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金祥 《奋斗》2009,(2):22-23
十七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了在新的起点上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重大原则。尤其是全会提出的到2020年农村改革发展基本目标任务,涉及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各个方面,是我们党对农村改革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想的进一步细化,为亿万农民提出了具体而明确的奋斗目标。  相似文献   

2.
卜桂花  陈元中  郭建甲 《世纪桥》2008,(8):27-28,34
新农村建设是破解三农问题的重大举措,是农村全面发展的要求,是一项重大而长期的历史任务,事关小康社会的实现,和谐社会的构建和现代化建设的全局。新农村建设是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四位一体的全面发展,结合民族地区的实际情况,从政治文化的视角探讨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就更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统筹城乡发展,是党中央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保证。改革开放以来福州城乡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但目前城乡发展不协调问题依然存在,是推进新农村建设面临的重大问题,需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4.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推进现代化建设的重大部署,为未来农村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对欠发达的兴安盟而言,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重大而艰巨的任务。  相似文献   

5.
谭喜华 《新湘评论》2007,(12):42-42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强调要统筹城乡发展,壮大县域经济。这是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县域经济在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进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要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必须找准着力点,在项目建设、园区建设、产业建设和城镇建设上积极探索和实践,力求有所突破,有所作为。  相似文献   

6.
刘宏 《新长征》2006,(8):34-35
建设节约型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是总结现代化建设经验和从我国的国情出发而提出的一项重大决策。建设节约型社会是面向新的发展阶段所做出的重大战略选择,是落实科学发展观、使国民经济更快更好发展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经济得到较快发展,农民脱贫致富的步伐大大加快,农村面貌发生了实实在在的可喜变化。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党的十七大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我国现代化进程的重大历史任务,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实现这一目标,要求建设好农村基层党组织,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统筹协调,大力促进农民增收,全面推进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位一体”建设和党的建设。  相似文献   

8.
亓利 《奋斗》2003,(8):19-20
“两风”建设,即通过抓廉政建设和工作作风建设,推动行政机关和执法部门依法行政、规范行政、秉公执法、执政为民,为加快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通过抓作风建设,在全省大力倡导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狠抓落实的作风。这是加快振兴和发展龙江的重大举措,也是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的重大举措。  相似文献   

9.
金融危机给云南投资和基础设施建设带来了机遇 金融危机对云南来说,也蕴含着重大的发展机遇。从目前来看,最主要的是给云南固定资产投资和重大项目建设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10.
赵恒权 《新长征》2006,(6):48-49
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向纵深发展的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党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保持体现时代要求的先进性,是我们党面临的一个十分重大的课题。  相似文献   

11.
罗丛霞 《奋斗》2013,(12):36-37
两大平原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是目前国家唯一开展的涉及农业生产关系的重大调整和变革,是我省经济建设史上唯一上升到国家层面的重大发展战略.标志着我国新一轮农村经济社会改革试验的大幕率先在我省拉开。这项改革试验立足现代农业建设,强调综合配套,具有先行先试的性质,不仅是对“三农”发展,乃至对全省经济社会加快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重大战略,也是全力推进基层组织建设进程中的重大课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管理民主。推动基层组织建设的健康发展,就要始终紧扣这个主题,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做到以先进性建设为重点.以提高执政能力为主线。以建立高效的运行机制为保障。以新举措推动基层组织上台阶。  相似文献   

13.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事关“三农”问题的长远大计。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目标,不仅要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等方面作出努力,而且要在基层组织建设上下功夫,从领导模式、工作机制、活动载体等三个方面求得新的突破,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相似文献   

14.
尹晋华 《党建》2011,(6):16-16
推进反腐倡廉建设科学发展是执政党建设的重大课题,也是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紧迫任务,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准确把握和自觉运用反腐倡廉建设规律,积极探索制约和监督权力的有效措施,不断推进反腐倡廉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努力提高反腐倡廉建设科学化水平。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强调要把生态文明建设融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这一铿锵有力的生态文明宣言,描绘出了一幅令人憧憬的“中国梦”,必将对未来中国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中原经济区建设提升为国家发展战略,是中共中央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积极探索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经济发展规律的重大创新和在实践上的伟大创举,对于加快河南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中原崛起,实现全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根据国家对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战略定位、发展目标等要求,我们应科学把握中原经济区建设中的内在规律,积极探索改进创新统战工作的新途径和适应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新要求。  相似文献   

17.
张春姣 《奋斗》2009,(5):48-49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出发作出的重大决策。农村党风廉政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抓好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对于维护和促进农村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央颁发的《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工作规划》,  相似文献   

18.
王锡亭 《奋斗》2004,(10):50-52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指明了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进一步明确了为什么发展和怎样发展的重大问题。这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是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决策,是对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经济  相似文献   

19.
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全面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必须贯彻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十一五”是宁夏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关键时期。今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做好今年的各项工作意义十分重大。加快发展仍然是我们一切工作的主题,是我们最大的政治任务。要始终牢记发展是硬道理,必须大于一切;  相似文献   

20.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为解决好“三农”问题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当前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挑战的迫切需要。为此,我们以山区贫困村如何建设新农村为题,重点对灵寿县陈庄镇李家寨村进行了调查分析,希望通过“解剖麻雀”,对贫困山区搞好新农村建设有所分析和启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