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货,简言之,就是流通中的货币,具有现金与非现金两种形式.通货紧缩和通货膨胀是通货运动失衡的两种状态,也是通货运动的两种常态.通货紧缩表现为货币供应量过少,不能满足商品流通的需要,而通货膨胀表现为货币供应量过多,远远超过了商品流通的需要.无论哪种状态的通货运动失衡都将严重影响经济社会的健康、快速和可持续发展,必须加以控制.潘石教授所著的<通货控制论>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对经济学中最基础、与实际联系最密切的通货理论进行了研究,用适度控制目标这一主题思想把通货紧缩与通货膨胀联系起来、结合起来进行统一综合的分析.纵观全书.主要有以下几个鲜明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以后 ,我国一度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物价持续下跌的局面。从 98年 4月起 ,消费品价格连续 2 4个月负增长 ,2 0 0 0年 5月转为正增长后同年 9月又陷入持续负增长状态 (仅 2 0 0 1年 10月和 2 0 0 2年 2月由于节日消费出现了短暂的正增长 ) ,同期生产资料和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降幅更大 ,持续时间更长 ,学术界普遍认为我国经济出现了通货紧缩。目前 ,经济学界对通货紧缩持有两种观点 :一种是货币主义观点。弗里德曼曾经说过 :“通货膨胀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是一种货币现象。”如果说货币供应量增加引起通货膨胀 ,那么货币供…  相似文献   

3.
通货膨胀是当今中国人所共知的经济问题,“贵州现象”则只是为部分人了解的经济问题。通货膨胀与“贵州现象”系两个在本质和具体内容上均完全不同的概念,在经济学上没有直观的联系。然而,实际中,通货膨胀与“贵州现象”的确有着某种联系。就政府必须抑制通货膨胀与消除“贵州现象”的任务看,政府的决策不能不考虑到两者的联系。 一、通货膨胀与“贵州现象”的联系 通货膨胀是指一定时期内流通中的货币量超过了商品的供给量,从而引起物价上涨、货币贬值的一种社会经济现象。它得以产生的前提条件是纸币作为商品的价值符号与商品的流通相互分割开来,形成相对独立的货币运行过程。它在本质上表现为人们所持有的货币价值的贬损即所得经济利益的减少。它在内容  相似文献   

4.
通货紧缩已悄然来临目前,社会上对通货紧缩的概念界定大致有如下三种:一是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讲,通货紧缩是指社会价格总水平即商品和劳务价格普遍下降;二是指流通中的货币大大少于商品流通的需要,特别是货币流通速度下降,社会对于经济前景的预期普遍不佳,总需求小于总供给,造成价格水平普遍下降,经济持续萎缩,资产缩水;三是认为通货紧缩是与通货膨胀相对应的经济过程,它有两个最大的特征,一个是物价连续下降,一个是通货量、货币供给量连续下降。从市场物价运行来看,1998年各项价格指数均出现了持续走低的运行态势,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  相似文献   

5.
林丕 《新视野》2000,(5):24-24
从1997年10月至2000年7月,我国的商品零售价格已连续出现了两年零10个月的负增长;居民消费价格也已连续出现了两年的负增长(从1998年4月至2000年4月)。对这一现象应当怎样认识呢?它是不是通货紧缩呢?社会上有各种不同的说法。下面是我个人的几点认识。一  首先,我认为它不是通货紧缩。  通货紧缩,一般有三个标志:(1)货币供应量显著减少;(2)物价持续负增长;(3)经济出现衰退(负增长)。  这三个标志并不是平列的,在三者之中,第一个是基本的、决定性的标志。这是因为,所谓通货紧缩,其基本内涵就是货币(即通货)供应量的显著减少…  相似文献   

6.
通货紧缩(deflation)是与通货膨胀(in-flation)相对应的一种经济过程。概括起来讲,就是指流通中的货币太少了,不能满足商品流通的正常需要,是物价总水平持续下降的一种经济现象。其特征是:经济萧条,生产过剩,市场萎缩,物价下跌,企业亏损,投资减少,失业增加,收入下降。我国目前已经出现了通货紧缩。主要表现是:市场需求不足,重复建设所造成的生产能力严重过剩,部分企业经营困难,经济效益差,就业与再就业压力加大。据统计: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自1997年6月以来持续绝对下降;商品零售价格总水平自1997年10月出现了绝对下降;居民消费价格自1998年3月以来也开始出现绝对下降。另据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公布的数字显示:1998年11  相似文献   

7.
魏杰 《发展论坛》2000,(5):21-22
按照经济学理论的一般解释,通货紧缩是一个与通货膨胀相对应的概念,通常指价格总水平持续下降这样一种经济现象。目前国际上对通货紧缩普遍理解为“与货币和信贷供应紧缩同时发生的一般物价水平的下降。”我国经济学界最近围绕我国的通货紧缩问题展开了深入的讨论,尽管大家对通货紧缩的程度、成因有一些不同看法,但却一致认为对通货紧缩问题必须给予高度重视,并建议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加以治理。从目前我国通货紧缩的现状来看,治理通货紧缩有下述工作要做。一、实施积极的货币政策通货紧缩虽然不仅仅是一种货币的现象,确实与经济…  相似文献   

8.
一、当前通货膨胀的成因 通货膨胀作为一种货币现象,它的发生和发展与货币的过量供应直接相关。在1990—1993年,我国国民生产总值每年平均增长9.7%,而广义货币供应量增长了1.64倍,每年增长27.4%,货币供应量的增长幅度远远超过国民经济增长幅度。按照货币理论来说,货币过量供应到物价上涨,有一个时间滞后期,连续几年的货币过量供应,必然会造成物价总水平持续上升。  相似文献   

9.
在经历了30多年的物价稳定之后,中国经济出现了一度高达近20%的通货膨胀。 要想说明通货膨胀现象,也就是要正确地说明通货膨胀中包含着各种经济关系,就通货膨胀中所体现的各种经济总量的基本而论,时至今日似乎已没有什么争论余地了。一百多年前就提出的“货币数量方程”这一会计恒等式,无论在什么经济中总是适用的。它表明,第一,物价总水平的上涨总是意味着总量失衡。第二,通货膨胀总是一种“货币现象”,一定是由于发生了货币供给增长超过了实际生产增长所需要的货币量。但是掌握了这个货币量方程还不足以说明具体的通货膨胀现象,因此有价值的经济理论就在于根据特殊的经济体制下的各种特殊条件,说明通货膨胀的特殊成因。  相似文献   

10.
当前我国通货膨胀压力的成因及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货膨胀作为一个货币问题,就其形成机理是社会总需求大于总供给,更多的货币追逐不变或更少的商品和服务后引发的物价持续、大幅上涨现象,是货币扩张管理失当引发的结果,即“货币总量”相对“物品总量”不断增大的现象。在一个封闭的经济体中,通货膨胀的形成可能源于中央银行对货币发行权的滥用而向市场注入了过多的流动性,也可能源于商业银行扩大信贷供给而导致了货币扩张。通货膨胀与国内货币发行量、经济发展速度、投资增长速度、财政收支和居民收入增长等经济指标相关。当今世界已进入全球经济一体化时代,中国国内经济与国外经济的密切联系和互动关系使我国目前通货膨胀压力成因发生变化,通货膨胀治理对策也要做出相应调整。  相似文献   

11.
近期,国内学界对通货紧缩现象尤加关注,进行了较多讨论。现将主要观点整理如下。 一、何为通货紧缩 第一种观点从经济学角度,认为通货紧缩是指社会物价总水平亦即商品和劳务价格总水平普遍地不断下降;第二种观点认为通货紧缩是指流通中的货币大大少于商品流通之需,尤其货币流通速度下降。全社会对于经济的预期不良,总需求少于总供给,导致物价水平全面下跌,经济持续衰退,资产严重缩水。这种说法与通货紧缩“两个特征,一个伴随”说法及“三特征”说法实质相同,只是表述方法不同。  相似文献   

12.
我国1997年10月以后所出现的通货紧缩,具有这样三个明显的特点。(1)波动的短期性。它不是长期性的通货紧缩,而是短期性的波动;就短期波动来说,其持续时间也还较短,且负增长的幅度亦较浅。(2)回落的矫正性。它是在对前期高通货膨胀(1994年,21.7%)的矫正中出现的。(3)成因的综合性。它是由诸种因素的交织作用而形成的。这诸种因素首先导致了实体经济的增长下滑,并伴随着货币供应量增长率的下滑;由此  相似文献   

13.
《奋斗》2004,(3):48-50
吴敬琏,著名经济学家:对当前经济是否过热,经济界大致有三种不同的估计:第一种认为当前货币供应量适合于增加内需和抑制通货紧缩的需要;投资增长只会带来效益,而不会造成过热;对这轮增长要保护好,不应踩动刹车。第二种认为经济肯定出现了过热,主张采取适度从紧的总量政策,防止过热引起大起大落的经济波动。第三种认为宏观经济出现了局  相似文献   

14.
我省是个沿海的山区省份,山区经济的发展在全省经济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当前,山区经济总体运行平稳,但与此伴行的是连续20多个月物价增长率低于2%,货币供应量连续下降,货币流速过缓。按国际上通行看法,已进入通货紧缩状态。一般认为,通货紧缩会引起企业边际投资收益下降、失业人数增加、居民收入预期下降、消费疲软等有效需求不足,这势必严重制约山区、乃至全省社会经济的发展,故遏制通货紧缩是促进山区经济发展的当务之急。本文仅就如何运用价格杠杆,遏制通货紧缩,促进山区经济持续发展谈点个人看法。一、价格杠杆的…  相似文献   

15.
新千年上半年,我国宏观经济继续保持一种回稳趋升的态势:工业生产实现两位数的增长速度;对外贸易持续高速增长;居民消费仍保持较快的增长;固定资产投资呈现恢复性增长;货币供应量,特别是狭义货币供应量增幅较大,贷款稳定增长;而作为判断经济景气的重要先行指标,生产资料价格已出现了稳步回升的趋势。不过目前居民消费价格和商品零售价格降幅又有所扩大,说明产品市场供过于求的矛盾依然存在,通货紧缩还在持续。为此,下半年除了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货币等宏观经济政策以调节总量、剌激总需求并进行必要的制度性变革外,更重要…  相似文献   

16.
货币政策是调节经济活动的重要手段之一,它通过信贷、利率等货币政策的变化来调节国民经济的平衡,维护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我国中央银行从国民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针对经济发展过程中物价涨幅过快,通货膨胀严重的局面,实行了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取得了明显成效。 “八五”期间,由于我国追求过高的经济增长速度,使全社会货币供应量增长过快,流通中的货币过多,货币供应量形成的社会总需求大大超过社会总供给,这是造成通货膨胀的直接原因。针对当前经济发展过热,通货膨胀严重的国情,我国必须实行从紧的货币政策,才能促进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马亚学 《探索》2011,(2):88-93
在"交易方程式"的基础上分析通货膨胀形成机理。认为近期的物价持续上涨已经进入了通胀时期,这一轮通胀是由货币供应量大幅增加,同期货币流通速度加快引起。同时也注意到货币供应量增加并不给当期经济带来通胀,而是具有滞后效应。通过对货币流通过程中微观变量M2向M1M0流动的论证,发现流动性弱的货币向流动性强的方向转移,会带来一般物价水平的上涨。通过进一步分析得出近期通货膨胀是由于外汇占款过多、真实利率偏低、币值低估等因素造成货币超发,同期货币流通速度加快。而消费需求增加,房价高涨、食品和农产品涨价不是通货膨胀的原因,它是通胀的表象或是通胀带来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一、通货膨胀的定义 通货膨胀的定义,常因经济情况与理论的变动而异。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初期,许多经济学家都将通货膨胀视为一种“求过于供”的现象,即商品与劳务的支出总额,超过总体经济的长期生产潜力的现象。另一种比较流行的说法,是货币所得的总额的增长率,超过实质国民生产总额的增长率。通俗的定义是:一般物价水平持续上升的过程,货币币值持续贬值的过程。这个定义中有些名词是要特别解释的。第一是“一般物价水平”,即通货膨胀必须广泛地包括所有商品和劳务的价格在内。局部性的价格上涨不能视为通货膨胀。第二是“持续上升的过程”。换言之,在真正的通货膨胀过程中,个别物价虽有升降,但一般物价则呈现长期上升的趋势。因此,季节性、暂时性或偶然性的价格上涨,也不能视为通货膨胀。  相似文献   

19.
反思通货紧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迎秋 《新视野》2001,(1):28-30
众所周知,自1997年10月以来,我国经济生活中出现了持续2年多的物价持续性下降、国民经济增长率也持续下降的通货紧缩现象。虽然到2000年上半年,消费物价出现了正增长0.2%,GDP增长率也出现了8.2%的较高增长,但是,还不能说在我国通货紧缩已经过去。只有在资源的失业状况已经得到根本改善、同时赤字的边际产出率开始出现下降甚至负增长、且民众的通货膨胀预期也已全面形成的情况下,通货紧缩才会转为通货膨胀。当前国民经济运行中的主要矛盾还是通货紧缩。物价、特别是零售物价的低增长和负增长,仍然是今后一个时期继续存在的通货紧缩…  相似文献   

20.
领导视窗     
对当前经济是否过热,经济界大致有三种不同的估计:第一种认为当前货币供应量适合于增加内需和抑制通货紧缩的需要;投资增长只会带来效益,而不会造成过热;对这轮增长要保护好,不应踩刹车。第二种认为经济肯定出现了过热,主张采取适度从紧的总量政策,防止过热引起大起大落的经济波动。第三种认为宏观经济出现了局部过热,但还不能说是全面过热,正确的政策不是对货币总量进行控制,而是只对投资过热的部门适当降温。我倾向于第二种意见。目前的总需求增长过快,主要是由政府主导的投资拉动的。各地大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热衷于投资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