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以往关于经济法的纷争 ,否定派未能区分经济关系和社会关系 ,机械地认为经济关系由民商法调整 ,而无产生经济法的必要 ;肯定派虽然认识到了经济关系需要干预的社会现实 ,但却未能从根本上指出经济法的调整对象 ,只能泛泛而谈一定范围内的经济关系需要干预。本文认为经济法的产生是新的时代条件下法律体系对置经济于控制之下 (包括调整的专业化 )和民主程度提高这两个新任务的回应 ,是突破了公私法二元结构的社会法域下的部门法 相似文献
2.
社会资本具有识别社会结构的功能,这种识别既有助于解释微观现象的差别,又有助于实现微观到宏观的过渡,而无须具体阐述相应的社会结构。可见,社会资本对社会结构各种要素具有综合并加以直观表达的能力,对社会结构变迁具有仅从社会结构本身研究所难以实现的强大解析功能。 相似文献
3.
社会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的地位问题直接关系着社会弱势阶层的生存及社会整体福利的增长。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中,社会法与民商法共同居于基础的地位,因为社会法代表了社会大众的普遍需求,和社会主义有共同的价值取向。社会法以其不同于民商法的理念和制度,在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保驾护航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社会法的产生直接导源于对预防和抑制社会两极分化现象蔓延此类社会问题之呼唤,社会法的目的就在于对贫者与弱者提供法律上稳定的补给、救助与支援。消费法律关系是具有社会法属性的法律关系,民事法律无力调整实质上不平等的消费法律关系。行_政法与经济法的调整也不能实现消费者权益的最大保护,形式平等、实质不平等的消费法律关系应当由社会法调整。 相似文献
5.
我国社会结构和社会组织变迁中的复杂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社会转型期社会结构和社会组织的复杂性,在很大程度上是从高度集权的总体性社会和总体性社会组织,向社会资源控制权力的多层次化、多元化和社会利益主体的多元化转变中形成的。社会群体分化、利益主体多元化所导致的利益群体博弈的复杂性造成了社会组织结构的复杂性。而我国现代化的复杂性就在于国家要同时面对原发现代化国家所不曾遭遇到的多个时代交织在一起的问题和矛盾。 相似文献
6.
近代以来人类社会的发展沿着两个方向飞速前进,一是科技发展带来的生产力的突飞猛进,二是社会结构的屡次重大调整.根据马克思主义社会结构理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两对基本矛盾,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根本动力.科技革命的生产力潜能带来了经济结构的重大变化,同时也引起了整个社会结构的变迁.近代科技革命对社会结构的影响主要表现为"递进式"特点,现代科技革命在总体上突破了以往"递进式"特点,呈现出对社会结构"跨越式"影响的新特征,并发展成为当代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首要推动力. 相似文献
7.
当前中国的转型并非简单的市场转型,而是向由政府再分配制度、市场交换制度、社会网络资本多元共生、动态互补的综合性制度结构转型,这必然对我国社会分层机制和阶层结构产生重大影响。因此,我们应把社会网络纳入社会分层研究,在把相对独立的社会网络分层机制作为研究主题之一的同时,综合功能论、制度建构论、网络结构观与个体建构论的分析视角,强调社会分层的网络嵌入性。 相似文献
8.
城乡二元论似乎更拘泥于经济结构的分析,可能并不符合马克思所说的社会决定国家的思想,也难以应对结构功能主义和社会批判理论对现代社会的深刻描述。当代中国社会结构特征似乎在于国家功能过于强大而社会功能有待拓展,因而构筑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问题在于正确处理国家和社会之间的关系,在确保国家的核心价值和宪法秩序的前提下,建立健全以人为本的公民社会,同时有序扩大"私人领域",从而形成由国家机器、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各得其所的社会结构。 相似文献
9.
19世纪、20世纪之交,美国成功完成了向工业社会的转型,但经济垄断、环境污染、贫困失业、劳资冲突、两极分化等社会问题也日益严重。更可怕的是,这些“社会病”也腐蚀了美国公民的价值观,不少人盲目崇拜盘剥劳工的资本大亨.将弱肉强食视为理所当然的丛林规则,整个社会弥漫着“适者生存”的社会达尔文主义。 相似文献
10.
11.
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人总要过群居的生活,结社、组团就是人的本质的现实化行动,故民间社团的产生具有先在的合理性。社会管理的实质是维护社会自身的秩序,开放民间社团是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举措。社会管理创新的任务在于激发社会内部的活力,减少外部干扰,这些都涉及政府行政理念的转变和行政职能的调整。 相似文献
12.
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的老张和老伴都是哈尔滨汽轮机厂的退休工人。老张现在每月只有610元养老金.老伴仅有四百多元。两年前,二老唯一的儿子病故.遗下一个尚在上学的孩子。眼下.老小三口挤在一处26平方米的小屋.靠一千多元养老金艰难度日。老张想不通的是,当年和他一起上战场的一些老战友. 相似文献
13.
传统的社会法定位,主要包含劳动法制、社会保障法制、特殊群体利益保障法制等等。在我国极为薄弱的社会法体系中,相对完备的是保护特殊群体权益的制度安排。目前,残疾人保障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妇女权益保障法、老年人权益保障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社会立法已先后面世,有的还适时作了修订。 相似文献
14.
人类活动是有意识的活动,利益意识是人类意识的“神经”,而个体利益意识和整体利益意识是人类利益意识内在的二元结构。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着利益意识内在二元结构中个体利益意识和整体利益意识主体地位的变化。利益意识内在二元结构性张力的变化正是在生产力的基础之上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在今年6月底召开的全国人大常委会上,博弈多时、历经四审的《劳动合同法》终于成功通过。公众关注的就业促进法草案亦接受了二审。种种迹象表明,社会领域立法正呈现全面提速之势,这既是对日趋严峻的民生问题的直接回应,也是对以往失衡的立法天平的有力纠正。有理由相信,随着公平、正义等理念成为社会的主流价值,将有越来越多的社会法进入公共视野,实现中国立法的一次历史性转型。
社会立法兴起于怎样的时代语境?应当坚守怎样的立法品格?“中国特色”的社会立法如何填补以往的立法空白?如何改造社会的精神气质……这些看似宏大的命艇,其实与普通百姓息息相关。本刊特推出系列专题报道进行详细解读,并期望引起更多的公共讨论。因为,关注社会立法。就是关注社会的和谐与进步。关注生活的权利与安全,关注我们每个人未来的命运。 相似文献
16.
本文站在社会重新定位的方向标上,沿着社会结构转变的历史演进,找寻中国媒体与政治社会、市场社会、科学社会的互动和媒体对于构建社会结构中的功能和作用,指出媒体的社会化是以媒体社会角色转变为标志的概念,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媒体应该通过媒体话语在社会两大系统的互动中构建和谐的社会结构、社会形态. 相似文献
17.
社会弱势群体享有参与国家和社会经济事务的广泛民主权利,但在实践中弱势群体的参政权没有得到有效行使,制约了弱势群体的利益表达.为保障弱势群体的参政权有效行使,疏通利益表达渠道,现阶段要提高社会弱势群体社会经济地位,提高其自身素质,培育弱势群体利益代表组织,提高社会弱势群体组织化程度. 相似文献
18.
政党要想维持自身的生命力,就必须适应时代发展需要而实现自身的嬗变。社会结构变迁是影响政党嬗变的重要因素,它影响着政党的群众基础和阶级基础。政党适应社会结构变迁实现自身嬗变的基本要求是:政党的意识形态要具有包容性特征;政党的组织结构要具有开放性特征;政党的社会基础要具有广泛性特征;政党的历史任务要具有时代性特征。 相似文献
19.
现代化国家建设过程之中,主要挑战就是社会结构性问题所导致的利益冲突,权力和市场结盟而形成的社会结构必然是封闭性的中国的真问题是什么?社会进步运动要解决哪些关键问题?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