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最近大热的《芈月传》激起了大家对先秦古姓的兴趣,这个怪怪的字要怎么读?什么意思?先秦古姓还有其他我们不熟悉的吗?看起来简单的姓氏,却引出了这么多疑问。先秦时期能拥有姓的多是贵族早在混沌初开的传说时代,"姓氏"就已经产生了,文献可考的先秦古姓主要包括黄帝之子十二姓、祝融八姓等,大概有30个,其中既有我们比较熟悉的姬、姜、子、嬴,也有看起来十分陌生的字,就像我们刚刚认识的楚国国姓  相似文献   

2.
楚青,原名詹永珠,参加新四军后,为防止家人受到牵连,改名为楚青。提起改名的事,楚青曾回忆说:“这个姓还是粟裕给起的呢!那天他在纸上写了一二十个姓,让我挑,我认为‘王’姓、‘李’姓什么的,太多,就没有选,看到这个‘楚’字,觉得上口,就选做自己的姓了。为此,粟裕还开玩笑地说,小詹啊,你上当了,我的家乡湖南属楚国,你就是我们家乡的人了。”  相似文献   

3.
1998年11月24日,是刘少奇同志诞辰100周年,谨以此文怀念这位深受人民爱戴的领袖——题记“打倒刘邓”口号的出笼1966年12月18日下午1点30分,从清华大学西门驶出一辆黑色小轿车,风驰电掣闯过一串红灯,直奔中南海。车上坐着的是显赫一时的蒯大富...  相似文献   

4.
正1966年在中共八届十一中全会上,林彪成了仅次于毛泽东的第二号人物,请林彪题词的人多了起来。林彪妻子叶群为了照顾林彪身体,挡了一些请求,非题不可的词,就集中在一起。等到林彪身体相对好一些时,叶群就通知工作人员备好纸笔。每一个题词,林彪都写两三张,然后从中选一张。一1967年4月28日,叶群从钓鱼台回来对林彪的秘书张云生等人说:"蒯大富最近给中央文革小组写信,说他们正在建造一尊毛泽  相似文献   

5.
员文泽,姓员名文泽。他这个姓是多音字,作为姓时念“运”,但知道“员”念“运”的人很少,谁见了都叫他员文泽,听起来,总像是喊“原——则”。有趣的是,员文泽当真喜欢坚持原则,从年轻时就“认死理”,参加工作后事事较真。到老了,还那样。因此,大伙儿便叫他“老原则”。员文泽参  相似文献   

6.
正聂元梓:我和王大宾、蒯大富商量成立一个"北京公社"1967年1月,夺权风暴从上海开始,以王洪文为首的造反派组织在张春桥、姚文元等人的支持下,先是成立了"上海人民公社",后又根据毛泽东的意见,改称"上海市革命委员会"。之后,在山西、黑龙江、贵州、山东等省,造反派和部分支持他们的"革命"干部联合起来,进行了夺权行动。在北京,聂元梓、蒯大富、韩爱晶、谭厚兰、王大宾等造反派"领袖"当然也不甘落  相似文献   

7.
到北大荒去我是1954年9月27日由中南军区战士歌舞团调入中央警卫团文工队的。文工队由乐队、舞队、歌队共30多人组成,任务是为驻京警卫部队演出,开展连队文娱活动,培养连队文娱骨干,周末参加为中央首长举办的舞会。我是在参加舞会时认识毛主席的。我们每个新来的同志第一次见到毛主席时,主席都要问这问那,不是在人名上就是在地名上引经据典,非常幽默地说些小典故,让你一辈子都难以忘怀。第一次和毛主席跳舞时,他问我叫什么名字,还对卫士长李银桥说:银桥,你知道吗?这个小鬼有两个姓,姓李又姓艾,还是个大胆的。不怕鬼的姑娘。…  相似文献   

8.
甲:哎!我问你,你认识“安全”两个字吗? 乙:我说你这个人啊,真是头上顶灯笼——自作高明,你以为安全两个字就你认识吗?告诉你吧!本人的姓名就叫蒋安全,这安全两字呀,我都写了几十年啦!  相似文献   

9.
《党的建设》2010,(8):49-49
名字,是一个人的称谓和代码。从出生开始,名字会伴随人一生。中国人的称谓是由姓、名、字、号四部分组成的。中国人现在的"姓"大部分是从几千年前代代相传下来的,其具体数量还不确定,但《姓氏辞典》收录的"姓氏"已达8000多个,主要来源于以下几种情况:  相似文献   

10.
老宅     
我出生在关中西府的农村。我们的村子有一个很伤感的名字,叫陵头堡子。村子之所以以“陵”而命名,是因为,唐代末年,有一个被封为秦王的儿媳妇埋在了我们的村子。据村里的老一辈人说,这个堡子也叫“何家堡”,大概是何姓人家筑的城堡吧。如今,城堡中已经没有一家姓何的了。至于说姓何的人是什么时候筑的城堡,历史的暗角和任何印刷品都没有关注,后人就无从知道了。不过,何家堡还是给我们留下了猜测、想象的空间,我不由得在思考:一个城堡的消逝,一个种族或家族的灭绝,是有它内在的因素的,我们这个城堡里的一座老宅,就是见证。老宅在城堡的正中间…  相似文献   

11.
姓氏渊源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姓与名,但并非人人都知道姓与名的知识,姓是怎样产生的,氏是怎样产生的,姓与氏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这些都是人们感兴趣、想了解的.本文就人的姓与氏的产生与来源作一些介绍。我们中华儿女——无论是海峡两岸的骨肉,还是侨居国外的同胞,都以“炎黄子孙”自称而  相似文献   

12.
姓在人们的意识里,会被等同为"同门同宗",遇到陌生人和自己同一个姓氏,大家会不约而同脱口而出"五百年前是一家",亲近感顿时弥漫,交朋友谈生意会变得顺利许多。当同一姓氏的人吵架时,劝架者会说"一笔写不出两个×字",这个×可被替换为任何姓氏,意思是同一姓氏就是一家人,连两家话都犯不着说,怎么内乱呢?  相似文献   

13.
作为抗日民族英雄,杨靖宇将军牺牲的惨烈壮举及牺牲后被日军割头剖腹示众的悲壮场面,已被世人广为流传,可你知道吗?杨靖宇姓马而不姓杨。他去东北参加抗日前,就曾在河南老家有了一男一女两个孩子。那么,将军的后代人是如何被找到的?他们现今又在何处呢?笔者拜访到了杨靖宇将军的儿媳妇方绣云,听老人揭开了这段鲜为人知的家庭秘闻。  相似文献   

14.
濮存昕 《学习导报》2013,(14):47-47
人的一生无外乎六个字:这六个字紧密相关。第一个字是玩。要从小一直玩到老。小时候不玩不聪明。第二个字是学。要懂得这个世界,融入这个世界,就必须学习,才能为这个世界做有意义的事。第三个字是做。要体验实践,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经历吃亏上当。第四个字是悟。  相似文献   

15.
说“贵”姓     
两人打交道,不知姓名,于是握手寒喧,要问一声“贵姓”。这“贵”字是敬辞,并不是说姓有贵贱之分,但也有“并非如此”的时候。读鲁迅《阿Q正传》,在介绍阿Q的姓氏时,就写道:“有一回,他(阿Q)似乎是姓赵。赵太爷儿子进秀才,阿Q正喝了两碗黄酒,便手舞足蹈地说这于他很光彩,因为他和赵太爷原来是本家……其时几个旁听的人倒也肃然有些起敬了。”听赵而起敬,这“赵”姓自然是真正的“贵”姓了。读到后来,这印象越发被证实了:第二天,赵太爷一见阿Q便满脸怒气,甚至给他一个嘴巴,“你怎么会姓赵  相似文献   

16.
邓小平同志在谈话中指出:“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的道路。要害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这段话,不仅在实践上为人们大胆改革卸了包袱,壮了胆,而且在理论上深化了对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认识。 邓小平同志提出这个问题是有针对性的。有些理论家、政治家拿来唬人的,主要是这个问题。 改革中要不要对每个问题都要问姓“社”还是姓“资”,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7.
提拔有因     
我是一家机关办公室文字秘书,平时爱好书法,是市书法家协会的会员。前些日子,我们局调来一位新局长,姓谭。谭局长上任不久,我在填他履历表时得知他就要过生日了。于是,我把消息透露给了局里不错的同事。一传十十传百,很快局里所有的人都知道了这个消息,但大家摸不透谭局长的脾气,谁也不敢贸然送礼。  相似文献   

18.
安徽省霍邱县的叶集,是大别山下的一个热闹的小镇。1913年腊月十五日,一个老实本分的张姓庄稼人家诞生一子,请来私塾先生为其取名:张道庸。这个名字一直用到他参加新四军。有一次陈毅和粟裕派张道庸到敌后建立抗日根据地,为了迷惑敌人,陈毅建议他改名,说:“把姓去掉,剩下两个字,取音韵相近的两个字——陶勇,乐陶陶的陶,勇敢的勇。”在一旁的粟裕也连连称好。  相似文献   

19.
指导员     
老指导员姓谢,叫谢瑞安,湖北十堰人,瘦高瘦高的个子,“老三届”毕业生,除了写得一手清秀的好字外,还写得一手上好的文章,由于他会写,所以他当过团政治处的组织干事,并经常有文章见诸报端。我和他的相知相识,是我从新兵连结束之后开始的。确切的说,是一封检讨使他发现了我这个“  相似文献   

20.
晓司 《支部生活》2007,(7):34-35
“明星主持人”五个字,在不少人的印象中绝不仅仅是一种职业的名称,更是“梦想”、“出名”、“财富”、“被人追逐”、“一切皆有可能”的代名词,这个职业有太多对一举成名想象的诱惑,有太多让不少年轻人梦寐以求的吸引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