出党员人数较多,流动性不大,相对集中的地方,设立党支部;在有3名以上党员,但党员流动性相对较大的地方,建立临时党支部。在不具备设立党支部条件的地方.设立流动党员联络站,并指定1名党性强、经验丰富、有一定威信的党员负责党内活动,保持与原单位党组织联  相似文献   

7.
我市现有外出流动党员近万名,约占全市党员总数的十分之一。面对流动党员管理工作压力,我们以保持流动党员的先进性为导向,把工作重点放在“强化管理、凝聚力量,优化服务、促进发展”上,突出发挥驻外党组织和流动党员的积极作用,取得了良好效果。一、深化教育管理,在流动中增强保持先进性的意识我们根据形势发展的要求和流动党员的特点,适时充实、更新教育管理的方式和手段,较好地实现了“管住、管活、管好”流动党员的目标。整合理顺组织。我市原有92个驻外党组织存在多头交叉管理、隶属关系不明确等问题。我们经过整合理顺,成立了驻外流动…  相似文献   

8.
党员教育管理是党的建设基础性、根本性、经常性任务。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党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必须把党员教育管理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面对新时代党员教育管理难题,需要通过加强党员党性修养,强化党员流动管理,创新教育管理方式,建设"互联网+党建",不断提升党员队伍建设质量,激励党员新时代新作为。  相似文献   

9.
《党建研究》2005,(4):56-57
兴宁区是广西首府南宁市的中心商业区,城区第三产业发达,进城务工经商人员较多。近年来,我们依托社区,以服务为纽带,积极探索进城务工经商党员管理的新路子。一、建立健全组织,为进城务工经商党员“建家”针对进城务工经商党员教育管理工作中党员底数难摸清、组织机构难建立等情况,我们以建立社区流动人员中党员管理服务站为切入点,为进城务工经商党员建立自己的“家”。摸清底数,形成思路。针对兴宁区人口流动量大,流动党员分布广的情况,我们以社区党组织为主,在工商、税务等部门的配合支持下,采取查验工商登记、入户调查、分发调查表等方…  相似文献   

10.
祖言 《今日浙江》2014,(1):42-42
正近年来,我省各级党组织在加强党员管理工作方面涌现了很多好做法、好经验,如党员先锋指数考评管理、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服务等,取得了明显成效。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党员队伍日益壮大,党员管理工作面临许多新课题、新挑战。日前召开的全省发展党员和党员管理工作座谈会提出,管好党的前提是管好党员队伍,失去管理,党员容易"褪色",丧失先进性,对党员的管理一刻也不能放松。我们要把党员先锋指数考评管理作为今后一个时期全省党员管理的重要抓手,不断创新党员管理手段,引导党员更好地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相似文献   

11.
现在我们党的党员已经达到6100多万。这么大的一支队伍 ,要管理好不容易。如果疏于和放松管理 ,肯定会出问题 ,甚至出大问题。如何切实加强党员队伍的教育管理 ,不断提高全体党员的素质 ,这是当前党的建设面临的一个突出的重大问题。一、加强党员管理要重视党员的素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为了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 ,我们党强调必须提高党员质量 ,特别是要解决一部分党员“不合格”的问题。1980年初 ,邓小平尖锐地指出 :“现在 ,我们的党员有了三千八百万。如果这三千八百万都合格 ,那将…  相似文献   

12.
党员教育是我们党从思想上建党的根本措施,是提高党员素质,增强党的凝聚力、号召力和战斗力的重要保证。可以说这是党员教育的动机和出发点。党员教育的结果要在被教育的党员身上表现出来。可以说这是党员教育的效果和落脚点。党员教育当然要解决规划、内容、方法、制度等问题,但是最重要的是要建设好党员教育工作者队伍。这是因为,党  相似文献   

13.
杨中良 《群众》2020,(7):37-38
在疫情防控工作中,铜山区党员中心户担起了宣传员、巡查员、守护员和保障员四种角色,真正让基层党员群众感受到"党组织就在家门口""党员就在我身边",凝聚党员群众共同筑起了疫情防控的坚实防线。选出党员骨干"中心户"在调研中我们发现,铜山合并村多,党员居住分散,基层党组织存在作用发挥不充分等问题。  相似文献   

14.
余丽丽 《今日浙江》2009,(13):18-19
“以前我们村里党员多,一年也就召开一两次会议,现在我们组里建立党支部以后,党员天天有交流、支部月月有活动,党员地位比以前大大提高了。”杭州市江干区九堡镇九堡村第二村民小组党支部书记高柏花深有感触地说。  相似文献   

15.
赫雅书 《长白学刊》2008,(5):116-118
党员主体地位理论的提出绝非偶然。中国共产党人对党员主体地位问题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渐进的历程。党员主体地位理论启示我们从党员主体的维度去思考党内民主建设的目标、依据、尺度等问题。  相似文献   

16.
张学清 《政策》2002,(12):37-37
去年以来,我们针对外出务工经商党员的特点,在外出务工经商党员中开展了以“建党支部或党员联络站,联系引进一个项目、联系提供一条致富信息、联系帮助一名家乡贫困人员外出务工经商、联系培养一名外出青年入党积极分子”为主要内容的“一建四联”活动。较好地解决了外出务工经商党员管理难到位、教育难见效、作用难发挥的问题。 一、以“建”为主,力求管“住”。为确保外出务工经商党员无论走到哪里都能接受党组织的教育、管理和监督,我们将建立健全党组织作为加强外出务工经商党员教育管理的基础和前提。首先以各乡镇办事处为单位对全市外出务工经商党员进行调查  相似文献   

17.
各国社会党在保障党员权利方面进行着各具特色的探索和尝试,纷纷采取措施改革选举制度、改进决策体制、开展党内讨论、倾听不同意见,切实保障党员的选举权、参与权、政策讨论权等民主权利。这些积极的探索为我们尊重党员主体地位、保障党员民主权利提供着重要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8.
《政策》2006,(1):46-47
我们镇有20个党支部、1137名党员。在第三批先进性教育试点工作中,我们始终注最抓好党员学习,着力提高党员素质。具体的做法是:  相似文献   

19.
论城市爆炸与人口调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前进讲堂"栏目已经开设一年多,深受读者的喜爱和好评。今年,我们将继续办好这一栏目,旨在为党员和学术之间搭建起一座沟通交流的桥梁,使学术研究的成果服务于大众,为促进党员的工作、丰富党员的生活做一点工作。读者的喜爱,是我们最大的追求。  相似文献   

20.
林少涛 《传承》2013,(9):74-75
创新大学生党员的发展模式,提高大学生党员的发展质量是当前党建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高校在大学生党员发展过程中存在着重程序的完善、忽视具体标准的设定、重发展计划的实现,忽视教育管理的实效等问题。我们应通过建立大学生党员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发展多种教育管理形式等途径来创新大学生党员发展实践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