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天津市困难职工救助中心是2002年初成立的。中心以“扶危济难、快捷帮扶”为工作宗旨,实行集中资金、集中物资、集中岗位、集中帮扶的“一站式”服务,庄严承诺“特困帮扶不隔夜、入户帮扶即到位”,构筑帮扶困难职工的第三道有效防线。中心成立以来的一年间,就接待困难职工2.6万余人次,直接救助特困职工6000多人次,帮助4890名特困职工实现了再就业,为1600多名职工提供了法律援助服务,260多名特困职工得到医疗救助,120多名特困家庭子女得到助学救  相似文献   

2.
由于企业经营不善及历史包袱沉重等原因,当前一些企业职工的生活遇到了困难。如何安排好这些职工的生活,是关系到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大事。 鞍山市总工会作为全市百万职工的“娘家”,时刻关心职工的疾苦、冷暖,确定了“不让一个困难职工生活过不下去”的目标,并为此采取了多种行之有效的措施。 优惠政策和社会资助 鞍山市现有困难职工16220人,特困职工802人。鞍山市总工会通过调查和测算后认为,对有能力救助困难职工的企业和地区,要“看好自己的门,管好自己的人”,实行市级、县区局级和企业三级管理,以自救为主,市总工会和社会帮扶为辅;对无自救能力的困难职工,他们则实行“输血”机制,争取政府的优惠政策和社会资助。1994年以来鞍山  相似文献   

3.
随着经济改革的深入,产品结构不合理、巨额贷款、老装置改造等问题使我们大连化工集团公司处于困境,1998年以来,已裁员9150人,送托管中心4237人,现有职工16250人,困难职工1050户,其中798户由于丧偶、大病等诸多原因,生活非常困难。为此,在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同时,公司实施了送温暖工程。公司在调查摸底的基础上建立了《单亲职工家庭生活状况》、《下岗特困职工家庭生活状况》登记卡,为126名特困职工办理了特困粮卡,并领取了大连市政府救济款;又按市政府提出的“一户一策”要求,从救助、救学、救医…  相似文献   

4.
政工短讯     
攀钢切实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 在解决特困职工生活突出问题中,攀钢切实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建立了627万元的送温暖工程基金,重点用于解决职工因意外伤害、重病治疗、子女就学等较大费用的借款和补助。变“输血”为“造血”,成立了优先为困难职工子女提供劳务工岗位领导小组,工会和劳人部门协作,使大部分得到劳务工作岗位的特困家庭因此脱贫。对从事冶建、修造等季  相似文献   

5.
陕西省总工会组织工会干部认真学习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对特困职工承担第一责任人的职责落到实处。自去年年初开始,组织工会干部开展和困难职工、下岗职工“交友、谈心、帮扶”活动(简称“交朋友”活动)。一年来,全省各级工会干部(包括部分党政干部)已与2.6万多名困难职工、下岗职工交上朋友,并按活动要求填写了联系困难职工、下岗职工登记表或“交朋友”手册。在普遍多次访谈基础上组织职工填写问卷2万余份。还多方筹集资金178.3万元,工会干部自己也纷纷解囊,帮助14200多名职工解决了子女上学、生活…  相似文献   

6.
政工短讯     
中铁四局四公司开辟困难职工救助"绿色通道" 中铁四局集团四公司建立送温暖长效机制,对特困、困难员工情况普查登记、建档,按轻重缓急及时进行救助。2004年共筹集资金26万余元,对重点救助对象和特困员工进行了救济,累计救助特困员工92人次,救助因天灾人祸、重病大病和生活困难的劳模、困难员工624人次。同时,开辟了救助"绿色通道",解决特困职工子女就学24人次,下岗困难员工再就业136人次。近日又筹集资金20余万元,向特困、困难员工献爱心、送温暖,确保40余名特困员工、450余名一般困难员工过好元旦和春节。  相似文献   

7.
党和政府十分关心和重视特困职工生活。1998年以来,中央连续召开专门会议,研究部署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工作。江泽民总书记最近又强调指出,要把关心群众生活作为“当前我们党和政府工作中具有头等意义的大事”来抓。近年来,下岗、失业和生活困难职工已成为城市新增贫困居民的主体,建立和完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切实关心特困职工生活,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体制改革的顺利进行。 在各级党委、政府和全社会共同努力下,目前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体系正逐步建立并趋于完善,中央确定的“两个确保…  相似文献   

8.
最近,我市对困难职工群体思想状况开展了一次调查。调查的对象包括:基本生活缺乏保障的下岗、失业职工;被长期拖欠工资和基本生活费的职工;因工伤、患病、残疾等丧失劳动力且医药费无法解决的职工;人身权利受到一定侵犯的职工。我们感觉,这是目前社会上的弱势群体,他们正处在一个生活困难、思想矛盾、情绪波动的时期。 他们的生活状况是四难:就业难。困难职工都是下岗、失业职工,普遍年龄较大、文化偏低、技能单一,不能适应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基本上处在无业可就的状态,有事干也是临时的打杂工。生病就医难。医改政策对困难职工…  相似文献   

9.
为体现党和政府对特困企业、职工的关怀 ,中共玉林市委、市政府组织了两个慰问团 ,于2000年1月24日 ,对卓力达公司、玉林机电总厂、玉林化肥厂、玉林罐头食品总厂、玉林大众印刷厂等特困企业、职工分别进行了慰问。一是召开了特困企业党政工领导、离退休人员、下岗工人、特困职工参加的座谈会 ,倾听群众的意见 ;二是给特困企业分别送去了慰问金 ;三是对特困职工分别送慰问金以及花生油、大米、腊肠等慰问品。中共玉林市委 市人民政府组织慰问特困企业、职工@钟世光  相似文献   

10.
根据对永州市特困企业职工维权问题的调查,职工的民主政治权利、劳动就业权利、劳动报酬权利、劳动保障权 利、精神文化权利没有得到有效的维护和保障。各级政府部门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切实维护特困企业职 工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1.
政工短讯     
河南南阳市委号召万名党员干部帮扶万名特困职工活动自开展以来至7月底,市直已有64个单位的12560名副科级以上党员干部同50多个困难企业的特困职工建立了一对一帮扶关系。市总工会对困难企业和特困职工的基本情况逐家逐户归档整理,配合好活动的开展。在市委动员大会后,各县市区也认真组织开展了党员干部帮困活动。镇平县制定了《县直党员干部帮扶特困职工任务分配表》,方城县委则要求各级党员干部利用自身优势,  相似文献   

12.
为更好地发挥全市各级党组织在下岗职工再就业中的作用,去年以来,我市实施了“党组织凝聚力工程”,取得明显成效。全市170家市属企业中,已有166家进行了产权制度改革,sl%的下岗党员职工和68%的下岗职工实现了再就业。市委成立了实施“凝聚力工程”领导小组,向ZO家规模企业、特困企业派了联络员,制订了领导干部联系点工作制度、定期汇报会制度和考核制度。市四套班子党员领导干部每人挂钩一个特困企业,帮扶下岗困难职工2人以上,每年到企业了解情况至少IZ次。市委与各部门和企业主管局党委签订了实施凝聚力工程责任状,实行一把…  相似文献   

13.
近日,随着市困难职工帮扶中心揭牌仪式的举行,标志着景德镇市通过3年努力,构筑的困难职工工会帮扶机制已基本完成。从2001年以来,全市得到帮扶救助的困难职工达1.8万多人次,减轻了不少职工从生活到就医、就学、就业和创业等方面的困  相似文献   

14.
工会对特困职工承担“第一责任人”的工作机制主要表现在:建立运作有效的特困职工动态管理制度、建立及时沟通的协调制度、建立定期捐助的“献爱心”制度、建立多种形式的救助制度,建立益在职工的互助互济制度和建立职业中介、职业培训、职业指导服务的工作制度。  相似文献   

15.
吴飚天飓     
工会对特困职工承担“第一责任人”的工作机制主要表现在:建立运作有效的特困职工动态管理制度、建立及时沟通的协调制度、建立定期捐助的“献爱心”制度、建立多种形式的救助制度,建立益在职工的互助互济制度和建立职业中介、职业培训、职业指导服务的工作制度。  相似文献   

16.
最近,安徽蚌埠市总工会开展了困难职工思想状况调查。调查中发现,当前困难职工思想观念出现五个方面的转变。一是从悲观埋怨转变为逐步适应。不少困难职工已能较为客观冷静地看待经济发展、改革开放的形势,心理适应能力逐步增强,情绪渐趋平和。能认识到在经济转型期,不可避免地要出现暂时困难,只要经济形势好转,还  相似文献   

17.
医保改革进入新阶段,国有困难企业的职工对此既喜又忧。本文就解决困难企业中困难职工的医疗保障问题提出了完善医保体系、推进职工互助医保、健全健康保险、扩大定点药房等相应措施,以保证医保改革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8.
一是推进互助保障。筹集3000)5-元职工医疗互助专项资金,组织25万人次职工参加互助保障计划,为2000名重大工程建设职工赠送意外伤残保障计划。筹集200万元困难职工免费体检专项资金,组织万人次职参加免费体检。  相似文献   

19.
医保改革进入新阶段,国有困难企业的职工对此既喜又忧,本文就解决困难企业中困难职工的医疗保障问题提出了完善医保体系,推广职工互助医保,健全健康保险,扩大定点药房等相应措施,以保证医保改革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20.
上海市社会系统公会积极探索"两新"组织公会工作的有效途径和办法,服务"两新"组织、凝聚"两新"职工。深化"面对面、心贴心、实打实服务职工在基层"活动,坚持送温暖,送清凉,送关怀。加大服务困难职工、一线职工和农民工得工作力度。不断深化非公企业劳动竞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